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房医> 分节阅读 17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71(1 / 1)

谈会时用到的小花园其实距离饭厅不远,位置距离应府正门较近。而居住的院落,相当依次向里递进,而每一房的后面,对应他们的孩子,更是方便交流,类似于四合院,但又不是四合院的构造。柳清溪居住的地方,考虑到和下一辈孩子们不是很熟悉,居住太近以免发生矛盾孩子们的秉性应付山了解,因此安排的较远。待熟悉了以后再往外诺也不晚:“有点远,清溪你别介意。”“大师兄说笑了,给您添麻烦了。”在应付山和严氏的陪同下,几人在一个小小院落前停止脚步,里面只有两间房子,小巧精致,正是适合一个人居住。“我很喜欢,谢谢大师兄,谢谢大嫂。”“清溪客气了,你啊,和我孩子差不多啊,有什么不方便的尽管跟我说就行,这几日就委屈你住在这儿了。”严氏声音温温柔柔,眉眼间带着温婉。据说这位和应付山青梅竹马长大,然后顺其自然成亲生子,二十多年来相爱两不离,恩爱如初。也对,应付山本就英俊隽永温润的男子,和如水的严氏,配一脸啊。“嗯,大师兄大嫂你们辛苦了”送走两人,柳清溪在两个小丫鬟的伺候下洗漱完毕,躺到软软的床上。深呼一口气,赶紧闭眼休息,一天马车颠簸,要不是鼓着劲儿,浑身骨头都要散架了。一夜好眠,次日,卯时初,伴随着一声鸡鸣,柳清溪从梦中醒来,麻利洗漱换衣服,柳清溪顺着昨日走过的路往回走,直奔应老的居所。后面两个丫鬟紧随其后,本来准备带路呢,谁知道柳姑娘十分熟悉,一路走来,根本没有一次走岔道。应老院中,浅眠觉少的他早就起床了,此时正在院中锻炼身体,看到踏着清晨露珠缓缓走来的少女,面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不错不错,早到一刻钟。”“我家里这几个啊,那可真是一个赛一个懒,别说卯时了,就是辰时他们也来不了。”老人无奈摆摆手:“都是给宠坏了,行了行了,不说他们了,咱们开始上课。”竹制的凉亭下,丫鬟适时摆上一壶清茶,几盘茶点,一老一少坐在圆桌旁。柳清溪拿出随身携带的装订好书册大小的本子,掏出一个自制的炭笔,随着应老娓娓道来。笔尖沙沙的声音传来,伴随清风,伴随头顶昆虫的叫声,他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徜徉。“首先,建房子之前啊,最重要的选址,在选址的时候呢,一定要注重风水,风水好了,对以后仕途或是商途都有重要的作用。”“先来谈谈房子周边的环境,它们都影响着住宅的阴阳气场,周边环境如果是药铺、寺庙或者是坟场等之类的房屋,也都很容易影响到房屋的风水和气场。如果周边有山有水的格局,此种地理的位置则是最吉利的,且可旺盛阳气,则会很有利旺盛阳气。”柳清溪认真仔细的听,这种风水类的知识在现代的学习中很少涉及,那些一般由专门的风水师测算。但是如果自己掌握,有机结合的房子的布局,以及安全性耐久性等,将是一个大台阶的跨越。“丫头啊,这个选址可不能大意,差以毫厘失之千里,我们建造房子的时候这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至于具体的情况,要结合实际判断,上面所说并不是绝对的,你要在实际生活中多加锻炼,才能有效提高效率和判断的准确性。”“师父,那这一点点的差别怎么判断,如何精确把握”“这个问题不单单需要我的讲解,你还要融会贯通,我先跟你介绍一下基本知识,对风水学有大概了解,接下来再来结合房子的构造布局。”“比如房屋门口方位,门口是主要的纳气口,一般门口的方位可根据主人的命相来决定,例如“阳命火相人”喜用的方位是西南,那么西南作为门口会很有利旺盛气场,且大门看作为主要的吉利的方位,那么门口就会吸收着好的纳气,对家人的运势有影响。”房屋前方要明亮,明堂开阔和明亮则会很有利生旺气场,正如门前有水池或喷水池的比较好,但是如果是明亮和开阔无阻的,那么则会很有利旺盛气场,可带来好的风水运势。如果商铺的大门是向东北的,则门前不可见水,否则为正神下水,反糟破财。房屋背后要有靠,背后的靠也是一种稳固自身房屋和贵人的说法,背后有靠对贵人运有好的帮助,房子后方有几座楼宇高度与本身房子高度相同,因为几座房屋群集在一起,力量亦汇集起来,足够支撑本房屋,亦属于“座后有靠“之格局,即是“坐实“也。随着应老由浅入深的讲解,柳清溪仿佛跨越新世界的大门,进入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体会新知识的奥妙。风水八卦真的有其难以解释的奥妙之处,这种快速汲取知识的感觉一下子回到了学生时代,对某一个问题探知的欲望,对某一个新知识的渴求第三百三十八章 小矛盾一天下来,应老讲的意犹未尽,酣畅淋漓,柳清溪也十分过瘾,真的和这样的建筑大佬交流,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更是给改变自己更多的传统观念。“师父辛苦了”应老摆手:“不辛苦,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这么过瘾过。”除了几个上了年纪,渐渐减少交流的老伙计,比如李老,下面的小辈儿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女孩子觉得自己不适合干这个也就算了,男孩子一个个没啥天赋。家里几个儿子他没少费心力,结果都不甚理想,久而久之,也就不费那个劲儿了。难得找到这么一个有天赋又爱学习的徒弟,简直不要太满意。一天下来,年事已高的他一点不觉得劳累,反而觉得精神十足。“行了,今天一天我讲的不少,时间有限,你下面自己慢慢消化,明天继续。”即使豪情壮志,一天下来也口干舌燥。“师父,您在这儿等着,我去给您做几个小菜。”柳清溪随后示意丫鬟带路,来到小厨房中,里面各种时令蔬菜应有尽有,几个厨娘挥舞锅铲忙活个不停。“柳姑娘,您来这儿干什么”这位可是老太爷喜欢的徒弟,主子们都礼让三分,更何况她们这些下人“你们好,我想给师父做几道菜,聊表心意,给你们添麻烦了。”其中一个瘦瘦的厨娘让开身子:“柳姑娘,你用这个灶台吧,剩下的我们给主子们做饭。”就这样,柳清溪在厨房忙开了,现在中秋节刚过,天气虽然凉爽一些,但是终归带着夏日的余威,加上一天讲解,必定口干舌燥。此时最是适合清爽的菜色,正好厨房有几把青菜,柳清溪麻利的在厨娘的帮助下洗好切好,不做别的,就做一个凉拌青菜。害怕老人牙口不好嚼不烂,待锅中热水烧开,冒气咕嘟嘟的水泡,柳清溪静青菜放进去翻两道,抄熟了以后捞出来。放入少许盐,滴几滴香油和醋,最后排了两瓣蒜放上去,最简单的凉拌青菜。又做了一个清炒香菇片,外加一个润滑可口的鸡蛋米酒汤。看着少女干脆利索的动作,厨娘们纷纷点头称赞,虽然做的不是什么大菜,但看起啦清爽可口。“谢谢你们,我先走了。”柳清溪端着托盘缓缓顺着来时的方向走去。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十五六岁花季般的少女款款走来,神采飞扬,带着一股子机灵劲儿,只是看到迎面走来的柳清溪。少女冷哼一声,在她面前止住脚步:“你,凭什么住在我家,白吃白喝,你这干什么做菜啊也就下人能做这样的事儿,乡下来的就是没教养。”柳清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怎么说出如此飞扬跋扈的话。微微一笑:“这是我亲手做的怎么了表达一下我对师傅的孝心,比不得某些人,嘴上嚷嚷孝顺,结果就是空口白牙,还装作自己了不起的样子。”她就看不惯这样的小姑娘,净是被宠坏的孩子。话说虽然身处应府,应该为应老或者其他人的面子考虑,但柳清溪受不了这样的侮辱,她的心意,她的出身,并不能成为别人侮辱自己的理由。你嚣张跋扈一点可以,不讲道理也行,但是人格最不能侮辱。“你”少女被柳清溪几句话说的哑口无言。一看就是被宠坏了的孩子,在家中嚣张习惯了,这次一看柳清溪深得大家长应老的喜爱,家中其他人也都要给几分面子。平常爷爷都被对她这么亲近过,一时之间肯定接受不了,这才有了两人之间的对峙。“别你你我我了,等会菜就凉了,有时间多学学本事才是正经。”说完扬长而去,身后两个小丫鬟都不禁为柳清溪拍手叫绝。家里这位小姐是二房的女儿,名唤应彩儿,今年十五岁,最是得父母宠爱,应老也喜欢下面这几个漂亮可爱的小孙女。柳清溪一来,心底落差太大,少女跺脚,小嘴微撇,眼含泪珠,望着柳清溪扬长而去的背影狠狠咬牙。“你给我等着,一定让你滚出应府。”此时此刻两人的矛盾不再是争夺应老的宠爱,而是她一个大小姐居然被一个村姑讽刺,她咽不下这口气。冷哼一声,少女奔向自己院落,更是添油加醋的告诉几个哥哥姐姐。柳清溪自然没将这一点小矛盾放到眼里,不过是小姑娘的伎俩罢了。可是她不知道,此次的小矛盾引发接下来更大的冲突。应老院落中,柳清溪的清粥小菜深得他的喜爱,正合他胃口。“不错不错。”应老赞不绝口。到了这个年纪,自然不再喜欢那些油腻的大鱼大肉,反而清粥小菜吃完以后身体舒服,肠胃也受得了。“你也坐下来吃点。”师徒两人坐在小小院落中,享受难得清静的晚餐。与此同时,柳清溪杨奕辰深得圣上喜爱,大肆嘉奖的消息传遍每一个角落。距离较近的碧溪镇因此事引起一阵阵轰动,而某一个斑斑驳驳的三进大宅院中,一个中年男子胡子拉碴,醉眼醺醺。“你说什么圣旨什么圣旨”待下人再复述一遍,中年男子朦朦胧胧的眼睛中多了一丝清明。“圣旨,圣旨”念叨两遍之后,他突然嘿嘿傻笑:“那是我儿子,我儿子。”“呜呜呜”一个大男人,鼻涕一把泪一把抹了一脸,一会笑一会儿哭,哪儿还有往日儒雅商人的气质。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杨奕辰的父亲杨秉山,自从梁梅儿去世,温氏跟随杨奕辰搬到乡下,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那对母子仿佛没有这样的丈夫,这样的父亲。而那些年做过的错事,那双被蒙蔽的眼睛,确切来说是被蒙蔽,也是自己不愿意看清楚的心,让他无法面对妻子儿子。无法正视那段难以磨灭的错误,和对他们造成的深深的伤疤。他后悔了,真真切切的后悔,可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杨奕辰越是优秀,就越是衬托他的失败,越是让他终日不可原谅自己。“不行”第二百三十九章 秋收“不行,他不能这么消沉下去,他有儿子,有一个优秀的儿子,名字上达圣听的儿子。”杨秉山挣扎着爬起来。摇摇晃晃,往外走,破败的杨府再也不如之前的反正,多日不修剪的花花草草杂乱无章,遍布满地,青砖铺砌的小径上冒出棵棵小草。破败萧索的景象让人倍感凄凉,来来往往的下人不复存在,零零散散的几人也无心整理着日渐败落的杨府大院。每个人都像杨秉山这样浑浑噩噩度日。而听到少爷被赏赐的消息,他们的内心是激动的,转而又恢复平静,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少爷再也不会回来了,突然对杨秉山这个男主人也增添一丝恨意。后宅满满当当的女人看着杨府的败落,目睹杨秉山浑浑噩噩度日,再也不如以前那样拼命赢得他的喜爱,坐在铜镜之前顾影自怜。更有甚者偷偷卷起细软翻墙跑路,反正在这儿也不会有什么好前程。杨秉山对此默然而视,患难见真情,这些平日巴结的人都是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而现在,他更是怀念年轻时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