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南边那块,那里刚经过战事,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很困难,可要是做得好了就是大功绩。林家现在势弱,能帮你们的有限,但不让你们的功劳被人吞没还是做得到的。”林清婉目光炯炯的看他们,“若考中,你们谁愿意南下谁愿意去中原,谁又想留在江南”林润见三人额上冒着汗,便不由轻咳一声道:“现在说这些还太早,还是得先考中”“五哥,有备才能无患嘛,等他们考中再考虑就晚了。”林清婉看向三人道:“你们以为留在江南就是最好的吗”“不是,”林佳总算是抬起头来,看向林清婉道:“留在江南的人必定会被人盯着,立了功未必能独占,但犯了错肯定会被揪出,然后放大,成为攻击宗族之器。所以留在江南的人需得稳重,然而稳重便意味着要谨小慎微,很难犯错,但也很难立功。也许一辈子就是一小吏。”林清婉嘴角微翘,问道:“那你愿意留在江南吗”林佳看了两个族弟一眼,抿了抿嘴道:“不,我想去京城。”林清婉微微颔首,看向林伷和林佶,“那你们二人呢”林伷看向林佶,道“佶弟最小,他先选吧。”林清婉便也看向林佶。林佶拳头紧了又松,最后上前一步,撩起袍子跪在林清婉身前,抬头直直的看着她道:“姑姑,我不想参加明经考。”林润蹙眉,不悦的看向他。林清婉对他微微颔首,鼓励他说下去。林佶松了一口气,攥着拳头道:“我,我想去从军”林清婉一愣,林润更是愣在了当下,问道:“你说你想干嘛”林佶抿嘴道:“我想去南征军,五伯,小姑,我林家的林家军曾叱咤天下,打降了辽人,打服了大楚,为什么我林氏子弟却不能再去军中建功立业”第132章 希望中林润的脸色有些不好看,眼里却带着悲伤。林清婉嗤笑一声,挺直了脊背目光如刀的注视着他道:“你要是连这点都想不透,还谈什么去军中建功立业”“没建成,丢的不过是你自己的性命,老天真不长眼叫你建成了,那祸害的就是整个林氏了。”林清婉一拍一桌子道:“怎么,是不是我祖父没把林家军交给你,你心中怨忿了”林佶吓了一跳,脸色苍白的磕头道:“小姑,小侄并不是这个意思,我,我只是觉得我们林家不必如此小心翼翼,如今正逢乱世,武重于文,我们为何不能走武途”林清婉冷笑,“你以为当将军的是那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武夫你看现在领军的卢真,崔正,徐廉,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之人再看钟如英,她就算是个姑娘,那也是京城出了名的才女,你是什么连明经都还没考过,连先祖决定的用意都还看不透的人,你以为去了军中你能活多久”林佶低着头,眼睛通红,额头重重的磕在地板上道:“请姑姑教我。”林清婉沉着脸,眼中泛着寒光,但目光瞥见他紧握的双拳便不由一顿,她垂下眼眸深思。厅中一时安静下来,林润看向林清婉,想劝,却又怕纵容了这三个孩子,让他们以为就算顶撞了姑姑也有族长帮忙求情,因此也一时没开口。林伷和林佳在这样的氛围下低着头不敢动弹。跪在地上的林佶冷汗淋淋,却倔强的绷直了脊背。等林玉滨听说姑姑发了火赶来时看到的就是这场景,来禀报的白梅说得不清不楚,她不知姑姑为什么生气,所以不好开口劝,只能上前拉了拉她的手。林清婉瞥了她一眼,低头看向林佶道:“野心倒不小,那我问你,你可知你曾祖为何要将林家军的兵权交出,而不是传给林家人”林佶小心翼翼地道:“因为当时林家无人有才掌握林家军,兵权在手是祸不是福,所以曾祖交出去了。”林清婉面无表情的道,“错,再想”林佶额头冒汗,咬了咬唇道:“因为二祖父身体弱,不喜军事。”“又错,再想。”林清婉居高临下的看着他道:“你就只能想到这些”林佶低着头,羞愧得不知所以。林润叹息一声,开口就要劝林清婉,就听外面有仆人回禀道:“姑奶奶,族长家的林佑少爷来了。”“让他进来。”她话音才落,一个青年便跨步从门外进来,走到林佶身边对她作揖行礼,“小姑,”又面对林润,“叔父。”林润面色和缓,问道:“你怎么来了”林佑低头道:“祖父见天晚了您还没回,心里担心,所以让侄儿去城里找找,侄儿出门才知叔父回族了,所以便找了过来。”林润颔首,看了林清婉一眼道:“你先回去告诉祖父一声,待我处理完事情再回去。”“是。”林佑应了一声,踌躇了一下却没退下,而是看向林清婉道:“小姑的问题小侄在外面也听到了。”林清婉目光平平的看向他,林佑心中一紧,面色却不变道:“小侄有些愚见,也不知对也不对。”林清婉回身坐下,抬着下巴对他点点,“你说说看。”林佑便低头道:“曾祖把兵权交出一是为大梁百姓,当时林崔卢钟四家尽掌兵权,而陛下除了京城的两万御林军和一万禁军外,几无依仗。”“而当时林家军统帅北地,东北共三十万大军,还不算依附林家军的那些杂牌军,一可挡三,而曾祖对大梁忠心耿耿,曾祖在,大梁自然无虞。”林佑抬头道:“所以曾祖在临终前将兵权上交给陛下,最主要的是预防大梁内乱,百姓民不聊生。”“其二就是为了陛下了,当今是曾祖的学生,先皇将大梁托付给曾祖,曾祖理当守诺。将兵权交给陛下,陛下便多了一个依仗。”“其三才是为了二祖父和林氏,佶弟说的并没错,当时林氏的确没有领军的人才。”林清婉脸色和缓,上下扫视了林佑一眼,这才低头看向林佶,问道:“他说的你可有不服”林佶从怔忪中回神,低头道:“没有,小侄见识短浅,请小姑恕罪。”“那你可知你错在了何处”林佶脸色通红的道:“错在愚钝,明明不知却自以为知道。”“错,”林清婉冷着眼道:“再想。”林佶涨红了脸,磕头道:“小侄不知。”“您错在低估了我祖父的人品,错在轻看了林氏,你以为谁都汲汲营营只为个人利益吗”林清婉闭了闭眼道:“你下去吧,待你想透了再说,如果到时你还想从军再来找我吧。”林润心中一惊,扭头看向林清婉。林佑和林玉滨也有些惊讶,抬头看向她。林佶三人却已经来不及思考更多,连忙躬身退下。虽然未公开,但谁都知道,现在族中的事这位小姑能做一半的主儿,得罪她,下场可不太好。林润等三人退下便忍不住问,“婉姐儿,你这是属意林佶去参军”“他有很多话说错了,但有一句话却对了,”林清婉缓了脸色道:“为什么林氏子弟不能在军中建功立业”林润担忧,“陛下那里”“五哥,我祖父都去世多长时间了”林润一怔,林清婉就叹气道:“已经三十年了,陛下就是个笨蛋三十年也足够他收拢兵权了,何况他还是个明君。”刚开始,林家人不能从军是因为林家军的兵权才交上去,将士们效忠的还是林家。若有人从军,哪怕他是个蠢货,也会有人讲他扶持起来争夺兵权,皇帝收拢时必定不顺利。可现在三十年过去,现在军中还有林家军的故旧,甚至副将苏章就是林家军的后代,徐廉祖上与她祖父相交甚笃。可这种关系必定隔了一层,他们现在忠心的是皇帝,他们愿意多照顾林家,却不会再如先辈一样誓死效忠林家。这一点,皇帝知道,东北军知道,林家也知道。此时林家再有人参军,优势也不过是被当做亲友后辈照顾而已,皇帝宽厚,这一点还是容忍得了的。第133章 希望下林清婉转了转茶杯道:“五哥,这亦是一条路,虽然难走些,但孩子们愿意就让他们去吧,也是我们林氏的一个机会不是吗”林润想到林颍在时林氏的鼎盛,紧张的攥了攥拳头道:“只是前线危险重重,我们林氏只怕照拂不到他们。”“五哥放心,我会拜托苏将军照看一下他们的。”林润眼睛一亮,“那就拜托婉姐儿了。”林清婉自嘲道:“他还愿不愿意从军都不一定呢。”她并不怎么看好林佶,不过倒可以用他问一问路,此路若通,那以后林氏子弟又多了一条出路。只是林清婉没想到林佶还没拿定主意,倒引来了另一个人。林信捏着长枪站在院中,在老宅下人们看过来时越发挺直胸膛,目光炯炯的看着二门的位置。林顺有些头疼,上前躬身道:“信少爷,外头冷,您还是进屋里去等吧,姑奶奶正在后头花房里呢,要过来得要一段时间。”林信板着脸摇头道:“我不冷。”林顺看着他身上打着补丁的单薄衣裳,不冷才怪呢。但他从小在林家庄长大,虽然跟林信不熟,却也知道这位少爷傲气固执得很,他既然不愿意进去,估计他劝了也没用。林顺只能拢着手站在一旁陪他。林信就皱了眉道:“你去忙吧,我一人在这里等九姑就好。”林顺眨了眨眼,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他说的“九姑”是自家的姑奶奶,他抽了抽嘴角。在林家,女孩并不排辈,也就只有一些没事做的老人会给孩子们计算一下,但还真没人会当真这样叫。没见族里都是叫的“姑姑”和“小姑”吗,谁真把老人们私底下排的行当真林顺撩起眼皮看向不苟言笑的林信,也只有这位老实刻板的信少爷会一板一眼的去执行了。林信老实刻板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他要是老实刻板也不会站在这里了,他不过是觉得老人的话可以多听听。祖母说过,他们毕竟比他们这些后辈活的年岁长,走过的桥比他们走过的路还多,总知道些他们不知道的事。老人们固执的给后辈们排行,这不是无伤大雅的事,他自然乐得去服从。所以他叫族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照着排行来的,哪怕是隔街才三岁的小叔叔,每次见了他也要停下叫声“二十一叔”的。他最喜欢听长辈们说先祖的故事,他从中学到的不仅是做事的经验,还有做人。本来他觉得一辈子也就那样了,每日耕种收获,为一日三餐,春种秋收忙碌,可听祖母和长辈们说的那些先辈故事后他便知道,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即便已经不去上学了,他也每日都坚持写字,只要有机会就去求书一阅,哪怕遭了别人白眼也不怕。学好本事等着,总比机会来了反而叫机会等一等,再去学习要强吧更何况,他很喜欢借阅的地志和兵书,就算机会一世不来,他也可修身养性,让自己不要那么无知。知识才是无尽的财富,学了还可传给子孙。这些话他也和小伙伴们说过,但他们要么不懂,要么不听,只会取笑他,到后来,他们干脆不跟他玩了。族里的人也开始认为他是个固执死板的人,林信偶尔也会怀疑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这么刻板。可祖母告诉他,他只是太聪明了,他们不理解是因为他们都不够聪明,他不能因为族兄弟们蠢笨不理解一件事便责怪他们。林信以为他要在这种误解中过一辈子,可昨天晚上偶尔听到林佳族兄、林伷族兄和林佶族兄吵架的内容,他才灵光一亮,总算是找到了出路。林氏子弟从不参军,长辈们虽没明说,但他也猜得出来,那是为了不让陛下猜疑。可现在这个禁令似乎被九姑解除了。他于子集经文上天赋不足,加上家贫,他早早辍学回家,连进士要求的科目都没学全。那些书他也借阅过,但一些艰涩难懂的经文根本研究不透,相比于这些,他更爱地志,算学和兵书之类的杂学。本来他都打算好了,等年纪再大一点,朝廷要是开算科他就去试试,或许能考中。可现在他有了更好的选择。林信雄心勃勃的站在院中,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二门的位置。林清婉一出来就对上他明亮的眼睛,清澈黑亮的眼睛总能给人好感,林清婉忍不住露出笑容,站在廊下招手,“你就是后村七嫂的儿子”“是,”林信上前躬身行礼道:“侄儿拜见九姑。”见少年一揖到底,林清婉眼中闪过笑意,从花房里出来到前院的这一段时间里,她可是从老宅下人那里听了不少关于他的闲话。见他眼睛清亮,人也精神勃勃,一点儿也不像他们说的刻板无趣,她便起了好奇心,转身往花厅走去,边走边问,“你来找我可是有事”少年点头,“是有一件大事要与九姑商议。”林清婉好奇,“哦,什么事”“九姑,听说您同意佶族兄去参军了”林清婉颔首,“如果他想去的话。”“那您看我怎么样,我也想去。”林清婉停下脚步,扭过头来看他,林信站住大大方方地让她看,还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