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已,而且因为药膏的功效,尽管里边被春秋加了不少的花瓣,也难以掩盖中浓浓的药香,春秋将这种防晒药膏定义为半成功品,也就是残次品,算是随手制出来的小玩意,也没怎么太在意,没想到等到真正推出的时候,到还很受多数妇人欢迎,当然,李大多数的妇人都是那些常年在阳光下干活的农妇或者商贩,像那种大家女眷,基本出门都靠马车,也用不上这中防晒药膏。紧闭的窗户将整个房间都隔绝成了一个大大的烘箱,嘀嗒嘀嗒的汗珠落在地上摔成碎瓣,春秋倚靠在角落一旁,伸手正擦着脸颊两旁的汗珠。“秋儿,喝点凉水降降温”袁氏手里端着两碗白水走了过来。鬓角的汗水已经将脸颊两侧的头发浸湿,袁氏步履匆匆,春秋能清晰的看见两个白瓷碗底部那新冒出来的水珠。眼神一亮,春秋立刻扶着桌边站了起来,将手里的手帕随意的扔在桌上。接过袁氏手中的白碗,手上肌肤传来的刺骨凉意直接让春秋一哆嗦,瞬间感觉全身舒畅。迫不及待的连忙灌了下去,春秋只感觉浑身上下舒坦的不行,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爽”。“诶,这天气也不知啥时候能好些儿”袁氏也喝了两口凉水,抬头皱着眉望着门外,即使隔了好几米的距离,袁氏仍能清楚的看清那大地被烤得炙热之气,门外过往的行人具是来去匆匆的模样,生怕再多停留一秒就会晕厥。“不是说过两天就会下雨吗来两场大雨就好了”春秋想起今日来买药膏时一个妇人说过的话,笑着回道。袁氏瘪瘪嘴,淬了一声,“哼,听她们乱叫舌根,前些日子就一直说下雨下雨,如今这眼瞅着都过了七八日,看看这天上那明晃晃的太阳,哪有一点要下雨的意思,唉,估计今年的庄家是收不成嘞”“话也不能这么说,娘,过两天下雨不是县衙发布的公示吗”春秋对上袁氏的目光,解释道,“听说是京城那个叫什么钦天鉴算出来的,整个青阳郡都会下雨嘞”因为长时间没有下雨,临纺周围的庄家差不多都已经枯死,水稻还好些儿,水池里还能有点淤泥缓缓,像那些旱田里的小麦,大豆等作物,也只能听天由命了。就是因为庄稼的问题,临纺周围不少村镇的农民都自发的找上了县衙讨要说法,而且这次旱情并不仅仅只有临纺这一块地方,整个青阳郡都受到了不成程度的旱灾,之前阿奶也有送来口信,家里的庄稼也不容乐观,幸亏杨家村门前还有一条小河,村民们基本都是天天挑水浇田,也算能简单维持一下,但要是还迟迟不下雨,怕是有河也撑不下去。袁氏戚戚然的点头,“但愿吧,不然照这么下去,今年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啊”说道这里,袁氏转头问道,“秋儿,咱们家花圃的花草怎么样了”因为不下雨的缘故,他们杨家位于双叶村的花圃也不好过,要知道,花花草草养起来最是精细,一连多日不下雨的暴晒对于这些花草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天灾。春秋答道,“开花的都收了,剩下那些没开花的也都吩咐那些村民将花骨朵都摘了下来”袁氏满意的点了点头,“那就好,至于咱们下一次种植的时间,就等这场大雨之后吧”抬头望着一如既往的天,袁氏心里深深的祈祷,希望县衙那些告示没有出错,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没了粮食,怕是半年又要白忙。距离母女两人谈话没过两天,一场大雨便毫无征兆的下了起来。明天上午还是万里无云,热的要死的天气,转眼间便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起来,厚重深沉的云层下尽是一道道闪亮恐怖的闪电,母女二人早就给店里的伙计放了假,两人将美颜阁早早关门后,便去了二楼的隔间躲清净。明明是下午,可周围阴沉的更像是夜晚,好在隔间里还有没有重要的灯芯,袁氏又往里边加了一些儿灯油,点燃后将整个隔间照亮起来。这种天气,袁氏也没闲着,直接拿起一旁的的针线破锣缝起被褥,一边伸手忙着一边说道,“瞅着这天怕是晚上回不去了,到时候咱们娘俩就在美颜阁住下,这被缝补缝补还能凑活用”“娘,爹不会过来接咱们吗”春秋问道,虽然现在雨势很大,可保不准下午就停了呀,再说像她爹这种好男人的典范,怎么可能会扔下袁氏母女不管“你爹想来可也要看咱们这老天爷让不让啊听听这声音,怕是这雨今天是停不了,咱们早做准备,对了,铺子里还剩下一些儿糕点干货,晚上你就凑活吃点吧”袁氏直接一槌定音,春秋扎了扎吧嘴,发现也没啥补充的了。下雨天最适合干的事情莫过于睡觉,不过春秋显然不困,幸亏之前她在美颜阁留下了两本杂书,春秋连忙下地将两本杂书翻找出来。“哎呦,干啥去快点穿鞋”她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春秋也没顾得上,蹲在地上,撅着屁股一顿翻找。袁氏气的又喊了两声,毫无意外的没人回应。“这丫头肚子疼该难受了”袁氏感觉自己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没好气的一边翻着白眼一边小声数落。春秋全然不顾,只顾着自己那两本杂书,最后还是在书柜一角找到的,因为被压的原因,封面还带着尘土。春秋单手拎着两本杂书,拎到门外用力的扑了扑,随后又拿出怀里的手帕的擦了擦,感觉书面擦的差不多,才拿回床上看了起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旨意“诶二哥要回来了”“对啊”袁氏回道,“你爹大早起过来就是为这事来的”春秋愣愣的看了眼她爹,转头问起她娘关于信件内容,“娘,二哥为啥回来信里说了吗”不应该啊,春秋心里想着,前些日子她从京城回来的时候也没听二哥提起过他最近有空啊,一向心大的春秋完全忽略了在她回来时杨春明说的过些日子会回来的话。袁氏听完春秋的话,手指一顿,随后转头看着杨为柏,问道,“竟顾着高兴了,你快说说,咱们明哥儿在信件里都说了啥了”春秋汗了汗,感情她娘也不知道她二哥的信件内容啊。面对春秋两人那炙热的目光,杨为柏的身子吓得往后撤了撤,最后也没说出啥来,只是将怀里护得好好的信封拿了出来。“我也没细看嘞,只让虎子念了前两句,知道明哥儿要回来,我就拿着信封跑出来了”杨为柏说道最后,不自觉的低下了脑袋,手里紧紧的攥着刚拆封不久的信件,耳尖红红的,春秋一看就知道她爹这是害羞了。“行了,快拿过来让我看看”袁氏直接伸手抢过了杨为柏手里的信封,沿着之前撕开的一角,将里边的信纸拿出来打开,一目十行的将信封里的内容看完,袁氏嘴角上扬,终于控制不住的叉腰大笑起来。“哈哈哈,不愧是我袁芷芳的儿子,就是有出息”站在一旁的杨为柏父女看着袁氏这个模样,都吃了一惊。春秋连忙拉住袁氏的衣袖,张口心急的问道,“娘,你这是咋嘞二哥在信里说了啥内容啊”袁氏听完止住笑容,尽管嘴角的弧度一直上翘,低头扫了一眼父女两人,出声问道,“怎么想知道吗”杨为柏和春秋齐齐点头,用他们那一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盯着袁氏。袁氏满脸兴奋,压低声音在两人耳边说道,“明哥儿在信里说他已经得到了圣上的旨意,不日之后就要回咱们青阳走马上任嘞”“真的”*2杨为柏春秋两人具是齐齐吃惊。“那可不,信里写的清清楚楚,我还特意多看了两遍呢”袁氏一脸骄傲的拿起手中的信封扬了扬,嘴角翘起的弧度比之前还要大。“对了,娘,二哥有说他要上任的具体地方吗”想到整个青阳大大小小的城镇不下几十个,春秋接着问道。“诶”袁氏被春秋问的一愣,紧接着又拿起手中的信件看了起来,来来回回找了好几遍,袁氏遗憾的摇摇头,对着春秋回道,“没说,信里就说他不日之后就要回青阳上任,具体是青阳的哪个县城,信里没说,怕是你二哥故意的要给咱们一个惊喜吧”袁氏不确定的说道。春秋若有所思点了点头,也没同意也没否认她娘的观点,不过在春秋的脑海里,她总觉的她二哥要回来上任这件事不简单,至于不简单的原因,她还真不知道虽然信封里并没有交代杨春明最终要去的地方,不过看到自家儿子摇身一变成了大官人,袁氏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自从收到信封开始,她娘每日里必回念上几回她二哥的名字,念的春秋耳朵都出了茧子,有好几次春秋都忍不住想要和她娘抗议,结果无一不是被她爹或者虎子眼疾手快的给拉了出来。没人阻止,同时也没人搭话,袁氏过了几日的新鲜劲儿之后又盼起了她二哥回来的日子。“娘,二哥回来是去上任的,那能回临纺啊”春秋看着她娘又一次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跑到门口,她不得不出声提醒两句。“你这小丫头知道啥你二哥在信里都说了,若是时间来的及的话一定会赶回来,你看看这一连几天都是大晴天,你二哥肯定来的及回来”袁氏扯着嘴角滔滔不绝的在一旁分析,春秋听后无奈的翻了个白眼。她娘真是双重标准的严重,前几日还埋怨着天热天天盼下雨呢,结果呢,自从她二哥来信后,她娘现在不仅不盼下雨,还盼晴天,就是那种太阳越足,天气越热她越高兴,原因嘛,自然是因为天晴她二哥好赶路啊。也不怕她二哥在回来的路上中个暑啥的,当然,这些都是春秋自己在心里的附议,可是不敢说出来。“对了,铺子里的药膏还够用吗不够用的话让伙计会作坊拿”“够用够用”时间又过了几天,在她娘越来越期盼的心情中,她二哥终于回来了。看着不远处那个骑着骏马,走在队伍最前方的官服俊秀少年,春秋眼眶有些湿润。春秋表现的还算镇定,她娘袁氏则是一下子哭出声来,最后还是被下了骏马的杨春明给扶进了美颜阁。杨春明命令陪他一起上任的官兵在此等待,他自己也是穿着官服进了铺子。“娘的明哥儿,终于出息了”袁氏抱着杨春明眼泪止不住的掉,来来回回只将这两句话反反复复的说。杨春明一身官服已经被袁氏的眼泪浸湿了大半,不过好在他回来时,为了换洗方便,官服特意给他准备了两件,看来下午的时候,他还要在换一身才能出发了。小声的安慰怀里的袁氏,杨春明并没有告诉袁氏他即将要奔赴上任的地方正是袁氏的家乡平川县城。那个葬送了袁氏上下几十口性命的县城,这次回来,他一定会替他娘讨回公道。袁氏虽然激动,可到底还是分的清轻重缓急,慢慢的平复了自己的心情,袁氏低头拿起手帕擦了擦红肿的眼睛,嗓音暗哑,“明哥儿,你这是准备在临纺待几天离开”“嗯,下午就走”杨春明回道。“诶这么快二哥不多待一些儿时日吗”一旁的春秋急忙补充。“不了,耽误了上任可是大事,这些日子,在路上耽误的时间,实在是有些多”杨春明摇摇头,自打他说完话后,袁氏母女两人谁都没有接话。“那你这路上一切小心”袁氏轻咬唇齿,眼中饱含的无尽的担忧和不舍。“娘,秋儿,等我到了地方,会给你们写信的”杨春明应道。平川平川县城距离临纺县城的距离称不上遥远,但若是按照古代这种车马行程来说的话,也能走七八日的路程,杨春明在临纺也没有多做停留,简单的交代两句便又带着他从京城带过来的一队官兵上了路。袁氏心有不舍,可也无可奈何,泪眼戚戚的目送着杨春明离开,心里只盼着对方能早日来信,她好过去照看。平川县城比黑山镇的面积要大一倍有余,因为县城紧挨着边界,来往的交通要便利一些儿,也正是基于交通便利的缘故,平川县城里有不少新起的,老牌的世家大族。其中,这些儿世家大族最近也隐隐以宁家为主。早些时候,宁家和袁家一起在平川雄据一方,因此两家的积怨颇深,两户人家都是祖辈上发家的早,都是手握良田万亩,店铺若千,门户族家子弟众多,只不过,十多年前因为一场蓄谋已久的灭门惨案,袁家上下无一活口,从那之后,平川县城就成为了宁家一家独大的局面。平川宁家大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