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大宋第一公子> 分节阅读 9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97(1 / 1)

赵承嗣这一笑,下面的兄弟各个都大笑起来,气氛十分的融洽。“武德使大人,请这边请,我们司里还有一些公务需要给您汇报一下,您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上面交代了下了一些任务。”石保庆将赵承嗣迎到赵承嗣的专门“办公室”,这里是赵承嗣平日里办公的地方,要说保密,那自然不用说了。“这些都是上面交代下的,我们正在办理,不过其中有一件可能和您有关系,所以我就特别的留意一下,您看看这是卷宗。”石保庆专门抽出来一份,递给了赵承嗣。赵承嗣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听到石保庆说和自己有关系,他没有什么犹豫,直接打开了。上面是一封供词,一个叫做魏丕的供词,他们作坊丢失了大约百斤的火药。赵承嗣的脸色相当凝重,身为一个穿越者不知道魏丕这个人也没有什么。但是要说研究历史的赵承嗣不知道那就是说不过去了。要研究中国火药武器的英勇,不得不提到这个人。这个人在正史的也有专门的传记。魏丕,字齐物,相州人,颇有学问,在后周世宗一朝也有功绩。赵匡胤即位,魏丕改为作坊副使。这个作坊就是火药作坊,赵匡胤任命他为作坊副使正是因为他本身技艺。赵匡胤曾经对对魏丕说:“作坊长久积弊,你为我修整。”魏丕在职尽力,因为年资长转为作坊使。他任作坊使的时候,下令修造兵器,无不精心操办。旧床子弩射程仅七百步,下令魏丕增造到一千步。对宋初的武器的改良和发展做出来了巨大的贡献。在他的領導下,北宋的武器改良有了好的開始,也奠定了火药被大量用于武器制作方面的環境因素。也为以后火药大量应用到军事上奠定了基础。只不过现在魏丕还没有制造出来后来北宋的火箭,名声不是那么显赫。这些不是赵承嗣过问的,他关心的是魏丕这上面的口供。火药作坊丢失了大约百斤的火药。按照宋朝制度,一斤是十六两,这百斤远比后世的百斤要重上许多。这百斤火药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民间不允许私自拥有火药,朝廷对火药管理相当的严格,一旦发现私人拥有,严惩不贷。这个是还没有鞭炮还没有在民间出现应用。要知道现在过春节用的爆竹,还不是鞭炮,真的是竹子,竹子然后会发出响声,这也是爆竹的来源。在过上几年,民间就开始燃放真的鞭炮。根据后世记载宋代普遍开始用纸包火药做成爆竹,除夕夜爆竹之声通宵不绝。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宫廷高院深墙内燃放爆竹的声音,传到了宫外。宫外大街小巷都有人竞相燃放爆竹。据载,宋朝的爆竹品种不下百余种,有单响、双响、连响。其中,飞上天空才爆响的二踢脚爆竹,包含了现代火箭技术的基本原理,令人惊叹。王安石元日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可以算是过年最具特色的民俗事象之一了。但是此时却没有燃放火药爆竹的习惯,火药掌握在朝廷的手中,用于军事研究。火药作坊是朝廷一个重要的部门,想不到火药在这里居然丢失了大约百斤。这可是一件重大的事情,身为作坊副使的魏丕不敢隐瞒,立刻上报。但是赵匡胤将这件事交给了武德司去侦办。恰好赵承嗣当晚被刺杀的时候,有火药的爆炸声,这是不是说这火药正是火药作坊里丢失的那批呢怪的石保庆说这和自己有关系,看起真的脱不了干系。第一五一章 火药丢失事件赵承嗣江山思绪收回,翻看着火药作坊送来的供词。魏丕可以保证他们绝对实行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一般的人根本休想将火药带出去。可是火药作坊确实丢失了百斤火药,这是不争的事实。丢失了这么多的火药,他也难辞其咎,只得想赵匡胤上表谢罪。赵匡胤没有声张,好言安慰,让武德司暗中去调查。这么多天了,一点消息都没有,现在赵承嗣回来了,石保兴自然是向他汇报了。本来这是武德副使的差事,可是自从赵承嗣从武德副使晋升为武德使之后,武德副使一直空缺。赵承嗣不在的时候就由石保兴负责,但是他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职务,有的只是忠义营的副指挥的头衔。赵承嗣回来,这些都是要交给他过目。“这上面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但是你说的对,这和我那晚的遭遇肯定有联系,当时街道上就有大量的火药,而且发生了爆炸,看起来于公于私我都要调查一番了。”于公这是皇帝交代的任务,不得不去做。于私这好像和自己有关系,也必须去做。赵承嗣合上这份供词,然后带着石保兴直接去了火药作坊。火药作坊也不是任何人都能进去的,即使赵承嗣有着武德使的身份,也被挡在了门外。没过多久,一个看上去胖乎乎,身穿朱色官府人走了出来。“哪一位是武德使赵大人,下官作坊副使魏丕拜见。”赵承嗣愕然,这就是魏丕,俨然一个小胖子呀,赵承嗣还以为这位武器制造大家应该是虎背熊腰呢,怎么就这副样子。“武德使赵承嗣见过魏副使。”惊奇归惊奇,赵承嗣还是依礼参见,身在官场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还是要讲究的。“对不住,守卫兄弟也是尽忠职守,况且最近出了这一档子事情,不得不严格些,还还请勿怪。”魏丕的脸色自始至终都挂着微笑,看上去很容易相处。就连赵承嗣都被他感染了,这魏丕看起来也是一个交际高手。“客气了,大家都是为朝廷做事,还是按照规矩来的好,我今天来这里其实还是为了火药丢失一事,还请魏副使给予配合,让兄弟能够尽快的破案,好给官家一个交代。”赵承嗣直接说明了来意,魏丕也没有什么惊奇,将赵承嗣带到他平日办公的地方,详细的给赵承嗣讲起了他们火药作坊丢失的火药。“你是说,这批火药到底是什么时候丢失的你们也不知道,只不过是最近清点库存才发现丢失了百斤火药是吗”赵承嗣皱着眉头。“是的,我们火药作坊一直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再说了火药也不是什么重要的物品,我们自己也不会去偷,想不到出了这样的事情。”魏丕摇着头。火药作坊对于内部人审查很严格,出入都要搜身,火药根本就不会被带出去。再说百斤火药也不是小数量,一个人也带不走,即使能带走,他是怎么做到不被人家发现的呢赵承嗣得到魏丕的肯定回答,内心来了一句我曹。这魏丕也真够糊涂的,火药什么时候丢的都不知道。以前没有发现火药丢了,现在才发现,这可相当困难。可是他却赵匡胤上表中却说火药是最近丢失的。赵承嗣也能理解,这是为自己的开罪,他也不能说不知道什么时候丢失了大量的火药。要真的这样说的话,魏丕绝对会被赵匡胤一下子撤职,下狱。而这样一说的话,就让自己的罪责笑了不少。赵承嗣现在也是官场的人,对于官场上这一套也十分的了解,死道友不死贫道。他魏丕说了假话,但是这假话却给武德司带来了麻烦。“魏副使,你这样做可是给兄弟我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你保住了自己的官位,可让我跑断了腿,这让我们如何跟官家交代”石保兴在一旁不断的发着牢骚。魏丕看了一眼石保兴,他也知道这位石守信将军的大公子,虽然官职不高,可也不是他魏丕能得罪的。“石指挥不要无礼,怎么能如此这样跟魏副使说话,无礼如何我们的责任就是查清楚真相,难道就因为魏副使的这一句话我们就不去调查了吗,赶紧跟魏副使道歉。”赵承嗣嘴上这样说,但是眼睛却直勾勾的看着魏丕,眼中满是责备。“额,武德使不要如此,这都是下官的错,不怪石指挥,是下官治下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还连累各位,真是抱歉。”魏丕也满是愧疚,毕竟他也想不到赵匡胤这么重视,将这件事交给武德司。就像石保兴说的那样,这件事调查起来相当有难度,如果不能查清,到时候赵匡胤怪罪,那可怎么办“好了,这些话都不要说了,请魏副使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这里的情况,毕竟火药丢失这件事可大可小,应该是内部人干的,其他的也不能进来,将这百斤火药带出去,你有没有什么怀疑的人呢”火药这可是百斤,一般的人根本就无法弄出去,更别提这里戒备森严,只有一个解释。内部人魏丕,也陷入到沉思。说实话他发现少了百斤火药之后,也没有声张,毕竟发现在这里的事情,他有一定的责任,除了下令封口,还给赵匡胤上了一道表之外,其他的措施也没有过多的采取。“我们这里看守仓库的一共有四个人,其他三个人现在都被看管起来了,还有一个老人家于一个月前已经退休了,所以如果说有哦问题的话,就应该在他们四个人之中。”接着魏丕给赵承嗣讲述了一下这个四个人各自的背景。这四个人都是都是有军籍的人,特别是哪个退休的老人在这里干了一辈子,家世都很清白,按照后世所说的都是成分良好的人。赵承嗣也没有怀疑,不过很快赵承嗣就发现了问题,并且将目光锁定在哪个已经退休的老人身上第一五二章 再遇算命先生“魏副使,现在官家将这个任务交给我们武德司了,但是还需要您大力配合呀。”赵承嗣也没有客气,毕竟这件事还要了解,需要魏丕配合。“那是自然,不过那位退休的老人最近好像回乡了,我这就派人去将他请回来。”“那不用了,为了避免一场梦多,我派去直接去,请您将他的住址告知,其他的都不用您操心了。”赵承嗣摆了摆手,他不相信其他的,万一走漏风声了怎么办。在魏丕说出来退休老人的乡下住址之后,这赵承嗣让上官青云去了。毕竟这家伙皮厚肉厚的,一般人还真的伤了不了他。本来欧阳平夷是最佳人选,毕竟他主修的是轻功,脚程快。可是赵承嗣将他留在身边,万一有危险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上官青云则安全多了,要是上官知道原因,他一定会伤心的。在火药作坊这里待的时间也太久,赵承嗣和欧阳平夷两人就直接走出了火药作坊。魏丕还想宴请赵承嗣,不过被他拒绝了。两人就这样来到了汴京的大街上。汴京在北宋的时候已经出现了酒肆也就是酒水专门的的场所,和后世的烟酒专卖店差不多。不过现在的酒肆才刚刚有一点的苗头,还没有发展起来,而瓦肆是已经发展起来了。所谓的瓦肆也就是吃喝玩乐娱乐的地方,瓦肆是随着宋代市民阶层的形成而兴起的一种游乐商业集散场所。瓦肆又称“瓦舍”、“瓦子”“瓦”。取名“瓦舍”,是勾画其特征。宋初的商业已经渐渐的发展,虽不是很发达,可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了。在这种情况下,城市里面的市民需要娱乐,百戏杂技艺人流落到民间要养家糊口,这样市民阶层接纳了百戏杂技艺人。百戏杂技在市井演出要场地,于是瓦肆就应运而生了。宋朝是专门有规定这些场所是只能在哪里经营。不能违规,否则就取消你的经营资格。据说到傍晚这里将会更加的热闹,虽然没有到傍晚这里已经是人来人往了,这可以用娱乐一条街来形容了。赵承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