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元配之训妻记> 分节阅读 7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2(1 / 1)

前就未必比自己强,现在又嫁个小康之家,至少目前来看,自己最差也就是嫁同等人家,也不知周亚茹在自己跟前傲什么劲儿。这么一想,丘如意便歇了先示好的心思。周亚茹心里倒颇有些复杂,一路上高昂着头,一字不说,不像来做客,倒象是来示威一般。二人谁也不肯先示弱,所以一行人静悄悄走到花园子,两人各自静静观赏自己的风景去了。倒是正院里,于氏姐妹说的正热闹。于氏少不得再次恭喜康于氏,则康于氏则谦逊一番,叹道:“也是我们家那孽子没福气,推了同如意的亲事”于氏脸上便有了寒意,正色说道:“你这话就不是了。姻缘天定,既然是老天指定的,就该欢欢喜喜接受着,况且你媳妇也是个好的,你这样抱怨,小心惹得老天不开心,真把福气给收走了。再者,那事早就过去了,物是人非,再提此事,谁对都没好处。”康于氏忙陪笑道:“还是姐姐事事明白,都是妹妹一时疏忽。只想着是自家姐妹,这说话就忘了分寸了。如意是个好的,在顺阳城就再找不出能与她相媲美的,想来到京城,亦是惹人喜爱的,在京城这几个月,想来姐姐家的门槛都被踏破了吧。”于氏不愿多说,含混道:“倒有几家,我正在斟酌。说来儿女都是父母的债,为了他们操不尽的心,你倒是个有福气的,顺顺利利帮儿子成了家,以后只管等着抱孙子吧。”康于氏见于氏面带得色,知道她母女去京城果不虚行,京城人家自然要比顺阳城里的好,自家这般的更是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了。想到这里,康于氏心里不由酸溜溜的,心中想一回,开口笑道:“我就说如意是个有大福气的,不是寻常人家能消受的起的,如今看来果被我言中了。”于氏知道这是康于氏为自家开脱之言,便大大方方接受了,笑道:“承你吉言,如意成亲时,必要多敬你一杯酒。”康于氏笑道:“放心,外甥女儿的喜酒,我这做姨妈的,必要痛痛快快多喝上几杯的。”于氏微笑,也对自己没能去喝喜酒表示歉意。康于氏笑道:“我们之间哪用得着如此客气,我是知道你那边事多抽不出开,况且你还让如海送了那样厚的贺礼呢。”姐妹二人你来我往,一时倒说的热闹。康于氏便长长出了一口气,叹道:“这门亲事,外边看着光鲜,好像是我们高攀了一样,其实内里的苦,也只有我们母子二人知道。”于氏挑眉,她当然知道康于氏母子的打算,不过就目前看来,好像她母子二人确实有点打错了算盘。果然就听康于氏说道:“我原本还想着少立是个读书人,将来功名前途能有人提携一二,或许能走出个名堂来,也算对得起他早去了的父亲,所以就同意了这门亲事,哪里想到,唉,这有了后娘就有后爹,我那媳妇也真是受了委屈了。”于氏劝道:“咱们这样人家,只求人口平安富足,又不是真钻到权利眼里去的人。儿子娶亲,主要还是看媳妇好不好,只要媳妇好,就算是娶对了,谁还真指望岳家的提携若真有的话,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到底靠的还是自己。”第一二七章 于氏改变康于氏笑道:“姐姐说的是,我说这些也不过是为儿媳抱不平罢了,还不真指望周亲家的提携,一个县丞能提携到哪里去,不过是日常有些事能搭把手罢了。”于氏不吭声,说到底还是康于氏原本的算盘落了空,心里失了平衡,这才又是诉苦又是炫耀的,估计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如此的矛盾。康于氏又接着说道:“我家媳妇真是没的说。当日都那样传她如何如何,谁知真嫁到家里来,却是个最和顺不过的了,对我自是一天到晚恭谨有加,对少立更是体贴不已,小两口儿真是应了那句如胶似漆蜜里调油,才知原来是众人以讹传讹,为此吓退不少人家,倒让我们捡了这个漏。如今得姐姐一番劝解,我也知道这是上天庇佑,我也真该知足了。”周亚茹是什么人,于氏还能不知道。她可不相信周亚茹短短时间就变了本性,此时便不由呵呵敷衍两句,心不在焉地听着康于氏大谈特谈。花园里的丘如意也是心不在焉地赏着景物,自家的景物,多少年了都是这个样子,哪有什么新鲜可言,自然提不起劲儿来。而且丘如意发现周亚茹总是偷偷看自己,面上似有话要说,于是便静候周亚茹的开口。周亚茹也确实有话想对丘如意说。原本她是不同意这门亲事的,无奈向来对自己百依百顺的父亲,非看上了康家,死活不松口,害得她不得不下嫁。她原本还想着出嫁时在嫁妆上给自己扳回一局来,毕竟她在顺阳城闺中女孩儿里总算是佼佼者,嫁这样的人家,实在太难看了。偏偏老天与她作对,嫁妆一事,害得她在众女孩儿堆里彻底没了脸面,就这么灰头土脸地嫁了出去。此时面对着老对头,周亚茹怎么甘心,总觉得丘如意躲在一旁偷笑看自己的笑话。幸好,丘如意还有把柄在她手中。在是否要现在还击的问题上,周亚茹犯了难。思量半天,周亚茹觉得现在还不是最佳时候,她决定还是暂时先握好那个把柄,等到将来有机会,再好好教丘如意出个大丑。也是丘如意大意了,她哪里知道丘若兰为了谋得卢国公府的姻缘,处处给她挖坑设井而周亚茹也不知道,丘若兰并不是真正要帮她,而是因为前世与周亚茹的矛盾,才想出这么个一石二鸟的计策来。不过丘若兰和周亚茹都没有想到的,当周亚茹真到了出手的时候,却起了反作用,反而将丘如意的亲事往前推了一把,当然此时后话,暂且不提。只说此时丘如意眼见周亚茹一脸的矛盾样儿,不由地不耐烦起来,正好这时,康于氏也看出于氏的心不在焉,便起身要告辞。于氏虚虚挽留几话,让人去花园子里叫了丘如意过来,母女二人送走康于氏婆媳后,于氏便命丘如意回了房间,自己独坐在房中想着心事。她发现自己之前想的错了。原本她也知道康于氏欲求如意为媳妇,主要是为了报恩,其次能给儿子带来点好处,自然更好。但现在看来,却是自己想错了,康于氏的内心,还是为了儿子的前途着想的。不然以周亚茹本人来说,如果改了蛮横性子,以她的容貌才能,配康少立绝对是绰绰有余。不过,从康于氏的话里行间来看,她母子二人并不太看重钱财,更看重的是周县丞对其前途的帮助,便是遗憾周亚茹的嫁妆单薄,也不过是因此从中看出,周县丞对这个女儿似乎没有她们打听到的那般要紧。这也就不难理解,周亚茹为何会在出嫁前和出嫁后判若两人了。想到这里,于氏不由陷入深思中。说起来,对于康于氏母子二人的品性,于氏认为自己还是有所把握的,有名利心,却不是唯利是图之辈,说起来,倒不失为一个善良的普通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日于氏才会有将女儿嫁到康家去的想头,况且再加上丘家对康家的恩情,这又是一层保证。但现在看来,还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天下不缺貌美如花姑娘,那低娶的人,作为一个堂堂的男儿,如果没有一定的利益好处,为何要忍受你家女儿的高高在上再则真是有血性的有作为的男儿,也不会为了一点小利益,就如此委屈自己的。真肯这样做的,品性也大多可疑,这样的人,怎能托付终身。图财图利,都有可能,若是达到他的预期也就罢了,却也要防着他富贵易妻;若是达不到,女儿的依仗也就没了,还是一样的作小伏低当小媳妇,却又因为夫家在社会上的地位太低,真是里里外外受尽了委屈。最好的是,既给他一些好处,却又不能让他太发达,分寸难以拿捏不说,自家真能给他好处吗于氏低头数着自家的优点,也就是银钱多一点,却不是富可敌国,也不过是在顺阳城这弹丸之地略富些;至于权力,在顺阳城里是沾了丘氏的光,使得他姓人避让了一点,在京城,丈夫的那点芝麻绿豆官,实在是不值一提,总的来说,在乡下人看来,也是蛮光宗耀祖的,但实际上,却于别人仕途没多大的助力。于氏越想越觉得,自己从前引以为傲的、可以为女儿撑起一片的家世财富,自从她进京开了眼界后,竟变得如此的不名一文。原来她一直以来,竟是夜郎自大了,如今看来女儿嫁人,嫁入高门未必过得不好,低嫁也未必一定会过上好日子。于氏不禁连连苦笑,枉费她这些年来一心一意为女儿编织打造的一切,如今看来是那样的不切实际。其实当日,当日苏嬷嬷也曾劝过她的,只是她那时自信满满,哪里会听得进去。于氏心里满是沮丧,半天后,方转过心思来。想到女儿即将要嫁入国公府,不管将来如何,至少现在看来安世诚还是个可靠的。但是他将来会不会变呢,也只有祈求上苍了。于氏不由暗叹,她以为自己可以给女儿自由幸福的生活,如今看来,真是可笑至极。低嫁不靠谱,高嫁也无法掌握,偏女儿还有得“贵婿贵子”和“远离富贵,不然命运多舛”的命格。于氏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有心无力来,她第一次虔诚地跪倒在菩萨跟前,为女儿而祝祷。不提于氏如此求助于神佛,单说此时,卢国公夫人带着儿子又一次来到秋枫山庄,倒让丘氏众人再一次惊讶起来。尤其是宋氏,她早就得了消息了,知道于氏等人进京后,和卢国公府走动颇为频繁。偏那次进京的女孩儿,又是丘氏族里最为出色的三位了,如果卢国公府为报恩求娶丘氏女,只从这三人里选就是了。宋氏以为必是丘玉娟无疑,为此她还在心里大为得意,嫡系到底还是压了旁支一头,至少会大大挫败于氏母女二人的。偏现在段氏母女还在京城,卢国公夫人却跑到顺阳城来了,如此看来,丘玉娟是没入卢国公夫人的眼了。宋氏暗自猜测,难道说卢国公夫人看上了丘若兰,或者是看上了丘如意想到最终让旁支得了这门亲事,宋氏不由地失望起来,不过后来又想起丈夫曾说过,卢国公夫人拒了刘氏女的亲事,得罪了太后,将来不知是福是祸,反正若是亲事成了,丘氏嫡系亦能借其力,若是出了事,却轻易连累不到自家的。然宋氏刚劝慰了自己后,却发现卢国公夫人在凤临郡广发请帖,遍邀众夫人小姐去秋枫山庄做客游玩,虽然丘氏诸人也得到了邀请,但看架势俨然是卢国公夫人不满足于丘氏女,所以扩大相看范围了。宋氏想到本属于丘氏一族的好姻缘落在别家头上,自己家以后难借得上力,心里不由的又气又急,直骂丘如意几人没本事揽不到好亲事。其实不只宋氏着急上火,于氏也有些坐不住了。于氏也被卢国公夫人的阵势给搞蒙了。任谁看了卢国公夫人的动作,都能猜出她的意图来,于氏心中纳闷,难道是卢国公府改了主意,不然为何这般行事若是以往,于氏才不会往心里去呢,就是初从京城回来时,也不会特别上心的,但现在她的心态既然因为康家亲事发生了改变,就很难做到心如止水了。于氏左思右想后,表面仍按部就班地生活,私下却派人去京城问丈夫是否得到卢国公府上什么话儿。因为事态紧急,派去的心腹一早出发,当天夜里就赶回来,带回话来:卢国公昨天还和老爷一起说话,也谈了点两家订亲之事,并没有异常。于氏这才放下心来,安心等着赴秋枫山庄的约。丘如意也觉得母亲这几天有些异常,却又追问不出什么来,现又见母亲似恢复到从前云淡风轻的样子,这才放下心,便又趁着母亲心情好,缠着她要到庄子上玩耍。第一二八章 不速之客丘如意虽然极得母亲宠爱,却也不是被纵得无法无天的那种,而是行动举止间皆在于氏的许可范围之内。这个范围虽比寻常大户人家女儿的宽泛些,但到底没脱离女子应该遵守的规范,所以丘如意从前欲去外面游玩,往往得借着礼佛的名义,却也不过是偷半天空闲,跟着丘如海在庵庙周围玩耍一会儿。当日在京城,于氏都不曾让她随王家出去游玩,那为何丘如意此时又敢提出游玩一事呢原来如今的顺阳城早不同于从前了。就在于氏母女二人在京城的当口,京城中女子较为开放的风气终于吹到了顺阳城,让顺阳城终不负这天下脚下的名头了。所以当丘如意自京城回来后,发现顺阳城众女子竟然也学些京城权贵之家的女儿,又是出外郊游,又是下帖子请闺中好友谈诗论文,竟毫不怕被人指责抛头露面,反而以为潮流。不过几个月不在顺阳里,顺阳城竟似换了个新天地,丘如意不由暗暗自嘲:当日自己这个最不遵守规矩的,如今竟算是最淑女的了。倒是别的女孩儿见丘如意仍如往常一般,不由笑她:怎么出去几个月,见了世面,竟然反而变得循规蹈矩起来了。丘如意在家时日长了,见到众女孩儿过得惬意,心里直发痒,恰逢母亲心情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