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我绝对要找他算的。”苏毅很好奇沐小欣口中那个莫德才想要的东西是何物,只是强忍住才没有开口询问。“苏公子。”沐小欣这时看向苏毅的眼神清澈,苏毅心中一动,问道:“恩”沐小欣道:“这幽州和辽东的局势远比你们看到的复杂,这两地蛰伏了多少势力,可谓风起云涌,一不小心就会落得尸骨无存的下场,你自己多加小心吧。”程文元虽然也是当地的豪强,但在沐小欣眼里不过是个土棍地主罢了,幽州和辽东不仅蛰伏着朝中多方势力,还有妄想重新获得圣宠的锦衣卫,各地军阀藏在这里的探子,甚至还有胡人的眼线,类似于阮柯这样的八大商会的奸细,北地匪患不绝,纵横山脉内部更是山贼、流寇众多,其中最令她感到后怕的,还是一直蛰伏在民间的红衣教。这红衣教又称五斗米教,教众不计其数,这些人善于笼络人心,在各地官府之中都有眼线和信徒,包括三教九流之中都有他们的人手,就连程家这样的地方豪强,门下未必就没有他们的眼线。幽州和辽东两地的世家门阀虽然势大,地方豪强虽然手黑,但他们都不知道,红衣教已经潜移默化的渗透大楚的上上下下,若是他们愿意,这幽州和辽东两地只怕很快就会陷入一片纷乱之中。苏毅微微笑道:“这就不劳沐姑娘费心了。”沐小欣盯着苏毅,忽然叹了口气,“黄伯伯这次用你,虽然也有一些审视你是否值得拉拢的意思,但更多的还是把你当成一根搅屎棍,插进幽州这块地方,恶心那刘虞老儿的。”苏毅听沐小欣说他是搅屎棍,眉头一皱,正欲发作,却听沐小欣继续说道:“你虽是世家子弟出身,但颍川苏氏已经名存实亡,苏家在江南倒有一支偏支,只是未必会把你当成自己人,对你的帮助也不会太大,黄伯伯想提拔你做官,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你在荆门县帮我表哥成功发现万家分会勾结胡人的罪证,并协助我表哥擒获万家分会的贼首。”“只是如此一来,你就得罪了万家商会,不仅如此,你还得罪了万家背后的糜家,还会被红衣教盯上。万家那老头后来吃不住刑法,招供了他手下曾有一批红衣教的信徒,红衣教若是知道万家分会因你的关系而被官府查获的,你说他们会怎么做一直蛰伏在幽州境内的莫德才也会伺机而动。”沐小欣苦笑道:“其实,我不赞成你留在幽州当官的,你手下虽然也有一些能人异士,也有不少悍勇的护卫,但是一旦被红衣教盯上,这些人再厉害,也互不得了你周全。”苏毅和程文元听得面面相觑。沐小欣忽然觉得有些意兴阑珊,便站起身子准备告辞,她看了眼苏毅,忽然想到当初一起逃亡的日子,心头一热,脱口而出道:“你若真想留在幽州,一定要小心刘虞,红衣教若是打着替万家分会平反的借口作乱,难保刘虞不会趁机对你下手。”苏毅心中一动,沐小欣和程文元并不知道他的底牌,其实他对大楚的官位并不感兴趣,他想要的无非就是一个能在纵横山脉外建堡的合理借口。只要能够建立军堡,然后将南荒林拿下,打通通往永济渠的道路,有了生产粮食和布匹的资源,苏毅就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本。天下若是大乱,最重要的无非就是粮食和兵甲,没有兵甲掌握了铁矿资源也可以锻造出来,但是没有了粮食,纵是手下的山贼再悍不畏死,也难成事。苏毅诚心谢道:“多谢沐姑娘指教。”沐小欣盯了苏毅半响,笑道:“谢就不用了,希望我们下一次见面的时候,你还活着。”等沐小欣离开后,程文元给苏毅满上一杯酒,笑问道:“你怕了我印象中的苏兄可是敢冒充官兵,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那姓沐的一番话就把你吓成这个样子”苏毅站了起来,走到厅前,看着红玉山庄内的假山溪水,怔怔的有些出神,忽然说道:“怕我有什么好怕的,这幽州的局势再复杂,环境再恶劣,还能恶劣的过纵横山脉要说人性,在纵横山脉内呆一天,要比外面待一年见识的还要多。”第一百八十章 结盟程文元自顾自喝着酒,缓缓道:“这话不错,你我都有野心,所以幽州的局势越乱越好,相比辽东,我更喜欢幽州。辽东有公孙太守镇守,想要在他治下翻起大浪显然不太可能,可幽州却不同了,这里匪患不断,刘虞老儿又庸碌无能,朝廷官兵真正精锐的不过刘虞私下的几千府兵,其余皆不过是乌合之众,比你麾下的山贼好不到哪去,也就装备精锐一些罢了。”苏毅并没有说话,程文元继续道:“而且幽州胡人众多,这些胡人性子凶残,容易惹出事端,只要抓住时机,我们未必没有一展抱负的机会。”程文元问道:“黄文炳这件事你怎么看”苏毅道:“说破天,我不过是个山贼,你不过是个土豪劣绅,你程家有财力,我苏毅有兵力,你程家的情报来源比我广,我麾下的山贼比你的家丁悍勇,可我们手里的这点家底终究上不了台面。大楚在幽州就有十万士兵,在这天下满有百万兵马,背后没有一个有权有势的人物,你我怎能在乱世中立足啊。”说到这,苏毅重回到酒桌旁,拿起程文元给他倒的酒,酒有些温凉,苏毅一口饮尽,却觉得胸口灌了辣椒一样辛辣。“北边有公孙一清,中原之地更是卧虎藏龙,只要天下一乱,这些驻守各地、拥兵自重的将领立刻就能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像我这样的土棍,想要生存下去,只有依附那些军阀势力。”程文元可是苦笑起来。程文元看着苏毅,咬了咬牙,终于下定决心道:“苏兄,我们之前是合作,从现在开始,你我两家正式结盟如何”苏毅抬起头,奇怪的看了眼程文元,不解道:“两家结盟”“不错。”程文元已经没了适才的犹豫,从张之进口中,程文元得知苏毅出身颍川苏氏,也算是家族子弟,只是如今颍川苏氏因为苏文忠的关系,受到废太子一案的牵连,早已一蹶不振。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苏毅他日若能占据一方,成为坐拥一方的诸侯,颍川苏氏那些参与的苏家子弟一定会去相助苏毅。世家门阀之所以久经千年不倒,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财力雄厚,若论财力,一些地方豪强未必会输给那些小的家族门阀,可家族和豪强势力不同的地方在于,除非这些家族犯了滔天的罪过,被夷族,否则,就算破落下去,终有重新兴旺的一天。而那些豪强势力,一旦处于劣势,很快就会被其他豪强势力吞并,很难再次崛起。他们之间的差异就在于世家门阀有相当雄厚的底子,豪强和乡绅势力则不同,一个幽州有大大小小上百个豪强乡绅,各有各的势力。一个县丞亦或是典吏就能使一个家族兴旺,而一个有些财力的员外便能成为一个县城的豪强。千百年来,官和吏不同,就如同世家和豪强一样,官代表的是一种显赫和荣耀,能称官者最小也是七品县令,亦或是八品县丞和典吏。七品官已经是官中末品,更不用说县丞和典吏了,一个县令放到州郡之中,翻不起一点浪花,但在当地,就有通天的权势,不用说一个县令,就是一个县丞和典吏就能为祸一方。世家门阀就像官一样,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而地方豪强和乡绅势力就是小吏,虽然权力上不如官,也不如官地位显赫,但是在当地,却有着土皇帝一般的权势,寻常百姓要是得罪了当地的小吏,那便是家破人亡的下场。地方的乡绅和豪强盘根错节,在当地的关系网错综复杂,可谓步步为营,营造自己的人脉和势力。一个县城的混混头子除非有当地的县丞或典吏罩着,否则再能打,下面手黑的亡命之徒再多也是枉然。就像上郡县的一众豪强势力,其中实力最强的便是刘家,因为刘家出过一个县丞,而且以刘家的威望,等刘家家主从县丞的位置上退下以后,再扶植起一个县丞或典吏也不是难事。在世家门阀眼里,地方豪强和乡绅如同蝼蚁,但在地方乡绅和豪强眼里,他们便是当地的土皇帝,即使是门阀势力,到了当地也得给他们几分薄面。一个县城之中,有时候主事的往往不是县令而是县丞或者典吏。朝廷一直想根除世家门阀的隐患,在皇帝看来,这些世家门阀尾大不掉,在朝中各部都有自己的势力,实在是心腹之患。直到现在,楚帝最忧心的不是各地层出不穷的乱匪,也不是到处造反的草寇,而是这些伺机待发,像墙头草一样的投机者,各大门阀世家。而这些世家门阀,也一直想改变当地豪强聚集起来的人脉势力,将这些土皇帝碾碎,然后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下。地方乡绅和豪强势力会为了利益冲突相互竞争,其中不乏刀光剑影,县城之中的官场上,这些小吏相互厮杀,这种厮杀杀人于无形,他们这么做只是为自己家族争取更多的资源和优势。但是一旦外派来的官想要插手当地的政务,这些土豪就会团结起来,将朝廷派来的管理县城的县令排挤出去。这些县令有些代表的是朝廷,也有一些代表的世家门阀,一旦这些县令想要插手政务,盘踞在当地的豪强势力便会齐心协力对抗他们,架空他们。一般县丞往往代表的是当地的乡绅势力,而县令则是外派来的官,受到当地土豪势力的排挤。和平时期,以县丞为首的官吏会伙同当地的商人、员外一起鱼肉乡民,他们官商勾结,在当地上下其手,是的根源,就连朝廷都无法根除这种现象。但到了战乱时期,这些地方豪强和乡绅除了归附诸侯势力外,别无他法。世家门阀有资本同一方诸侯谈条件,而他们没有,若是不老老实实依附诸侯势力,都等着被打土豪分田地吧程家虽然有些权势,但也只不过是一方豪强罢了。这些地方豪强和草寇反贼一般,终究翻不起多大的浪花。第一百八十一章 拿下南荒林对于程文元主动提出要结盟一事,苏毅思虑了一阵便欣然同意。程文元看似忠厚,实则奸诈,他的这种奸诈和王彪不同,王彪是典型的乡绅做派,一眼就能看出他的奸诈,而程文元的奸诈则是在骨子里的,如果非要让苏毅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话,便是枭雄。苏毅相信,只要条件合适,程文元会毫不犹豫出卖苏毅,同样的,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出卖程文元。这二人是利益合作,即使结盟,也不排除将来会刀兵相见的可能。这也是苏毅急着要寻求粮食和布匹资源的原因,桃花寨不事生产,没有粮食的来源,以前全靠向程家庄购买粮食或者劫掠过往的商客,一旦到了乱世,纵横山脉内出现的客商将会少了许多,而程文元只要牢牢控制对桃花寨的粮食输出,便能将苏毅吃死。得到苏毅肯定的答复后,程文元大喜道:“苏兄,你有武器我有钱,你我二人合作,正好各取所需。”苏毅笑道:“说到钱,我现在倒是不缺。”程文元摇了摇头道:“以后你用钱的地方会很多,你虽然带着山贼劫下不少银子,但和程家的财富比起来,那些根本不值一提。同样,我们程家最近也招募了一些人手,庄中也存有不少武器铠甲,但和你的山寨比起来,那些连乌合之众都算不上。”苏毅笑着举起酒杯道:“那就祝我们结盟成功。”程文元也笑着举起酒杯碰了过来,二人相视而笑,只是双方各自心怀鬼胎。张之进离开后不久,沐小欣便传来消息,黄文炳已经上报朝廷,将铲除万家分会的功劳算在苏毅和程家身上,而黄县令反倒没有落到什么好处。黄文炳这么做,自然有私心,他虽是大楚左相,但辽东毕竟天高皇帝远,糜家在当地势力通天,得罪了他们,即使黄县令是黄文炳的侄子,恐怕也免不了会受到糜家的报复。只要掌握那条驿道,黄文炳的目的便达到了,至于功劳方面,全让给苏毅和程家,他也不在乎。这样一来,黄县令也只能乖乖的留在荆门县,继续为他掌控者那条驿道。而糜家仇恨的对象也从黄县令转变成了苏毅和程文元,当地苏毅带着刘飞烟和沐小欣洗劫万家一事,被黄文炳美化成有识之士勇闯虎穴。苏毅带着刘飞烟为了找到万家分会和胡人勾结的证据,不惜强冲万家老宅,沐小欣则代表黄县令一方,她起到的作用自然被黄文炳有意的弱化。刘飞烟代表的是程家,黄文炳因此找到合适的借口来提拔苏毅和程文元,尤其是程文元,本就靠着剿匪的军功混到一个低级武官的职位,黄文炳便找个借口,提升他为辽东的偏将,对此公孙一清自然没有什么异议。至于苏毅,兵部暂时将他任命为军候,派去幽州,隶属于刘虞部下。黄文炳分管着兵部的人事权,而且区区一个偏将和军候的职位,兵部尚书还不放在眼里,这个时候自然不会驳了黄文炳的薄面,对苏毅和程文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