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古瓶记> 分节阅读 2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2(1 / 1)

真是个清新脱俗的美人。”云小鱼垂首道:“贵妃娘娘此话的意思,奴婢不是很懂。”芸贵妃问道:“你可知道我为何要把你召到我这云溪殿来”“奴婢不知。”芸贵妃盯着云小鱼,半天才道:“是陛下看上了你,我才先把你召来带在身边。他日若陛下有意,会纳你为妃的。”云小鱼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响,浑身都僵了。虽然她知道古代社会就是这样,但还是忍不住在心中骂道:“这都什么玩意万恶的封建社会,人都没有人权的。自称奴婢都够让人郁闷的了,居然还什么纳我为妃,不经我同意还好像恩赐我一样,气死我了”芸贵妃见云小鱼脸涨得通红,倒像是生气了,奇怪地问道:“怎么,你不愿意”云小鱼心想:“我当然不乐意。”但却不能这样直说。一番思量后,她一咬牙跪了下来,说道:“贵妃娘娘,奴婢已经有了心上人,今生非他不嫁。若一定要奴婢跟了陛下,那那不如杀了奴婢吧”她一说完就后悔了,心想:“完了,这说得倒是爽了,她如果真的要杀我怎么办那我就只能再想办法跑了。可是不管怎样,这个决心是一定要让她知道的。”果然芸贵妃一听就怔住了,她看了云小鱼半天,问道:“你当真不想嫁给陛下你可知道你自己说的是什么”云小鱼心中忐忑,但依然答道:“贵妃娘娘,奴婢不是傻,也没有疯。只是奴婢心中那个人除了他,我谁也不嫁。”芸贵妃似有些呆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好,好我看出来了,你似乎真心不想嫁给陛下。”芸贵妃站起身来,在屋子里慢踱了几步,轻声道:“这整个西陵国,谁不是巴巴地想嫁给熠王陛下,从此一步登天。唉,不过也罢了,人各有志。但是我也要告诉你”她说着转过身,盯住云小鱼道:“这不是你能决定得了的。这普天之下的女子,都是陛下的人。若陛下执意要你,不管你心里是谁,都要舍弃。”云小鱼最不爱听的就是这种话,但她没吭声。芸贵妃见云小鱼不语,以为她是认可了她的话,就道:“不过你既然有自己的心上人,如果有机会我也会帮你说话。我且问你你跟你那心上人,可有婚约了”云小鱼轻咬下唇,半晌说道:“是。”芸贵妃点点头:“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云小鱼从芸贵妃的寝殿退了出来,回来的这一路上都在思索芸贵妃的话。经过这次见面,她总觉得这芸贵妃并不似刁钻刻薄之人,她虽然不一定菩萨心肠,但却也算得上是个知书达理、脾气温和的好心人了。芸贵妃虽然暂时看来还好相处,但是云小鱼清楚,这件事自己说了不算,芸贵妃同样说了不算。像熠王这种不务正业的君王,别说有婚约,就算成了亲,十有八九也会拆散了别人,那自己又有什么保障可言只要一想到这点,她就寝食难安。但在生活上,云小鱼很快就适应了云溪殿的生活,她为人聪颖爽快,适应环境快,到哪里人缘都挺好。她刚到云溪殿的头些日子,熠王还总是来,只要他在,云小鱼就找尽借口不露面,今天说头疼,明天说胃疼,芸贵妃也明白,并不为难她,在这事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云小鱼整日都在思考应对办法,但还是无计可施。最后她想到了王二,他的鬼主意多,说不定可以帮上自己。于是一日午后,云小鱼说要给芸贵妃拿茶点,跑到了御膳房,把王二叫了出来。王二一见云小鱼,乐得什么似的:“云姑娘,想吃什么”云小鱼道:“我不在昭阳殿了,现在在云溪殿侍候贵妃娘娘,我来给贵妃娘娘拿些茶点。王二,我今天来,最重要的是有事要跟你商量。”王二问起为何忽然去了云溪殿,云小鱼把过程一说,说到自己心里想法时,她迟疑了下,直言道:“我跟你说心里话,你不要跟别人说。我我喜欢长志。”王二听完却毫不意外,反而笑道:“我早看出来啦。”云小鱼脸一红,却笑了。王二道:“我来猜猜,听你方才说的,你怕熠王强行要你做妃子是不是”“对,但我绝对不能嫁给他。”“这熠王好色,我也早听说了。不过云姑娘,你既然说到这儿,我还真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云小鱼问道:“是什么好消息”王二道:“前几日,皇后的小侄女儿进宫,听说是个沉鱼落雁的美人,熠王一眼就看上了,现在给那小美女安排了住处,还叫我们御膳房单独给开小灶。接下来估计就要赏赐封头衔了,到时候别说你了,估计那个芸贵妃也快失宠了。”云小鱼喜道:“真的么我怎么完全没听说”王二笑道:“御膳房消息灵通,不管来什么人,是人就总得吃饭嘛。”云小鱼抿嘴一笑:“这倒是。”云小鱼从王二那里回来后,心情舒畅多了,多日以来悬在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又过了几日,熠王果然不太常来了。再到后来,干脆见不到他的人影。芸贵妃开始愁眉不展,想是已经知道了新来美人之事。云小鱼正相反,乐得冒泡,梦里都快笑出了声,她心中暗喜:“云小鱼啊云小鱼,你命还真好,想什么来什么。”跟云小鱼不一样,王二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这份差事是李仕明争取来的。即使不是他后来听说了李仕明殿试上那一跪,他也能猜到御膳房这个地方,没点背景,任谁都断不可能这么顺利进来当差,况且给他的还是采购食材油水这么大的差事。俗话说得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别看王二读书认字差了点,但要说经营生意、倒买倒卖,他脑袋可灵光极了,天生是块做买卖的材料。他从这些年在社会上的摸爬滚打中历练出来了一种奇特的嗅觉,就闻钱好使,只要往生意场中一站,他看见的东西都跟别人不一样,人家看见的是吃什么卖什么,他看见的呢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上下游的一条全产业链。所以王二一进御膳房,就感觉出来这水有多深。就单说买菜的进价和报到御侍司的账面价格,这中间专给皇宫供货的商贩赚一层回扣,买菜的人员又赚一层,最后到了御侍司报账,主管账簿的簿司再赚一笔,这前前后后,那就是几十倍的暴利。就是可怜了熠王和太后这些不明底细的皇亲国戚,直到现在,太后老太太还以为民间小白菜贵得要死,老百姓都吃不起。有人说怎么没人捅到君王那里去这么黑,熠王和国师怎么就不管管答案是管不了。熠王是个甩手的掌柜,西砚则日理万机,光是国家的事就已经忙得他焦头烂额,哪里有时间每天坐在御膳房对细账,也不可能去民间的菜市场一一查看每样菜的市价。派大臣监督也没用,这样一个密不透风的链条,每个人都是上面一个环节,每个人都想赚钱,每个人都知道捅出其他人,自己也脱不了干系。而大臣也是人,也会有贪钱的冲动,最后通常都是监督的大臣也跟御膳房沆瀣一气,合起伙来吃回扣。王二是将这件事的本质看了个一清二楚。王二的生活原则是“从善如流”,在挣钱这件事上,他秉承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是有钱大家一起赚,第二就是缺德害人的事儿不能干。”除此之外,他从不跟自己较劲,也不跟钱较劲,大家都赚的钱,他也赚。因此短短不到两个月,进宫这四个人里头,王二反而是私房钱最多的一个了。手头富裕了,王二第一件事就是定期给李仕明送银子。第一次王二拿了七百两银子给李仕明的时候,李仕明颇为吃惊。但等王二将御膳房背后的事细细一说,李仕明立刻听明白了。王二道:“李公子,你是聪明人,我说的这些事儿你肯定懂。在这皇宫里,如果两袖清风,那就只能喝风了。但想别人在仕途上帮咱们一把,又必须有钱。你对我有恩,所以李公子你就负责两袖清风,这钱么,我来想办法。此外”说到这里,王二又拿出七百两银子,放在了桌子上:“长志性子过于耿直,这钱若是由我交给他,我怕我说不明白他,李公子你口才好,你去说服他比较好,所以钱我就都给你了。”李仕明微微一笑答应了。李仕明又道:“宫女的月俸太少,别人家中有父母,小鱼却没有。原本我每月会将我的月俸分出一些给她,如今你给了我这许多银子,我一样也是要分出来一些给她的,莫不如你直接给她送去。况且你离小鱼更近,比我送要方便些。”王二立刻说道:“李公子,这事我早想到了,以后照顾云姑娘的事儿就我来吧。”于是,李仕明就把“救济”云小鱼的工作光荣地转交给了王二。刚开始云小鱼和李仕明一样吃惊王二哪里来的这么多钱,经过王二一番解释后,云小鱼已然心中明了,她不禁在心中感慨:“古代是法制不严的社会,很多事不是依法办事,而是按照人情和民俗来办事。脱离这个社会的规则做事,即使再有理,也会被看成是怪物。如果大家都这么做,做着做着就变成了约定俗成,而且轻易无法改变了。”云小鱼已经不再是空有一身不切实际的正义感的孩子,她知道王二是有分寸和底线的人,她只是担心会给王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王二见她还是有些犹豫,便道:“云姑娘,你不要多想,这银子你放心拿着,我自有分寸。你、我、长志还有李公子,咱们四个当中,你的月俸最少,宫女一个月才能拿几个钱,我很清楚。女孩子喜欢个漂亮,买个头花、添个镯子,有好看的新衣服,喜欢的就买,人家有的,咱们也得有。”云小鱼听了这话,莫名的只觉得鼻子一酸,眼眶都红了。王二一看云小鱼要哭,忙道:“诶呀,我怎么还把你说哭了。在这宫里,咱们四个互相照应是应该的。你看我王二也是无父无母的,有兄弟也不在身边,我留这么多钱也花不完。所以你千万别多想,给你你就拿着。”云小鱼点点头,眼泪在眼眶里直转,心中忍不住感叹:“我虽来到这陌生的西陵国,但感谢上天让我碰见的都是好人。只恨我自己没什么本事,帮不上他们的忙”、第三十章 生财有道每年入冬后到翌年的除夕之前,是宫里御膳房最忙的时候,因此王二每天都忙得两脚朝天。有一日晌午,王二回到自己住的地方,刚躺下想眯一觉,忽听外面有人喊他:“王二,有人找”王二猜八成是云小鱼,一个翻身坐起来就往出跑,结果跑到门口一看,却见门口站着一个人,左手拎着一个大包裹,右手摸着光溜溜的脑袋正探头往里看。王二一看乐了,叫道:“大哥”那人正是王二的亲大哥 王大。王大一见王二,笑道:“二子”王二赶忙把王大让到屋里,接过包裹,倒了杯水,等王大坐定,问道:“大哥,你接到我的书信了”王大喝了一大杯水,抹抹嘴,“嗯”了一声:“你说你进了西陵皇宫,我想咱们兄弟好多年没见面了,就把生意交给三弟看着,我来看看你”王二问道:“你和三弟在东陵还好吗”王大笑道:“好,生意红火,挣了不少。”“那就好。”王大问:“你在这里呆的如何可还顺利”王二嘿嘿一笑,压低声音道:“顺利得很这君王的钱可比老百姓的钱好赚多了,赚百姓的钱,总归是狠不下心。”“是啊,老百姓挣钱不容易。不过说起来,你可知道我和三儿最近做了件什么事这个事儿,既让咱家赚了钱,也带火了咱们那一带的生意。”“是什么事”王大憨憨一笑,跟王二细说了起来。原来王大和王三在东陵国开了个茶楼,东陵国产好茶,东陵人也爱喝茶,因此遍地都是茶楼。但这种遍地都是的买卖就有一点不好,就是茶价是透明的,谁都挣不多,糊口足矣,发达却难。后来有些茶楼开始想各种各样的主意,有的加了杂耍唱戏的,还有的干脆就变成了青楼。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王大并没有调整经营战略。王家这三兄弟,在生意上都有种奇妙的直觉,王大总觉得上面那两种改变都不是稳妥之计,因此一直就老老实实经营茶楼,同时思索开源的方法。但是毕竟地租、房租都是花销,慢慢的就雇不起那么多人了。人手一少,王大在应酬客人的时候,有些细节就顾不上了,比如就总是随手将泡过的茶叶倒在炉灰中。在他们茶楼的后院里养了几只鸭子,这几只鸭子专爱在炉灰堆里下蛋,下得多了,捡起来难免就有遗漏的。有一次王三在清理炉灰和茶叶渣的时候,发现了几颗遗漏的鸭蛋,捡了起来拿给王大看,问道:“大哥,你看这还能吃么”王大心想这也是钱啊,打开看看说不定还能吃。结果剥开一看,里面的鸭蛋黝黑光亮,带着花纹,闻闻还挺香。王大大着胆子吃了一个,味道鲜香滑口,很好吃。吃完坐等拉肚子,结果等了一天肚子没怎么地,就又吃了一个,过两天,还没事。这下王大吃美了,跟王三两人你一个我一个,把那几个黑鸭蛋吃了个精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