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元配之训妻记> 分节阅读 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1 / 1)

样的人来往,女儿明天就不去那边玩了,免得被带累,女儿劝母亲,见了那家人,宁可绕道走。”孙夫人见女儿说的一本正经,倒被逗笑了。笑过后,孙夫人说道:“你既正经进言,母亲自然要听的。可话又说回来,谣言害死人,外面以讹传讹的话,最多也只能信其一分罢了,看一个人如何,还是要靠自己的眼耳来辨识。”丘玉盏见母亲明显是为丘如意辩白了,不由气急道:“女儿平日里和她交往不多,却也知她是个不好读书的,这也就罢了,人各有志,可今天,你看她,不仅敢和长辈呛声,还动起手来,女儿还从没见过听说过这样不知礼的女子呢,这要是传了出去,丘家的脸面都被她给丢尽了。”孙夫人说道:“当时也算是事出有因,至少说明她是个有孝心的,只是性子急了些也烈了点。”丘玉盏嘟囔道:“母亲寻常总教导女儿,长辈说话,小辈不要插嘴,尤其是长辈之间有摩擦时,身为晚辈不要搅和进去,不然带了怨气,难免做些失礼的事出来,倒让外人看笑话了。”孙夫人闻言,身子慢慢靠在车壁上,笑道:“这话倒也对,但真如此行事,却让人心寒,否则玉凤也不会当众被其母责备了。你不要不服气,母亲问你:你若是如意和玉凤,会如何行事,还是只在旁边看戏”丘玉盏听了母亲之言,细细思量,谨慎对答:“母亲向来宽容大度,断不会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对人冷嘲热讽,故此女儿不会陷入玉凤那般进退两难的境地。而且母亲的出身,在伯娘婶母中不算低,您素来行为举止得人敬重,也断不会有人为了一点小事责难您的”孙夫人见女儿声音越来越小,便点头笑道:“你说的不错,今早之事,要怪也只怪你荟伯娘不该出来责难,毕竟是咱们一家的娘儿们一起玩乐,早到晚到有什么要紧不过是她见你荣伯娘出身商户,便有心欺压,须知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故如意有三分的错,她倒有七分的不是。”丘玉盏被母亲说的没话了,为了说明丘如意的性子顽劣不堪,丘玉盏又详细地对母亲说了丘如意在花园子里的表现。孙夫人听了,眉头微皱,低声说道:“原本以为是为了两家更为亲密,好齐心协力兴旺丘氏家族,故才会帮于氏弥补当年未能进祠堂的憾事,如今看来,竟是公中确实没钱了,不然玉晴也不会搅进来了,连激将法都用上了。”丘玉盏心中大骇,母亲这话里的内容也太多了,她惊奇地问道:“那府的伯娘没进过祠堂她当年成亲时节,为何没进去给祖宗磕头”孙夫人不想提从前事,便含糊解释道:“那边太爷本来出了点事,偏她又出身商家”恰好这时她母女二人已经到了自家院里,孙夫人趁机住口下了车,丘玉盏知母亲不欲就此事多言,下车后追上母亲,又问道:“什么是晴姐姐的激将法”孙夫人嗔视女儿一眼,丘玉盏忙住了口,等到二人来到房中,留下心腹之人,孙夫人这才说道:“那婆子敢在如意逛园子的当口,说你荣伯娘的事非,她们是傻子,嫌自己活得太舒坦吗还有玉晴是那肯吃亏的人吗若不是心里有鬼,她能让如意在她跟前张牙舞爪你好好琢磨琢磨,这是不是这个理”丘玉盏细思母亲的话,也觉得有理,便道:“那三个婆子被打得口鼻出血,虽说可气,可也怪可怜的,尤其是如果真是奉晴姐姐的命,听说还要挨板子撵到庄子上呢,也不知晴姐姐是否能保得下她们,或许说不定大伯娘也参与这事呢。”孙夫人摇头笑道:“这可不是你大伯娘的手笔,这种拙劣的小手段,又是对付小辈,她还真不屑于做呢,那几个婆子却要倒霉了。”孙夫人所料不差,送走众人后,宋氏略歇了一会儿,便有管事进来把园中发生的事禀了。宋氏不耐烦地摆摆手,说道:“一点眼力劲儿都没有,真真是丢了咱们丘府的脸面。直接打板子,全家都撵到庄子上去。这点小事,也值得来回我”管事娘子尴尬地看了一眼丘玉晴,宋氏瞧见,便问女儿道:“这里面还有你的事”丘玉晴点一点头,宋氏挥退屋里人,说道:“到底怎么回事”丘玉晴吞吞吐吐:“那日女儿无意间听到您和父亲说话,说是府库里银子不宽裕,今年小修尚可,大修却有些不济,所以女儿想着使个法子,让那于氏多掏些银子”话未说完,宋氏气得直捶桌子:“所以你就让那几个老婆子给丘如意吹风父母亲在你眼中已经无能成这般模样,还要靠着你这女诸葛来给府里挣银子”丘玉晴自小受父母宠爱,哪里见过母亲这般疾言厉色,吓得跪倒在地,眼中噙泪,说道:“女儿不敢。女儿自小得父母疼爱,今日之事,也不过是想为父母分担一点忧愁,若真能如愿,也是女儿的一点孝心了。”宋氏气极反笑:“如愿你以为就你是个聪明的,别人都是个傻子丘如意倒是能上钩,可她能做她母亲的主吗这事落了其他人的眼,略一思索,你素日的乖巧聪慧也就没了。”丘玉晴越发害怕起来,哭道:“女儿是想着丘如意极得于氏的宠爱,丘如意说话,她总能听一句吧。”宋氏见女儿哭得泪人一般,心里疼坏了,倒顾不上生女儿的气了,走上前扶她起身。宋氏帮女儿擦着眼泪,一边柔声劝道:“快别哭了。母亲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孩子,可你行事也要和母亲说一声儿吧,你到底年轻,又刚学着管家,好些事上想不周全也是有的,你自己拿主意不知会母亲一声,倒显得母亲是个外人了。”丘玉晴抽抽搭搭半天才缓过气来,说道:“女儿也是见丘如意冲动易怒,是个头脑简单的,这才临时想了这个主意,时间紧促,没来得及告诉母亲,不是有意瞒着母亲的。再说了,算计于氏让她掏再多银子,也是该的,丘氏祖先传下来的偌大的产业十之六七可都在她的手上”“快别说了。”宋氏大声喝道,丘玉晴不提防,被吓得一哆嗦。宋氏忙拍拍女儿的手,放缓语气说道:“这个话在府里是禁忌,你是如何得知的”第十三章 打探消息丘玉晴小声回答母亲道:“女儿还是前些年听府里的一些老妈子说过几次,至于是谁,年头太久,早就不记得了。”宋氏叹口气:“下人们都敢乱嚼舌根子到你跟前了,看来我管家还是太仁慈了。好女儿,以后不许提祖产之事,尤其是在你祖母和父亲跟前。还有那三个婆子,母亲会处置的,你不许插手,再有,暂时改改你的脾气,见到丘如意也随和些,大家很快就会忘记这件事的。本也只是小女孩的把戏,算不得什么大事。”丘玉晴只好点点头,擦干了眼泪,向宋氏告辞。回到自己房里,丘玉晴心中不宁,想了一会儿,便开箱拿了些私房银子,让丫头分别转交给那三个婆子。那三个婆子见到银子,便知丘玉晴是保不下她们了,唯有叹气,谁让自己是奴仆,万事只听人调遣,也是倒霉,偏就被丘玉晴支使,落得如此下场,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己命不好。再说于氏母女二人此时也已经回到府里,正坐在于氏的房中喝茶。丘如意饮一口茶,放下茶碗,犹感叹道:“幸好母亲聪明提点,不然女儿帮了丘玉晴,还被她当傻子看呢。”于氏被女儿恭维,心里舒坦,口内却笑道:“什么聪明不聪明的,不过是经的事情多了,有些事上就多想了一点,等你到了母亲这个年纪,这点小把戏也是一眼就能看穿的。”丘如意想一下,又道:“说起来,咱们家并不缺那些银子,女儿仍然认为母亲不该放过这次机会。况且也是咱们对祖宗的一点孝心。”于氏摇头笑道:“自来亲属远近有别,咱们家早已是远支,何苦非要露这个脸虽说家中有些钱,也只能与她们相平,断没有比她们多的理,不然就是炫耀打她们本家的脸了,倒是花钱招恨来了。”于氏见丘如意听的认真,便又道:“前些年我也有些犯傻,只当自己家里不缺银子使,多拿出些来,一来是表咱们的孝心,二来同是丘氏族人,他们又都穷了,能伸手帮衬着些,就当积功德了,三来,你父亲面上也好看。但这几年下来,才发现自己竟想错了,竟是逾规炫耀了,银子没少出,母亲的风评却一年不如一年。所以凡事还是按规矩办事,才能让一些人没得话说。”丘如意听到这里,点头道:“倒是与升米恩斗米仇异曲同工。也是人心不足,只想着咱家的银子,全给她们分了才好。不过,这次不同往常,这次本该慷慨,却因噎废食,倒便宜了别人。况且才不过区区千两白银。”于氏开口大笑:“好大的口气,区区千两白银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可是你父亲四五年的俸禄,都够咱们家上下几十口人,锦衣玉食地过上一两年的舒服日子了。若是小户人家,怕是一家人一辈子都花不了这些钱的。”于氏见女儿面上仍带劝说之意,便顺手帮女儿正了下头上的钗环,边细瞧边又说道:“母亲这么疼你,丝毫不敢委屈你,这么些年下来,你尚要当了首饰衣裳才能凑够一千两银子,母亲却要拿不止于千两的银子去买个虚名头,难道那虚名头比母亲的小心肝还重要这样想来,还不如把银子花在你身上,多置办些首饰和衣服,把你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才更让母亲开心呢。”丘如意听了,知道母亲是拿定了主意不在这事上出头,至于于氏所说一千两银子给丘如意,也不过是打个比方罢了,都未放在心上。但母女二人都没有想到,数月后,丘如意竟会前来要求母亲兑了银子给她,此是后话,暂且不表。再说丘如意已经转了话题,对母亲说道:“我今早在车上,就看见外面的人不对劲儿,后来又听那府里的管事说,街上过官兵,是不是出什么事了”于氏不在意道:“从京城里来的官兵,怕是公干,从咱家门前经过,往凤临郡去了。”丘如意不由哎呀一声,说道:“今天二哥不是也往凤临郡去了吗,不会正遇上吧。”于氏闻言,笑道:“你净瞎操的什么心啊。你二哥是去收租子,又不是做什么打家劫舍的勾当,便是碰上又如何,况且他那么大的人了,自然知道躲避退让。”话虽如此,于氏却有了些担心,看着外面的日头,说道:“按说也该回来了,离得不远,那几家租客又都是相知有信用的,约好今日收租,断不会耍赖的,便是一时不凑手,自有管事呢,如海回来便是了。”原来于氏多年前曾在凤临郡置办了些宅院铺子,除了留一处偶尔自家去住外,其他几处便租了出去,至于那些店铺,因为丘家曾是世家如今又是,虽然于氏出身商户,却自己并不做生意,倒是租给了其他的商户,自己只每年春天派人去结算一次租金。话说于氏所生长子丘如海,自小被一心科考的父亲抱在怀中读书,便也早早识了字,起了蒙,据说天资极高,过目成诵,弱冠之年便中了举人,虽成了亲,却仍一心读书,如今正在京城游学。与长子的酷爱读书相比,次子丘如海便显得不求上进了。如今也十七八岁了,勉强中得一个秀才,便自恃有功名在身,便不肯再用功读书,倒是颇好些世俗经纪,其父丘荣棍棒之下也没扭过他来,无可奈何,只好让他帮着于氏管理些家务俗事。去凤临郡收租子,对丘如海来说也不是第一次了,故于氏也没十分放在心上,现在丘如意提起官兵之事,于氏虽经了不少的事,到底是个妇道人家,对官对兵,是有一种本能的害怕的。幸好过不多时,便有家人从凤临郡回来,原来是丘如海身边伺候的小厮丘平回来了。丘如意担心哥哥,陪同母亲一起听丘平回话。丘平说道:“这次收租子很顺利,二爷同他们说的开心,便请他们中午一起吃饭,哪知中途听说谏议大夫方大人的家里,好象被官兵给封了。二爷想着,方家大小姐和那府里的承大爷自小订的亲,不好不管,吃过饭,就带人去打听去了,怕夫人小姐担心,让小的先回来说一声,二爷打听准了,立马就回来。”于氏听了,却吓一大跳,不由站起身来,失声说道:“你说什么,方家出事被官府给封了”说完却又怔怔坐下来,低声叹道:“树倒猕猴散,墙倒众人推,怪不得那府里的大夫人今天会说那些话了,想来是她早就听到风声了。”第十四章 如海归来丘如意也跟着站起来,问母亲道:“那府里大伯娘说的什么话”于氏心情平静下来,方又慢慢坐下,说道:“方家有些看不上你承大哥,所以这门亲事怕是不成了。就为这些,你承大哥准备出去游学呢。”丘如意摇头道:“承大哥和我二哥最要好了,怎么没听他说过,是了,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自然不愿说了。”讲到这里,丘如意拍手笑道:“我承大哥哪里不好,她们还看不上。哼,如今被封了府,真是现世报,以后看谁看不上谁幸好不成,不然这会子,说不定就牵扯到承大哥身上呢。”于氏责备地看了女儿一眼,说道:“千里姻缘一线牵,成与不成,自有月老来管,到你这里,倒成了仇家了。况且他两家到底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