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武大郎新传> 分节阅读 26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60(1 / 1)

童太尉书终于解封大宋汴京城,这所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处处洋溢着繁华盛况,房屋楼宇鳞次栉比,街道沟渠纵横交错,绿树鲜花遍布点缀,人流车辆来往不息。童贯的太尉府坐落在汴京城的西坊,那高大的门第,那威武的守门府兵,在达官聚集的西坊也是数一数二的气派了。不过这太尉府虽然是当朝权宦童贯的府邸,也异常气派,可因为童贯乃是太监一枚,所以府里除了几个使唤小厮丫鬟,就是一队队巡逻的府兵,倒鲜能见到别的人影了。自之前的高俅刺杀案过后,朝廷便建制对汴京各高官们加强了安保力量,童贯又是掌军权的太尉,府中兵丁护卫自然是超规格的。童府正厅,数位身披鳞甲的将军和几位绯红袍官员分列两旁,对着首座上的一位身穿黑水麒麟袍的男子毕恭毕敬,那男子一脸络腮胡子,刀眉盾额,太阳穴突起,看起来大概三十来岁,生的粗枝大叶体阔腰圆,一双微突的圆眼精光内敛。此时他用手肘斜撑着太师椅,正在侧身品茶,看起来随意却带着几分霸道。这个人,就是童贯。童贯太监的身份是确定无疑的,而他长着络腮胡子,生的体壮如牛威风凛凛,也是确确实实的。这一点,满朝文武都和当朝皇帝陛下早已见怪不怪了。这想必就是人们常说的奇人异相吧,无论如何,童贯在历史上确是一位奇人。“太尉大人,西府刚得到消息,河北平乱的禁军首战失利”一位官员出列对童贯禀报。宋朝中央权力机构分为东西两府。东府就是中书门下省,是宰相副宰相办公的地方,相当于后世的国务院;西府就是枢密院,枢密院的老大枢密使总领全务,相当于后世的。――主席自然是皇帝陛下。两府的负责人,都是大宋官场顶级的存在,都是宰相的待遇,只要入主过两府,哪怕后来被贬官被流放,别人也会恭恭敬敬的称一声“相公”的。不过这两府首脑历来都是只能文官担任,自太祖开国以来,只有狄青以武将身份出任过西府的枢密使,最后还被文官们合伙整的郁郁而终,童贯一个武装太监,就算军功再高,也是万万不敢染指枢密使这个职位的。虽然他不敢当枢密使,可是毕竟是掌握实际军权的大太监,枢密院如今已经完全被他架空了,他的这个太尉府,才是大宋各种重要军务军令的集中收发地。听到河北禁军失利的消息,童贯冷笑了下,道:“哼王黼这次可算给他外甥抢了一份倒霉差事”如今的大宋朝局,完全被“六贼”掌控,蔡京是东府首相,百官之首。王黼是东府副相,童贯是太尉兼任西北三路军指挥使。政权,财权,军权,三人各自瓜分。宫廷里面有梁师成把持内政,民间又有李彦和朱免大肆搜刮,这整个大宋朝廷,果真是奸臣当道。不过在现在的朝堂奸臣里面,也是派系分明,明争暗斗的。朝堂中蔡京深得皇帝宠信,势力也最大。童贯和蔡京井水不犯河水,关系还说得过去。不过副相王黼和蔡京就是貌合神离了,他一心想算计掉蔡京,接任帝国首相的位置,蔡京前一次罢相就是他从中作梗。奈何蔡京势力在朝中盘根错节,罢相才短短几个月又重新回归首相位置。王黼无奈只能拼命找机会在朝中培植亲信,倒也得罪过童贯几次。之前听闻河北有乱军,在王黼眼里这就是送上门的大功劳,所以他便抢在童贯之前为他外甥叶良辰夺得了挂帅的机会。“是啊,这个王黼眼里只有酒色财气,竟把行军出征视为儿戏,让他毛没长齐的外甥挂帅出征,以为这样就能抢到功劳”一位将军鄙夷道。“太尉,我看河北禁军撑不了几日便会溃败,此时谁若平乱可是功加一等啊咱们现在请命征调西军也不算晚”说话的这位官员乃是枢密副使,现在的枢密使是一位行将就木的老臣,身为副使的他索性不伺候了,整天来童太尉府上报告。“这次我不会征调西军。”童贯一抬眼皮,悠悠道:“如果我真的想要这次平乱之功,之前王黼就根本不可能说动陛下让那个毛头小子挂帅。”听童贯此言,下面众人都不解了起来。“太尉,你的意思是这次平乱,咱们不参与了”“嗯。”童贯漠不关心的点点头,继续品起了茶。众人急了起来。“可是那股乱军是原辽国的精锐骑兵,如果放任下去,恐怕一旦成了气候,会成为我大宋的心腹之患啊”“何况,就算我们不去争这军功,河北的禁军一样会被打败,到时候陛下还是会命我们去平乱。”整个大宋朝廷,也就只有童贯手里的军方还未彻底腐朽,还有一丝忧国忧民的情怀。童贯轻笑了下,他抬头对着东北方向遥望着,道:“无妨,此次西军不出,河北的乱军也必败无疑”语气充满了自信。众人都是一愣。他们能爬到大宋顶级军权层中,即便是文官也是带过兵的,那些将军也都是久经沙场,其中更有数位当年是跟着童贯伐土蕃征西夏打过河湟之战的,以他们对大宋军事力量的了解,自然知道大宋各地驻军不堪一击,想要平定这次乱军非派最精锐的西军出征不可。但是,他们对童贯也是信任至极,既然太尉说不用调西军,肯定是有着充足的理由的。“想来也是,河北禁军目前只是初尝小败,不是没有取胜的机会。”一位将军皱眉道,“就看王黼那个外甥到底有没有能耐了。”禁军就算再腐朽,可论战斗力起码比地方驻军强太多,如果统帅是个军事天才,倒也不是没有打胜的可能。“那个叶良辰”童贯意味深长的笑了下,道:“成事不足,败事亦不足尔”众人闻言又是齐刷刷的一愣。“既然太尉看不上那个叶良辰,为何还如此胸有成竹”如果河北禁军不行,西军再不出动,在场的这些官员将军们实在想不到在泱泱大宋还有哪里的军队能对抗辽国乱军了。“尔等只须安心等待便可。”童贯没有再对众人多说什么,若是之前,他应该也会和众人是一样的看法,认为大宋除了西军,再无御强敌之军,可是现在,他的看法变了。他本不知道的,自从上次他亲率使团出使金国,在海上遇到风暴后,他就知道了。第407章 作战计划青州民间对于白酒的话题还在继续发酵着。尽管河北处已经传来不利的战报,可是毕竟只是一股乱军,又没有波及青州,所以老百姓们对于那些不利战报顶多是得知后叹息一声然后稍微一分神,话题就扯到别处去了。――――百姓们对战事兴趣缺缺,可密切在意这场平乱战争的也大有人在,朝中皇帝和大臣,地方官员,心怀天下的文人书生,还有经常在河北来往贸易的商人们而当他们得知朝廷禁军首战失利后,自然是很不爽的。武植首先得知河北的禁军和乱军初次交战便败北后,也是如此。其实战场上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禁军只是败了一场战役而已,损失不大。本来武植也对那个叶良辰没报多少信心。可有了这些心理预期后,武植得知这第一场败仗后,心中仍然暗骂了声“蠢货”只是因为,这一场失败,败的太窝囊了。那日叶良辰等人离开青州后,又花了两天时间才赶到大名府的大部队中。禁军气势汹汹的来平乱,自然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叶良辰回到军中后,倒也没有懈怠,立即召集各部军将到主帅大营开会,制定作战计划。叶良辰吃了武植两天软饭,这会主帅开会的时候,便也派人叫来了武松。本来武松所带来的几千青州兵只是众多州府抽掉过来的后勤军一部分,统一归京东东路的转运使管理,而武松虽然是青州大营兵马总管,可是在这禁军帅账里却只是一般从属军官而已,能来参加军事会议,已经是叶良辰给武植面子了。帅账中的这些高级军官,要么是禁军中叶良辰的亲信,要么就是河北诸路的一路军马总管,个个都有一套一套的军事见解,开会的时候每人都能说出些让大家点头称道的军事理论来。诸如“上兵伐谋”“兵不厌诈”“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等孙子兵法名句。军事会议开的很成功,叶良辰身为主帅,并没有狂傲自大,而是认真听取了帅账中众位将军的建议,并与众人一起在地形图前指点山河,很快便商议出了一套绝对能出其不意打击敌军的作战计划。众人制定的这个计划名为“饿虎扑兔”。简单来说,如今乱军抢占真定府,而辽骑兵不善守城,到时候禁军压城后,乱军必定出城迎战。禁军可提前兵分三路行军,中路三万禁军主力在明处讨伐,左右各五千禁军骑兵在暗中行军。而乱军成建制的骑兵不过两万人,一旦禁军压城,迎战的最多有两万骑兵而已,剩下一万散兵肯定不会带出来。这就意味着乱军的两万骑兵正面抗衡大宋中路三万禁军,这本身禁军就占优势,再加上两翼奇兵包抄,此战必定大捷饿虎扑兔,尚用全力,此次禁军全军出动,就是要一战平乱这是叶良辰和诸位将军们共同商讨出的作战计划,每个人都十分满意,计划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和他们认知以及兵书上的原理都一致。真是个完美的计划叶良辰也暗自得意,他在汴京经常听评书里讲,古代那些将军之所以打败仗大多是因为一意孤行,不听大家劝告或者计策的结果,可是他年纪轻轻,身为主帅居然能够做到博采众长,与众将心平气和的商量好大家都满意的作战计划,实在是比古代名将们要英明的多啊就算是卫青霍去病也不过如此吧计划已定,接下来就是诸将分别领命实施的时候了,可是在叶良辰正欲下达军令的时候,军账末首却有一位挺拔如松的将军站了出来。“叶将军,河北真定府一带乃是黄泛区,地形虽然平坦却暗藏泥泽,再加上禁军初来,不熟悉地形,恐怕不利于三路行军。末将建议大军整部出征,待到临阵,再分路作战,方为上策。”真定府乃是和辽国交界处,宋初由于中原门户燕云十六州在辽国手上,所以宋朝人便扒开黄河,人为的在边境处造成了一带黄泛区,用以阻挡辽国骑兵南下。后来澶渊之盟两国承平后,这片黄泛区也依旧水害连连。闻言,账中众人都侧目斜视着那位挺拔将军,眼里带着不屑。叶良辰拧了下细细的眉毛,颇有主帅气势的喝问道:“你是何人”“末将青州兵马总管武松。”武松沉声道。听闻是武松,叶良辰表情缓了缓,他知道武松是武植弟弟,但是没见过。“哦,原来是武将军。那么如果按照你的方法,能否保证必胜”叶良辰道。“不能,但要比兵分三路妥当。”武松不卑不亢道。“哼一个小小州兵总管,也敢妄诽军事”听了武松的话,大账中顿时有人不满了,能到这里开会的基本都是一路兵马指挥使级别的高级军官,一路下辖数州,武松在这里根本排不上号,居然敢直接说诸位上司制定的作战计划不如他的稳妥,实在是狂妄。京东东路的马步军指挥使孙毕也在账中,他是武松的顶头上司,闻言也跟着呵斥了一句:“武松,休得狂言,还不速速退下”孙毕是个老军官,之前挺欣赏武松的,现在呵斥他退下也是为他解围。“呵呵,好了,你们不要为难武松将军。”主位上的叶良辰面带微笑的摆了摆手,然后他负着手,起身缓缓踱到了武松身边。“我理解你,年轻人有血气是好事,其实我像你一样,也不想搞这些奇谋诡计,直接挥师突进,一鼓作气和乱军正面拼个你死我活,那样多痛快”叶良辰一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和蔼”,伸长手臂拍了拍武松的宽厚肩膀,继续语重心长道:“但战争不是儿戏,更不是斗殴,贵在出奇不意,若是照你说的等到了人家面前再开始分兵包抄,那人家都知道了,岂不是落了下乘”静静的等叶良辰说完,武松抬起头,直视着他道:“那乱军原是辽国精锐骑兵,战斗力强悍,一旦分兵,就算没有差池,我们大宋中路军也”“好了你不必多说。”叶良辰面色一蔑,打断了武松,“你不是负责后勤的吗现命你率本部军卒保障中军粮草,不得懈怠退下吧”说到底武松只是个负责后勤的小将领,叶良辰也没那么多耐心和他废话。“是”军令如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