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武大郎新传> 分节阅读 28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81(1 / 1)

早饭过后,三位娘子继续忙着搬家的琐碎事,她们三个能文能武能算计,一切都处理的有条不紊,倒是省的武植多操心了。在家无事,武植便出门忙他自己的事了。武植今天出门是要去见一个人,为的是托付青州学院。他既然要离开青州,那么青州学院的院长之位自然也要让出来,虽然这个院长武植还没当过瘾,可他是学院的创始人,学院永远都是他的,而且他建学院的目的深远,可不是为了过当院长的瘾。但纵观整个大宋,能有资格接任青州学院二代院长之位,又能让武植放心的,只有一人尔――周寿。他是百家复兴运动的领导者,是周敦颐的长子,是大宋当代著名思想家,又有三师头衔,也已经在青州学院当了几个月的副院长,实在太有资格了来到学院后,武植径直向理学院的方向走去,青州学院内有九大分院,美术学院算其中规模最小的,理学院则是其中最大的,理学院主要教的就是科考的文史类,以及周敦颐和二程的思想,里面大儒最多,周寿是青州学院副院长,兼任理学院院长。他老爹是理学鼻祖,这个理学院院长舍他其谁周寿今天没课,武植来到他的庭院的时候,周寿正坐在庭院中间讲学,有数名学子正在认真聆听。“哈哈周先生课余时间也不忘抽身指点学子啊”武植有事来找周寿,便没有等他们讲完,直接走了进去。“院长好”众学子一看武植走进来,齐刷刷的起身对武植行了个弟子礼,这些学子里面不乏只比武植小一岁两岁的,可执礼却非常虔诚。周寿悠悠的看了一眼武植,也放下了书本。“我有事与周院长谈,你们先回去吧”挥手支退了众学子,武植十分随意的坐在了周寿面前。武植还未开口,却见周寿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而且一脸意味深长的笑意。“周先生何故带笑”周寿的老仆正在给武植倒茶,武植奇怪问道。“你到底还是接了圣旨啊”周寿笑眯眯的指了指茶,示意武植用茶。武植端起茶杯,道:“官家都做到那个份上了,我也不好再推辞嘛”喝了一口茶,武植继续道:“何况,这次的条件那么诱人,我也不好拒绝”“呵呵”周寿捋了捋胡须,道:“难道升了几级官品,再给学院题了一副字,对于你志趣不再朝堂之中的武大官人来说就算诱人了”“这诱人的究竟是官位,还是那题的字呢”被周寿这么一追问,武植无言讪笑了下。诱人的自然是官家亲笔题的字,可是那字为什么能打动武植呢因为有了这字,武植就能放心的离开青州,这是武植早就计划好的。现在周寿终于猜到了这点。“大官人你一开始就打算要去汴京的对不对”见武植默不作声,周寿终于哈哈大笑道:“我就知道我没有看错人来,老夫以茶代酒敬大官人一杯”说完,周寿一口喝完了他茶杯里的茶。武植不承认,也不否认,但也举起茶杯喝了一口。“周老先生,我这次来有一事托付,还望先生不要推辞才好”武植放下茶杯道。“但说无妨能做到的我一定会做”周寿豪迈道。“请先生在我走后,出任青州学院院长一职”武植抱拳道,他知道周寿最重名誉,不一定当。“这个”周寿果然为难了起来。“不行”第443章 前往汴京武植一愣,他虽然考虑到周寿会拒绝,可没想到他拒绝的如此干脆。“为何”武植不解问道,“我离开青州后,青州学院院长一职断然是不能当了,先生本就是副院长,而且德高望重,由你出任院长一职实在是名正言顺啊”周寿却端起了架子,反问武植道:“为什么非要让我来当院长武植你手下能人甚多,青州学院里面也有诸多大儒名家,难道除了我你就找不到别人来当了吗”武植听完,摇了摇头道:“先生岂不是明知故问,我手下能人虽多,可那些人都精于商道,如何能涉及学院而学院里面那些名家大儒,只是通经史典籍,对于其他诸多学科也是一知半解,甚至一窍不通,甚至有些人对于百家复兴还抱着怀疑的态度”顿了顿,武植继续道:“青州学院的发展是建立在百家复兴的基础之上的,而老先生您是百家复兴的执牛耳者,青州学院只有在您手里传承,才能不违初衷,才能发扬光大啊”武植诚恳的劝着周寿,而周寿眯着眼睛,晃着脑袋,颇有当初他劝武植入京时候武植那种敷衍不答应的架势。武植心中苦笑一下,真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自己前些日子吊周寿的胃口,现在反过来轮到他吊自己了。“老先生,您就答应我吧”武植焦急的跺跺脚,周寿如果不答应,武植还真不能安心去汴京。睁开一只眼睛瞥了瞥武植,周寿又捋了捋胡须,才悠悠道:“让我当这个院长也行,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什么条件您说,只要能做到我一定答应”武植苦笑着,原来周寿吊自己胃口是为了谈条件啊不过周寿为人厚道,想来不会提什么过分的条件。“放心,这件事你一定能做到。”周寿收回玩笑的表情,正襟危坐,脸上也严肃了起来。“我的条件很简单,就是要你去了汴京之后,一定要想方设法把朱家和李彦他们在朝中的势力给连根拔掉越快越好,最好在三年之内”武植听后顿时目瞪口呆。“可是朱勉和皇宫太监李彦的两股势力”“正是他们。”周寿点头道。“老先生,您饶了我吧”武植连忙对周寿合十双掌,像拜神那样的拜了起来:“别说我到时候去了汴京没什么根基,就算我在朝中有些根基,都不一定能扳倒这两个人他们一个是得皇帝宠信十几年的内侍,一个不但皇帝喜欢,还是当朝首相蔡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能保证和他们井水不犯河水已经阿弥陀佛了,现在老先生你要我三年之内一下扳倒他们两个人,这不是难为我吗”“这我压根就做不到,该怎么答应你”不怪武植为难,朱勉和李彦这二人毕竟位列“六贼”之中,武植知道他们作恶罄竹难书,也打算对付他们,可对付他们这个计划在武植心中是一条长远的计划,说白了武植是把他们当作最终boss来对付的,前期武植只能慢慢壮大自己的势力,并一步步的削弱分化他们的势力,这个过程在武植原本的计划中至少要五年如果算上蔡京的话,这个年限还要更长,毕竟蔡京可是经历三朝权力斗争成长起来的“怪物”,几乎无懈可击,李彦倒好说,朱勉有蔡京撑腰,武植能保证不被他们整死已经很难了。“你觉得你做不到,而我却觉得你能做到你只要答应我就好,只要你去做了,我就当这个院长”周寿说完,脸上突然变的凝重而急切,道:“我知道这个要求有些过分,但是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啊”“大宋朝局如今混乱不堪,奸臣当道,而这其中对大宋国本危害最大的就是这两人”周寿顿了下,对武植问道:“我且问你,何为国之本”“这个自然是天下万民。”“正是大宋的黎民百姓,唐太宗把黎民百姓比作水,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如今大宋奸佞之中,数这二人对百姓欺压最甚朱勉仗着“花石纲”在江南作威作福,强征暴敛,以各种名义搜刮民脂民膏,让无数小康之家遭难,穷苦人家饿殍遍野江南一带爆发民乱只在旦夕之间而李彦此人更是可恶,朱勉在江南祸害百姓,大宋北方的百姓则被李彦以凶徒之手段搜刮,去岁李彦奉旨巡查河北相州,竟将半个相州的土地都强行划入他的名下,今年河北虽然丰收,可相州半个州百姓种的粮食,都要交给李彦十之七八”“除了相州,其他各州县,李彦都强征了数千顷的土地”尽管武植对于朱勉和李彦的所作所为早有耳闻,可是听到周寿这位体制内的高官都这样如数家珍的说出他们的罪行后,武植还是暗暗心惊不已。因为武植不敢想像,一个有权势的人居然贪污可以贪污到这种地步,这是直接在地图上划着圈的贪污啊而且如此明目张胆武植毕竟是从后世发达开明的社会来的,虽然也听说过贪污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的贪官,但是后世的那种现象毕竟是社会不断进步过程中体制缺陷造成的,慢慢会变好变少。而宋朝现在的巨贪,是朝代末期的亡国之象,只有更贪,没有最贪周寿见武植一脸震憾,突然起身对武植抱拳躬身道:“老朽无能,为官之时曾经上书抨击过朱家和李彦,但是只落个贬官密州的结局。如今大宋百姓被二贼害的身处水深火热,再不除掉他们,社稷堪危,家国将乱,请大官人看在无辜百姓的份上,应了吧”“老先生快快起身”武植连忙上前扶起周寿,其实他心中苦闷不已,三年之内扳倒朱勉和李彦这种压力实在太大了,而且一旦实施计划,就难免各种残酷的斗争,万一波及到武松,就麻烦了。因为武植知道,大宋目前最大的危机不是国内,而是北方的金国以及后面的蒙古帝国。可是周寿说的也有道理,朱勉李彦一个祸害江南一个祸害北方,如果不除,武植的各种产业不但难以推进,迟早也会被他们染指,现在朱勉不就开始对武植的银行下手了吗。“好我答应你”武植深吸了一口气,“不过我只能保证尽力去对付他们二人,至于三年后能不能扳倒他们,我也不知道,如果做不到,还望先生勿怪我。”眼下只能先答应了,毕竟青州学院还要靠周寿。“多谢大官人只要你答应就好,我相信你”周寿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松了一口气。“那么青州学院的院长”“老夫义不容辞”“哈哈”事情谈妥,武植摇头苦笑了起来。“老先生啊您可太看得起我了”“以后自然能见分晓”几天后,在青州学院的全体大会上,武植向师生们告别的时候正式宣布了周寿接任院长位置的任命,对此众人无不心服口服,而武植虽然辞了院长,在校委员会的坚持下,却也得了一个青州学院永久荣誉院长的头衔。荣誉不荣誉的,武植其实无所谓,反正就算他离开了,以后每个青州学院毕业的学子哪个见了他不得尊称一声院长――――一月之期已到,辞别了青州所有留下亲人以及熟人老友,武植一家人乘着浩浩荡荡的车队,离开了青州。车队确实够浩荡的,武植出发的时候,先头部队都快到城门口了,可武植家门口还有马车没有动身。马车连着马车,两边有武松调拨的两千青州军护卫,还有武植的家丁以及私人护卫,连绵像一条长蛇,真是好不气派武植离开青州的当天,可能是气温最近又突然变凉的缘故,身体有些不适,发了点小烧,于是就把神医安道全也带在了身边。武松这边没有战事了,武植一家妇孺的,安道全这种神医带在身边也是一种保障。第444章 风寒严重深秋的傍晚,夕阳的光辉洒在萧瑟的山东大地上,秋高气爽,一望无际,官道上一队长长的队伍的车马人影也被夕阳拉的延伸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远处如果有人被这些影子挡住的话,得足足等好一会儿,才能重新看到完整的夕阳。武植一家的车队已经离开青州走了一个白天的路了。但是还没有走出山东地界,只因为车队太过浩大,所以进程不能快,武植找人估算了下,按照现在车队的速度,起码要七天才能到达汴京。七天就七天,武植又不急,为了不让三位娘子和孩子们觉得颠簸,武植还刻意吩咐前面的领队,能慢则慢,要稳“咳咳”武植掀起马车窗帘,一阵秋风袭来,武植冷不丁的打了个寒战,咳嗽了几下。离开青州的时候,武植正在发低烧,到了现在,一路下来,虽然吃了安道全开的药,可武植还是感觉自己的烧似乎加重了几分,还有些头痛乏力。不过武植也没有太在意,后世医疗水平那么发达,患个头痛脑热的也至少要几天才会康复呢。“官人,你觉得好些了吗”马车外,三娘骑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伴着武植的马车,见武植掀开车帘后咳嗽了一声,她立即上前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