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还是用大牛家的牛车,现在因为秀儿表姑的关系,杨李氏使唤起大牛来更是不客气。定亲之后,杨家人同大牛婶家的关系变得更加亲近。自从春秋几个孩子知道大牛要娶的是秀儿表姑后,对大牛都格外亲热,这还没娶亲呢,就开始一口一个姑父叫着大牛,弄的大牛的脸一直是红彤彤的,都没下去过。杨李氏为了看孩子也坐在大牛的车上,看着前面赶车的大牛,自然而然的询问道“大牛,你娘定了日期吗”大牛听到杨李氏的话,转头笑呵呵的回道“我娘说了,和岳父商量了一下,都说今年十月二十号就不错,然后就那天嘞”大牛喊完岳父,还有些不好意的避讳杨李氏。杨李氏没想到自家妹夫在这方面居然这么果断,心里有些惊讶。看着大牛的神情也有些复杂,随后也只是点头“也好,趁早定下来对秀儿也不错”心想她那妹子一天一个幺蛾子,早点定下来也行。“五奶奶,你放心,日期虽然近了些,可我娘说了,不会亏待秀儿姑娘的,房子等年后就建,到时候我和秀儿出去过,我娘说家里地方小,再说二牛也大了,过两年还要定亲嘞”大牛解释的认真,生怕杨李氏误会他对秀儿不重视。“嗯,这个不错,你和秀儿都是好孩子,将来你们好好过就行”杨李氏不在意的挥手笑笑,心想还是胜子媳妇想的明白,秀儿这回算是找到好人家了,小时候过的那么苦,现在终于轮到舒心的日子嘞。她是真心为这个孩子高兴。一路上孩子们叽叽喳喳的不断问大牛各种问题,童言无忌,只把对方问的左右闪躲。等牛车到地方后,大牛连忙找了一个借口就赶着牛车逃了,逗的春花站在后边揉着肚子哈哈大笑,直说大牛哥这是害羞不好意思嘞。“行了,别笑了,你们几个快点过来搬东西,一会儿该来人嘞”杨李氏将闲着的春花几人喊了过来,又把铺子一旁的小门打开。现在才六点左右的模样,隔壁的包子铺也才刚刚开门,杨李氏冲着对方招呼一声后,又忙了起来。春秋几人抱着一旁的这些瓶瓶罐罐往厨房里边送,杨为民几兄弟正忙着摆桌椅板凳,袁氏拿着抹布正给桌子擦拭干净。顾氏直接带着杨春妮进了后院,毕竟这一次他们大房要在这里住十多天,一些包袱之类的也要放好。杨春军这才没有跟来,顾氏是这么打算的,这两天铺子开张一定很忙,到时候又很吵闹,她家军儿哥在后院肯定没有办法读书,为了儿子好,顾氏决定过几天等铺子生意稳定了在把杨春军接过来。“妮儿,你去把这些包袱都放屋子里,等晚上在收拾,娘先去前边铺子帮帮忙,一会儿人来了怕是忙不过来嘞”顾氏一边抱着包袱往里走,一边喊着后边刚进来的杨春妮。“诶,娘,你放着吧,剩下的我来就行”杨春妮回道,伸手捡起一旁的两个衣服包袱走了进去。“行,那就交给你吧,最右边的屋子是给军儿哥住的,旁边的书房,离得近到时候也方便,左边是你和花儿的,这里房间少,你和花儿将就一下吧,小石头和我们住对面这个大的,你看咋样”顾氏回头看着春妮。“行,我没啥事”春妮很痛快的点了点头,要不是铺子开业这两天人多,她是应该在家的,反正他们在这里也呆不了多久,春妮也不计较这么多。顾氏听后直接把包袱放在台阶上,里边的衣物都用防水布包着。顾氏也不担心发潮,嘱咐了直播春妮,她就忙着跑回前边,前边还有一堆事等着她嘞古代的铺子开张都是有讲究的,像什么吉时日期也都有考究,杨家虽然算是农户,可大致的礼仪还是不差。就像现在,杨老头在门口两边特意挂上了新买的鞭炮,头顶上的杨家吃食铺几个大字正被红布遮住,红布系着结扣垂在两边,准备到吉时的时候在揭下来。铺子里忙的热火朝天,春秋手里正拿着之前让杨为柏做的几块木板,递给杨为松让他挂起来。木板上刻着凉面,凉皮的字样,字样下边是简易的图画,代表物品东西,再下边的则是钱数,也算做是简易的菜单吧,春秋打算把它们都挂到铺台的后面,这样点单的时候不认字的可以直接指出来,同时也能减轻一下店铺的负担。“小叔,歪了歪了,往左边一点,对对,就是这里,别动”春秋站在地上抬头指挥着站在凳子上的杨为松安放木板,时不时的说两句提提意见。杨为松挂好一个,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双手扶住墙面,低头问道“那现在嘞还歪吗”春秋仔细看了一眼挂好的木板,一脸认真的说道“嗯嗯,不错不错,挂的可以”“诶,那接着挂下一块”杨为松笑笑,伸手接过春秋手里的木板。“嗯,这次偏右一点”叔侄两人这边好不热闹,让一旁的正抹着桌子的袁氏看到也是无奈的摇摇头,木板上的字是昨天春秋磨着杨春明写出来的,虽说没什么风骨,可也字迹清楚,笔锋有力。“老二媳妇,快过来一下”袁氏听到杨李氏喊她,连忙放下手中的抹布,朝着杨李氏方向走去,将有些湿的手在衣摆处随意擦了擦“娘,出啥事了”杨李氏冲着里屋的厨房说道“老二媳妇,去做点凉皮凉面预备一下,一会就要来人嘞,到时候现做怕是忙不过来”“诶,娘,放心吧,我这就过去”袁氏顺头应了一声,随后绕过杨李氏往厨房里赶去。厨房可不向之前那么空荡荡的,现在架子到处都摆满了瓶瓶罐罐,而且这个时候也没什么人,袁氏轻车熟路的从柜子里拿起一排白碗摆在眼前,然后又切了一些凉皮放进去,动作轻快利索。等到顾氏进来的时候,袁氏都已经做好了大半,大碗小碗都有。顾氏惊奇出声“哎呦,弟妹,你这速度可真快嘞,娘还让我帮忙呢这下子怕是用不上了吧”顾氏看着眼前码的整整齐齐的小几十只碗,有些诈舌。袁氏听后低头笑笑,冲着故事说道“大嫂,哪有你说的那么厉害,还有凉面没做呢”顾氏一听,连忙快走两步来到袁氏身边,接过袁氏手中的菜刀说道“那我来做吧,弟妹,你去歇歇,顺便帮我找找秋儿之前做好的凉面汤在哪”顾氏一手切着凉皮,然后直接放进碗里。袁氏抬手指了指顾氏身后那半人高黑黢黢的罐子,“大嫂,就是那个,秋儿说凉面煮好了用凉水拔一下,在直接放汤就行”说完后,又拿出一旁早就准备好的凉面准备下锅煮了。顾氏听后回头瞅了一眼,点点头,将凉皮做好后,便直接动起手来妯娌两人在厨房干的热火朝天,前面铺子也算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除了还在屋里忙着的人,剩下的几人早就站在铺子门口等着吉时到来。吉时到杨老头直接将铺子两旁的鞭炮点了起来“噼里啪啦”一顿声响,等到鞭炮放完后,杨老头直接伸手拽下了铺子上的红布,随后杨李氏走上台阶开始说话。“各位黑山镇的父老乡亲,今天是我们老杨家吃食铺子正式开张,为了感谢乡亲们的捧场,我们老杨家决定准备三天减价活动”杨李氏说到这里,看着一眼周围好奇的人们,笑着说道“这个活动是这样的,从今天开始到后天结束,各位乡亲进店买吃食,每买两份吃食,就可以少付一问钱,买三份吃食,就可以少付两文钱以此类推,买的越多越便宜,各位乡亲们还等啥嘞快点进来买啊”杨李氏这厢才刚说完,街道两旁来凑热闹的人们都站不住嘞,听说还能减价,都迫不及待的往里冲,顿时铺台门口尽是一些“来两碗凉皮”“我要三碗凉面”的话,让里边的杨为松忙的有些手忙脚乱。杨李氏站在铺子门口,看着进屋的人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看着不远处正忙的春秋更是高兴,不得不说她乖孙女之前建议三天减价的话就是又用,你看看,如今这副景象,还不知道今天他们能卖出多少呢“娘,你来了”杨为松站在铺台后边,艰难的应付一旁的人群,等看到杨李氏过来后,杨为松连忙将自己的位置让给了他娘。“嗯,你去帮为民的忙吧,顺便再把后院那些闲置不用的桌子搬进来,你看看屋子里这么多人,都不够用嘞”杨李氏一脸淡定的挥了挥手让杨为松离开,随后则是笑容满面的招待在她眼里都是银钱的客人们。那笑容,看的杨为松有些愣神,没想到他娘居然能笑得这么欢。当店小二的春秋几人更是忙的脚不沾地,不仅要记下客人要的是什么,还要记住是大碗还是小碗,要不要香菜等等等等,所以一上午下来,春秋几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出了错,不过好在大家要的都差不多,也就没出啥大事。不过这件事还是在春秋心里留下了痕迹,趁着中午吃饭的时候,春秋心里已经计划着点菜单了,不然谁能记得住这么多要求啊。因为铺子里人手不足,所以杨春妮在忙活完后院的事也被顾氏着急的喊了出来,这样三人做的凉皮才勉强供应的上前边的要求,没有之前那么供不应求了。等到下午四点左右的时候,铺子里已经很冷清了,春秋笑着送走了最后一位客人,直接累的趴在了桌子上。这开业三天呢,明后两天估计来的人还会更多啊一想到这个点子居然是自己想出来的,春秋就欲哭无泪,虽然挣得多,可这活计也真是累人啊几个充当店小二的都坐在桌子上休息,收了一天钱的杨李氏则是精神抖擞,正拉着一旁的顾氏说话“老大媳妇,我看明天来的人会更多的,你今天晚上和妮儿在多做一点凉皮,我和老二媳妇回家也做一点拿回来,今天的酱汁也不够了,明天我们在多带点过来”顾氏听后也不觉得累,只是想到了更多的银子,连连应口“行,娘,今天我和妮儿多做点儿”“那就这样吧,我看这天也不早嘞,我们先回家,明天一早我们再过来”杨李氏抬头看了看天,回头说道。“诶,行”顾氏点头。杨李氏说完,直接喊过一旁的杨老头去赶车,春秋听到后,拉着一旁的虎子起身,两人跟着大部队往牛车的方向走过去。众人晚上回家简单吃了口饭,杨李氏带着袁氏又忙了起来。春秋也没闲着,拉起一旁的虎子,一边让他准备好干净的罐子,自己则在一边调制要用的酱汁。今天卖的不错,不管是凉面还是凉皮的酱汁都没有了,春秋都需要重新调制,而且按照今天的人流量就能知道明天会有更多的人来,为了方便,春秋直接将酱汁都多调了一罐,等春秋忙活完事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月亮害羞的躲到了厚厚的云层里,周围一片漆黑。春秋熄了小厨房的油灯,揉了揉发红的双眼,迈着有些酸涩的步伐往回走,看着对面大厨房还灯火通明的模样,心里不由得感叹唉,这两天她奶和她娘都要受苦嘞tdivgt恶毒打赏加更正如春秋所预想的那样,开张大减价的活动成功的让杨家吃食铺在黑山镇打出了名声,也带来了更多的客人。与此同时,在这三天里,杨家众人也同样忙的脚不沾地,就连春秋这样的小孩子,也的过去帮忙,可以说,除了留在家里温书的杨春军杨春明两兄弟,杨家每个人都忙的半死不活。忙过了三天的人流高峰期,因为这新奇的吃食,也成功的让杨家铺子在黑山镇闯出了一些好名声,铺子每天都能卖出不少凉皮,凉面。如今杨春军已经搬过来和顾氏几人一起住了,白天的时候,顾氏几人忙着前院的铺子,杨春军自己就会出门去书店看看书,或者在后院书房写写字,日子过得也算是清闲,至于之前母子二人提到的顾聪,也早就忘的一干二净。顾氏如今更是想不起来她那个糟心的大哥,一家人每天都在铺子里忙着赚钱,虽然累,倒也过的自在。不过顾氏一家人过的好,有人可是过的难受。黑山镇属镇中心最为繁华,其次是南面,因为府衙和富贵人家都在那里,接下来是东面和西面,中等人家和平常人家都在这两面,最后则是北面,那里以前属于乱葬岗,后来因为乱葬岗被牵走,这里也就逐渐有人居住,只不过住过来的都是一些乞丐或者贫穷人家。尤其是北面靠山,显得极为阴冷,越往里走越觉得阴森可怕。房屋低矮,破旧的街道两旁布满了随处可见的物,空气中还弥漫着那令人作呕的味道。同样环境不好,阳光一天都照射不到。尤其房屋用的大多都是最低廉的黄土材料建成的,一阵风吹过,房屋就会被刮下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