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打算“呵呵”黄文炳笑了起来。“此人竟然能把裴温逼到这个份上,又逃过了齐王府和裴温老贼的联手追杀自然有他过人的本事,能在短时间就聚集一些势力在自己身边,说明这小子值得老夫拉拢。”黄县令皱了皱眉道:“伯父,你的意思是要提拔这姓苏的小子”黄文炳淡淡道:“提拔呢,也说不上,但是用来恶心恶心裴温老贼,也是不错的,我当初听到苏毅这个名字时,还有些不以为然,只以为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或许不知死在那个角落里,却不想此子竟能在辽东厮混起来,幽州和辽东的情况相当复杂,他能在那边生存下来,也是不容易啊。”沐小欣急忙问道:“黄伯伯,您想怎么提拔他”“唔”黄文炳抚须而笑道:“要不随便给他安排个一官半职的,让他留在辽东算了”沐小欣连忙道:“要么让他留在幽州吧”黄县令和黄文炳都有些奇怪的看着沐小欣,沐小欣脸色一红道:“这不是人家这不是打算将生意迁去幽州吗他若在幽州为官,说不定对我沐家的生意也能照拂一二。”黄县令的脑袋顿时摇的像拨浪鼓一样,“伯父,这不合规矩,先不说苏毅是犯官之子,就说此人得罪过齐王,我们就不能用他,更何况这小子一点功名都没有,怎能让他做官呢”在大楚,想要做官并不容易,寒门子弟想要跻身朝堂之上,除非能考中秀才,继而考中举人,然后参加殿试,若能考中三榜,才能跻身朝堂之上。自古以来,这文人考秀才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般艰难,光是考个秀才就能难倒一批人,不说文人终其一生,都考不中一个秀才,更不用说参加举人考试和殿试了。考得秀才便可见官不跪,这些秀才参加一些诗会、文会,得到文士大家的赏识,便有机会被推举做官,若是考中举人,也得在皇城呆着,等有了空缺,再托关系找机会,某个一官半职。所以寒门学子想要当官,简直是千难万难,那些世家门阀的子弟也好不到哪去,这些世家门阀子弟众多,不可能一一都关照到,就像曹禺和林嗣业这些公子哥们,想要靠着家族势力混个一官半职的,不轮个十年八年根本想都不用想,而且十年八年未必能轮上。当然,那些世家门阀的嫡系子弟就不一样了,家族的资源大都倾斜在图谋身上,以这些世家门阀的底蕴,为这些嫡系子弟谋个官职自然是手到擒来。像黄县令这样的也算运气,黄文炳大权在握,他和那些清流名士不同,做事讲究效率和实惠,一有空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黄家子弟,然后是自己的门生,以及门生的小辈。黄文炳不仅是大楚的左相,他还分管着吏部和兵部两大块,可谓权势滔天,他想要安排一个人进大楚的体制内,简直易如反掌。当然,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拜到黄文炳门下的,黄文炳虽然贪财,但商贾人家的银子他不收,庸碌未能之人想要捐官他也不会理会。在他门下,不讲究什么人品文采,只讲究本事,不管是阴险狡诈也好,还是贪污敛财也罢,亦或是有治国、治理地方才能的,他都会接纳到自己门下,当然,这前提还得有好处拿,所以黄文炳的门下说穿了就是藏污纳垢,他的门生都不是善茬,一度打的裴温那些清流毫无还手之力。苏毅自然不知道她已经被黄文炳看中,裴温作为朝中清流一派的领袖,和黄文炳自然是格格不入,这两人不仅在朝堂上争权夺利,背地里更是明争暗斗的厉害,裴温注重名声,在文人士子之中建立起清流的形象,这黄文炳同样也要名声,只是他的侧重点在军方,他对外一向主战,获得了不少将领的好感。黄文炳听到黄县令的话后,眉毛一下子挑了起来,一股睥睨天下的威严扑面而来,这时候的黄文炳才真正像个大楚丞相,而之前的他看上去不过是个猥琐的老头罢了。“规矩”黄文炳不屑道:“规矩是认定的,我说他可以当官,他就可以当”这话就说的有些诛心了,只是沐小欣和黄县令都相信,他能做得到。黄县令诚惶诚恐的问道:“这姓苏的究竟何德何能,能得到伯父的赏识”“赏识”黄文炳摇了摇头道:“赏识这两个字真说不上,我只是觉得这年轻人有些意思,随便安排个官给他做做罢了。”黄文炳冷冷的看着黄县令,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自己这个侄子被安插在荆门县这个要地,一直都是得过且过的心态,庸碌无为,堂堂一个县令被当地的乡绅和豪强压的抬不起头来,而苏毅仅仅只是到了荆门县没多久,便看透了其中的关键所在,一句点破妄图到冀州为官的黄县令。那条驿道的确事关重大啊“刘虞老儿是个额主和派,对胡人一向采取怀柔政策,他认为能用银子解决的事就没必要出动军队,只可惜胡人狼子野心,根本就不是银子能喂饱的,他在幽州干的那些事连老夫都看不下去,可偏偏他有裴温护着,老夫对他可是无可奈何,最重要的一点是皇上对胡人也希望采取怀柔政策,这才是最棘手的地方啊。若是把这姓苏的安排去幽州为官,未必不能给刘虞老儿上点眼药”黄文炳叹了口气,继续道:“如果不打压一下刘虞的气焰,只怕他更不把老夫放在眼里了,辽东的糜家和裴温关系密切,幽州和辽东虽是偏远之地,但却关系重大,不能由裴温一派把持。修建驿道老夫倒要看看,这条驿道究竟是给你们送来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还是将你们送去冰冷阴森的断头台”黄县令霍然一惊,失声喊道:“伯父”黄文炳淡淡的瞥了眼黄县令,摆了摆手道:“老夫还要练一会字,你和沐姑娘先下去吧,姓苏的小子这,老夫自有安排。”黄县令和沐小欣对视一眼,二人心思各异,却是不约而同的欠身道:“是”第一百七十六章 监察所程文元约好苏毅和沐小欣到红玉山庄见面,红玉山庄在幽州境内,苏毅往来方便,而沐小欣也正要到幽州发展生意,如此一来,双方的见面事宜就定在了红玉山庄。原本这次和苏毅见面的该是黄县令,只是荆门县的事务繁忙,而且黄县令刚从皇城回来,舟车劳顿,倒是不方便跑到幽州来,不然裴温一派参他个擅离职守,就足够黄县令应付一阵子了。苏毅这次只带了自己的亲卫,由张焕和周飞统领,高黑虎负责扩充力士人数,而钱豹则要协助刘十三训练长枪兵。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官道上,幽州的官道修的并不平整,一路上颠颠簸簸的,很快就到了红玉山庄。程琳和刘飞烟带着一众娘子军护送程家分会的物资,并不在庄内,红玉山庄只有零零散散几个姑娘在,除此之外,便是程文元带来的五百骑兵。程文元心思通透,他虽然靠着一些军功在辽东混了一个军职,但不管是辽东吃皇粮的官兵也好,还是自收自支的军堡里的军汉也罢,都视他为异类,辽东正儿八经的官兵自然瞧不上他,那些自己建立军堡的军汉大多都是农夫,只是偶尔武装自己,保卫军堡罢了,他们对程大少爷这个豪强公子也不可能有什么好感。程文元在辽东的地位就这么不尴不尬的,这时他才明白,想要混入大楚的官场,必须要有靠山,程家虽然是一方豪强,可毕竟没有什么通天的人物在朝中,这次若能借着苏毅的关系攀附上左相黄文炳,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红玉山庄内摆好宴席,就等着苏毅和沐小欣上门了,而程大少爷正懒洋洋的躲在后园看戏,他和程琳不同,程文元喜欢享受,作为程家大少爷,他可以调动的资源要比程琳多的多。后园铺上毛毯,点上火盆,摆上一些只有夏天才能大量上市的水果,程大少爷悠然自得的听着戏。“将军,苏公子和沐姑娘到了。”一名骑兵凑到程文元跟前,禀报一声,程文元虽然是程家大少爷,未来的程家庄庄主,但他并不喜欢别人称呼他为少庄主,而是喜欢别人叫他程将军,少庄主三字在外人看来威风凛凛,充其量不过就是个有些势力的小民罢了,可程将军三个字就不同了。程文元的眼睛微微眯起,喃喃道:“哦他们都到了这二人是同时到的红玉山庄,还是前后分开到的。”“苏公子先到一会,沐姑娘后到的咱们庄子。”“不管这些了,快请他们到会客厅去,我让你们准备的酒宴准备好了没有”“将军放心,一切准备妥当。”很快,程文元便带着人笑吟吟的赶到前厅,正好遇到彼此交谈的沐小欣和苏毅。“哎呀苏兄来了,快请快请。”程文元一张方方正正的国字脸笑成了一朵菊花,他虽然向苏毅打着招呼,眼睛却瞟向一旁的沐小欣。饶是程大少爷见惯了美人儿,也不仅被沐小欣的风采惊艳到。沐小欣穿着一件火红色的裘袍,一副贵妇人模样打扮,见程文元向她看来,微笑着点点头,这笑容里既没有过分亲切,也没有太过疏远,只是礼节性的一笑,这既拉近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又不让一旁的苏毅感到突兀。而沐小欣身边跟着一名中年男子,这中年男子微微有些发福,只是笑吟吟的看着苏毅几人,既不上前攀谈,也不刻意远离几人。沐小欣对他相当客气,看他气质,并不像沐小欣的仆从。程文元将苏毅等人带到会客厅,苏毅的亲卫也被安排就坐,沐小欣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周飞和张焕,调笑一声道:“苏公子果然厉害,这身边带的护卫每次都不相同,但个个都是虎狼勇士,可见苏兄手下的人才不少啊。”苏毅尴尬的笑了声:“哪里,沐姑娘说笑了,沐姑娘带来的护卫个个精悍,也不输在下嘛,哈哈。”苏毅、沐小欣和程文元以及那个中年男子单独一桌,众人落了座,沐小欣才笑眯眯的问道:“苏公子,你究竟是姓苏啊,还是姓韩啊”苏毅知道此时隐瞒也没什么意思,便坦然道:“我姓苏,单名一个毅字,字恒渊。沐姑娘可以叫我一声苏毅或者苏恒渊都行。”这时,正一边兴致勃勃看着戏,一边大快朵颐的中南男子忽然开口道:“这位苏公子,是否得罪过当朝右相裴温裴大人啊。”苏毅道:“裴大人尊驾为何这么说”这略微有些肥胖的中年男子拿起一块绣帕擦了擦手,又低头饮了一小杯子的酒,砸了咂嘴道:“苏公子,你这就小瞧我们黄丞相了,你和裴大人那点私事,瞒得了别人,可瞒不了我们黄丞相。”苏毅看他一副不拘小节的样子,便生出一丝兴趣,“尊驾是何人”“我”中年男子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笑道:“监察所的言官,是黄丞相的得意门生。”一听他自报是监察所的言官,程文元顿时露出一副惊讶的表现,但更多的是一种敬畏。苏毅对监察所虽然也有耳闻,但不曾接触过,故此没有露出多少吃惊的神色,中年男子察言观色,不禁暗暗称奇。监察所、督查所、南镇所是大楚的六所十一卫中的三所,隶属于御史台,专门监督文武百官的言行,弹劾他们失职之处,这三所中大家最不愿接触的便是监察所,因为监察所负责搜罗证据,一旦被监察所盯上,即使是三品大员也会觉得头大不已。这御史台中闲官最多,这里面的言官每天都是吃饱了没事干,专门找些事来做做,皇城曾有一个三品大员因急着上朝,马车撞翻了一个拦路的百姓,并将那百姓的一条腿压断,这件事正巧被去御史台上班的一名言官看到,随后便弹劾起那个三品大员来,硬是凭着此事将堂堂三品大员告的罢官为民。而御史台中清流名士最多,这些人不仅迂腐,而且善于利用一些繁文缛节攻击文武百官,御史台一度掌握在裴温手里,其中以督查所和南镇所最盛,这两所之中都是裴温的心腹。第一百七十七章 试探黄文炳为了对抗裴温一派,多次安插人手进御史台,最后不是被排挤的不敢去御史台任职,就是被裴温找借口惩治了。这中年男子原名张之进,原是小吏出身,见多了基层小吏之中的阴暗勾当,后来被提拔为一县的县丞,没想到因贪墨朝廷救济款一事被查,也幸亏他的胞弟在黄府当个门子,最后搭上黄文炳这条船,得以平安无事。而黄文炳看中的就是他在基层官场那种游刃有余的本事,把他当成搅屎棍给安在了御史台,张之进因为贪污一事被抓,此人的事迹早就传到裴温等清流耳朵里,这些清流根本看不起基层小吏,更别说这货还是个灯下黑,手黑的令人发指,裴温便以小吏不能当御史的理由搪塞过去。但被黄文炳以御史不问出身为由,硬塞进监察所。原本黄文炳只是利用赵之进这根搅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