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武大郎新传> 分节阅读 21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15(1 / 1)

开了,有经济需求作为基础,有良好的社会条件,武植就算丝毫不再插手,“百家复兴”运动也会走向一条适应商业社会的路子。当然,如果周寿答应下来,武植还是要配合他一起正式支持复兴运动的,毕竟武植在大宋文坛也算小有名气嘛可但凡思想文化运动,都是在无数学者文人的争论声中渐渐发展壮大的,这期间必然要和别人争论的脸红脖子粗,没有渊博的学识和好口才,很快就会在运动中被无数人喷一脸口水,而武植虽然口才还不错,但是文化水平不高,他打算撺掇起周寿后,自己就抽身退出,万不可卷入士大夫文人们的撕x浪潮中。剩下的,武植要做的就是适时的让青州学院开门招生,尽情的享受百家复兴运动所带来的胜利果实就好了。现在能不能说动周寿支持“百家复兴”运动还是个未知数,所幸密州就在青州东南和青州接壤,武植倒不必千里迢迢找到周寿然后把他请到青州,只要在合适的时机去拜访周寿游说他便可。周寿在密州振臂一呼,和在青州的效果是一样的,都是在山东大地上。密州这一趟武植是一定要去的,来回也就几天时间,耽误不了什么事情,而且以武植的名气,想必周寿也不会把武植拒之门外。不过武植现在却并不打算去拜访周寿,一来是商会众人们才刚开始造势,在基层民间还没有形成什么太大的声势,现在太快让周寿发声时机还不太成熟;二者,眼看快过年了,年前年后一个月正是中国人最热闹的两月,各种习俗各种节日要过,还要走亲戚窜朋友的,每天吃的肚子涨,喝的脑袋昏沉。这会谁有那个闲心搞什么运动再大的事情也要等我把这个年给好好过完武植可不是那种不讲究没有眼力见的人,何况他家大业大,娘子们又临盆在即,这个年他肯定会很忙,也不想找事。不过搞这种运动,慕容彦达那边武植还是过去和他促膝长谈了一番,慕容贵妃封后的日子定在明年三月开春万物复苏时节,所以在这之前慕容彦达还是青州知府。关于“百家复兴”运动,武植没有对慕容彦达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什么为了大宋工商业更加繁荣云云,武植就直接告诉慕容彦达,自己搞这个运动就是想让青州学院多招些学生,并且为自己的产业和商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所以,他才会搞“百家复兴“这个外衣忽悠百姓这种事情怎么看都对大宋和百姓们没有坏处,慕容彦达自然立即表示了一定会大力支持武植,而且还对武植这一创举十分看好。武植找慕容彦达就是想要他在到时候复兴运动开始的时候也能站出来公然表达下支持的态度,无论他到时候是在青州还是在汴京,报纸都会给他报道出来。有了当朝新晋国舅的发声支持,这个复兴运动起码有了绝对的政治保障对此,慕容彦达幽怨的看了看武植,他本和武植一样,喜欢无忧无虑的过着小日子,最不喜欢摊什么事情,他知道自己一旦发声公然支持,那么到时候身处汴京舆论中心,一定少不了要面对各种争论可他的嘴只会吃,吃起来能发挥嘴巴的十成功力,但是说话尤其是辩论的时候,他的粉嫩菊花小嘴就不行了啊武植知道慕容彦达的想法,可就算复兴运动本质上没问题,但是为了防止别有用心的小人诽谤运动,慕容彦达这个过硬的政治保障是一定要拿下的。在武植左哄右哄,最后承诺慕容彦达调到汴京后,每月让金莲亲手做一盒点心快马加鞭送过去后,他才嘿嘿一笑,爽快答应了武植武植看着这位老哥哥,无奈摸了摸鼻子,早知道一点吃的就能搞定他,还费那么多口舌干嘛22727588第332章 皇宫里的节日转眼腊月已经过了一半,武植一家人也在欢欢乐乐的准备着迎接新年。而在此时的汴京,这所东半球上最繁华最璀璨的城市中到处已经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城里各处都有孩童们蹦跳点燃的爆竹声,每天一开市每条件商业街道上都熙熙攘攘的挤满了身穿各式鲜丽衣袍的百姓们。各店铺门前堆满了五彩的年货,烟花爆竹,彩灯对联,鸡鱼肉蛋,各式小食糕点应有尽有人们或是看围在一起看街头杂耍,或是相拥着逛街游赏,或是认真仔细的置办年货男男女女老老幼幼脸上都洋溢着各种欢快幸福的笑容。在宋朝最重要的三个节日是元旦、寒食节和端午节,然而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百姓们庆祝的隆重程度丝毫不亚于这三大节日。而且,宋朝的元旦可不是后世阳历的元旦,宋朝哪有什么阳历,用的是我们中国自己的历法,农历。宋朝的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就是后世的春节。每年除夕和元旦都是连在一起的,宋朝的百姓们为欢度这两个节日准备的不可谓不隆重,寻常人家平时都舍不得吃的喝的东西,这两天绝对能管饱。而且无论对于大人还是小孩,在除夕和元旦的节日内,他们都会从头到脚换上一身崭新精裁的衣服鞋帽,这身衣服鞋帽一定是他们一年里最好的一身行头了。就算富贵人家,大人和孩子对除夕和元旦也充满了期盼,因为有好多吃的、喝的、玩的、看的只有除夕和元旦这几天能吃到喝到玩到看到平时就算买都很难能买到的。比如城内大相国寺的祈福大会,比如街头的大型杂耍表演,比如南城的相扑比赛,比如东城的戏剧表演比如汴河畔各青楼名妓们集体的“馈食”都是各大青楼的名妓们亲手做的美食点心,而且由无数温柔纤弱的美女们走出青楼免费向百姓们发放,用以回馈汴京恩客们一年的关照。每年只有元旦这一天有这种活动,是汴京无数男人们盼了一年的盛会但是最让汴京男人们兴奋的还是城西的“马市”。城西的马市,是只在元旦和元旦后这三天才有的。源自真宗年间,澶渊之盟与辽国建立榷场后,辽宋通商,为暗中鼓励辽国商人走私马匹到宋朝,开封府特意开辟出了城西一处空地用于每年元旦节日里马匹的交易。事到如今,这里交易的马匹可不是寻常马匹商人零星贩售的马匹,也不是大马场那些马可比的,汴京城西的马场里面集中的都是各种品种的名贵好马宋朝马匹异常稀缺,马匹对于百姓和后世的高级轿车一样,比如考中状元的官府都会组织其骑名贵白马游街唱名,这和后世站在顶级轿车的天窗中游街巡视是一个排场。而汴京城西这种名贵马集中交易的马市,其实也和后世的豪车展览会一样,来这里的百姓大多数是买不起这些名贵马的,都是各种达官贵人,官勋二代们挑选座驾的地方。但是这并不妨碍百姓们前来大饱眼福,涨涨见识。唯一可惜的是,马市有宝马却没有美女这还要等以后武植这种有想法的人来开创。总之,古代的年充满了各种年味,所谓“年味”就是一些只在过年时候能享受到的,平时没有的福利这也是后世现代人体会不到年味的根本所在,因为过年有的,平时都能轻易买到,享受到。汴京城内,还有一批手拿印着财神小红纸的乞丐们正在挨家挨户的往人家门前贴着,百姓们看到乞丐们来自家门前贴财神后,一个个也都舒了一口气,这是他们一年里面第一次盼乞丐找上门。这叫“送财神”,由城内的乞丐或者道人僧侣每年除夕之前挨家挨户的贴在对联旁边,然后过年出正月后,他们再上门来,这时候百姓们就会给他们一些铜钱或者米面馒头,用以还礼,表示财神爷已经在我家住过了,家中一年就会财源滚滚。图个好兆头。不过汴京僧侣道人们每到过年就各种忙,顾不上这种小风俗,所以贴财神像都被乞丐垄断了,但汴京的乞丐也不多,所以百姓们生怕漏贴了自家财神像,更有的人家早早的就找到乞丐自己要来财神像贴。乞丐手中总是有着无数张巴掌大的财神纸像除夕这晚,汴京注定是个不眠夜,城内烟火齐开,璀璨的烟火照亮整个夜空,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后半夜都未曾消散。百姓们欢度除夕夜,虽然没有春节联欢晚会,可是人们在吃过了团圆饭后,都涌上街头,街上各种娱乐节目数不胜数,甚至还有官办的大舞台,足够百姓们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守岁到第二年了。整个汴京城,也不是都那么热闹,有一个地方建筑气派,到处挂满了大红灯笼,红墙绿瓦,金碧辉煌。但是比起外面的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这里就显得十分冷清了,偌大的地方几乎没有大声喧哗的,一点过年的氛围都没有。隐隐间只能从里面的某处听到一曲细弱的笛声。这里就是皇宫。对于过年,大宋皇宫里面人的感受,几乎和每一个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差不多,他们感觉不到年味,或者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年味。皇宫里面等级森严,也最重礼仪规矩,每逢重大节日,里面的人都要对各种身份的人规规矩矩的行完各种成套成套的礼仪,这种事情无论对于受礼的人和行礼的人都是一种煎熬,但是他们不得不一点点做完。因为这代表着皇家的尊严。就算最后得了什么赏赐,也没什么好高兴的,这种赏赐经常有。灵儿放下玉笛子,幽幽叹了口气。今晚是除夕,晚宴是最隆重的皇家晚宴,皇帝、准皇后、几位贵妃、无数嫔妃,还有她们这群公主皇子们,都围坐在一起规规矩矩的吃了一顿饭,气氛很融洽,但是绝不热闹,最后父皇对众人各有赏赐后,忙了一天的众人便各自散了。隆重,也清冷。慕容姨娘她们本打算陪着灵儿一起守岁的,可灵儿借口累了,便独自回了寝宫。灵儿很郁闷,今天她十分想偷偷溜出宫去到外面民间去过个年,可是皇宫里面每到节日的时候就是人员大清点的时候,她身为公主更是没法脱身。灵儿向往民间的过年氛围,她想出去听戏看表演,想出去吃遍各种过年才有的美食,想去玩所有能玩的好玩的东西不过让她更向往的是,远在山东的青州又是怎样一番新年的景象呢青州的某人这个年怎么过的呢他是不是正和娘子们一边说笑一边守岁呢他一定会很温柔给娘子们剥瓜子递果脯吧22737347第333章 自从在酒楼遇见你“哎”灵儿一声轻叹,双手托着小巧的下巴迷离的望着窗外青州的方向。 。“不知道他有没有想我呢”“要是现在能和他一起出去玩就好了”轻声自言自语了几句,灵儿从面前的锦盒中拿出了几封信件。展开信件的一瞬间,灵儿原本迷离清淡的脸庞上立刻展露出了笑容,尽管这些信她已经看了无数遍了,可是每次拿出来看的时候,她都会情不自禁的露出笑容。信的内容一点都不文绉绉,就像他在自己面前说话一样,生动有趣,看到“嘿嘿”的字样后,灵儿甚至能想到他贱贱的笑容。其他诸如“有没有吃胖啊”“最近有没有跑出去玩啊”这些白话的描述,让灵儿看一眼就笑个不停,更别提“想你了”这种羞羞的话了。“真是讨厌呢”灵儿捂了捂发烫的脸颊,大眼睛乌溜溜的转了转。“唉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汴京呢”开心过后,灵儿又懒懒的趴在桌上,开始对信件噘起了小嘴,“该不会不来了吧”想到这里,灵儿立刻迅速的坐直了身子。“就算来了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了”紧紧握着手中玉笛,灵儿秀眉微蹙。“不行”略思忖片刻,灵儿秀眉舒展,似乎是想通了什么,又似乎是下定了什么决心。第二天是元旦,灵儿一大早的便精神抖擞的跑去先给慕容姨娘拜年了。“姨娘,祝你天天开心,永远年轻漂亮”灵儿面前是一位雍容华贵风韵犹存的贵妇人,听了灵儿的话后,脸上溺爱的表情顿时化为了喜悦。“他们都祝我万福金安,就你嘴最甜”妇人就是慕容彦达的妹妹慕容贵妃了,也是当朝太子的生母,她笑着说完灵儿已经偎上来抱住了她的胳膊。“嘿嘿我就希望姨娘你能永远开心漂亮啊”“七儿啊,嘴这么甜是不是又想求我放你出宫去玩啊”灵儿是慕容贵妃一手带大的,她什么个性没人比慕容贵妃还了解了。“不过今天是元旦,宫里还有好多事宜要进行,姨娘知道你想出去热闹一下,可是今天是万万不行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