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武大郎新传> 分节阅读 26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64(1 / 1)

二。私自调动一万二的军队,可是大罪,一旦事情败露,不止武植身家性命不保,花荣朱武杨志吴用这些参与的人一样罪不可恕,甚至还会连累武松。但是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于青州军,武植特意嘱咐,这支军队到了河北后,独立行动,无论后面朝廷派来什么将军,都不要掺合进他们的军事行动中就完全凭青州军的力量打击乱军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宋军战斗力不行,统帅又那么废,配合他们只能被他们拖累。若是单干,一万二青州军也未必就怕了那几万乱军有了叶良辰的教训后,连智多星吴用和神机军师朱武都对武植这么高风险的一招深以为然。武植他们商议完毕,正欲散会各自回去准备,书房的门突然被人推开,只见时迁一脸紧张的闯了进来。“何事慌张”武植皱着眉,他心情本就很压抑。“大官人,汴京急报”时迁惶恐的举起手中信卷。武植微微挑眉,眼下书房没有外人,他便吩咐道:“说”“朝廷军务急报:今日廷议河北战事,武松颇有战功,临危不乱,乃军中中流砥柱。特封昭武校尉,命其任京东东路都指挥使,兼任河北东路、河北西路、河东路都指挥使,总管四路兵马,征调各路州府营兵,为平乱统帅,务必驱除鞑虏乱军,整顿大宋山河”说到最后,时迁声音已经微微颤抖的,他继续道:“另外,朝廷还拨了两万禁军天武营的兵马前往河北供二爷驱使”时迁说完,武植等人已经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了,他们刚打算破釜沉舟的拼一把,就传来了这样一个好消息,幸福来的太突然,武植他们竟无所适从了起来。“消息可靠吗”武植深吸一口气,问道。“可靠,汴京的五只飞鸽都是这条消息而且朝廷的任命已经百里加急送往太原府二爷那里了傍晚就能送到”听着时迁如此肯定的话,武植花荣朱武吴用他们再也压抑不住,露出了惊喜之色。太惊喜了武松这次升职,不止成了平乱的统帅,还一跃成为连青州所在的京东东路在内的五路兵马都指挥使,大宋河北山东两地的兵马一下都归武松调用了这军权不可谓不大,足以称得上一方诸侯了。其实想来也是,这五路原都指挥使,如今都成了乱军的俘虏,现在自然便宜了武松。“哈哈这下我们可以光明正大的调兵去太原府了”一贯严肃的花荣也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哈哈”而武植惊喜过后,最先冷静了下来,朝廷如此看重武松,肯定不会无缘无故的。“老时,这次朝廷肯重用武松,是不是慕容老哥推荐的”武植问道。目前武植在汴京顶级权力层的关系就慕容彦达一人而已,至于灵儿李师师,且不说她们能不能影响这种层次的朝政,就算她们能影响,可压根不了解青州军的状况,肯定不是她们。思来想去只有慕容彦达能做到了。“是”时迁斩钉截铁道,“慕容大人在廷议时候就极力推崇二爷当平乱主帅”闻言,武植释然了,没想到慕容老哥这么牛,才刚到汴京不久,就有这么大影响力。宋朝高层朝政可是很民主的,大多数事情都需要君臣协商一致才行,就是一件事情不止皇帝点头,主要大臣们也要同意才行,如果皇帝一意孤行,那么下面的制诰官直接封驳,皇帝的命令就不生效。偏偏两制的制诰官归诸位宰相们管,所以可见朝廷生成任命武松的命令,不止皇帝同意了,两府宰相,诸部大臣们应该也都没有异议。这里面就能看出不易之处了“不过”时迁话锋一转,又引的武植疑惑了起来。“不过什么”“不过最终朝中廷议官家乃至诸位相公们之所以都一致选定二爷,主要是因为一个人也大力支持二爷”“谁”武植等人齐声问道。“当朝太尉,童贯”第413章 集 结重兵下个月每日双更t“童贯居然是童贯”武植闻言顿时愣在了原地,旋即他脸上喜色全无,低头沉思了起来。“老时,真的是童贯大力举荐的二爷”吴用问道。吴用等人也很疑惑,他们虽然不知道童贯当初派高俅在汴京樊楼欺辱郓哥的事情,却是知道那会武植在汴京,童贯吞了武植一车银钱的事情。这事虽然不大,却好歹是已经和武植结下了梁子,童贯不打压武松就已经不错了,怎么还会大力举荐武松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阴谋不成“的确是童贯,他在朝中势力极大,有他极力举荐,连蔡京王黼都没有多说什么”得到时迁的确认,吴用朱武等人面面相觑,随后都一起看向了一旁沉思的武植。“先不管这些。”武植轻微的摇了摇头,“当务之急是河北战事,如今朝廷对武松的任命和放权,足够他与乱军抗衡了,这里面没有什么蹊跷之处,只要你们全力以赴的平掉乱军,就万事大吉”武植说完,朱武也深以为然道:“不错,如果童贯想整治或者陷害武二爷的话,只需要任命二爷为平乱统帅后,故意限制二爷的军权便可,大可不必把五路兵马都交给二爷,而且还派了两万天武营禁军过来,这分明没有一点限制之意,即便是当初叶良辰出征之时,都没有这种待遇”目前的情况确实如朱武所说,山东河北五路兵马,每个州府只挑几千精兵,也能集结几万部队,再加上两万天武营禁军,即便是现在乱军兵力又扩张了,宋军也依旧能在人数上占据优势。这种情况下,只要武松等人不要像叶良辰那样犯浑,就有取胜的机会。“想来,在军国大事面前,童太尉也不会去计较当初和大官人的小过节了。”吴用道。确实,众人看来,只是私吞了一车银钱而已,也不是什么大事。见众人心中大定,武植便让他们回去准备点兵奔赴太原府了。花荣朱武等人临走的时候,吴用叫过朱武,凑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说完,两人脸上都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有些暗黑的味道吴用如今是大宋银行二当家,不去参与战事,所以他悄悄告诉朱武的,一定和平乱之战有关。最后朱武等人离开后,武植也没问吴用说了什么,既然吴用不公开说,自然有他的用意,武植何必多问,该知道时候自然会知道。对着武植神秘的笑了下,吴用也拱手告辞,离开了书房。众人都离开后,武植脸上又露出了一抹凝重。自己和童贯的梁子可不止是那车银钱而已,高俅侮辱郓哥,也是童贯指使的,他早就看自己不顺眼了,而且武松之前跟着叶良辰平乱虽然立了些军功,却远远不够达到如今这种统领五路军的地步,童贯若是知道武松青州大营的具体战力作出这种推荐倒还正常,关键他不知道,那么做出这种推荐就奇怪了。所以,武植断定,这次童贯对武松如此信任器重背后十有是有什么凶险的阴谋的武植来到这个时代后好歹也经历了无数阴谋诡计,也设计坑了不少人,阴谋论是他的本能。“想来这件事情应该和朱勉脱不了关系”冷笑了一下,武植也大致推断了下这次未知“阴谋”的根源,朱勉那次在青州学院开学典礼上如丧家之犬,肯定心有不甘,有灵儿在,他暂时不敢对付武植,倒是很可能转向设计坑害武松不过这些推断都是毫无根据的猜测,毕竟什么阴谋目前并没有什么端倪,只能安排汴京暗组密切意童贯和朱勉的行迹,见机行事了。无论如何,武松如今成了平乱主帅,武植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只要大宋江山依旧稳固,不危及武植的产业,其它的什么阴谋诡计小九九武植奉陪到底――――朝廷对武松的任命果然是傍晚就传到了太原府,第二天经报纸一报道,果然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平乱统帅、五路军都指挥使,这对于在军中资历不高,只平过几次山贼的武松来说,算得上破格擢升了无论是大宋军队系统内部,还是政界民间都觉得匪夷所思。不过毕竟是童太尉力保的,任谁也不敢说什么闲话,过后人们仔细一想,让武松来当这个平乱统帅倒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大宋的精兵强将基本都在大西北宋夏边境,目前朝廷能用的武将只能从禁军中或者各路都指挥使中选,那些人几乎个个中看不中用。而武松在此前的平乱中表现出彩,不破格提升他,提升谁接到朝廷任命的第二天,武松的本部青州军就赶到了太原城外,还遇到一股乱军,打了一场遭遇战,战局是八千青州军全歼四千乱军骑兵虽然人数上占据优势,可要做到全歼,还是骑兵,那就难上加难了,可青州军做到了首战告捷,大大增长了人们对于武松的信任,虽然武松没参战,可是青州军是武松的嫡系部队,居然有如此战斗力,实在让人刮目相看。后来根据斥候回报,那三千乱军骑兵乃是真定府乱军大军的前头探路部队,乱军本已经准备进攻太原府了。可是被青州军全歼了先头部队,乱军那边又停了下来,耶律达葛里久经沙场,他已经隐约意识到宋军这次非常不简单了,所以他要集结更多的军队去攻打太原府,只要拿下太原府,他就有了再建立一个辽国的保障所以,务必要万无一失乱军的暂停,倒是也给武松赢得了集结各路兵马的时间,武松也没有贪多,他知道,自己任下这五路各州府的兵马,出了自己的青州大营,其他各处的军将素质还不如禁军,如果良莠不齐的集结个十万大军,那打起来各种不稳定因素太多了。所以,花荣朱武等人带着青州兵过来后,武松第一时间和他们商议制定出了一套硬性的调兵指标,对身高,体重,年龄,背景都有严格的范围标准,各州府兵马总管按照指标筛选兵丁到太原府集结。战时军令,不得有误,违者军法伺候在武松打了敷衍派兵的刑州兵马总管五十军杖后,各路再也不敢敷衍了事,只三天便严格按照标准把兵给凑齐了。三天时间,五路合计近二十万州府营兵,符合武松硬性标准的只有两万人这也难怪,大宋的州府营兵其实就是难民安置院,或者老兵养老院,能抽调出这些已经不错了。两万精兵集结,汴京的禁军天武营也已经抵达太原府,大宋禁军天武营清一色的都是长枪手,乃是太祖时期亲自建立的,教授的都是太祖赵匡胤他老人家的一身好本事,属于后世军中的光荣连或者先进团这些长枪兵的素质在禁军中要高一些,带队的御营使不是别人,正是汤隆的大表哥,原梁山三十六天罡之天佑星――金枪手徐宁武松之前是不认识徐宁的,不过林冲认识他,和他关系还不错,有了这个关系在,武松用起这两万禁军便无隔阂了。两万各路精兵,两万禁军,再加上武松本部一万两千兵马,现在他手中足足有五万两千大军,可与乱军一战了第414章 急先锋t夏日炎炎,河北平原大地一片绿意盎然,除了树木花草,就是成片田野里面过膝的小麦苗了。很快就要进入六月,到时候就是小麦收割的时节,去年辽人的一场顺风大火,让河北诸路百姓损失惨重,好在有青州武大官人带头,大宋各地富豪商人纷纷募捐,再加上朝廷的赈灾,河北百姓们总算有了充足的过冬口粮,和小麦种子。这次河北又突遭乱军祸害,百姓们自然是苦不堪言,这就是边境百姓们的日子,十年中有两年安生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不过,乱军之前虽然在河北到处烧杀抢掠,不过对于田里的麦子,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丝毫的破坏,如今乱军得了大宋两座重城后,更是立了军法严谨任何人践踏麦苗。就像保护自家东西一样。事实上,河北大地的这些小麦苗,对于乱军的意义非凡,河北自古就是中国的产粮大省,光真定府河间两府一个季的小麦,就足够乱军吃一年多的,眼下乱军如果趁机打下太原府,那么这三府串联,大半个河北地都被他们收入囊中,其中的小麦量更是会翻倍如此,他们也就真正有底气和宋军打消耗战了。而河北大地上的这些小麦,对于宋军来说,同样意义重大,倘若宋军不能在小麦成熟之前平乱,那么到时候就算乱军打不下太原府,光真定河间两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