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要对付自己的了,皇位真的那么重要吗“将张德钧给押下去,朕答应给他一个全尸,就给他一个全尸。”赵匡胤不理会哀嚎的张德钧,摆摆手让人将张德钧给押下去处置了。“父皇,二叔将于后天登基,汴京城已经被他控制了,您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赵德昭立刻问出来眼下最重要的问题。“哼,登基,朕倒要看看他怎么登基,赵纯臣,朕的素衣卫呢,将那些依附于赵光义大臣的家眷全部控制起来,将他们的罪证全部拿到手,至于汴京城,还是朕的汴京,谁也夺不走。”赵匡胤站了起来,一股霸气油然而生。“黑衣,你的人也该出来活动一下了,朕就等着后天赵光义来,不是要当皇帝吗,那怎么也要来看看朕这个前任皇帝吧。”赵匡胤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只要自己在任何反叛势力都不会得逞。“赵纯臣你这一次做的很好,朕让你去唐国搜集的机密在那里”刚才还是怒气冲天的赵匡胤此时满脸笑容,看向这个自己比较欣赏的年轻人。“官家您还不知道吧,现在曹彬将军已经率军开始和唐国交战,正式开始了征服唐国的征程,我已经将那些东西交给曹彬将军了,而且还有一位您的故人,现在也在军中,他还献了一个浮桥的计划,现在我军已经暗地里开始搭建浮桥,相信不久就能度过天险长江,一统天下。”接着赵承嗣简单的说了一下最近的事情,还提了一些樊若水的事情。“哦,若水也来了,好一个浮桥计划,这一次如果攻下唐国,你和若水是头功,好,朕没有看错你,好,好,好”赵匡胤连叫三声好。“这都是官家洪福齐天,咱们大宋洪福齐天,我只不是在官家的吩咐下行事不敢贪功。”赵承嗣谦虚的说道。“年轻人谦虚是可以的,但是也不要妄自菲薄吗,好了等这件事了解,朕在封赏你,现在皇宫之中都换成了光义的人了吧,黑衣让你的人行动起来,朕的皇宫就只能是朕的皇宫,不允许任何人插手,这件事你亲自去办。”赵匡胤吩咐一声,黑衣转身出去了。“父皇,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他,他是”黑衣消失很久,赵德昭才问起来,这个人突然出现的黑衣。“这是朕的影子,朕的贴身保镖,比不要多问,等你坐上朕的位子,你就会知道他是谁了,对了德昭经过此事朕决定立你为太子,纯臣你为太子太傅,以后辅佐德昭。”也许赵德昭不是最佳人选,但是始终是自己的儿子,如果早立太子的话,也许就不会有赵光义这次的事情了。自己就是要大力扶持新人,赵纯臣是陈抟看重的人,是王著的高足,这样的人一定会给自己带来惊喜的。赵德昭愣住了要立自己为太子,这是真的吗,想不到赵光义到倒是是成全了自己的,这厮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呀,想不到在这个时候实现了。“德昭你不要高兴的太早了,其实你离朕的期望还很远,不过你还年轻,好好的做不要让朕失望,还有纯臣,这未来都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这一次光义这件事倒是让朕可以大力提拔年轻的官吏了,你们下去吧,封锁所有的消息,明晚德昭就说朕病重,让文武大臣进宫。”赵匡胤病重,大臣们必须要到场,这是改朝换代了,看起来赵匡胤是要在哪个时候对付赵光义了。宫门缓缓的关上了,赵德昭和赵承嗣离开了。“师傅,这一次多亏了你,父皇安然无恙,我即将被立为太子,你也成为太子太傅,这一切都多亏了你。”赵德昭十分兴奋,这一次收获最大的就是他了,他当然难以掩饰自己内心的喜悦。“殿下慎言,这是都是官家洪福齐天,而且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要装作一副难过的样子,这样才能更好的欺骗一下晋王。”赵承嗣摇摇头,赵德昭此人却是不稳重,历史上赵匡胤都没有封他为王,看起来确实是有一定的问题。第四〇五章 我反对“王爷,今天二皇子带着赵承嗣进宫了,不知道要干什么,不过我们的人说二皇子出来的时候锤头丧气的,根据推测是想救治官家。”赵承嗣他们进宫的事情,怎么也瞒不住赵光义,早就人去禀报他了。“人家再怎么说也是陛下的嫡子,儿子去看望一下父亲也是应该的,不用管他,这也是人家的权力,想不到他居然和赵承嗣一起去,这倒是让我想不到。”赵光义最近一直在布置登基的事情,也没有去管赵承嗣,他已经决决定不要传国玉玺了,先登基了再说。再说赵承嗣最近还算老实,也翻不起来什么风浪。“还有你去安排一下,让那些药王山庄的人进到皇宫中,后天一起不能出事,他们进去也算是一种保障去安排吧。”赵光义现在十分激动,后天自己就成了皇帝,能不高兴吗“官人,快来试一试这套衣服,这是妾身亲自做的,看看合身不”赵光义的王妃十分高兴。他的正妃是符彦卿的女儿符氏,她一直妄想有一天能够成为皇后。自己的两个姐姐可都是皇宫,大小符后,为什么自己就不能成为你皇后呢,现在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王妃辛苦了,后天我就穿着你亲自做的衣服君临天下,到那个时候你就是我的皇后,将岳父他们都接来,你的几个兄弟也不会亏待他们的,这一刻我等了多少年了,终于要得偿所愿了。”赵光义也十分高兴,自己能当上皇帝也要多亏了自己的王妃,当初自己还确实没有当皇帝的打算,自己的娘子一直劝说自己当皇帝。后来发生了不少的事情自己才立下要当皇帝的夙愿,这么多年自己终于可以实现了。“现在有一件大事要你们去办,丐帮的弟子在汴京也不少,明天去丐帮分舵说一声,明天聚集到内城,将整个城门给堵住半个时辰,到时候我们丐帮就是功臣了。”赵承嗣吩咐几个丐帮的长老,他们祭拜过老帮主之后就留在了汴京,算是养老了,总舵那边已经提拔了不少的新人,以后他们就安心养老。“没有关系,半个时辰小意思,老夫府安排。”祖鹏程一口答应。“老憨叔通知我们的汴京的上铺,将所有的大米全部搬出来,将内城四门全部都给我堵了,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要将那些大米给搬走,去办吧。”赵承嗣也还是做了一些安排的,众人虽然不理解,但是还是照做了。第二天下午,突然传出来赵匡胤病重的消息,召集够资格的大臣立刻进宫。这一次进宫可是和以往不一样,这应该就是赵匡胤的大限到了。大臣们都纷纷奔着赵匡胤的寝宫而去,赵光义去之前还是特意询问了一下给赵匡胤诊治的御医,得到的结论是大限已到。所以赵光义也没有犹豫立刻就进宫了。“晋王你怎么才来,大臣们都在等你,本相也询问过御医,这官家”赵普将赵匡胤拉到一边悄悄说道。“赵相你这是何意,难不成是说”赵光义故作惊讶。“王爷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官家很有可能就,到时候王爷就”赵普指了指天,意识很明显,那就是赵光义当皇帝。“赵相不要哦胡说,皇兄洪福齐天,一定会没事的,好了赵相,我们进去吧。”赵光义说完就走了进去。赵匡胤的皇子和皇后妃子们都在那里,其中赵德昭对着御医在大发脾气:“要你们还有什么用,这么长时间了,连父皇有什么病都不知道,你们不是废物是什么”“殿下,是臣等无能,臣等罪该万死”这些御医也确实是不知道赵匡胤有什么病,也不敢贸然用药。但是今天他们发现赵匡胤的脉搏弱了下来,他们诊断一下,就发现皇帝熬不过今晚了。“德昭,你这是干什么,这样让御医更加有压力了,对皇兄的病没有好处,御医陛下到底怎么样了”赵光义一副假惺惺的样子。“王爷,臣,臣,不敢说。”“有什么不敢说的,就直说吧,出了什么事情本王给你担着,毕竟也不能全部怪你们。”赵光义好言好语的说道。“多谢王爷,官家恐怕,恐怕要弃我们而去了”“你这庸医说的什么,你这是找死。”坐在床边的赵德昭气冲冲的站了起来,一副要哦吃人的样子。“德昭当着皇兄的面不可造次,这也不怪御医,先退下。”赵光义训斥道。“御医,这话可不能胡乱说,陛下洪福齐天,怎么”赵光义还在演戏。“王爷,臣等不敢乱说,陛下的脉象显示,这”御医满脸的悲伤,那意思很明显了,赵匡胤是不能康复了,这些人都是顶尖的大夫,这点不会看错的。“天不佑我大宋呀,皇嫂,现在外面那些大臣都在等着,是不是让他们进来给官家请安,毕竟这件事也不能瞒着他们呀,这可都是官家的重臣。”赵光义还征求了一下皇后的意见,此时的皇后是宋皇后,是一个年轻的皇后。“一切就由晋王做主,让大臣们都进来吧。”在赵普的带领下,那些大臣们走了进来,个个跪倒在地,行礼问安,其中赵光义悲痛的向大家宣布了赵匡胤的境况,立刻就有大臣痛哭流涕。这个时候宋皇后脸上的泪痕还没有干。“众位臣子,官家现在这个样子,是我们大宋的损失,我提议先立而皇子为太子,不知道众位大臣有可有异议”哄大臣们一下子议论开了,皇后提议立二皇子为太子,难不成她看不清眼前的形势吗,二皇子根本就和晋王没有办法相比,甚至有传言说晋王已经准备登基了。现在皇后怎么说这句话呢,一些支持赵光义的大臣们就不淡定了,这皇后是想干什么。赵光义眼中精光一闪,随即而逝。“二皇子是皇兄嫡子,理所当然”“我反对”赵光义还没有说完一个声音就响起来,直接反对。第四〇六章 问过我吗“卢参政,你难道不同意德昭即位,德昭是官家的嫡子,自古以来子承父业,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宋皇后有点不悦,虽然赵德昭不是自己的儿子,但是也是皇帝的儿子,他即位自己还是皇太后,还是会尊敬自己的。如果赵光义登基的话,自己只是一个皇嫂,这可是相差很大的,所以在她的心中还是倾向于继子即位,这对自己也有利。“圣人,臣反对,那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我大宋,官家不幸,而我大宋现在正在对位外用兵,需要一个强硬的君主,二皇子虽然是官家的弟子,但是他从来没有接触过军事,并且官家也从来没有说过让二皇子继承大统”“卢参政,此言差异,自从西周以来就有了嫡长子继承制了,卢参政不会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吧”卢多逊还没有说完,就被赵普给打断了,这卢多逊说这话还没有道理,父亲死了,嫡长子就自然拥有父亲的一切,这还要吗这小子居然说官家没有打算将皇位传给皇子,赵普真的想问问,你卢多逊死了,会不会将你的所有一切让给自己的弟弟,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呢恐怕是不会吧,不过在这里这话不能说,他就听听卢多逊怎么回答。当然了赵普并不是一个人他的支持者还有不少老夫子,他们是礼教的坚实拥护者,立刻声讨卢多逊。卢多逊脸色难看,想不到到了这个时候还有这么多人不给面子,真是不知死活,等到晋王登基之后,一定要让这些人付出来代价。“各位大人的意思,本官也知道,可是也有立贤不立长得规矩,请恕我直言,如果让本官选择的话,本官会选择晋王,晋王这么多年的能力大家都知道,当然这并不是说二皇子无能,只是相比之下确实不如二皇子,国家现在处在关键时刻,我们不能只顾礼法,而不顾国家利益于不顾,这是不行的,为了大局,我想如果是官家清醒,那也会做出来这样的饿选择的。”卢多逊面对这么多人的质问没有任何的畏惧,反而是一套大道理摆了出来。之前赵承嗣就说过哦,初期这些的大宋的官员还基本上都是坚定的民族和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