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我们只能主动出击,唯有让那位看到成果,他才能真正加大赌注,朝廷才能真真正正的全力收复河套。”第二百零七章 鸿孕当头顾绾不得不承认,王偕说的一点也没有错,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顾绾突然响起了潘蕴。潘蕴说要她照顾好文长。顾绾拿起酒杯朝着两人说道:“我敬二位,来年定然同赏这壮阔江景。”徐文长与孙文臣一饮而尽。而后乘船离去,顾绾看着两人的身影消失在苍茫江水之间。“你还有什么想要问我的吗”顾绾知道王偕肯定有话要问她。“你在皇宫里究竟对嘉靖说了什么,他才放你出去。”顾绾一直在等,在等有一天王偕问她这个问题,很多人或许都想要知道,她到底对嘉靖说了什么,嘉靖居然会放她出来,嘉靖从来都是一个仁慈的帝王,一旦某个人被他厌恶了,那个人就离死不远了。顾绾安然无恙的从皇宫之中回来了,而且王偕甚至还没有因此受到牵连。“你真的想知道吗”王偕点了点头,顾绾转过身子,看着阴沉的天空。“我告诉他了这个国家的命运。”王偕沉默,他走到顾绾身边,开口说道:“我在等那一天的到来,如似你到底是什么人,你是天外之人,还是来自什么奇异之地,我总觉得你并非这个世界的人,但是却又感受到你的真实,所以我一直非常非常的迷惘。”顾绾走到王偕的身边,轻声说道:“如果你真的很想知道的话,我现在就告诉你。”王偕深深的看了一眼顾绾,笑着摇了摇头,开口说道:“我会等到那一天,我们的孩子出生。”“好。”转眼到了十一月,天气越发寒冷了起来。秋收结束之后,王偕逐渐清闲了起来,逐渐有时间陪顾绾,两人整日在书房之中厮混,若说是厮混,却有些冤枉二人了,他们在讨论河套的局势,刚刚传来捷报,倒是难得的一场胜仗。嘉靖一高兴立刻昭告天下。一时间倒是让顾绾和王偕充满了希望,毕竟事在人为,很多事情后来说起来,可以找出来一堆客观的原因,可是若是真的还愿到真是的历史环境之中,却也只是偶然。历史本来就是由很多偶然组成的。顾绾和王偕还就苏州一带纺织丝绸瓷器工场详细调查纂写了一份十分详尽的文书,按照顾绾的理论,江南一代乃是大明朝最有希望的一个地方,因为如果要让大明朝摆脱土地兼并的轮回,就只能让这个帝国的一部分人真正的脱离了土地,靠另一门谋生存活。虽然很多城市的手工业者过得也非常的穷困,可是对比大明西北内陆的农民要好上太多了。到现在顾绾都还记得陕西窑洞里那个一家人只有一套衣服。那个可爱又贫穷的小孩子。一个王朝最大的作用就是把国家的各个部分组成一个共同体,很多封建王朝的灭亡就是因为社会阶级极度分化,农民起义,一个朝代兴起,一个朝代灭亡,距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真正的完成这个使命。也许永远都不可能,但是总归是有些希望的。桌案上麒麟碧落的镇纸被放在一旁,一只玉手按在纸上,顾绾指着这个地方,开口说道:“当年我奉旨到九边巡查的时候,虽不曾到过河套,可是在访查的时候,知道延边一代已然十室九空,河套往南数百里均为平原。”“所以说骑兵尤善,算是易守难攻。”顾绾正要说话的时候,突然胃里一阵难受,赶忙捂着嘴巴。王偕顿时一阵担心,赶忙开口说道:“怎么了”顾绾眉头皱起,似乎想起了什么,她的小日子已然许久未来了,该不会是顾绾俏脸一红,开口说道:“今日还是找了个大夫来看看为好。”王偕一听要看大夫,顿时一阵担心,赶忙开口说道:“莫非是”“还不确定,等大夫来了再说。”王偕赶忙让弄红出去请大夫,待到大夫来了之后,为顾绾把了把脉。“夫人已然怀有身孕,脉象平稳,可喜可贺啊。”王偕面带喜色,赏了大夫一些银钱,便到屋子里抱起有些懵懂的顾绾。王偕笑着说道:“这个孩子来的真是时候,想必日后定然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们的孩子哪里会不聪明”到了年末,本来清闲的王偕又开始忙碌了起来,顾绾在家中无聊养胎,倒是希望早早将孩子生出来,好看一看他们的孩子。孙氏听闻顾绾怀孕了,倒是来看了她几次,这一日难得的晴朗天气,顾绾在家中呆的有些闷了,就准备出去转一转,恰好孙氏要带着楠楠到城外的寺院还愿,邀请顾绾一起去为未出世的孩子祈福。顾绾虽然一直对神佛之事保持沉默,可是有了孩子之后,对于这种事情就莫名的热衷了起来。于是顾绾就随孙氏母女坐上了马车,到了城外。顾绾穿着厚厚的衣服,身上披的披风乃是兔毛金丝绣花,看着倒是有几分华贵,顾绾也没有办法,她的披风里面就只有这一件最暖和,顾绾又怕冷。孙氏母女本来准备租一辆马车,可是租的马车有味道,而且还不保暖,顾绾便邀请她们和她一起。顾绾的马车铺着上好的毯子,里面还有桌椅,甚至还有手炉,倒是很暖和。孙氏当初乃是在中源之地长大的,那个地方的冬天,可是比这苏州要冷的多,所以这孙氏私下里觉得这位夫君同僚的夫人有些过于矫情了。顾绾这也是常年奔波留下的后遗症,按照她的身体素质,本不应该如此的。待到了寺庙,发现这地方人倒是不少,都是些过来上香的妇人,顾绾也买了一注香,诚心的拜了拜,希望这些菩萨们可以保护自己未出世的孩子。只希望这个孩子平平安安的出生,平平安安的在长大就好了。这孙氏似乎是个极为虔诚的信徒,她拜了许久,连带站在一旁的楠楠都觉得有些耐不住了。楠楠跑到顾绾面前,轻声开口说道:“姨姨,我想吃糖葫芦。”这寺庙外面恰好有个卖糖葫芦的小摊。“好吧,姨姨带着你去。”第二百零八章 情敌师爷顾绾领着楠楠到了外面的小食摊上,买了一串糖葫芦,在转身回寺庙的瞬间,突然看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个人曾经无神的眼睛变得无比清亮,如同尚好的宝石,虽然面容普通,可是却透着一股无法形容的气质。这人如果不是夏仕,还会有谁“夏仕你站住”顾绾拉着楠楠穿过汹涌的人群,拉住了那个人的衣袖。那个人叹了口气,转过身子,开口说道:“如是。”幸好夏仕没有说自己不是夏仕这样的蠢话,若真是如此,倒还不如不见。“我之前就一直在怀疑,总觉得你不会如此轻易的死去,现在看到你还活着,真好。”夏仕笑了笑,似乎想要说什么,可是那些话一出口,却都没有了声音。“你的眼睛是李时珍治好的”“是。”夏仕没有说的是,他眼睛治好的那一瞬间,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能够看一看她,只要再看看她,他大概就可以安心的回到安宁。可是人总是贪心的,看了顾绾一眼,便想要长久的追随,所以他才如此一路追随。倒是非常的失礼,可是人就是如此。顾绾自然知道夏仕眼睛里的东西,可是此时若是给予他太多希望,反而对所有人都不好。“苏州是个好地方,先生可以多呆一会儿,只是若是让安宁的家人等久了,恐怕他们也会担心的。”顾绾说完之后。夏仕脸色一白,有些苦涩的说道:“我知道了。”顾绾低着头,实在是不敢看夏仕的神色,只得开口说道:“我还有些事情要处理,那就告辞了。”“告辞。”顾绾赶紧转身。只要知道他活下来,就已经很好了。顾绾带着楠楠回到了寺院,交给了孙氏,便借口身子有些不舒服,准备打道回府。坐在马车上时,顾绾下意识的打开车车帘,看到了依旧站在原地的夏仕,顿时觉得心中一痛,弄红看着顾绾这幅表情,顿时一阵担心,赶忙开口说道:“夫人,您不舒服吗要不我们直接去医馆”“不用了,我就是累了,我们快回去。”等到了知府衙门,顾绾回到屋子里,有些坐立难安。知道王偕回来之后,顾绾赶忙对他说道:“王偕,今天我去寺庙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夏仕”顾绾顿时一惊,她看着王偕,有些惊奇的说道:“你怎么知道的”王偕看着顾绾,面上神色有些复杂,他开口说道:“李兄曾经对我提起过,你让他帮忙救治的一位病人的情况,我猜想出来的。”“当时是凌绝来求我的,我也没有多想,谁知道那个人竟然就是夏仕。”此时王偕眉头皱起,他走到顾绾身边,神色略微有些阴沉。“我一直以为你在骗我,所以一度十分难过,但是后来我又想通了,若是你真的知道,定然不会按耐住性子,一定会找他问个清楚,所以我就断定,你应该不清楚。”王偕这一席话说的有些无奈,顾绾顿时生出了一阵惭愧。“有些事情都过去了,他能活着,我心里的愧疚就会少上几分。”王偕揽着顾绾,轻声说道:“若是这样那就太好了,毕竟以后还是要经常见面的,若是如是心里老是有这个愧疚,反倒不好。”顾绾听到王偕这样说,顿时一愣,她赶忙开口问道:“你是想要”王偕笑了笑,走到桌子前面,拿起一封信,交给了顾绾,而后开口说道:“我还没有告诉你,就在方才,夏先生给我写了一封信。”顾绾打开信封,看到里面写的东西之后,顿时一阵震惊。“你准备招揽夏仕”“是的。”王偕笑了笑,这个笑容倒是让顾绾心中一阵无奈,难道他不知道夏仕对自己的心思,这般作态,却是为何王偕看着顾绾如此,赶忙开口说道:“我知道夏仕仰慕如是,而且我心中确实也非常不舒服,可是这都私人的恩怨,夏先生的才华有目共睹,我确实还少了一个师爷,以往都是如是代劳,如今有一个这么好的人选,自然是不会放弃了。”顾绾看着王偕,发觉此时她越发看不清楚这个男人了。“今天晚上如是好生准备一番,今日便要和夏先生一同吃饭。”“今晚”“对。”夜幕时分,王偕换掉了一身官服,和顾绾一起到苏州城中有名的酒楼之中。二楼雅间,顾绾坐在位子上,略微有些忐忑,她实在是不知道王偕到底要搞什么,这家伙这些日子以来,实在是让人捉摸不透。这世间那个男子同他这般,就算是后世的梁思诚之辈,大概也不过如此吧。只等了一小会儿,这夏仕和凌绝就来了,夏仕已寄回穿着白日里那身布衣,自然第一眼便看到了顾绾,顾绾轻声咳凑了一声,这位方才挪开眼睛,朝着王偕,行了一礼。王偕面上并无表情,但是还是开口说道:“先生请起吧。”夏仕站起来,和凌绝一起坐下来。“我在滇南之时,就听过先生的名讳,如今一见,果然是卓尔不群。”顾绾倒是没有见过王偕如此夸一个人,而且还是情敌,倒是让人越发摸不着头脑。“大人谬赞了,今日贸然自荐,当真是失礼了。”王偕笑了笑,摆摆手,端起一杯酒对着夏仕说道:“我敬先生。”夏仕拿过酒杯一饮而尽,面上倒是多了几丝苍白,夏仕身子不适宜饮酒。但是这王偕和夏仕一杯杯的喝着,顾绾倒也不知道该如何说话了。“先生,你身子不好,还是不要喝酒了。”凌绝开口说道,夏仕笑了笑开口说道:“无妨,今日见到大人,倒是分外投缘。”顾绾看着这两个人,倒是不觉得两人有什么投缘,倒是觉得这其中火药味,倒是十分浓烈。“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