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房医> 分节阅读 27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70(1 / 1)

温氏有这样一面呢不过还好,这个婆婆她喜欢,两人性格合得来。而杨奕辰呢憋了这么久,食髓知味,如果不是怕柳清溪身体吃不消,他想拉着她再战三百回合。呃柳清溪看着他喷火的眼睛,当机立断,拉着他往后面小花园走去:“今天太阳不错,咱们看看风景吧”唉,真心有点累,可是她完全不敢回房间啊,难道男人都这一个德行话说前世那些乱七八糟的小说里说的真心没错,她可真是好好体验了一把。男人有时候太厉害了也不好。时间悄然而逝,杨奕辰三天的假期,在和柳清溪腻腻歪歪中度过。最后一天,陪柳清溪回门,其实就在隔壁。柳清岩一个人在家,本来成亲以后留他自己,柳清溪挺不放心的,不过他也说了,两家就住隔壁,一道墙的距离,和一家人没区别,让她安安心心。好吧,柳清溪有道理。到现在,不得不佩服杨奕辰,这相邻的房子住着确实方便啊。好吧,其实人家杨大少爷买的时候就想到了,直接高价买下两座,还不就是为了今天,能够顺顺利利把媳妇儿拐回家。当初这两个院子并不是都没人住,其实只有柳家这个院子是空着的,旁边那个杨奕辰为了拿到,出了两倍的价钱,人家一大家子才愿意搬走。如果不是为了钱,在枫林巷住了几十年,周边都是老邻居,谁乐意走啊杨奕辰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今天呢。恰好此时柳清岩等待县试成绩,不用进书院,一直待在家里,且全程参与操办柳清溪的婚礼,这是她唯一的姐姐,他作为娘家人,自然希望她幸福美满。而在柳清溪杨奕辰享受新婚喜悦的时候,一个劲爆的消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经由爱好八卦之人快速传播。原来,柳清溪和杨奕辰成亲之后的次日,工部侍郎梁玉敬的女儿梁淑儿,一夜三郎,如此劲爆,可谓是刷新京城人们的认知。如果说之前人们只是私底下八卦,不敢传到明面上的话,这一次,可是有人亲眼看见,这位京城嚣张跋扈的风云人物,和三个衣衫不整的男人从客栈走出来。白花花的肉简直要晃花人们的眼睛。那个场面,不知道多少人看到了,这下,谁都堵不住人们八卦的热情了。以至于现在的梁府,到处弥漫着压抑的气息,下人们走路都小心翼翼不敢发出声响。梁淑儿闺房,噼里啪啦的声音,不知道第一次响起,无人敢靠近。扭曲的脸庞狰狞吓人,撕心裂肺的怒吼响彻云霄:“是谁到底是谁”事后,她才明白过来自己被人陷害,她即使嚣张跋扈,即使喜好男色,也都是私底下悄悄进行,梁府后院最角落的一个小院子,装修豪华奢靡,全是为她准备的。可是那天,她旁若无人从客栈和男人同出,可谓是丢尽颜面,成为全京城人的笑柄。第五百二十七章 柳清岩中秀才在她最痛苦最难堪的时候,那些本应该属于她的男人正在和别人甜甜蜜蜜,梁淑儿自私自利的性格怎么能忍受这样的结果。以后京城的人,别说高门大户,即使是普通人家,也不会要她这样的媳妇儿,这一辈子,伴随着这个名声,注定不会有好姻缘。除非梁家一直这么繁荣昌盛,否则梁淑儿的结局可想而知。然而,她这样的结局,正是杨奕辰的安排,这个恶毒的女人一次一次的破坏他和柳清溪的感情,他怎么能容忍这个女人继续逍遥下去新婚之夜之后,他们最幸福的时候,就要让那个女人体会从天堂跌落到地狱的感受,要让这个女人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对一个人来说,最痛苦的折磨不是身体上的,也不是取人性命,而是让她看着自己讨厌的人幸福,日日夜夜承受内心的折磨。当然,事情安排下去以后,杨奕辰就没有再管,和自己媳妇儿亲热还来不及呢,哪儿有时间关注别人那些破事儿。对杨家柳家来说,大喜的日子,处处散发着欢快的气息,然而,朝堂之上,风云莫测,婚假归来之后,氛围发生巨大变化,处处弥漫着压抑的气息。唯一能够冲散此时弥漫压抑的事情,就是今年恩科的成绩。这一次,得之不易的机会对众多学子来说是惊天之喜,当然效果也是好的。朝堂之上,人才的缺失让官员们叫苦不迭,代理朝政的独孤昊是绝对的行动派,县试之后的乡试不像原来安排到秋天。这一次,县试名次出来之后,除了留出的赶路时间,乡试可谓是直接进行。而连带的,所有在任的官员全部被派出去,支持朝政选拔人才。从考试结束到名次公布,经历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此时,柳清溪新婚之日过去。这日,一大早,柳家下人跌跌撞撞跑进来:“恭喜少爷,少爷高中,京城参加县试的考生中,少爷您排第六”小厮小的合不拢嘴,看了榜以后,立刻跑回来向柳清岩汇报这个好消息。少年老成的脸上露出一抹遮掩不住的笑容,这几年努力读书没有白费。他迫不及待,抬脚就往隔壁走。杨家,新婚的柳清溪暂且没有上施工现场,和温氏婆媳两人没事儿逛逛街,欣赏欣赏风景,这不,柳清岩跑过来的时候,她俩正在浇花。“姐,婶子,我考中啦,考中啦”说完激动的汇报自己的名次。柳清溪听完以后,高兴的几乎要落泪。姐弟两个生活的艰辛没有人能够体会,只有他们自己清楚,现在,柳清岩考中秀才,意味着他在科举的道路上踏出成功的第一步。虽然第七名的成绩比不得杨奕辰连中三元,可对于十三岁的柳清岩来说,已经是不可多得的好成绩。用少年天才形容一点不为过,更何况京城教学质量好,读书的人也多,他年龄还小,以后前途无量。“好,好消息,婶子就知道小岩厉害,等着啊,今天我亲自下厨给你做好吃的。”说完不等柳清岩拒绝,温氏就自己动手开始忙活去了。姐弟两个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中读懂高兴的情绪。与此同时,居住在柳清溪新建房子的十里铺村民,欢呼声一片:“咱们村里又出了一个秀才,指不定将来又是一个状元啊”张五梁双手交错,来回踱步,堆满笑容的脸上漾起细微的皱纹,但这一点不影响他的好心情。其他村民,心里同样激动万分:“咱们十里铺风水好,出了杨大人这样一个大官,现在又有柳清岩,不行,回去我就得让我家臭小子好好读书,跟人家这俩人学学。”这接二连三的,他们心里头那团火燃烧起来了。就在这时,张五梁猛地一拍桌子,下了一个改变十里铺许多人命运的决定:“回去咱们办学堂”什么办学堂这个消息像炸雷一样在人们脑子里轰然炸开,这学堂,多么神圣的字眼多么神圣的地方,村长就这么下决定了他们像在梦里,对于这些村民们来说,有钱了,送孩子们上学堂,能学多少算多少,可从来没有把读书当做不得不完成的必须之事。然而,这一刻,他深刻认识到,读书是最好的出路,不单单是功名利禄,还有对后代的影响。更何况,十里铺现在有这个实力,有这个财力。“等咱们回去就这么干”张五梁直接拍板作决定。众人虽然没有张五梁这样的魄力,但是当有一个人领头的时候,他们是乐意支持的。次日,杨家,张五梁前来拜访:“清溪,你和杨大人成亲了,我们这么些人天天在这儿消耗也不小,要不然这样,回头我们就收拾收拾东西准备回去”“村长伯伯,您先别着急,小岩考中秀才,回头咱们热闹热闹再说。”柳清溪低头略微思考,“主要还有一个事情想跟您说。”张五梁看着柳清溪的眼睛,饱含信任:“清溪你说。”“村长伯伯,想必你也知道,我在京城这大半年,前期准备也差不多了,手里头也有要动工的房子,重新培养人才的话比较麻烦,关键还不是自己人,所以”“你想用咱们自己人”两人合作多年,默契十足,张五梁直接猜中柳清溪的意思。待看到柳清溪点头之后,张五梁立刻给出明确答复:“清溪,不说别的,咱们自己人,你说用,那肯定随时都行,我回去就安排。”“村长伯伯辛苦,不过请大家放心,如果有人愿意来京城帮我,待遇从优,有家室的我这边安排住宿,还可以安排活计。”“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对了,我这光顾着说别的,还没恭喜清岩考中秀才呢。”对于村民们真切的祝福,柳清溪全盘接受,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开心的事情了。接下来两天时间,柳清溪和张五梁商定安排人手前来京城的细节。第五百二十八章 修建学堂同时,柳家杨家外加前来京城的村民们,在自己家中,大肆庆祝一番。并且,张五梁安排好了启程回家事宜。考虑到接下来要安排一部分人前往京城,他询问现在在京城的人的意见,如果有人自愿留下,并且认为来回奔波麻烦的话,可以直接留下。下了这个决定之后,立刻有人举起双手双脚表示自愿留下,其中就包括张三有,张大福等几家人。话说他们一直奉行的就是紧跟柳清溪的脚步,绝对不会有错。“成,既然你们这么决定,有啥话需要捎回去的,或者需要带东西回村里的,都给我说一声,最慢两个月,我会带人过来。”于是乎,事情就这么快速定下来。“对了清溪,这几天一直忙,有件事情还没来得及跟你说,是这样是啊”他把筹办学堂的事情提了一下。柳清溪哪儿会不同意,自然全力支持,要知道,教育是国力强大兴盛之本。“村长伯伯,我不在家里,所有的事情都要劳烦你安排了,放心,盖学堂的费用什么的,从我这儿出就行。”到了她现在的地步,手里好几百号人,每天创造出来的价值用来建造房子的时候,完全小菜一碟。这时,她不得不再次佩服张五梁的能力和远见。就连她自己都忽略了修建学堂的事情,当然,现在她人在京城,很多事情都鞭长莫及。而不管是柳清溪,还是张五梁,都是说做就做,不拖沓的人。既然决定要带人来京城,要修建学堂,张五梁就一刻都闲不住,一天时间安排好了所有事情。带着剩下不愿意离开故土的四五家人离开京城,返回十里铺。这么来来回回一折腾,又是大半个月时间才回到家中。此时,十里铺在人们自发自觉,在小队长们的带领下稳步发展。时隔将近两个月时间,再次归来,就连张五梁都不得不承认村里发展的迅速。这次,参加柳清溪婚礼归来的同时,还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不到一个时辰,十里铺要修建学堂,要让每个孩子都读书的消息传到每个人耳中,顿时,十里铺沸腾了。“村长,我们能做什么”既然是有利于大家的事情,村民们自然想出一份力,所以,张五梁家中围满了人。“好,这次修建学堂,清溪说了费用由他负责,咱也不能老是占清溪的便宜,所以咱们有人的都出力,做力所能及的活怎么样”“村长说得对,咱们村出了两个秀才了,指不定咱们自家孩子也是读书的料,可不能给耽搁了,大家伙说是不是”众人一片附和的声音。如果原来他们温饱还有问题的时候,自然没有功夫想这些杂七杂八的。可是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过上富足的生活,没有人怀疑柳清溪的能力,也几乎没有人勾心斗角,所有人面对的机会都是平等的。那么为什么还要斤斤计较呢等到修建学堂的事情落定以后,张五梁又给村民们开了一次动员大会:“这一次我回来呢,想必大家也知道三有他们留在京城了,自然,也是有原因的”接下来,张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