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醉枕山河> 分节阅读 5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3(1 / 1)

下的吕皇后了。这番场景远远看去端的是融洽,这两位周皇朝最有权力的女人相互直接如此相亲相爱,看上去完全没有前世大家苦恼的那些个婆媳问题。看上去像是在唠家常,可仔细看去,周围的下人大都距离这两位很远,离着近的几位老嬷嬷也是表情木讷,不敢随着这两位的话语露出什么表情反应。眼观鼻,鼻观心,装作是一副充耳不闻的样子。倒也是,这两位唠起家常,却也都是天家的事情,哪里是寻常人等敢听进去的,更别说是插嘴了。太后躺在藤椅上,微微地摇着,看着御花园里的精致,眯着眼睛恍着神,蓦地开口缓缓地问道,“我听着林将军还有个孩子,前几天来了京城,皇后你觉得如何”皇后神经一紧,知道这次谈话终于说到了正题,微笑着小心应对,“林小子倒不愧为那两位的儿子,在这届的春闱里拿下了会元,且倒也没和春闱案扯上什么关系,想来是很好的一个小子。”“既然你也觉着是好的,怎么封儿还和林小子起了冲突我听说李彻为此很是恼火,竟是没给封儿留面子,当着梅尹的面在刑部大堂上就动了手将人带走了,真是成何体统”皇后听着这话却也不太敢接,不知道太后这句成何体统说的是自己儿子三皇子李封还是小王爷,便不敢贸然开口,只是低头听着。“说到底,这老林家于我们家是有恩的。”太后缓缓地吐出了这句话,语气跌宕起伏,像是想起了从前的事情。“这做人呐总是不能忘了本,当年林小子和刘丫头帮了我们李家很多,是我们欠了他们的。就是你,当年还是刘丫头救下的,不能吃着苦的时候念着人家的好,如今富贵了就拿人家孩子出气。这不该是天家的作为,传出去,世间的百姓们又该怎么看待我们”当年陛下出征,回娘家借兵的皇后半路被敌人劫走。那时候周的形势还不好,一时半会根本调不出兵来,否则也不需要行险让皇后回娘家借兵了。调不出兵力去打,因而皇后很是吃了几年的苦,原本还要再迟上几年,还是林将军夫妇始终惦记着此事,最后险之又险地勉强将皇后救了出来。那次行动危险系数极高,太后年岁大了总是喜欢提当年的事情,很是讲究因果报应,因而对三皇子这番做派很是不满。皇后心里也清楚,自己这个儿子性情跋扈了一些,行事多有些乖张,很是不讨陛下和太后的欢心。可她心里也有自己的苦处和难处,“可盈儿他死活不肯继承大统,如今李允为太子,数次行监国权,陛下又整日钟情淑贵妃,对七皇子李倓多有恩宠,封儿他心里难免不是滋味,性情也就乖戾一些。”皇后虽然知道自家儿子做的不好,但毕竟她就只这两个儿子,大儿子常年在外,只有三皇子一人陪伴身边,陛下对自己又多有冷落,不免对自己儿子过于恩宠放纵。太后听着这话却是动了怒气,脸上的慈祥一扫而空,满面寒霜冲着皇后训斥了起来,“盈儿掌着富饶之地,允儿母亲死得早,说到底也是你的儿子,你又在和哀家数落什么”几位老嬷嬷见太后动了怒,便都悄无声息地齐齐退了出去,面无表情,只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这些年来陛下多忙于政务,朝中士族权利过大,多年也未解决,这些事儿你帮不上忙,自家的子女就该你多多管教。你那个好儿子,平日里走马弄鹰,这几年总算知道积累学习,却走得是这等下作的路子,又怎么让陛下喜欢的起来”近几年来,三皇子渐渐长大,总算也是学会了招纳门客,只是经验尚浅,行事偏颇了一些,在春闱案中份额不小。此事不仅陛下不怎么高兴,如今看来这位太后也是多有不喜。比之小王爷的替陛下分忧解难,这位三皇子分明就是捣乱嘛。对比之下太后当然对此有些不满,此刻皇后还在和自己闹,说觉着陛下不宠三皇子,她又怎么能不恼怒呢只是这位皇后也是可怜人,昔年战争的时候为了给自己儿子借兵,在敌人那里遭受了几年的牢狱之灾,如今陛下也的确有些冷落她,看着她被自己一凶,眼泪都快掉了下来,心中也大是不忍。便又出言劝慰道,“这恩宠是陛下给的,也是他自己挣的。你来和哀家闹又有什么用呢若是他好学一些,聪明一些,不总是做这些丢面子的事情,陛下自然也不会厚此薄彼。”皇后听着心中暗喜,知道太后虽然嘴上还是批评着三皇子,但实际上已经心软了,一定会为他争取一二。自己若是再哭丧着脸只会扫了太后的兴致,便振作了一番,稍稍抹了抹眼睛,重新笑起来继续陪着太后聊。“况且此事允儿做的也让人不大舒服,彻儿已经言明了只会替陛下分忧,皇子之间的事情他概不会插手,允儿却是借着林小子的关系,要把叶王府绑在林小子身上。现今林小子和允儿交好,和封儿交恶,彻儿便被拉到了他那边去。如此手法却是不大地道。”第六十五章 皇宫里中皇后听着欣喜之际,太后的话还在继续。“待得来月的殿试结束了,我让陛下出面寻个由头,让封儿和彻儿还有林小子好好聚聚,这两家昔年也是交情匪浅的,有什么误会就坐下来解决喽。这般动刀动枪的做什么”一听太后这做法,皇后倒是不敢苟同,年轻人哪有太后那般年纪的人看得开,哪里是几句话就能说得通的。不过太后接下来的法子,皇后倒是完全没有想到。“你说,杏丫头年纪也不小了,让她去看看林小子,若是把你这女儿许给林小子,两边这点误会又算的了什么陛下就这一个女儿,林小子娶了你女儿,他举目无亲的,只有枝叶稀疏的叔父一脉,这不就等于成了上门女婿”皇后想来这林小子才学极好,又得陛下赏识,算起昔日里的情分来的确是配得上自己女儿的。只是这女儿独一个,不仅陛下宠她,自己也是宠得紧,此刻说到女儿的婚事,不禁有些忘了这名利场里的斗争,倒是想起了自家女儿的意见。太后也是活成人精的人了,看着皇后脸上神色的变换,早已猜到她的心思。心中不免有些不乐意,觉着皇后的格局实在小了一些。在太后看来,林小子有才学,这时节又正赶上陛下启用自己信得过的人才之时,林小子当然是前途无量的。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来,天家欠了林家这么多,在太后心里很是堵的慌。年龄大了,就想子孙满堂,想起昔年欠了林家的,便想撮合他和自己这个宝贝孙女儿。而在太后看来,这两家结交最好的方式就是姻亲,尤其这林小子父母家的人都故去了。皇后既然为了儿子求到了自己跟前,却又是舍不得自己女儿。而这皇后的女儿难道就不是自己的孙女吗这宫中儿女的婚嫁之事,本就该是皇后张罗,杏儿已经年近二十了,迟迟不指婚一直是太后心头的一块石头。如今正巧赶上林甫进京。太后是老人家了,此刻突然动了指婚的念头皇后却是犹犹豫豫的,便有些不大高兴。再加上此次本就是三皇子生事,事情做得难看,便不想再说,从藤椅上站起身来,旁边的老嬷嬷和宫女们赶忙前来搀扶。太后只说是乏了,便先行离去了。只留下皇后一个人低着头站在那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比之这边的争争斗斗,谈婚论嫁,皇宫那边的格局又是大不同。今日京都里闹出的动静,小林公子拜访江太岳,三皇子李封指派梅尚书抓他审讯,要刑讯逼供打他三十杀威棒做下马威。而太子则派人看着,林甫被抓时没有上前阻拦,而是略过不提此事,反手托小王爷前去解围。这一整串事情详详细细地写成了卷宗,就放在陛下御书房的桌旁。陛下也早早地就看过了这份卷宗,并不以为意地放在了桌旁。又拿起了奏章批阅起来。直到日落西山,天有暮色,手中的东西统统批阅了完,站起身子走动的时候,这才好似刚刚想起了这件事。“你说,他究竟是学会了慕青竹几成的水平”陛下走着走着,身形突然一滞,所思虑的问题和后宫层面则是完全不同。张公公知道这是主子在和自己说话,连忙上前几步,“前些年那边的人传来了消息,说小林公子醉心诗书,整日里不思练武,叶王爷为此很是恼火。而今小林公子十七岁半,按理说不超过一两品的水平。”“放屁”皇帝笑骂道,“慕丫头的性子我最清楚,庆之没有学到五品之上的水平,她是万万不会放心他一个人来的。”“那奴才就不好乱猜测了。”张公公被皇帝骂放屁,反而开心的笑了,“今个儿本来苏大人按照陛下的指示,蹿腾着梅大人要打他板子来着,本来陛下能窥探一二小林公子的底牌,却是没想到被小王爷打断了。”说起此事来,皇帝也是哈哈大笑,很是欣慰。“允儿这一手使得漂亮,林小子和彻儿封儿都差他不少。只是彻儿本就无心这权谋之术,不学这手倒也无妨。林小子心性不错,自小不显山不露水地藏着拙,不骄不躁,把朕都给骗了,没想到朕那个将军弟弟却是生出了一个大学士的料出来。”春闱会试前十的卷宗陛下早就看过,他本以为江先生把林甫推到那么前面是投机取巧,顺势就推了自己学生上去,没想到看了卷子之后,这林小子竟然答的如此之好,真有第一名的实力。今年的题目之二连这位陛下都是有所耳闻的,林甫不仅轻轻巧巧地成为了唯一一位答上了所有坑爹题目的考生,竟然还有闲心在卷宗上写蝇头小楷来调侃自己和考官。这当惯了一国之君,整天听多了马屁和山呼万岁,偶尔被调侃一下天下大才如阳货,此物陛下所欲也,倒也竟然会不由自主地会心一笑。张公公那天可是看呆了,第一次见看春闱会试的答题卷宗还能看笑的,早就听说了小林公子春闱答题的时候就边答边笑,看陛下这模样,里面当真是有些玄机。皇帝发觉了这小子这些年一直在藏拙,又了解慕青竹的实力,自然很是好奇这位到底武道水平几何,是不是文武双全,因而那天那位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苏名启苏大人上报天听,说春闱案犯事最多的三皇子反倒要整治整治这位一枝独秀的嚣张之徒的时候。皇帝就一挥手说打,给朕打,看看他到底藏了多少东西。陛下这些年都是大开大合的,哪里见得惯穿越人士的这点小手段,心下很是不喜,倒也不是真的不喜欢那种,只是倒起了几分和他做做对的玩心。小林公子要把自己的武艺用自己的文采盖着,弱不禁风的样子掩着,陛下就起了心思偏要看看你能忍到什么时候,又能忍住多少。而至于自己两个儿子关于这出闹剧的小手段,却是压根没有放在眼里。不过显然的,话里话外都能感受到,他对此次太子的行为很满意。第六十六章 皇宫里下俗话说的好,屁股决定思维,陛下屁股下面的那把椅子是独一份的,他的心思自然也是独一份的。比之诸位皇子,皇后太后看问题的方向,皇帝陛下心中想的事情却是和他们完全不同的。如今的周皇朝也算是春秋鼎盛,天下太平。有了叶城作为经济中心,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势头都算是不错。随着自己的年纪大了,渐渐地,这位完成了武定天下,文治天下的开国皇帝,开始思虑起自己百年之后的事情来。这三位皇子,后宫里的皇后贵妃,甚至太后,想的全是谁来坐这把椅子的问题。而皇帝不同。他作为唯一一位一直坐在这把椅子上的人物,看事情的眼界早已超脱了“哪个儿子来当皇帝”的局限,来到了“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儿子这把椅子坐得稳”这个方向上。其实说句心里话,他倒是不大在乎这三个小子究竟谁最后能赢下这场夺嫡之争。子子孙孙的,就让他们闹去罢。只要闹的不过分,只要手段不难看,皇帝乐得这几个儿子相互之间打压斗争。因为这皇帝的位置,哪里是什么人都能坐得好的只是安安稳稳地长了几岁,然后就轻轻巧巧地坐上了皇帝的位置,这种皇帝是很难有什么作为的。要做好皇帝的,需果决,要心狠,有远见也要有权谋,懂帝王心术,也要明了人情私心。这些个东西如此驳杂精深,又哪里是书本上看得到,学堂里学得会的唯有实践得真知,也只有在这种赤裸裸的争斗当中,皇子们才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怎么才能做到这些。要果决,因为机会转瞬即逝;要心狠,这斗争当中宁愿害死别人也别让人害死自己。尤其是这帝王心术和人之常情私心,就如此次三皇子让梅尚书去作先锋,结果触了小王爷的霉头,被太子彻底的算计到了。他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策略,如何怀柔林甫和小王爷,如何安抚梅尚书等等,这些东西就是皇帝希望他在斗争中学到的。不是历任的帝王都有看着自家儿子们相互残害的恶趣味,而是坐在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