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太后金安(快穿)> 分节阅读 3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9(1 / 1)

没有了。再加上垂帘听政也取消了。一时间人人自危,谁也不知道慈安太后这么大的举动是什么意思,群臣心思各异。“太后,不知皇上”军机处全体军机大臣难得在没有大小朝会的时候聚得这么齐,一起跑到圆明园里找婧瑜探消息,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皇上被关在了慎德堂,朝凰卫亲自把守,任何人都不得探视,连人身自由都没有了。慈禧太后虽然还有听政的名义,不垂帘不上朝,谁理她啊,相当于是被关在宫里了。可是事情发生了好几天了,慈安太后连个说法都没有,就是要日月换新天,废了皇上再立新帝也不能这么不声不响的吧皇上这是犯了多大的错儿啊大家伙儿在宫里也不是全没有门路的,不是皇上身边的小太监用几副xx画引诱了皇上吗难道还有别的事儿“皇上很好,只是近日要在德慎堂闭门读书。”婧瑜能说载淳已经微服带着人出京去了吗这时候八成都过了山东了。“可是皇上总不上朝,这与礼不合啊”焦佑瀛现在是礼部尚书了,处处都讲个规矩。“哪来那么些事儿。哀家知道你们什么心思,你们想多了,皇上确实只是在闭门读书,过些日子等书读完了,自然会让你们见着了。好好办你们的差,把心思都用到差事上去。”婧瑜特别的强硬,有意给众人造成皇上正在被她幽禁的感觉,这也是为了载淳的安全,所有人都以为载淳正被婧瑜幽禁在圆明园读书的话,在外面的载淳就更安全些。其实也不是所有人都不知道。奕欣,肃顺,曾国藩都知道。奕欣是皇上亲叔叔,又是议政王,皇上有事的话,他在身份上就最有发言权。肃顺是首辅,门生故吏遍天下,这样的事儿,不给他个明白,他却不闻不问的话才是他的失职呢。曾国藩知道是因为这回跟在载淳身边的就有他的大儿子曾纪泽。婧瑜特别安排曾纪泽做向导和领队,带着载淳出去看看,不只是因为曾纪泽本人特别出色,也是因为做为曾国藩的大公子,大清朝的天下,就没有人敢不给他面子。他们这一回也是以曾大公子要游历天下的理由走的,载淳和沈承志化名装作曾公子的表弟。身边的护卫都是朝凰卫,温常勇亲自带队,婧瑜还特别从系统商店里定制了手、枪和近身作战非常有用的十字军用弩,出这趟任务的朝凰卫都兴奋得不行,婧瑜都好几年没给他们更新装备了。这一回又有新东西亮相,能不高兴嘛朝凰卫成立将近十年,老队员绝大部分已经升官在各大军队里身居要职了,一直都在的除了温常勇这个已经升至一品的大统领,就只有冯家父女两个了,冯三保是年纪大了,不想动弹,冯婉儿成亲一年后就开始生孩子,这几年连生了四个了,朝凰卫的位置差不多就是挂个名而已,也是为了训练新进的女队员。现在朝凰卫还有两位副统领,都是武状元出身,马鸿图负责训练,张蜀锦负责作战。每年都会有新人加入,有老人调职,但是有一点是从没变过的,那就是朝凰卫拥有最好的装备,最高的待遇,同时也有最严格的训练和最残酷的淘汰率。尽管朝凰卫淘汰下来的也要被各大将领疯抢,可是谁还没点傲气啊,特别是有本事的人,那就更有傲气了,谁也不愿意被淘汰的。第65章 老佛爷别想吉祥了13朝凰卫一直都是两百人, 也只有朝凰卫才拥有最发的装备,出了朝凰卫,装备都是要上交回去的, 能带走的就是学到的技能而已。所以朝凰卫在心理上就高人一等, 他们过得很苦很累,他们也很狂很傲。平时每天都被训得跟狗似的, 出任务反而是最轻松的,因为他们出任务就是单方面屠, 杀, 跟训练强度没法比。都把出任务当旅游似的。这一回, 婧瑜给朝凰卫添了新装备,出任务的二十个人心气儿都很足,他们知道, 只要这回的任务完成好了,回来之后,他们就是小队长了,过几年调职下地方, 朝凰卫的小队长出去那可至少是个四品管带呢所以,这一次载淳出去,婧瑜是做了很充分的准备的。又把保密工作做到了家。刚巧载淳犯了个说大很大, 说小也小的错误,婧瑜就把事情扩大化,借机弄了个“禁幽”的事情出来。慈禧是知道内情的,婧瑜带着载淳出宫到圆明园住的前一天, 告诉的她,要不然慈禧能这么老实的在宫里待着吗婧瑜的控制力还没强到那种程度呢军机大臣有军机大臣的职责,他们对慈安太后无理由的“幽禁”皇上有异议想要个合理的解释是很正常的,所以知道内情的几位也都默契的当什么都不知道的随大流来圆明园找婧瑜要说法,婧瑜也很配合的给了“说法”。很霸道,很太后军机们从婧瑜这里只要到了个明显在搪塞的说法,见不到皇上,慈禧太后倒是能见着,只是慈禧的说法跟婧瑜保持一致,就是同治皇帝在闭门读书,这人家亲娘都这么说了,都不着急,他们急什么啊恭亲王跟肃顺首辅都保持了沉默,他们也明哲保身算了,等几位军机反应过来消停之后,才发现,曾国藩也一直不声不响的,这可不是他平时的风格,虽然曾国藩在军机处一向是惜字如金,可是他对皇上的忠心是不容质疑的,这回他却一句话没说,这肯定是知道了什么内幕啊,然后一个个的看曾国藩就直咬牙,一场同僚,有啥消息,你说你就不能给点儿提示这好人让你做的,太奸诈了。这个,曾国藩只能呵呵了慢慢的,京里就开始有了传言,说什么的都有,同治皇帝的罪过都能编出来好几项了,但是总结起来,主体都一样的,无非就是小皇帝犯了大错,被慈安皇太后惩罚,幽禁在了圆明园,各种折磨,连皇帝的亲娘慈禧太后也被儿子连累被打入了冷宫,处境凄凉什么的,大臣们摄于慈安太后的威势敢努不敢言只能与慈安太后同流合污。也有说皇上跟本没有犯错,而是皇上要亲政,慈安太后不肯放权而故意找借口把皇上软禁起来的,最离谱的传说是同治皇帝已经被慈安太后杀害了,只等着风头过后就要“驾崩”了。舆论明显有人引导,不过婧瑜不在乎,现在骂她的人越多,以后同治亲政就越明正言顺,顺应人心。名声对她来说无所谓,对载淳来说,可却是太重要了三个月之后,同治皇帝再次上朝,时隔三个月再次出现在了群臣面前,与三个月之前相比,锋芒毕露,自信而挺拔。这一次,没有两宫太后在他身后垂帘,这也是第一次,他正式在上朝的时候,开口表达他自己的想法。同治在这一次的朝会上承认了自己三个月之前犯了错,但是并没有说犯了什么错,只说是不修己身。然后这三个月在闭关读书,静思己过,并且收获良多,有如脱胎换骨。同时他感谢了两宫太后娘娘在他闭关期间的辛苦,以及对慈安太后因为他而受到非议的愧疚,还表扬了军机处在他不在期间能够实心用事,各司己职,保证了朝廷的平稳运行。之后,同治说,两宫太后生日过后,他将再次闭关读书,这一次,时间定在半年。这一回,皇上提前给了预报,大家平静多了,反正有他没他,大家一样干活,只要让大家伙儿知道他还好好的活着就行了。亲政之前,载淳就是个吉祥物的作用罢了。婧瑜就是要让大家慢慢适应这种不用事事向皇帝请命的日子。之后的两年,同治皇帝时不时的就要“闭关”一阵子,有时候十天半个月,有时候三两个月,慢慢的,人们终于习惯了皇帝时不时的失踪,也不会再要求皇上给个理由了,走就走吧,别丢了就行了。同治十年,载淳十五岁了,开始有大臣上疏皇上该大婚了,没人提亲政的事儿,但是按照一直以来默认的规矩就是,大婚以后,就要亲政了。太后与王大臣们都沉默不回应,同治自己直接把折子给留中了。也有人提出质疑,皇上不能一直闭门读书,需要老师。同治亲自给反驳了,说他不闭关的时候,每天都会跟着师傅学习,这个有各位帝师为证,而且他也经常去同文馆,这个有同文馆的师生为证,证人更多了。所以说他一直闭门不出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他只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消化学过的东西而已。好吧,反正他这么说了,大家伙也就这么信了“不行,绝对不行。之前你微服往外跑,哀家没说什么,那毕竟是在大清朝,在咱们自己个儿的地方,咱们自己能说了算的。可你又要往国外跑,绝对不行,万里迢迢的,谁知道路上会遇到什么危险。就是没危险,你也不能去洋鬼子的地方,你是大清的皇帝,贵脚不踏贱地”载淳跟婧瑜和慈禧请示,想去西洋看看外国是什么样的。婧瑜还没说什么呢,慈禧一听就炸了。“额娘,每年这么多往来的商船,很安全的,儿臣隐去名字跟这一批留学生一起坐内务府的船出去就行。不会有事的,儿臣就是想到各国去看看,咱们办洋务也办了十来年了,儿臣想去看看跟他们还差多远,咱们还得多长时间能追上人家。”载淳特别认真的样子。“那也不行,不管为了什么,你怎么不想想哀家这个当娘的呢父母在不远游,师傅没教过你吗”慈禧是当娘的,不想儿子离开自己身边很好理解,她在朝廷上没有什么存在感,就更需要这个皇帝儿子在身边了。“额娘,请恕儿臣不孝,可是儿臣是大清的皇帝,儿臣也想效仿先祖开创一个盛世,儿臣不想再像十年前的皇阿玛一样,只能被人欺负,只能逃走。自道光二十年一直到咸丰十年,我大清面对洋人,哪里打过胜仗,儿臣曾经看过西洋的报道,他们做过统计,二十年间,西洋诸过与我大清数战,总计战损人员才五百人,大清呢常备军九十万,却只有溃败的份。儿臣看到这些,特别的痛心。为什么自同治元年开台,再没有打过仗,咱们再没被欺负过那是因为咱们能打胜了,皇额娘的朝凰卫武器比洋人还要先进,他们不敢来打了。额娘,落后只能挨打,儿臣不想做只能逃跑的皇帝。”“你”慈禧被儿子顶得说不出来话,又没法反驳,她是跟着咸丰皇帝逃跑过的,知道那种仓皇之下的狼狈与心惊胆颤。过了十年消停日子了,她都不愿意再回想那些日子。“淳儿,你想好了吗”婧瑜打断母子两的争执。“回皇额娘的话,儿臣想好了。”载淳特别坚定。“那你是怎么计划的”别是一冲动就想出去,别的还等着她们来给安排吧他都十五了,历练了两年了,婧瑜可不想再事事给他安排好,她又不是老妈子。“儿臣是这么想的,这一次就以自费留学生的身份乘内务府的船先到英国,然后游历欧洲,再到美国,从美国返回大清。时间可能要一到两年,随行的,儿臣想带着沈承志,还有六叔家的载澄,皇额娘再借儿子几名朝凰卫,安全上就没什么问题了。曾纪泽对西洋的事务很熟悉,又通几门外语,处事练达,儿臣想让他接任英国公使,这一次也跟着儿臣一起过去,有个照应。”嗯,安排的还挺好的。“那就依你,回头儿跟六爷说一声儿,调曾纪泽做驻英国公使。还有,你要带着载澄走,你六叔知道吗那可是个淘小子,年纪又小,可不带。”载澄从小就混在宫里,向来跟载淳亲厚,从小上树掏鸟,下水摸鱼的,都淘出花儿来了。恭亲王一向是拿棍棒招呼,跟本没用,皮实得不行,婧瑜怕他把载淳带坏了,十来岁就给扔朝凰卫里去了。这小子现在可是个强人。“没事儿,儿臣制得住他,六叔肯定也乐意。”载淳就笑,可能是想起他那小兄弟被修理的惨样了。从小就陪着他的十个同文馆小伙伴加上原来的几个伴读,就载澄一个不学无术的,也就他被修理的最惨,现在,也是他功夫最好。第66章 老佛爷别想吉祥了14“妹妹, 你看淳儿都想好了,安排的也很妥当,是不是就放他出去历练历练等他回来, 也能担起事儿了, 亲政以后再想这么出去走走看看都不可能,你说呢等他回来, 咱们姐妹的担子也就算放下了,到时候给淳儿说一门好媳妇儿, 咱们就等着含饴弄孙, 多好。是不是”婧瑜开导慈禧, 并给他描绘一下美好的未来。慈禧想不想含饴弄孙当个纯粹的老太太婧瑜是不知道,但是她儿子亲政了,她的地位比现在有分量是肯定的。“姐姐总是这么宠着他就依姐姐吧”慈禧果然顺坡下了, 不然怎么办载淳自己想去,婧瑜又同意,她不同意有啥用,人家还不能偷跑吗“谢皇额娘成全, 谢额娘成全。”载淳笑得超开心。这样也好,自从开始让他出门历练,见识了外面的世界, 他就再没闲心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身边儿都是一些积极向上的有志青年跟身边儿都是些只知钻营的太监,那氛围肯定是不一样的。再说了,太监不准出京, 载淳的身边已经很久都没有太监跟着了。十五岁,载淳带着他的两个发小儿和十个朝凰卫的侍卫,跟着曾纪泽一起出发了,第一站,英国。这一次,真的是天高皇帝远了,边通个信都得靠电报,一站一站的转,一来一回得好几天。孩子总是要长大的。婧瑜私下又安排了不少人看着,相信慈禧太后与恭亲王肯定也有私底下的安排,照应的人多着呢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