还有一虎兄,你若还能联系上他们就让他们回来吧,我林家随时欢迎他们。”又道:“至于西北军那边,若还有需要投奔的依然可以过来,虽说我林家今时不同往日,但安排几个人还是做得到的,我也相信他们既能忍常人所不能,自然也可以在身有残疾时能做常人所不能做。”林清婉现在最缺啥人啊别看不起残疾人,有时候残疾人比四肢健全的人还要能干,看她身边这位就知道。林清婉眼睛发亮,指着面前这一望无际的田地道:“方大叔,我打算将这些地都开出来,除了种粮食外,还种果树,花木,桑树,顺便还要挖几个池塘。”“施肥,拔草,除虫,浇水,摘果,摘桑叶,养蚕,养鱼,那么多的事,总有一样是他们能做的,所以在这里他们还怕找不到活儿干吗”“姑奶奶”方大同爬起来跪在林清婉面前,磕头道:“大同代西北军所有将士谢过姑奶奶。”“快起来,”林清婉忙将人扶住,“你们保家卫国,为了我们连命都豁出去了的,我不过是做了那么件小事,您现在跪我不是臊我吗”方大同眼圈微红,爬起来道,“当兵吃粮领饷,我们并没有姑奶奶想的那么好。”但这个时代,要不是国家有令谁会去当兵啊,除了极少部分人是主动参军外,其余人都是征的兵役,在战场上拼杀时想的还不是后方的家园吗林清婉见他眼眶通红,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转而面向别院的方向道:“现在你们都挤在长福村那里”“是,老人女人和七岁以下的孩子则暂时住在别院里。”别院虽大,但留给下人的空间却有限,要住下二十八户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他们是在长福村那边建了两个大通铺来住。老人和女人孩子则住在别院的后罩房下人间里。林清婉微微颔首,道:“却不能一直这样将就着,还是得建房子,趁着正月未出,农活还没忙起来,大家把房子建好吧。”林清婉从旁边找来一根棍子,在地上画了画道:“我打算让你们沿着别院建房,这样互相之间有照应。”林清婉在官道进来不远的一个地方画了一个圈儿,又在斜对面画了一个圈儿,一直将圈顺着大路画到了长福村里,点了点道:“在这些地方建上房子,四户为一邻,左右都留有足够的地,到时候若还有人来投奔,那就顺着再建房子。”这样新旧交替,新的能更快的融入,且将别院围在中间,正好呈拱卫形态,再有庚午年那样的祸事,他们也能有时间反应。方大同是斥候,知道的比林清婉更多,他思索片刻,接过树枝调整了一下位置道:“这样建更好,最好在官道进大路那个转弯处再建个房子,做茶馆也好,做歇脚的客舍也行,到时候再楼上搭个瞭望台,四野空旷,敌人不论从哪个方向来都瞒不过眼睛。”林清婉挑眉道:“朗朗乾坤哪来的敌人”方大同脸微红,“是我想多了。”“不过做茶馆的主意很好,从这里到西城门还有好几里的路程呢,正好给过往的客商歇歇脚,到时候建个二楼,专门卖些饭食,说不定生意还好呢。”方大同:荒郊野外的谁来这里吃饭还不是为了做瞭望台。不过这个理由用得好,至于茶馆赚不赚钱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林清婉也没想茶馆赚钱,反正就建个房子,留个人在那里看守呗。事情商量好,林清婉拍了拍手起身,“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回去就让钟大管事他们找人建房子,你让他们各自选好落户的地方,将名字人口报上来,有什么要求也可以提,若能满足,我便吩咐下去。”方大同应了一声,高兴的把林清婉送出去,“姑奶奶,那我们是还在地里帮忙,还是去建房子”林清婉想了想道:“你们也可以去帮忙,但还是以地里为主,春耕在即,今年要尽量开出足够多的田地来,去年收拾出来的地并不够。”第61章 春耕方大同一过来,大家便忍不住围上去,“方大哥,姑奶奶来有什么吩咐”“莫不是来劝我们改籍的”“我,我不想改籍”大家见林清婉找方大同说了半天话,心可一直提着呢,只是又不好上前打扰,只能暗暗猜测。“行了,行了,姑奶奶来的确有事吩咐,”方大同抬手压下大家的声音,道:“姑奶奶说了,之前放良时怕拖累林家而离开的人若还想回来,林家还收。西北军那边若再有人来投靠,林家也会和以前一样不拒,还有,姑奶奶要给我们建房子,一户一房,四户为一邻,回头我们把地圈出来,你们就去选宅基地。”众人大喜,“果真”“当然是真的,不过姑奶奶说了,春耕在即,地里的活儿不能落下,该砍树的砍树,该割草的割草。”方大同道:“林家于我们有义,我们也不能懒怠,总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回报一二。”刘大娘攥紧了镰刀高声道:“大同放心,我们都晓得,多的事我们做不了,但割草砍树还是能做得的。”“是啊,是啊,我们一定加快动作,必不能耽误春耕。”大家劳动的热情飞涨,不仅自己动作快了一倍,还把孩子使唤得团团转。这一天地里尽是欢声笑语。林全从城里雇的短工也都到了,林清婉让他们分成十组,一组由林家的一个下人带着,分开去地里劳作。只是这些人里城东城南和城北的都有,有的甚至是村子里出来的,家离得很远,根本不可能来回奔波。他们大多选择在破庙或城中大通铺里过夜,第二天来上工,林清婉见这样太过混乱,不好管理,便对林全道:“去长福村和青峰村问问,看有没有村民愿意租房子,租下几间里给他们住,这样上工方便,也好管理。只是一样,要求须严,不许偷鸡摸狗,要与本地村民搞好关系”林全拍着胸脯表示,“姑奶奶您就放心吧,我一定把他们约束好。”于是,请来的短工很快在长福村和青峰村住下,每日天一亮就出工,太阳下山才收工,林家包吃包住,每天还有二十文的工钱拿。别说此时还没到春耕的时候,大家都闲,就是到了,也会有许多人选择留下。一天二十文的工钱可不是好找的,何况有的人家里地少,少他一个也没什么要紧,而有的干脆家里没地,就指着扛包做短工挣钱呢。看着这么大一片地,大家心里都欢喜,要把这么大一片地开出来那得多少时候呀只要他们做得好,不愁林家不留人,到时候钱岂不是源源不断的来因此短工们都很卖力,也很听话,早出晚归的倒也避免了跟长福村和青峰村的村民们过多碰面,倒是没什么矛盾。而且,长福村和青峰村的村民也陆续有人找到林全,表示也想找个活儿干。只要能干活,品性没什么大的瑕疵,林全表示都收,一时间,林家这块爵田上热火朝天。给方大同他们建房子的事则落在了林管家身上,除了找工人,买材料,他还得跑去找里正买地。他们圈下来的地方,有的是林家的地,有的则不是,所以须得买下。那些地都是荒地,并不是个人的,而是属于国家的,所以林管家得去找里正把那些地买下来,再申请建房。除了在原有的宅基地上建房,要在他处建房都得经过里正和衙门的同意,以避免有人私自在良田上建房,占去耕地。等把人招好,材料买齐,手续也办下来,雨水已过,眼看着就要步入二月。林管家不敢耽误,让方大同他们各自挑好房子的位置就带着人挖地基。方大同他们白日到地里干活儿,休息时便到自家的屋子那里转转,帮把手,建房的速度飞快。他们建的是泥房,地基是用的石头,墙体则是用的土砖,地里割的草瞬间有了去处,除了运出来砍碎沤肥和烧了做草木灰外,好的草都被加进泥里摔成了土坯。林管家请的都是有建房经验的好手,速度非常快,基本上一组四天就能建好一座五间泥瓦房,共分了五组来建。不到一个月,庄户们的房子就建好了,领到房子的人陆续搬进新房,别院一下空了下来。但长福村越发热闹,因为惊蛰已过,春分即将到来,春耕开始了。林清婉每日都要去地里巡视,和钟大管事规划地里的事,今后林家的主要收入便看这块地,是过得好,还是节衣缩食就看今年的春耕秋收了。别院自带的那五顷地都是好地,一直由林家的佃户和长工们耕种,倒不用林清婉操心,只是爵田这边需要费心得多。因为大部分的地都是开荒出来的,除了租给长福村村民的那些地,其余能耕种的都是庄户和短工们一起种了。去年他们回来晚了,地又未能开出来,所以没能及时播种小麦,所以今年只能种春小麦。而水较多的地方则一律开出来播种水稻,除了这两样主食,还有大豆花生等也陆续播种下去。林清婉每天跑去田里,人直接黑了两度,但精神却很好,清明时带着林玉滨回林家庄扫墓时,族人们看着她明亮的目光都下意识的低头矮身。在她身上,他们又感受到了嫡支给他们的威压,就是族长林润对她也更尊敬了两分。林清婉只在林家庄住了三天便直接回别院,嗯,水稻要插秧了。等播种的时节过去,林清婉算了一下,除了别院自带的那五顷地都种上了,爵田这边也只种上十二顷罢了。剩余都还荒着。不过林清婉倒不急,想着最近大家赶种肯定累坏了,因此让他们放了三天的假,三天后再重新上工。“春耕既然过了,那就腾出空来把青峰山那边的果树种了,其余的荒地也要慢慢开出来,到了九月我们种冬小麦。”“姑奶奶,最近您忙着春耕,只怕不知道赵家的二老爷近来气坏了吧”钟大管事笑道:“听说他发了一通火儿,已经回江都去了。”“哦”林清婉惬意的靠在椅背上,笑问,“他为什么发火”钟大管事忍不住笑,“您去青峰山看过后不是让人找了篱条把地围上了吗奴才也不知他为什么就发了火儿,听说惊蛰才到就说要回家过清明,早早的就走了。他在青峰山刚买的那些地竟有一半荒着,都没来得及下种。”“那可真是可惜,我还想着等闲下来了去尚家看望老夫人时能碰见他,大家打个招呼,以后也能互相照顾。”林清婉开心的抿了一口茶,嗯,赵胜走了,她觉得从身到心都是一股轻松。白梅看她开心的模样,就忍不住问,“姑奶奶,您看这茶如何”林清婉细细的品了品,半响后笑道:“更加清冽,嗯,是水不同”白梅就嘟嘴道:“您总算是发现了,这水呀就是后山上的冷泉水,前儿大小姐带着映雁她们上山,看见了后就让人每日上山打水,现在我们府里喝的茶,煮的饭,烧的菜用的都是那上面的泉水。”林清婉目瞪口呆,“这么,这么精贵啊,那冷泉离得可不近。”“可不是,但大小姐喜欢,再远也得去取。”林清婉笑,“倒跟她祖父一个性子。”林智不就是因为山上有那眼冷泉才跑来这里建庄子的吗林清婉想了想道:“既然好,明儿你们装一翁来,我们带了去尚府看尚老夫人去,再不去,尚老夫人就要杀来了。”正月的时候尚老夫人着人来接林玉滨,只是玉滨守孝,尚家要请人搭台唱戏,她去了多有不便,林清婉也不愿意林玉滨多思,所以就拒绝了。这段时间春耕忙碌,但那是对农人来说的,尚家的老夫人和小姐少爷们可清闲得很,所以下帖子来请林玉滨去赏花,只是林玉滨见小姑每日早出晚归连饭都吃不好,她自觉责任重大,所以没去。而是留在府里帮着林清婉核算账目,管家理事。这三个月来采买的东西几乎都要过林玉滨的手,林清婉觉得就是她突然一命呜呼了,林玉滨应该也能撑住内宅了。当然,这样的话她是不敢说的,因为她怕说出来就要水淹别院了。第62章 卢氏家学尚明远开心的在侧门外迎接林清婉姑侄,“林姑姑总算舍得带表妹来了,老太太心里可想得紧呢。”林清婉下车笑道:“玉滨也想她外祖母得很,只是她体贴,知道我为春耕忙碌,所以主动接过家里的事,不然我现在还未必能抽出身来呢。”“表妹这么厉害了,竟然都能管家了”尚明远心里惊讶,林玉滨今年可才十三呢,他家里的几个妹妹跟她年纪相仿,却还在混着日子呢。尚老夫人也惊诧于林玉滨的能干,不过她对此半是赞赏,半是反对,“你知道心疼姑姑是好的,但也不要落了学业才好。”她扭头问林清婉,“她姑姑,不知可给玉滨请了先生没有虽然家中事务要学,但女孩儿能轻省的也就闺中这几年,待嫁出去就没那么自由了,所以不要太拘束了她,该学的学,但该玩也要玩儿。”林清婉大为赞同道:“可不是,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时常叫她不必拘束,趁着年纪还把喜欢玩的都玩一遍,免得将来出阁后带着家累,再是有心也没机会了。”一老一少相视一眼,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