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锦庭娇> 分节阅读 6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67(1 / 1)

言皆都吓了一跳同时站了起来。长袖善舞的贺兰谆这时也凝了眉。萧淮为什么去接她过来,原因明摆着,这婚事是被逼的。而燕王却并非惧着宫里与韩家的权势才会答应这么做,不过是顺势给他们一个面子,以图息事宁人。宋姣作为韩家选中的备婚人选,应当明白这个道理。何况相亲又不是订亲,岂有不容人拒绝的道理萧淮既然透露出不愿与她结亲的意思,她心照不宣地顺势为之就好。毕竟就算这样,她也没有什么实际损失。萧淮是燕王世子,而她不过是韩家的表小姐,连正经的韩家小姐都不是,她是没有资格在昭阳宫要求特别优待的。而她几次气忿顶撞,这便真等于是在逼着萧淮给交代了。这份迫嫁之心,无形中也显得突兀起来。众人都在望着萧淮。萧淮静坐未动,最后居然只摆了摆手:“送客吧。”第143章 竹篮打水秋氏和文远铮夫妇错愕于他的宽佑,转眼便就相互打着眼色往外撤。怎么了结这事是韩顿的事,他们可万不会傻到替宋姣出头,跟燕王府过不去眨眼殿里便人去楼空。贺兰谆走到他跟前:“你怎么老爱跟自己过不去”萧淮吃着鲜果,没搭理。“王爷已经着人传了霍究,他正在从定狱赶来的途中了。”萧淮捏了罐子里两颗茶叶,好歹出声了:“那恭喜你,又能看到我倒霉了。”贺兰谆正准备说话,门外便有侍官匆匆进来:“慈宁宫刚才来人在王府门口截住了温大人,斥责他办事不力,着礼部不得再在世子婚事上强行为之。“方才韩家也来了人,催促秋二奶奶与宋小姐从速回府。”贺兰谆凝眉。侍官又说道:“王爷还有令,请贺兰大人着人去半路迎霍大人,着他不必来了。”贺兰谆的眉头,立时皱成了萧淮手里的茶叶团子。沈羲拿着萧淮的帕子想了想,然后又起身走到帘栊下鱼缸里弯腰照了照,看到嘴上蜜渍,方觉先前失了仪。连忙掏绢子出来细细擦了,然后才又将他的帕子叠好放在案上,出了门去。苏言送她出王府大门。正要致意上车,端礼门外却恰好又迎来一路飞骑,扬起的轻尘都漫到沈羲这边来了。竟是七八匹架着骏马的好手。为首的更是一匹汗血马,马绺上镶着只杯口大的赤金狐狸头,而马背上的人二十岁出头,清矍俊朗,高挺鼻梁微勾,显出几分阴鸷。这人到了跟前勒马,目光自沈羲脸上滑过,然后与苏言道:“府里出了什么事”苏言冲他微微颌首:“小的不清楚。”这人倒也没多问,便就打马直接入了王府。沈羲好奇道:“这是谁”苏言略顿,凝眉道:“燕王府定狱的司监大人,人称王府三骄之一的雄狐霍究,姑娘不认识”沈羲顿住。霍究进了承运殿,门下解剑交了给侍官,然后进门冲燕王见礼。“属下收到消息便已赶来。将到门口如何又收到王爷吩咐撤回的指令”燕王点了块龙涎香,丢进香炉里。“你白跑一趟了。世子没等你到来上刑,便已经往宫里递了给皇上请婚的折子。如今慌了手脚的是慈宁宫。”说着他端着香盘转过来,扬眉道:“他如今不但不必受罚,且还自行了了残局。这回击的手段,怎么样”霍究微顿,垂眼道:“在属下心里,唯有王爷堪称真豪杰。”燕王笑了笑,缓步走出珠帘。到了王座下,他笑容却忽而敛了。“只可惜,他还是不够像我。”当日裴姨娘就说过,燕王府有“青龙白虎并雄狐”之说。青龙是萧淮,白虎是贺兰谆,而这雄狐,就是执掌五军都督府刑狱“定狱”的霍究。霍究是燕王从死人堆里救出来的。名字也是燕王起的。他一生只唯燕王之命是从,连皇帝他都不曾放在眼里。他不像萧淮这么生杀随兴,也不像贺兰谆那么温润谦和,但他的凶残却无人能及。他也不轻易与人有接触,但落在他手里的囚犯,燕王交代过只留一只气,那就绝不会有第二口气出来。只是他常年呆在京郊屯营定狱,因此沈羲还真对他关注不多。她这边回到府里,便着了旺儿上街留意燕王府与韩府消息。而韩家这边,宋姣回到府里便直接被迎到了安荣堂。温婵早已从下人嘴里得知了经过,见到宋姣时面色沉凝,虽没说什么,但很显然对这结果有些愠怒。倘若宋姣能成为燕王府世子妃,不光是她女儿女婿的地位能跟着水涨船高,她这个外祖母也将锦上添花,没想到她费了那么多功夫在礼部打点,却还是没谈成萧淮分明还拿了宋姣的香囊,可见是对那东西起了心的,只是究竟为什么又一口拒绝了而且为何在他出去一转回来之后,竟然立马就在那当口作出发动部下往慈宁宫递折子的举动她感觉他中途定是去见了什么人。而这个主意,八成就是这人出的。否则的话他根本多此一举把宋姣送过去,而可直接往宫里递折子她想不明白。这个人会是谁呢竟然想得出这样以攻为守的主意皇帝才十岁,至今谁都还没想到给他议婚这事,这个人究竟是怎么会想到利用皇室宗亲单薄无靠这件事,直接反将宫里一军的郑太后当然吃不消他上折子给自己设套,这逼婚的事,便就让他反手一招,眨眼间解决了等宋姣告退出去后她说道:“去打听看看,萧世子近来又新收了谁做幕僚”她这里算盘落空,宋姣心里又何尝不恨回到房里呆坐了半晌,心里头那股火还是旺旺的。她素日话不多,也不爱抛头露面,可这不代表她是个甘心受气的人。萧淮她是不敢惹,人家挑不中她她也没办法怪罪,可他对她的浑然看不上眼,却让人觉得憋屈她姿色强人一等,才情自认也还不弱,他萧淮就算各方面条件一等一,她也不见得半点配他不上。被他视若无物地拒绝,这于她难道不是冒犯吗他如果对她无意,那他要她的香囊做什么如果对她有意,又为什么直言拒绝她这样的条件,难道连让他稍稍假以辞色都不值吗但她也知道,就是再气忿,她拿他也是没办法的。谁让他位高权重,高到足以藐视所有人呢可话说回来,倘若不是他拥有着这样的身份,她又必对这世子妃位耿耿于怀一大早起来,沈羲便着珍珠去琼花台跟刘凌打听王府消息。这回刘凌倒是没跟她打马虎眼儿,直接告诉她萧淮的婚事黄了,礼部也没再拉着给他议婚的事不放。下晌她去万荣堂给沈若浦磨墨,又旁敲侧击地问了问朝上对萧淮杀大同诸将的事还持何态度沈若浦也说早朝上再没有人提及这件事。看来她还是猜对了,宫里那位一路厮杀过来的太后的确是个雷厉风行之人。第144章 我很害羞皇帝未亲政,羽翼也未丰,再者主要是兵权都掌在燕王府手里。眼下这个时候,能是提醒百官皇帝该选皇后了的时候么虽然短期内大周没有皇位之忧,燕王看起来也没有想坐这个江山的意思。可是真把燕王府逼急了,掀翻你这才坐了十二年的江山不是轻而易举么燕王府要功绩有功绩,要实力有实力,只要他们想要,便没有什么得不到的。不过沈羲也奇怪,就算这江山是李锭与燕王联手打下的,燕王有资格与他平分江山。可李锭当时究竟是怎么甘心放手让燕王掌着这天下兵马的又或者说,燕王是怎么从李锭手上争取到这份殊荣的那可是天下兵马将掌着天下兵马的藩王留在京师,面上瞧着是护佑李周江山,也可说是皇恩浩荡,可打仗亲兄弟,仗打完了,还能有那么亲热到不分彼此就算燕王当得起这份殊荣,李锭又岂会不设法替自己想想沈羲觉得有些看不懂这些弯弯绕。不过从太后作出反应的速度来看,她虽然有这份撩拨撩拨燕王府的意思,却还是未敢真正招惹。所以燕王府也才会给她这个脸面,明知他们把宋姣送到王府是起着监视的作用,也还是二话不说照做了吧只不过他也不是盏省油的灯,萧淮这里既着人将更烫手的山芋丢了入宫,他当然乐得看她跳脚了。韩家这边她已开始密切关注。宝贝外孙女没套着萧淮这头肥狼,温婵想必十分窝火。她窝火就好,她一窝火,就会有动静,她一有动静,属于她的机会才会到来。过了小暑,天儿就变得像蒸笼,除去早晨清凉,白天屋里简直都已经热烘烘。这几日厨院里日熬汤水解暑,空气里都飘着股淡淡的糖水味儿。沈羲怕热,又喜洁净,一出点汗便要沐浴,天天摊在竹簟上,恨不能时时龟息。裴姨娘便又上库房里挑了几匹浅色烟云纱给她制了几件薄裳。试穿的时候,裴姨娘望着她身上的月华裙,忽然就道:“姑娘一直没觉得身上不舒服么”沈羲顿住,不明白她什么意思。裴姨娘微沉气,看了看左右门外,然后道:“姑娘家大了,每个月便会来癸水。姑娘一直没有见红”她都十五岁半了。按理说很该初潮了。沈羲闻言头皮有些发麻,一直还以为她们不会关注她这些事情,没想到终于还是到这一天了。她垂头理着裙幅说道:“早已经来了的。我也有这么大了,这些事也不便跟姨娘说,我都自己收拾好了。”裴姨娘听到她说来了,神情微微变了一变:“来了”沈羲眨巴眼:“是啊来了。”裴姨娘屏息片刻,上前了半步:“我怎么没有听珍珠她们说起”“我也没有告诉她们。”沈羲定神,“我还是个小姑娘,我也很害羞的。”裴姨娘没再说什么,但是从她微翕的双唇里还是能够看出来她想说点什么,只不过她还是克制住了。只在沉吟半晌过后,嘱咐道:“那几日,可得注意点。下次什么时候来,告诉我一声儿,我给你弄点吃的调理调理。”沈羲自然爽快答应。不过她却不明白,裴姨娘听说她初潮早来了之后,神色如何会变得凝重这两日沈歆没来梨香院,还有几日杨家那边便得前来过聘,沈羲也乐得清闲。但是下晌正睡着午觉她就被沈歆给拽起来往拂香院去了。过聘的时候杨家长辈以及媒人是会过来的,这也是自上回三房捣乱之后沈歆再一次接受检验,而有了上回的事情,这次她在人前的表现也就显得至为重要了。“你看我穿这身可好这些钗环可还行”沈歆指着铺在床上的衣服首饰道。沈羲看了两眼之后便坐下来:“你这么紧张干什么越是隆重越是心虚。”沈歆绷起的神经蓦地松了下来,她说道:“我不也是急着想树立起好形象嘛。”说完见她一路走来两颊热得红扑扑,便让秋蟾去捧冰镇的莲子羹来,一面又让冬萤执扇给她扬风。沈羲满足地吃了口羹汤,想到杨家,她不免道:“这杨家那位太妃,在宫里很有地位”“还行。”沈歆在她这里学了经验,不打无把握的仗,这些日子也没少搜集杨家各路消息。“如今是太后垂帘听政嘛。比起别的那些个太妃来,杨太妃处境倒还算是不错的。“因为昔年太后跟端康皇后相斗时,杨太妃暗地里帮过太后一忙。“而且杨太妃的女儿宝铮公主又甚会讨太后欢心,先帝驾崩之后,无子的嫔妃们几乎全让太后给下旨殉了葬,杨太妃却留了下来。”无子的嫔妃全部殉葬这郑太后果然是个狠角色。杀这么多人,也不知道她究竟怎么生出儿子来的沈歆忙着杨家将来下聘的事,在梨香院呆的时间少了。府里也在忙着这个,而沈若浦近来却忙着衙门公务,皇帝又快龙诞了,着家的时间实在不多。小皇帝生日在乞巧节,算起来只有二十来日了。近来宫里各司,内阁以及礼部,鸿胪寺,到处都启动起龙诞大典盛事的步骤来。皇帝八岁未到已登基,可谓是摇摇晃晃上的这个宝座。如今好容易熬过了两年,十岁也算是半大孩子了。大伙都觉得可以行个大典来彰显下龙威,同时展示下登基两年以来于大周各项作为,得以让普罗百姓增长增长对周室朝廷的信心。于是这次宫宴,说是给小皇帝贺寿,还不如说是给大周扬威。“午时将分别在乾清宫与慈宁宫设宴。“申时御花园内将设校场行文武比试,各府男女子弟皆可入场。介时胜出者将能得到太后与皇上恩赏。“诸位看看可还有什么意见今日集议有了结果,各部也好实施。”乾清宫内,百官们散了朝后,各部要员又被留了下来。礼部侍郎文远铮背完流程,便冲四面诸官,以及上首龙案后端座着的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