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若有爱卿看中的,只管领回家去,算朕赐的美人。”诸位将领听到武帝这话,连忙都高声谢恩。武帝刚想再说,眼神流转间,居然在一群五大三粗的将领中,看到一个面目清秀看着年纪不满弱冠的少年,不由指着那人,转头跟周明说道,“这位小将看着年纪尚小。”周明连忙起身回禀,“圣上,这人是明州武举颜玉栋,在润州守城时他阵前参军,奋力守城。在蜀中之战中,更是屡立战功。”武帝听到颜玉栋,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康顺看武帝想不起来的样子,忙上前附耳低声禀告,“圣上,这颜玉栋就是进贡露华香的颜家大郎。他下面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颜玉梁就是他弟弟,大妹妹叫颜玉秀。”武帝听到颜玉梁,想起来了,不由仔细打量了几眼。宫中有新进美人,他对颜玉秀已经淡忘不少。如今看到颜玉栋,忽然又想起微服私访时所见的芊芊素手拉起轩窗的一幕。玉栋越众而出,走到中间跪地请安。武帝仔细看了几眼,夸了一句少年英雄,又褒奖了几句,随口说道,“你弟弟玉梁年小才干,朕原本赐他国子监读书。”玉栋连忙又跪地谢恩,“末将接到家书,幼弟得圣上青眼,是末将阖家之幸。幼弟说国子监中都是各地俊才,圣上给了恩典,他不能辜负。所以打算在家刻苦攻读,若能过了乡试,再到国子监,才算不辱没皇恩。”武帝听后,觉得颜玉梁知道感恩还很有自知之明,问了几句后,让玉栋平身归座。再饮了两杯,康顺低声提醒武帝进丹药的时辰快到了。“朕在这里,你们也不能尽欢。子贤,你带着众人多喝几杯,宫中美酒可着你们喝。”“谢圣上隆恩。”周明带着众人谢恩。武帝扶着康顺的手站起,退席了。周明看武帝走下台阶时,甚至还踉跄了一下。、383章 福王有意武帝离开后,宫宴气氛渐入佳境。那些文官们看不惯武将粗俗,但今日之盛宴,是人家拿命拼来的。他们再腹诽,也得含笑陪着。何况,这次宫宴里,还有成王世子周明和颜玉栋这样,显得文雅的武人。几位大人和那些莽夫们话不投机,转而找周明和玉栋说话。待他们知道,玉栋居然和那自创花鸟字的颜玉梁是兄弟,不由大赞颜家兄弟都是俊杰。福王没和玉栋说话,他只一心一意与周明搭话。周明知道福王爷在京中日子不好过。他与武帝血缘已远,子孙不太可能和皇位沾边,偏他又是有封地的。武帝多疑的性子,生怕这些王爷学滕王,在封地里作怪。可为了表示圣德,又不能无缘无故收回封地,只能找借口将他们留在京城。福王待在京城,众人就想到他子孙会不会有心皇位,他就算没这念想也撇不清,吃不到鱼惹得一身骚。他就算想立个从龙之功,不论李承允这边还是李承恩这边,都靠不上。想学成王府置身事外吧,成王府有兵权,他却没这倚仗。武帝今日居然点了他来做陪客之一,这有些出人意料。周明一边猜测着武帝的用意,一边与福王说着话。福王的年纪和靖王不相上下,可保养得更好,也或许南方的水土更养人,他看着就像三十出头。不过,这些皇族中人,好像都眼皮耷拉一副没睡醒、纵欲过度的样子。周明有些腹诽,靖王是这样,福王是这样,死掉的滕王他见过尸首,也是这样。福王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管,只管坐在周明身边,细说他对成王父子的景仰。“世子年少有为,听说还未定亲啊。”福王说到周明,感慨了一句。边上一位大人听到了,接口说,“今日世子爷进城,满城的小娘子们都争相一睹世子爷的风采,只怕世子爷是挑花眼了吧”“世子爷今日好风采。小女今日也上街去了,今日回府,提起世子爷少年英雄”福王顺势接了一句。福王府的安平郡主,年方十五,这次跟着福王一起进京,据说长得国色天香,还多才多艺。福王夫妻爱若掌上明珠,准备了二十万两白银做嫁妆。安平郡主眼高于顶,十二岁上头开始挑婿,至今未曾定下。周明听这话意,咳了一声,“婚姻之事,父母之命。”他说着端起酒杯,朝福王一举,“王爷,来,我敬您一杯。”福王看周明对这话题不愿再谈,识趣地喝了一口,换了别的话题。这种宫宴上,也是不适合谈儿女亲事,何况成王夫妻又不在。福王起了个话头,试探一二也就罢了。这场宫宴,武帝虽然留话说大家可尽欢,可没人不识趣地真会醉倒。那些将军们喝着酒,眼睛却是看着周明,看世子爷放下酒杯说声晚了,众人纷纷放下酒杯跟着离宫。满殿美人们殷殷相望,美目秋波频送,盼着哪位将军将自己带走。可惜上马打仗的将军们,心肠本就较寻常人要硬些,怜香惜玉之事不太做。他们拱手告辞,大步离去,将一众美人丢在脑后。第二日,周明去赴李承允的宴会。他前脚刚走,后脚福王上门拜访成王父子,成王爷有些意外。福王在京城与自己从无交情,这忽然上门,所为何事他虽说摸不着头脑,却不敢怠慢,连忙走到大门口去迎接。福王穿着一身暗红锦袍,一见到成王爷,拱手为礼,“贸然拜访,勿怪勿怪。”成王爷笑着往里让,“福王爷登门,可是请都请不到的贵客,快请进。”两人说着客气话,互相让着进了客厅,分宾主坐下。成王吩咐送上香茗,福王端着喝了一口,赞了声好茶,“我府里倒还有南方带来的普洱,回头让人送些过来。”成王笑着道谢,两人又说了几句,话题渐渐说道昨夜的宫宴。福王叹了口气,羡慕地说道,“世子年少有为,少年英才,有子如此,真是好福气啊。”“哪里哪里,王爷真是过誉了。”“昨日王师凯旋,满城轰动,满京城的小娘子们,都在传说世子风姿呢。听说世子爷的亲事要定下了”成王有些奇怪地看了福王一眼,大清早跑到自己家,就为了八卦子贤的亲事“说来惭愧,子贤自小跟着我在军营,亲事耽搁至今。他母亲正为他打算呢,我一直在北地,这些事,也就交给他母亲操心了。”“儿女婚事,母亲多操心也是应当的。可惜安平的母亲还在南边,未曾跟我一起进京。眼看着安平今年十五了,唉”福王叹了口气,苦恼地叹了一句,“不瞒您说,安平自小就说非英雄不嫁,到了十五,亲事都未定下。我进京时,她母亲只说挑个女儿喜欢的就行。”福王李和的意思,周定康明白了,可与福王府结亲周家前代尚公主的都有过,但都是旁支,嫡枝长子继承兵权,为了免得皇家忌讳,都是低头娶妇。他眉头微微皱了皱,正想着要如何打断这话,福王却又说道,“昨日太后娘娘还提到世子爷呢,夸世子爷少年英雄,难得还品行端正。”文太后有意为安平郡主和周明保媒周定康心中有些不悦,但文太后若叫了何氏进宫,当面保媒,成王府如何拒绝可自来成亲,都是男方提亲,福王亲自来开口,也真难为他爱女之心,将姿态放得如此低。福王看周定康皱眉,又笑着说,“不瞒您说,前年世子打仗缺少钱粮,小王听着是真急,南方倒是不缺米粮,只是贸然捐粮,怕圣上不满。幸好承允还筹措到粮草了。”这意思,两家若是结亲,福王愿为周家军提供银钱资助啊。成王淡淡一笑,“王爷有心了。说起来那次也是户部一时未及时发出钱粮,才有民间捐助之事。圣上英明,必定会妥善处置的。”、384章 赚钱门道成王这话,谁都不能说不对。福王自然也是连声赞同,两人又闲话几句,他才告辞离去。他今日来,只是表明自家结亲之意,再告知周定康两家结亲的好处。朝廷国库日益空虚,周家想抓着兵权,就少不了银钱,福王府在南方,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大家要是结成亲家,是双方得利之事。成王看着福王离开,心中也在盘算。福王所提的好处,的确是个诱惑。看朝廷这样,只怕以后钱粮不济的时候还有,带兵打仗,不怕兵少,就怕缺粮。而如今这局势,周家势必要握紧兵权。文太后有意为福王保媒,考虑的应是借着福王之手,将成王府和李承允拉远些。周定康细细想了想,刚开始的那点不悦淡了些,那安平郡主若真是个好的,这门亲事,倒还真是可行。他想着,来到后院,找何氏商议。周明不知道家里福王来的事,他一早出门来到京城一处宅子。因为李承允还是住在靖王府中,在府中见客多有不便。他在京城这套宅子,名义上是原靖王妃留下的。李承允在这别院里,邀了谢惠灵一起,专门为周明庆功。周明久不见两人,看李承允一身月白长衫,束发金冠,比当年明州时那文弱之态已大有不同,多了几分傲然之态。谢惠灵倒没什么变化,还是一身白色长袍,青色发带,看着就是一文弱书生的样子。两人看到周明,觉得两年未见,周明更见沉稳,眼神转动让人感受到几分威压,笑起来却还是以前那爽朗样子。三人互相打量了几眼,李承允和谢惠灵起身相迎,周明笑着拱手道谢。“子贤,刚才那样子,大将军气魄逼人,让我都不敢轻忽啊。”李承允笑着拍了拍周明的肩。周明看了李承允一眼,“这话,我还想对你说呢。”两人哈哈一笑,两年未见的生疏感消退不少。“听说今日赴我的宴,明日赴我二弟的宴”“大公子和二公子诚心相邀,我哪个都不敢得罪,反正都是美酒佳肴,自然都要吃的。”周明毫不含糊地回了一句。李承允一笑,成王府不偏不倚的态度,不会因为他是成王妃的外甥而改变。“怎么不带颜大郎一起过来”“太打眼了,对他不好。”李承允愕然看了周明一眼,这人还真是爱屋及乌,为玉栋都考虑得如此周到啊。周明却是看着这套宅子的布置,“这宅子,真是姨母留下的”这套宅子,入门以来,看着雕梁画栋,假山花木,景致怡人。原靖王妃过世已久,这宅子不可能一直保持的这么好,显然是李承允新修过的。“宅子真的是母亲留下的,不过多年没住人,早就破败了。前年我让人翻修了一下,这花园就是新添的,如何这处图纸还是我自己画的呢。”李承允指着身处的这片花园,略带炫耀地说。他们在临水的敞轩摆酒,从这处敞轩往外看,一片花木扶疏,走到回廊处,就是一处水池,池中锦鲤游动,看着让人忘忧。而敞轩里面,摆着一色梨花木家具,挂着的竟然是薄如蝉翼的鲛纱周明赞了一声不错,难得有些羡慕,心中一动,拖了李承允借一步说话,转头对谢惠灵说声“稍坐”,就这样将李承允给拖到敞轩外去。李承允不知他要做什么,力气又没周明大,连手中的茶碗都来不及放下,就被周明拖着往外走。谢惠灵看着两人拉扯着出去,摇头失笑,眼中却闪过一抹深思之色,周明和李承允的兄弟之情,比自己想的还要深些。不过周明倒难得这么率性,他坐在敞轩中,索性给自己倒了杯茶,慢慢品着。走到敞轩外,周明正经地看着李承允,“你现在很有钱”“你缺钱用”李承允看了周明半晌,成王府不至于穷到世子爷没钱花吧“我自然不缺钱花用”周明连忙声名,又马上摇头,“不对,我缺钱我是想问问,你的钱,不是姨母给你留下的吧”“你为何问这个”李承允有些警惕地看着周明。“那个是这样,我手里有笔钱,大概几千两吧,你你有没有赚钱的门道”周明难得有些忸怩地问。李承允奇怪地打量了他半晌,“你要多少银子姨父姨母不给你,我借你好了。”堂堂世子,想要找赚钱的门道李承允有些好笑,又有些崇敬,不得不佩服成王府的家教与规矩,还有周明的自制。若周明有心,他有成百上千个赚钱的门道。文官能贪,武将要贪起来,法子更多。一些人的争相孝敬,攻城略地时的抢掠,军需过手时的克扣,战事消弭后朝廷的抚恤金这些零零总总,若有心哪次不是白花花的雪花银成王府兵权在握,在军中百年威望不倒,是因为历代成王在朝中不偏不倚、洁身自好,在军中军纪严明、爱兵如子,打仗时用兵如神、身先士卒周明今年二十岁,打仗已经是把好手了,在军中威望也高,也只有平日里还会有些毛躁或者是因为在自己面前,他将自己视为自己人,才会没有戒备吧“你要用银子干什么要多少我如今手中不缺银钱,只要你不是狮子大开口,我总能拿得出来的。”李承允笑着又问道。他也真有些好奇周明要用多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