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一路隋行> 分节阅读 6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62(1 / 1)

眼见杨广真动了怒,鱼俱罗一丝也不敢怠慢,撇下袖红,颠颠地跟着杨广走出了上房。两个人来到院内一个无人的角落,杨广劈头便问:“你两天前就在这里发现了司马皇后,为何不立即率禁军前来将花姑拿下,还要诓骗着本王随你来干这些令人不齿的勾当”鱼俱罗见杨广动了真气,吓得全然没有了半点方才的戏谑心情,连连冲杨广抱拳作揖,解释道:“老儿头回来这儿,除了邂逅司马娘娘外,并没发现花姑有任何不轨的举动,如果贸然将她拿下,唯恐她抵赖不肯认罪。最紧要的,老儿官位原在屈突通之下,率人来捉拿杀人嫌犯,必定要经过屈突通的允准方可,万一要是拿错了,屈突通寻起老儿的错来,老儿岂不是无处可辩,所以今晚才委屈王爷来此,为老儿做个见证。”其实,鱼俱罗心中打的如意算盘是:将来一旦认定花姑与会真大师之死有关,以他目前的官位,自然轮不着他去向太子、甚或皇帝表功,但现在把杨广拖下水,拉着他亲身到此一游,将查破此案的大功拱手献于杨广,一来可借机讨好杨广,为自己在朝中找下一个强有力的靠山,二来鱼俱罗也期待着杨广能感念他的这份情意,在皇帝面前举荐自己升官、发财。“司马皇后人在这里,还不是最好的证据花姑违反朝廷禁令,擅自收留前朝罪黜皇后,已是罪不可绾。咱们现在就走,到大庄严寺带人来封了这座把花姑捉回去严加审讯,我还不信了,她能熬刑不认罪。”杨广脸上带着杀气,恶狠狠地说道。第129章 甜水路、苦水路上“万万不可呀,王爷。”鱼俱罗听杨广话说得决绝,慌忙摆手劝道,“您有所不知,这里的规矩,客人晚上自苦水路来,次日天交五更才准从甜水路走。若是刚来就要走,只怕引起花姑的怀疑,于王爷您的安全不利。”“有你在身边护持着,我有什么可怕的。即便是现在不走,我也断不会留宿在此的。你看着办吧。”杨广是真心想立马离开这个他觉得不堪的院子,当下出了道难题给鱼俱罗。鱼俱罗万没想到,以杨广这样血气正旺的年纪,竟不肯留宿在这里泡妞,急得在杨广面前搓手、跺脚,愁眉苦脸地思索着脱身之策。突然,他灵机一动,像是有了主意,腆着脸对杨广说道:“您要真想走,倒不如带着司马皇后一同走,至少也不枉今晚来此一回。只是这样一来,须得叫王爷受些委屈了,不知王爷肯不肯”“有屁快放,有话快说。我先问问你,你方才说的什么甜水路、苦水路,倒底是怎么回事”杨广板着脸,一副余怒未消的样子。“是,是。”鱼俱罗陪笑答应道,“苦水路就是咱们先前来的那条路,这里的规矩,客人一旦从苦水路进来,就决不允许从原路返回,只能从甜水路出去。老儿我猜想,苦水路上必定设有埋伏,用以阻拦客人从原路离开。好在前两天我从甜水路走过一回,现在还记得通往甜水路的门径在哪儿,王爷无需担心。”“现在不走,你是要我等着你和袖红做罢了好事,再走不成吗”杨广鼻子里重重地哼了一声,揶揄鱼俱罗道。鱼俱罗居然脸不红,心不跳,一本正经地答道:“如果要带司马娘娘离开这里,须得王爷点她来作陪,待夜深人静之时,咱们好带着司马娘娘一起走。”“还要等着夜深人静再走”杨广瞪视着鱼俱罗,鼻子都快气歪了,“你要本王和一位前朝的罪黜皇后今夜同宿一室鱼俱罗,我看你是色迷心窍,活够了吧”“凡事须得从权啊,我的好王爷。如王爷执意不肯答应的话,老儿我实在想不出别的法子了。”鱼俱罗作出一副受了莫大委屈的样子,两手一摊,表示颇为无奈。“那,好吧。”杨广思忖再三,也觉唯有今晚带司马皇后一同离开这里,才是上上之策,遂把牙关一咬,下了决心,“今晚之后,倘若消息泄露出去,鱼俱罗,你可要当心些。”“您放心,只要有一个人在背后议论王爷的不是,您尽可拿老儿我是问。”鱼俱罗见杨广答应下依计行事,转忧为喜,向杨广发誓、保证道。鱼俱罗引着杨广换了件干净的衣衫,两个人才不紧不慢地踱回了上房。得着袖红的禀报,得知了阿猫惹得客人生气出走的消息,花姑已经等候在上房内,一见鱼俱罗引着杨广更衣回来,忙迎上前,赔礼道:“阿猫受不得少东主抬举,闯下了祸,我已打发她回房思过去了。要不,我再选一位容貌、性子俱是上乘的姑娘来陪少东主。”听说阿猫姑娘因为自己不小心弄洒了酒,受到花姑的责罚,杨广心头掠过一丝不忍,随即转念想到:待将来禁军查抄了这座淫窝,我安排个体面的去处给阿猫,聊做补偿也就是了。鱼俱罗见杨广两眼发直,又不知在想些什么,忙抢上一步,笑着指了指站在房中央唱曲的小女孩儿,主动替杨广答道:“方才我陪少东主到外面更衣时,少东主对我说了,这位唱曲儿的小姑娘曲唱得妙,人长得也水灵。要是方便的话,不如就叫这个小姑娘来陪我们少东主吧。”谁知花姑听了这话,满脸的笑容瞬间即化为了乌有,十分冷淡地冲鱼俱罗回道:“阿碧只有九岁,我答应过她亲爹,只要她在此卖唱,决不要她卖身的。鱼大爷我劝你还是甭打阿碧的主意啦。”由于已经知道了卖唱的这位小姑娘就是前朝的末代皇后司马氏,她父亲便是如今南陈的随国公司马消难,因此听花姑如此答复鱼俱罗,杨广心中暗想:花姑说的倒也不是谎话,或许她就是答应了司马消难,要送女儿到江左与他团聚的。“花姑,你误会了。瞧我们少东主这样,他像是要阿碧姑娘卖身的人吗”鱼俱罗依稀恢复了几分放荡的神态,凑至花姑耳边,一脸坏笑地不知说了几句什么话,杨广就见花姑盯着自己,脸上重又显露出暧昧的笑容。“鱼大爷,你可不准哄我啊。”花姑娇嗔地拍了一下鱼俱罗,回头向身后随侍的小厮吩咐道:“去挨个跟上房里听曲儿的各位大爷解释一声,说有位小爷出重金包下阿碧陪他谈论音乐,请各位大爷早些带姑娘们回房歇息吧。明早我自会为他们每人另备下一份礼物,作为补偿的。”小厮答应一声,转身去了。不大一会儿,只见上房内本就不多的几个胡商搂抱着各自的姑娘,纷纷嘻笑着起身,离开上房,到旁边的厢房中鬼混去了。“这么大的一个场子,留给他们两个小人儿说悄悄话,若不念着鱼大爷您的好,今儿晚上我是断断不会答应的。少东主,请吧。”花姑也不知得了鱼俱罗许给她的多少好处,竟然把整间上房都留给了杨广。杨广感激地望了鱼俱罗,却见鱼俱罗和袖红二人勾肩搭背地正往房外走,心里“啐”了一声,暗自笑骂道:这个老色鬼,果如自己料想的那样,不跑空腿儿。上房中只剩下了杨广和阿碧两人。杨广走到阿碧身旁,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向她问候道:“娘娘在此过得还好”阿碧人虽只有八九岁的样子,然而神态、举止却带着分与她目下年纪不相称的成熟与沉稳,听到杨广称呼自己做娘娘。她只吃惊地抬头盯了杨广一眼,显然觉得此人眼生,便冷静地开口问道:“你是什么人只怕是认错人了吧。”第130章 甜水路、苦水路中“我是当年的雁门郡公杨广,娘娘不记得了吗”杨广头脑当中也搞不清这位司马皇后是否认得自己,只能试探着答道。“你是太后的弟弟阿纵”阿碧的目光中闪现出一丝惊喜,旋即又黯淡了下去,“世上已无司马珞这个人,还是让阿碧为这位小爷多唱上两曲吧。”到了这时,杨广才知道,司马皇后的闺名唤做司马珞。“请娘娘这边坐下说话。”杨广将司马珞让至近处的一副座位坐下,关切地问道,“娘娘能否告知在下,您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方”司马珞神色淡然地答道:“被朝廷废黜之人,有亲难投,自己找个活路而已,你又何必多问”她说话的神态、语气简直就是一个久经沧桑的成年女子,哪儿还有八、九岁女童天真烂漫的一丝影子。短短的两句话,杨广已从中听出了司马珞这一年来所受的种种苦难:父亲兴兵作乱,兵败投奔南陈;自己受父亲牵累,被朝廷废黜;丈夫先是被逼禅位,继而又遭鸩杀。不要说她一个小小女童,这一件件,一桩桩的不幸发生在任何一个成年人身上,只怕都会令她难以承受,濒于崩溃的。而自己从她方才唱的曲调当中却听不出她心头残存有一丝的苦楚。“请恕在下见识寡陋,不知娘娘方才唱的那一曲,曲名唤做什么”“五柳先生陶渊明的闲情赋,这世上要是真有桃花源这么个地方,该有多好啊。”司马珞无声地叹息道。“据在下所知,娘娘的父亲司马消难如今人在南陈,在下冒昧问一句,如果有人愿送娘娘至江左与令尊相聚,娘娘可否愿意”因司马珞身份敏感,故而杨广有此一问。“有人所谓的有人指的是你,还是旁人”司马珞冷笑道,“啊,我想起来了,令尊隋国公如今已做了皇帝,阿纵你想必也是位王爷了吧。那么,您的长姐,我大周朝的太后娘娘,她现在又是个什么身份该不会摇身一变,成了新朝的公主吧。”“长姐和我现同居于一座府邸之中,我今夜便带娘娘去见长姐,如何”杨广情知司马一家和自家积怨颇深,无论自己怎么解释,司马珞对自己的误会只会越来越深,索性把心一横,把话向她挑明了。“太后和你同住在一座府邸之中那么,他呢”司马珞显然问的是她的夫君北周静帝宇文阐。“介国公,他已薨逝了。”杨广回避着司马珞的目光,低声答道,“不过,只要娘娘答应随我今夜离开此处,我定会向父皇求情,保证娘娘平安度过一生的。”“我知道,花姑要把我送往南陈去。”司马珞听到夫君业已辞世的消息,并未流露出难过、伤心,而是出乎杨广意料地向他坦陈道,“可我知道,我一旦离开了长安,今生、来世便永无和阐郎厮守在一处的可能了。所以,我不会离开长安半步的。”望着司马珞脸上呈现出的坚毅表情,杨广实在难以理解,周静帝宇文阐死时才八岁,眼前的这位司马皇后瞧样子至多比宇文阐大不到三岁,两个小小孩童之间如何能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以至使司马珞甘心放弃到江左与亲生父亲相会的机会,独自留在长安替亡夫守灵。这就是古人竭力褒美的从一而终吧。女子无论成人与否,一经嫁入夫家,便视自己为夫家之人,反与娘家人显得生疏了。杨广虽然打心底里还无法认同司马珞选择留在长安,而甘愿放弃到江左与父亲相聚的机会,但听到司珞这么说,仍感到喜出望外,紧追着问道:“如此说,娘娘答应随在下今夜离开此处喽。”“你们都已经找上门来了,我还走得了吗”司马珞平静地反问道。这个小女孩儿身上有种令人望而生畏的东西,能够使她迅速判明自己面临的处境,进而做出最明智的选择。不知父皇准不准她住到自己府中,和长姐做个伴杨广心中不知为何,突然竟冒出了这么个奇怪的念头。“我还是唱首曲子吧。”司马珞说着,就要起身。杨广忙也随着站起,开口拦道:“在下可不敢轻薄娘娘,要娘娘为在下唱曲取乐。”“咱们在房中闷坐不语,时间长了,会叫房外的人起疑心的。”司马珞像是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翩然起身,宛转歌喉,唱道:“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歌辞沉郁,曲调悲凉,似是在向人倾诉着她胸中无尽的凄苦和愤闷。杨广初听之时,尚只觉得司马珞在借这首曲子抒发她不欲在自己面前吐露的心声,及至听到后来,才渐渐从听得不甚了了的歌辞当中体味出了一股浓浓的生不逢时,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气,一时间沉浸入了歌辞营造出的氛围当中。过了许久,窗外忽然有人说了声:“夜已深了,姑娘别唱了吧,南墙边的箱柜里有被褥、铺盖,姑娘取了来,与少东主早些安歇吧。”竟然是花姑的声音耳听得窗外花姑的脚步声渐行渐远,司马珞突然问杨广道:“你带着我,能从这里走出去吗”杨广知道,她既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来,趁夜离开这里绝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便安慰她道:“鱼将军头回来,已探明了退路,料无大碍,娘娘尽可放心。”“那,我随你走之前,你能答应我一件事吗”司马珞用近乎央求的口气问杨广道。“娘娘请说。”“你,你们能带上阿猫一同走吗”“阿猫她是娘娘昔日宫中身边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