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金枝毓秀> 分节阅读 24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40(1 / 1)

何来别的心思去散布谣言构陷太子”“咳咳,你这个丫头想太多了,朕之所以问你这些,只是想尽快找出造谣生事的凶手,也好加以严惩,以儆效尤,并非对你和珩儿有所怀疑。”见程金枝说的如此直接明了,言语之间却又不乏道理,周帝自知方才的言语多有不妥,于是便咳嗽两声话锋一转,脸色也变得有所缓和。“陛下圣明。众所周知,殿下和太子之间多有嫌隙,陛下即便真的心生怀疑也无可厚非。只不过,殿下是聪明人,亦是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不会在背地里暗箭伤人。同样,也不会做这些能被人一眼看穿的可笑之事。”程金枝字句恳切地说着,心里又何尝不知道,自从自己被太子抓走受此重创,痛失亲子之后,高珩对太子的恨早已超越了从前任何时候。此刻的他,比起从前只为保全自身和亲人而不得不夺嫡争储,变成了一心一意只想要登上皇位,看着太子和赵皇后摔入深渊,万劫不复。正因如此,程金枝才害怕高珩因为心中那深重的恨意,而一时冲动犯下过错,抑或是遭人有机可乘。无论周帝此刻这些话是有心还是无意,她都必须尽力圆说,替高珩撇清干系。其实,自岑风指出此事很有可能是楚人在背后捣鬼之后,周帝对高珩的疑虑本就所剩无几。此刻又听程金枝这番合乎情理的解释,原本紧绷的心绪也随之松弛了许多。即使他并不十分宠爱高珩这个儿子,却也已然不希望,他会犯下这样胆大包天的过错。“朕了解珩儿的性子,他素来懂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明白的。”周帝附和般地点了点头,默然片刻之后,继而转色道:“不过既然景嫔会说这样的话,看来早已思虑周全,正好想利用你造谣生事。你心中,可有想到什么可疑之人”“臣女臣女不过是一介妇道人家,平时识人不多,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可疑人物。”程金枝故作为难地抿了抿嘴,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可以用来充当替罪羊的人,灵光一闪间,心中已有了目标。“真要说的话,太子乃当朝储君,国之根基,若他受到什么波及或是伤害,轻则朝局不稳,重则国本动摇。在臣女看来,纵观大周之内,有这番心思的人,那便是数月前”她说到此处故意收住话头,歪着头瞄了周帝一眼,就听他脱口而出道。“你是说,那些楚人”周帝眉间一挑,对程金枝的答案并不感到意外,相反还觉得顺理成章。于是,心中对楚人的疑虑和担忧,又深深地加重了一层。直到有一天,突然有人提醒他,高珩所娶的,正是堂堂的南楚公主。第四百八十章 按兵不动夜幕降临,月上柳梢。正和宫内,赵皇后站在几案前合上太子送来的秘件,随即放在烛火上点燃纸张一角,投入了地上的火盆之中。“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楚人一走,高珩也好,程金枝也罢,一个都逃不掉。”赵皇后秀眉微挑,跳窜的火苗映衬着她幽邃的瞳孔,更显出一丝炽烈的凌厉之色。“娘娘说的是,燕王一定想不到,咱们看似风平浪静,任他在外头兴风作浪构陷太子,其实早已备好下一步棋,还是一步让他无路可退的死棋。”身旁的常乐笑吟吟地开口应和着,脸上阴险之色乍现,就听赵皇后闷哼一声冷笑道。“哼,其实现在想想,琛儿被罚去守陵也是件好事,这离得远了,许多事自然鞭长莫及。这些日子外头闹成那样,陛下就算什么都没说,心里恐早就疑心深种。他这几日总是往广陵宫跑,若是琛儿现在还在宫里,再听慧妃那个贱人撺掇几句,怕是真要滴血验亲了。”常乐闻言忙点头道:“娘娘说的是,不过奴才听说,陛下今天白天曾单独召见过燕王妃。”“燕王妃”听常乐猝然提及程金枝,赵皇后眉间一跳,“你确定她是一个人进的宫,高珩没有陪他一起来吗”“没有,就燕王妃一人。奴才听钦安殿外的太监说,她在里头待了好一会儿才出来。而她走之后,陛下看起来似乎心事重重的,也不知二人到底说了些什么。”听着常乐这番话,赵皇后似有所虑地绷紧脸色,眼眶中溢出了一丝狐疑的神采。沉吟片刻,方徐徐道:“昨夜里本宫做梦,梦见景嫔穿着当年陛下赏她的那身广袖白蝶裙,戴着那支珠玉玛瑙簪,就站在你站的地方,在嘲笑本宫”见赵皇后抬手指着自己,本就胆小心虚的常乐一个激灵,匆忙向后退了几步。“呵,本宫都不怕,你怕什么”赵皇后不屑地瞟了常乐一眼,继而凝滞目光,落在了空气中虚无的一点上。“怪只怪她当年正巧撞上来,看到了不该看的,听到了不该听的,本宫留着她的命这么多年,让她还能多和儿子见上几面已是仁至义尽。要怪,就怪程金枝,若非她不自量力地冲出来替那对母子顶罪,被陛下关进九幽台,本宫也不至于急着送她上路。”“娘娘,您当初就怀疑景嫔在九幽台里对燕王妃说了些什么,那您说当下谣言盛行,陛下此次突然召见,会不会是因为”“这一点,本宫也不能保证。”赵皇后说着敛眉深吸了一口气,眼中的严峻之色又加深了几分。“本宫原以为这个程金枝一病不起,又给病坏了脑子,这辈子怕是好不了了,可没想到竟然恢复得这么快。要说这个女人留着就是个祸害,却偏偏怎么都除不掉,还真是命硬。”但很快,她就舒缓脸色,眼中掠过了一抹不以为然的自得之意。“不过也没什么打紧的,就算景嫔真的和她说了什么,也只是空口之谈,无凭无据。否则依照高珩的个性,也不会靠这场谣言虚张声势。”“娘娘,娘娘,陛下来了”正当赵皇后说话间,却闻周帝突然驾到,这倒是让她有些始料未及。情急之下,匆忙拔掉发髻上的紫金凤钗,又抬起袖子的里衬擦去了唇上的口红。紧接着环顾四周,在看到梳妆台上摆着的清凉油后,赶紧冲过去一手抓起,放到眼睛前来回熏了几下,直到实在难以忍受地闭上了双眼。由于受到清凉油气味的刺激,她的眼眶很快就微微泛红,看起来就像是刚刚哭过一样。而待赵皇后刚做完这一切,周帝也已经抬脚跨入了内殿之中。自从太子一事过后,周帝心中怪责于她,已经许久未来过正和宫。谣言伊始之初,赵皇后本想依照元鹏所言先发制人,跑到周帝面前一番哭诉,以示冤屈。可随着有某些事情的悄然改变,她突然意识到,就这样静默不语,按兵不动,对目前尚不明朗的局势而言,显然更加有利。今日的周帝乍看之下与平常无异,除了意料之中的淡漠以外,若不细看,难以察觉到他眉宇间所流露出的一抹警觉之色。由此,赵皇后隐隐意识到,他确实从程金枝处听到了什么风声。行完礼之后,赵皇后没有率先开口,而是静静地立在周帝身旁,刻意松弛脸颊,挎下了肩膀。加上刻意被抹去口红而略显苍白的嘴唇,和脸上那对泪光盈盈的凤目,整个人一时间显得憔悴而柔弱,让人不禁心生怜悯之意。但是此刻的周帝,却并没有被她这副弱势可怜之态所打动,心里记挂的,一直都是同一件事。“朕听说你近来身体欠佳,茶饭不思,所以来看看你。”周帝语气冷漠地说着,犀利的目光在赵皇后脸上打量了几眼,随即不动声色地坐了下来。“多谢陛下关心,臣妾没事。”赵皇后嗓音低沉地说了一句,心里却不由自主地生出了几许不安。正这样想着,就见周帝眸色微转,气息平和道:“琛儿近来在骊山静心思过,安分守己,事事亲力亲为,确实有改过自新的迹象。正好下月初二是夏令祭典之日,朕想去骊山看看,顺便也见一见琛儿。”而周帝此话一出,原本还算波澜不惊的赵皇后立时心中一颤,猝然抬起了眼帘。她何尝不知道,周帝突然在这个时候心血来潮要去骊山,其实是另有目的太子犯下如此大错,若是短短几月便被无故召回京城,势必会引起群臣不满。就在刚才,她还庆幸太子不在宫中,姑且算是暂时逃过一劫。却没想到,周帝竟会以祭典的理由亲自前往。骊山乃皇家禁地,又处在京城外山陵之郊,平素鲜有人迹。加之负责守卫的都是皇家禁军以及周帝身边的亲信,即使真的发生些什么,消息也能很快被封锁。这一刻,赵皇后只觉整颗心都纠缠在了一起,胸口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用力地敲击着,响亮而沉重。第四百八十一章 山高水长三日后,元鹏如期启程返回南楚。城门外,元熹公主一身楚服,依依不舍地站在元鹏面前,眉宇间溢满了离别的伤感。程金枝和高珩一同站在不远处,虽然素来对元熹公主心存芥蒂,心里却也为这兄妹二人从此殊途无归的分别生出了些许感叹。“此去路途遥远,如果她没有被当作政治的牺牲品远嫁而来,一定比现在过的开心吧”“如果她当初嫁的是六弟,我想一定也比现在开心。”高珩轻叹一口气,凝目望着面前这对离别之人,心中除了无奈之外,更多了几分为难之意。他很清楚,自己自始至终都没有对元熹公主动过分毫真情,往后也不会动摇心性。然而如今元鹏一走,对于这个名正言顺嫁入王府的南楚公主,相比当初想要将她赶出王府的那种决绝,此刻见她伶俜一人,高珩却突然有些于心不忍。“爱一个人本来就没有错,她其实也挺可怜的。”程金枝淡淡地说着,回想起元熹公主入京那日,在城门口见到高珩时的眼神。她便知道,自己身边的这个男人,会成为另一个女人永远的羁绊和牵挂。“只可惜,她爱错了人。”可能是感觉到程金枝情绪上细微的变化,高珩眼波流转,侧目看了她一眼,随即将她的手放入了自己的掌心之中。感受到手背上传来的温度,程金枝眉睫轻动,朝着高珩柔柔一笑。虽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让她心中一时间安定下不少。而这时,只见原本正在和元熹公主说话的元鹏突然朝这边投来目光,继而快步走了过来。“燕王殿下,燕王妃,此去天涯路远,但再会之日可期,还请两位各自珍重。”他笑吟吟地朝着二人躬身执礼,待抬眼之时,眼眸深处却极快地闪过了一丝异样的神采。紧接着,用一种故作缓慢的语调,意味深长地到道出一句。“不过我有预感,我们很快就会再见的。”“好,望衡王殿下此去一路顺风,本王和王妃在京城静候佳音,期待再会之日。”面对元鹏言辞间难以看透的古怪之意,高珩并没有多加理会,而是保持从容平和之态对他回之以礼,俨然一副官方做派。虽然至今还没有完全确定太子与楚王之间的关系,也不知道元鹏是否知晓此事。可这位南楚皇子的离开,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对高珩以及整个燕王府而言,都是利大于害。即使是敌人,比起近在咫尺的威胁,遥远的距离,永远是最好的防护。如果可以,他和程金枝一样,一点也不想和元鹏有什么再会之日。“最后,在下还有一个请求,希望殿下能好好照顾熹儿。”在提及到自己的妹妹时,元鹏的眼神瞬间变得柔和温存,浓重的眼眸深处,甚至还流淌着一丝深切的伤感之意。除此之外,似乎还有一些别的东西。虽然暂时看不出究竟是什么,但总让程金枝觉得复杂且别扭,总觉得有种不合时宜的感觉。可一想到反正以后也见不到此人,一时间也就放松警惕,懒得去加以理会。“她有时候虽然行事是冲动了些,甚至会做出一些错事,可本性善良,从未真正有过害人和之心。对殿下,更是真心的。”元鹏看着眼眶泛红的元熹公主,显然心中也深感不舍,语气中掺杂着一股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