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就有一支商队从咱家买走了一百罐腐乳和二十斤腐竹。要不是咱家铺子里存货不多,他们又急着赶路,等不及咱回家去取,他们买的更多。可豆腐就没啥稀奇的了,虽说不至于每个镇上都有豆腐坊,但出门在外的客人谁还没见过豆腐呀行路的客人中绝不会有人特意跑来咱家铺子。买块豆腐当宝贝带走。”“咱家虽说也带着卖豆腐,不过是为了给附近的乡亲们行个方便,省得他们跑去镇上买。大家想想,平日也就只有左近的乡亲们会时不时来买上一两块,能卖多少就算碰上集日生意会好些,但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五板。听说长乐镇上的许记每天少说要卖几十板豆腐,碰上集日卖出个上百板那都是小意思。仔细算算。咱家卖的豆腐连她家的零头都够不上。这就让她眼红妒忌,想要让咱们家破人亡,这都是什么人呀”站在一旁的姜月娥和姚氏姑嫂俩早就被赵氏的恶毒行径给气得浑身乱战。有些腼腆的姚氏不敢当着众人的面开口说话。而姜月娥不一样,听了赵三娘的问话后,忙咬牙切齿地接口道:“什么人阴险毒辣、不择手段的贱人呗”赵四娘有些奇怪,姜氏知道管不住她。是以不会自讨没趣来出言劝阻她。可姜氏对赵三娘和姜月娥还是很有影响力的,若是平时听到她们俩这么说赵氏。仁善的姜氏一定会立刻站出来打圆场,拦住她们俩不让说。可今儿姜氏居然一声不吭,难道是刚刚的闹剧终于让糊涂的姜氏醒悟过来了吗想到这儿,心怀期待的赵四娘忙转头看了一眼姜氏。果然只见平日一脸和气的姜氏这会儿满脸杀气,正冷冷地盯着那帮人。不仅如此,姜氏还死死拦住有些不安份的赵永忠。坚决不让丈夫站出去为赵氏漂白。郁郁寡欢的赵四娘看到她娘的优异表现,连日来阴霾的脸上终于绽放出了会心的笑容。受到她娘的鼓舞。赵四娘再接再厉道:“不错,她赵氏就是这样的人不过二姐,我觉得你未免太小看赵氏了,她这人有时还挺能忍的,不像是会为了几板豆腐就下死手的人。毕竟这样做还是很有风险的,付出的代价挺大,就算事成了,最后得到的不过是多卖几板豆腐,不大符合她那种把人往死里算计的性格。”话到这里,赵四娘顿了一顿,朝躺在地上的那人语重心长地说道:“这位大哥,赵氏会派你来做装死这么重要的工作,不管你在许记呆的时间是长是短,想来她对你还是比较了解,觉得能够拿捏得住你。同样,这个赵氏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想你和她接触得不算少,心中多少也有些谱儿。依我看,她可不光是为了几板豆腐,只怕是对咱家这些豆制品的方子起了贪念。你说呢”尽管地上那人的双腿刚刚被赵四娘用板凳拍个正着,一时间觉得剧痛难忍。可拍他的赵四娘毕竟只是个十一岁大的小女孩,虽说刚刚拍人的时候,赵四娘毫不手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却也只是让他疼痛了一时。这会儿那人觉得腿已经不是那么痛了,心下暗自庆幸双腿八成没被打折。当然那人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知道今儿被抓了现行,只怕是不能善了了,心下正自惶惶不安。这时猛地听到赵四娘朝自己开口问话,那人不禁吓了一大跳。要知道,如今在他看来赵四娘料事如神,自家老板娘的那点子龌龊算计根本就逃不过人家小姑娘的一双法眼。于是饱受惊吓的他下意识地承认道:“咱家老板娘虽然没有当着咱们一众伙计的面儿明说,可我私下里曾听她对咱家老板说,要是能把你家那些豆制品的方子弄到手就好了。”说到这儿,那人有些回过神来,一把坐了起来,忙替他家老板辩白道:“不过咱家老板最是心地淳厚,他当场就劝老板娘不要打你家方子的主意。只是他身子骨不大好,不能总是劳神费力地管着铺子里的事儿,如今铺子里的大部分事情都是由老板娘做主的。今天这出、这出总之,咱家老板他是毫不不知情的。”赵四娘不禁一怔,没错她是朝那人发问了,不过她并没有期待他会回答,只是打算中间停顿一下,接着径自往下说的。她完全没有料到那人会这么老实,竟然就此承认了下来,这可是极为重要的口供。要知道,滑不留手的乔福生虽然被她说得理屈词穷,这会儿人都被扣住了,同伙也“起死回生”了,可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承认自己是来寻衅滋事的,居然还是表现得坦然自若,露出一副被赵家铺冤枉了的可恶嘴脸。于是赵四娘顺着他的话点点头,坦率地说道:“不错,许记豆腐坊的许继业许老板确是厚道之人。只可惜家门不幸,娶了赵氏这个毒妇,连累了他家积攒了数十年的好名声。”说到这儿,赵四娘诚恳地说道:“大哥,我看你也是个厚道之人,今儿会来咱家铺子闹事想来也是迫不得已。毕竟这年头大家都是出来混口饭吃的,谁都不容易有时候东家让做些伤天害理的事儿,就算自个儿心里面不情愿,为了养家糊口,也不得不昧着良心去做。”听赵四娘一语道出了自个儿的心声,那人忍不住哭出声来,低头下头去小声说道:“我的寡嫂生我大哥的遗腹子时伤了身子,常年卧病在床,一直用药吊着。可这几年许记是老板娘当家,一直不按时发工钱,有时候能拖好几个月。就算勉强发了下来,也从来不会给齐。眼看着家里的积蓄就要花完了,工钱又迟迟领不到手,我大嫂的药就要快断了。这时候老板娘来找我,说我要是办成了这件事儿,就给我三贯钱。我、我一时糊涂就答应了下来。我实在是对不住你们”说到这儿,他猛地抬起头来,正视着赵四娘说道:“不过,请你们一定要相信我,我事先真不知道老板娘她那么狠毒,想要让你们家破人亡。我以为、我以为她只是眼红你家生意好,心里气不过,想把你家铺子砸了,给你们一个教训”未完待续正文 第142章 昨日种种赵四娘猜了好一会儿,想到脑仁子疼也没能猜出赵老爷子的险恶用心来。800猜不出来就不猜了呗反正马上就走人了,赵老爷子挖出再漂亮的坑来,也没机会哄赵永忠往里头跳了。思及至此,赵四娘安下心来,又见没有自个儿的提醒,赵永忠这马屁也拍的挺好。于是赵四娘匆匆离开姜家,又一心一意投入到她的事业里去了。赵家铺已于日前全部移交给了姜家,尽管店名仍旧叫赵家铺,但两家的分成已有原来的赵家七姜家三颠了个个儿,变成了姜家七赵家三。眼见纯利润一下子少了四成,“惟利是图”的赵四娘当然不会再在赵家铺里花费太多工夫。如今的赵四娘每天混迹在养鸭场和作坊里,就是想在临走之前再次查看一番,这两处是否存在着她尚未发现的管理漏洞。养鸭场还好,只需干活勤快,具备足够细心和耐心,就能够管理好。之前已经说过,根据赵四娘长时间的观察,刘家人完全能够胜任。甚至在前不久,这户勤快的人家还利用养鸭的间隙成功摸索出了孵化小鸭的技术,如今赵四娘家的养鸭场已不需要外购鸭苗,降低了不少成本。再加上照看养鸭场是一家人,工作中也就不存在着什么大矛盾。因而,养鸭场一直稳定地运营着。然而作坊里的情况就复杂多了,首当其冲的就是保密问题。之前也提到过,为了不让秘方泄露,赵四娘买下了黄三水一家,且为了黄家人能够专心替自家办事,她甚至花高价赎回了黄家的两个儿子。高投资果然带来了高收益,自那以后黄三水一家都尽心尽力地工作,并且时刻防备他人打秘方的主意。s就爱读书如果作坊的规模仅止于此,问题不大。可凭借着苏记这个平台,赵四娘家所产的各式酱菜、豆制品以及咸鸭蛋等已经渐渐在整个幽州府推广开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作坊每天接订单接到手发软,生产速度完全跟不上订单速度。在这种情况下,赵四娘当然想要扩大作坊的规模。于是她又在作坊的旁边加盖了厂房,甚至连员工宿舍都多加了十几间。可这些硬件设施好说,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却迟迟不能到位。毕竟食品加工的技术含量不高,一旦有内部人员泄露了制作工序,这些独家产品就会沦为大街货,因而赵四娘坚持只肯在作坊里用和自家签下死契的工人。然而,现实是知根知底的本地人姜老爷子不让签,求上门来要求签的多半是些不知根底的外乡人。经过再三挑选,谨慎的赵四娘继黄家之后,也就签下了经熟人引荐过来的两家人。一家就是北岸黄家的同乡,另一家则是南岸高店村的乡民。诚然,整体来说南岸是比北岸过得好些,但也不乏卖儿卖女的人家,高店村的宋家就是如此。这户人家就是在走投无路之下,通过姜家的姻亲辗转求上了门。见赵四娘犹豫,他家甚至还拉了远亲宋氏来说情。几经周折,这才顺利卖身入赵四娘家。偌大的作坊就靠三户人家工作,本就不太施展得开。再加上,这三家人会主动要求卖身为奴,最大的原因就是家里老弱太多,自家无力维持生计。可想而知,三家中的可劳动人口极为有限,完全够不上作坊的生产要求。降低点要求,随便再招些不,赵四娘不敢冒险。故而,新厂房已经竣工好一段时间了,作坊规模依然停滞不前。“四娘,等你找齐了合适的人选,只怕黄花菜都凉了。就像你说过的,赚钱要趁早。再拖下去,别人也不用从你这儿套秘方,自个儿就直接琢磨出来了。”镇上的糕点坊被迫提前关门,连带着住处也没了着落,无家可归的赵元娘母女只得搬进了作坊后面的员工宿舍里。这会儿赵元娘见赵四娘猫在作坊的后院里愁眉不展,忍不住开口劝道。“哪有这么夸张啊”赵四娘嘴上这么说,可她心里也在打鼓,她知道确实不能再拖下去了。只是,她也有她的顾虑“四娘,别再瞻前顾后的啦好吧,就算招人不慎,把工序给泄露了出去,让对手弄懂了大概的做法,可最关键的配方不一直攥在你手上吗打个比方说,只要知道了工序,谁都能拿豆腐做出腐乳来。但我敢说,别家绝对做不出咱家五香腐乳的味道来。说到底,偷师只能学到形,学不到神。”赵元娘继续劝道。“腐乳是不行,那咸鸭蛋”赵四娘皱眉道。“呵,四娘啊,对那种一学就会的玩意儿,有必要费力劳神地去想如何替它保密吗不值当保密,只有真正的秘方得才值得保密。”说到这儿,赵元娘撇撇嘴,薄怒道:“也就只有一些没见过世面的人,才会盯着这种浅显易懂的方子不动。四娘,你不一样,切不可因咽废食。”听了赵元娘一席话,赵四娘顿时觉得豁然开朗。诚然,谁都希望能找到十全十美的方案,可现实中往往不尽如人意。“万事如意”这个词就是如此常挂嘴边但永远不可能实现。之前自己想要得到所有,结果差点一无所有。凡事不可贪心太过,须知有舍才有得。其实,这样的道理赵四娘真的不明白吗恐怕不是。赵家铺初开的时候她也曾为此烦恼过,可经过家人的劝解,她很快就放下了顾虑。那她为何又再一次为同样的问题而苦恼不已呢恐怕是出于贪心。赵家铺初开的时候只有一个小小的草棚,做得再好盈利也极有限,那些方子赵四娘不会太放在心上。而今作坊虽还没有完全开起来,但可以预见,一张小小的方子就将带来巨额的收益,重利的赵四娘绝不愿意舍弃其中任何一张,故而走入了死胡同。闲话少说,赵四娘一想明白,就决定着手招人。的确,知根知底的本地人不适合签死契,那变通一下,可以签活契呀尽管没有死契来得有保证,但在不再执着于保密的赵四娘看来,勤劳淳朴的姜家滩村民无疑是最佳人选。一旦招工人选有了着落,其他就都好办了。不过一盏茶的工夫,赵四娘就把招工方案的腹稿打好了。不过方案出来了,心急赚钱的赵四娘这回没有立刻着手实施,而是拉着赵元娘,笑嘻嘻道:“元娘姐,听说今儿有媒人上门来提亲了,四娘在这里给姐姐道喜啦”一向淡定的赵元娘一听急了,慌忙解释道:“不是给我,是给我娘、我娘”赵四娘眨眨眼睛,心说真不经逗。不过她见赵元娘急得眼睛都红了,也就收起那副看好戏的表情,正色道:“因着要给咱家铺子订肉的关系,我也接触过费鸿这人几次。说实话,我对他的印象还挺好的。当然了,看人不能光看表面,待会儿我就托汪掌柜帮我再打听打听。依我看,这人要真好,就赶紧把事儿给定下来,也算是给你娘找了个好归宿。”“这事儿先不急。”见赵四娘还欲开口再劝,赵元娘忙摆了摆手,解释道:“你别误会,我并不是反对我娘再嫁就赵永业那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