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天气。这也是农人生活的智慧。玉秀点头答应,稻田里的稻子都熟了,稻穗压弯了腰,趁着天气好,是得快点准备秋收。秋收割稻,是一桩费力气的事儿。割稻,打稻,晒谷,扇谷,一件件都是连着的事儿。这里面,最耗力气的,就是打稻。割完的稻子,得快点打稻脱粒收回家,万一摊在稻田里遇上下雨,这稻子就会烂掉。打稻要用上稻桶。稻桶是用来打稻脱粒用的,说是桶,其实是个四方形,上面口大,底部的口小,像个封口的方漏斗,用厚木板做的,分量很重。打稻时,稻桶三面围上竹编的稻桶篷,拿着稻子往稻桶里的桶床使劲一甩一敲,熟透的谷子就脱穗而出,掉到桶里。打稻这活,听着简单,就是一甩一敲的事儿,但靠的是胳膊的力气,用力要是小了谷粒就不会掉下来。准备割稻这天,一早玉秀和玉栋就套了小牛车,抬着稻桶放到车上,打算一早就干,最好一天就能先将两亩田给割完打好稻,谷子收进家再慢慢晒干。红婶原本让他们不要急,说可以帮忙,玉秀知道秋收这时候家家都忙,婉拒了。出门时,颜庆江、玉淑和玉梁都要一起来。“打稻,我会”颜庆江晃晃手,一定要跟去。“小叔,你手痛。”玉栋指指颜庆江那指甲没了的手指。“一只手,比你多”颜庆江甩甩另一只手,表示自己就算只用这只手,都比玉栋打稻多。秋收就是个抢收的事儿,趁着天气好越早干完越好。最后,五个人还是一起出门了。玉秀拿布先帮颜庆江的手上都缠了布条,免得再被稻叶给划伤,还带了一只高脚板凳,颜庆江腿不能站,专门给他坐着。家里的板车小,放了稻桶就没多少地方了,玉秀让玉淑和玉梁抱着高脚凳坐一边,颜庆江坐另一边,玉栋拉着牛在前面走,玉秀在后面跟着。五个人到了田边,玉栋和玉秀先下田割稻,等割完一茬,空出一片地方,将稻桶抬到那里一放,就可以开始打稻了。玉秀、玉淑和玉梁三个继续割稻,玉栋和颜庆江两个轮流打稻。五个人忙活一上午,太阳升高,开始热起来了,玉秀让玉淑和玉梁回家去准备午饭。玉淑和玉梁知道她是怕自己两个晒到了,不肯回去,最后还是五个人一起回家匆匆吃完饭,赶回来继续干。一直到天擦黑的时候,他们才收工。玉栋和颜庆江打的谷子都装在布袋子里了,一共有三袋满的,一袋是装了大半袋子。一个布袋装一百斤的话,他们这一亩田的谷子大概四百斤不到点。按东山这边田地来说,这收成还算不错了。玉秀看看自家这五个人,不是小的就是带伤的,这几百斤谷子真是不够吃的。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就目前这两亩地,他们五个想要靠农过日子还不行啊,还是得赚点活钱才行。还有一亩田没割完,稻桶就先扔田里了,庄户人家都是这么干的,没人会偷。跟来时一样,还是小黄牛拉车,将今天打好的谷子拉回家。玉梁看小黄牛拖车辛苦,心疼了,不停跟小黄牛说,等干完活割最好的青草给它吃。一天半的工夫,他们齐心协力,终于将稻子收回家里,玉栋和玉梁没歇一天,又背上书包袱到镇里去上学。玉秀想着钱的事,也去了镇上。、132章 一盆凉水玉秀这些时候,做了一斤两宜茶,到镇上后,先拿到五味酒楼交给钱掌柜。钱掌柜这些时候听说东屏村的事儿,再打听出事的人家姓颜,正担心着,看到玉秀,连忙问道,“颜娘子,听说东屏村有家姓颜的人家房子被烧了,这事儿”“钱掌柜,是我们家出了点事。只是损了些财物,人没事。”玉秀说得轻描淡写,俗话说上赶着不是买卖,她若是露出太急于要钱的样子,那就落於下风了。“人没事就好,人没事就好。我听说后担心地不行,正想着今天要让人来看看呢。”钱掌柜把玉秀请到楼上雅间,让人拿了茶点上来,玩笑地说,“自从有两宜茶的名头,我这酒楼快变茶楼了,您看,连茶点都备上了。”玉秀笑着尝了一块,“钱掌柜,这点心配一般的茶还好,若是要配两宜茶吃,最好用花来做点心,像玫瑰糕之类的,更相得益彰呢。”“颜娘子真是高见啊,不瞒你说,我这茶点上来后,昨天请杜峰书院的掌院品尝,他也说这些茶点只能配配一般的茶。”钱掌柜一张弥勒脸,笑得眼睛都不见了,竖着大拇指夸奖。玉秀笑了笑,急着用钱,就算这些话与自己这农家孤女的身份不衬,也顾不得了。她现在不能失去钱掌柜这个大主顾,多显点本事,才能让人家更信服。钱掌柜听玉秀连茶点也懂,心里却是盘算开了。他知道玉秀家房子烧了,财物被堂叔给偷了,兄弟两个又在李秀才的私塾上学,正是急需用钱的时候,试探地问道,“颜娘子,家里出了这些变故,幸好你还有手艺,不至于衣食无着。”“还多亏钱掌柜照应,您要是不收,我就得沿街叫卖,将两宜茶当成粗茶卖了。”玉秀看钱掌柜打量的神色,吃不准他是什么意思。他是想趁自己急需用钱来趁机杀价,还是想要提什么条件钱掌柜听玉秀的话,笑脸僵了一下,“颜娘子,您这制茶手艺太独到了。不瞒您说,我们东家专门请了做茶的老师傅看了,都调不出两宜茶的味道。”钱掌柜坦诚地说了一句,又说道,“前日我们东家把我叫过去,想要开茶楼,您这也需用钱,不如这样,我跟我们东家说,直接聘您做我们茶楼的制茶大师傅每年工钱至少有十两银子。”钱掌柜左右两只手食指交叉,比了个十字。十两银子,他觉得玉秀这样急着用钱的孩子,肯定得动心。原来是想要招徕自己做制茶师傅啊,玉秀想了一下,摇摇头。“钱掌柜,我哥哥和弟弟在读书的事,您是知道的。士农工商,这工虽然赚钱,到底比农还低了一等。要是我哥和弟弟读书能出头,有个做工的妹妹,会影响他们的前程。”玉秀看他有些失望的神色,又接着道,“不过我们兄妹四个年纪小,除了您慧眼如炬,谁会把我们放在眼里,还正儿八经地愿意与我们做生意啊。就冲这条,以后我做的茶,还是会优先卖给您的。我不认五味酒楼的牌子,只认您。”这话说得很实在,又送了钱掌柜一顶高帽子,一颗定心丸。“是颜娘子兄妹几个能干,自古英雄出少年啊。”钱掌柜被玉秀这几句话说得很舒服,玉秀拒绝的理由也让他无话可说。只是,他们东家要开五味茶楼,跟他说有意提拔他做大掌柜,将茶楼买卖都交由他管。这前提,却是他得把两宜茶的茶源抓到手里才行。“钱掌柜,我还有事,得先告辞回家去。”玉秀看他没有别的话,起身告辞。他跟玉栋兄妹打过几次交道,对玉秀早不敢轻视,他让账房拿了十两银子过来,“颜娘子,您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这十两银子,就当是我们酒楼预买的茶钱,您先拿去吧。”一出手就预支十两银子,还是给自己这十来岁的孩子,这位钱掌柜,倒真是有魄力。玉秀也不客气,收了银子,“钱掌柜放心,我回去一定多做些茶,另外我这还有一个玫瑰糕点心的配方,您拿纸笔,我写给您,您让人做了尝尝,若是还行,就做了来当茶点吧。”钱掌柜简直喜出望外,连忙拿了纸笔过来。玉秀说得客气,可她既然敢说要送他一个配方,自然是觉得这配方有独到之处的。玉秀提笔写了一个点心配方,钱掌柜看到她的字,又是一愣,“颜娘子这字,写得真好。”“都是我爹在世时,教我们几个读书识字的。”玉秀含糊地应了一句。原来颜娘子的爹是读书人,钱掌柜点点头,难怪她不肯放下身段入工匠之列了。这颜娘子小小年纪,还真是个人才啊,先是那味道独特的泥鳅干,再是两宜茶,现在还有点心配方。这事,还得跟东家再商量一下。他心里想着主意,客气地将玉秀送出茶楼。走出五味酒楼,玉秀摸摸那十两银子,心中总算安定了些,幸好幸好,还有这份来源,哥和小四的束脩有着落了。可是,这么小打小闹,赚得辛苦还不经花。哥和小四要是继续读书,花钱的地方可多着呢。玉秀不打算做很多两宜茶,物以稀为贵,她手里还拎了一个包袱,包袱里正是自己做的那几盒胭脂水粉。前世,她做的胭脂水粉,可也不比两宜茶差呢。玉秀对自己做的这些还是很有信心的,只要有铺子肯买,这些她能大量制作。等有了本钱,哥和小四长大些,她就不怕别人欺负他们年纪小、家中没大人说话,就不用小打小闹,可以雇些工匠开作坊,自己做东家开铺子。玉秀想得高兴,拎了包袱就到北街的胭脂花粉铺子去,结果,兜头一盆凉水浇下。她忘了,泥鳅干和两宜茶能卖的出去,是因为钱掌柜听人介绍后自己找上门来买的,所以没轻视她是个孩子。其他的掌柜,看到她这点年纪,可不会相信她。、133章 爱慕之心云昌镇毗邻南北官道,也算是交通交汇之所,一共有三间卖胭脂花粉铺子。玉秀拿到北街的第一间,那家是个老掌柜,一听她是来卖胭脂花粉的,态度还算客气,“小娘子,你家大人呢你家作坊的名称是”这老掌柜以为是新开的作坊,伸头往店门口看,以为大人在门外还没走进来。“掌柜的,这些胭脂花粉是我做的,只有我自己过来了。”老掌柜一听是这女娃自己做的,看看她人比自家柜台都高不了多少,摇摇头,“我们铺子的货源可都是有名的工坊里来的,还有府城进的货,你自己做的,我们可不能收。”“掌柜的,我这花粉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样,您要不先看看”玉秀拿了一盒出来,递给掌柜的。那老掌柜接过来一看,这粉细倒是够细,还有一股淡雅的花香,他再拿着盒子转了个方向,对着店外照进来的光一看,这颜色太差劲了。“你看你这粉,怎么还有颜色呢这粉不够纯啊。人家买粉就是为了扑白,你这粉是黄的。你自己调着玩倒没事,要是想放铺里卖,可得仔细点别弄脏了。”“掌柜的,我这粉是特意加了其他颜色的,千人千面,肤白的和肤黄的”玉秀刚想解释一下为何要将粉染上颜色,那老掌柜看有人进门,不想陪小孩胡闹了,“小娘子,我这还要做生意,不能陪你玩。你收起来,到别家去问问吧。”说着一股脑塞回来,自己去接待新进来的客人了。玉秀没法子,只好收起来到第二家去看看。第二家的掌柜看一个模样齐整穿着干净的小娘子,笑脸迎她进店,“小娘子是要看看胭脂还是看看水粉啊我们店里还有好看的头花,武举人家的女眷都买的我们家的货呢。”“掌柜的,我这有几盒水粉胭脂,您要不要看一下”一看她没打算买,那掌柜的面皮一沉,双眉一竖,脸色不好看了,“去去去,小孩子家自己玩儿去,我是卖胭脂水粉的,不是帮你看粉好坏的。”“掌柜的,我这几盒粉,跟其他不一样”“嘿嘿,不一样你的粉是天仙用的我什么没见过,还要看你的。行了,你快走快走,别等我赶人啊。来我店里捣乱,要不是看你是小娘子,我就不客气了。”“快走快走,别耽搁我做生意。”他说着,不由分说将玉秀往外赶。玉秀要不是退出地快,那掌柜的手都要推到她脸上了。等她从南街那家巷子里的胭脂铺走出来,只觉苦笑不止。前世云湘君用的胭脂水粉,多少女眷暗地里打听是哪里买的,现在自己亲手做了想卖,居然一盒都卖不出去。自己做的几盒,与时下的千人同色不一样,而是将粉熏蒸成不同的颜色,不同肤色用不同的花粉胭脂,更能遮瑕。可是这几位掌柜不识货,以为是粉有瑕疵。看看自己这十岁孩子的手脚和身子,她忍不住苦笑,自己就算口吐莲花,人家也不让自己说也枉然啊。何况,自己还没有口吐莲花的好口才。为了让人信服,她今日特意梳了显得老成些的发髻,可还是难掩稚气。玉秀有些沮丧,幸好还有两宜茶的销路,只是,两宜茶价高,买的人不会多,就靠这茶的收入,自己的那些念想:买回家中的田地,为哥和小四置产业,为淑儿存嫁妆。这些念想得何时才能实现啊。她拎着手中的包袱,慢慢走出这条巷子,走到巷子口,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居然是武大勇。武大勇居然没随从跟在身边,不知他在想什么,在巷子口一会儿面壁一会儿转身,不停地在那打转。“武大哥”玉秀叫了一声,就看到武大勇活像被鬼追了一样,一跳三尺高,原地居然打了个圈。“秀喂,是你啊,好巧,你怎么在这儿啊”武大勇张嘴想要叫秀秀,随后可能觉得这么叫有些失礼,叫颜玉秀或颜娘子又觉得太生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