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赵四娘家> 分节阅读 10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07(1 / 1)

。可能是听说如今的老赵家今非昔比,肖永业很快就来了个母子相认。然后他就借着温家的势把肖守安的罪名由“故意杀人”改为“失手误杀”,与之相应。刑罚就由“死刑”减等为“流刑”,还是可以花钱赎去相当部分罪责的那种。简单点说就是,手上沾满鲜血的肖守安不用死了,花钱打点之后,只要在外流放个几年就啥事儿没有了。保住儿子的性命后,肖永业就带上一大家子回老赵家认祖归宗,说是以后就留在赵家村不走了。“赵成青都已经生孩子了这不能够吧”听完这段长篇大论,纳闷不已的赵四娘不禁问道。赵四娘曾听姜荷莲子说过,前世的时候赵成青之所以能在沈氏死后坐稳温家二少奶奶的位置,不光是因为她深得温良玉的宠爱,最大的原因是她生下了温家的长孙,这在子嗣不丰的温家实在是大功一件。故而,对于赵四娘来说,赵成青生孩子一点儿都不稀奇。再加上,赵四娘记起之前在庆丰楼赵成青也提过一嘴,她相信赵成青生子一事应当属实。只是这也太快了吧快到不合理,经不起推敲呀要是赵四娘没记错的话,赵成青今年三月才被抬进温家,一个月前也就是七月就生出儿子来了,就算是早产也不带她这么快的呀这已经突破了人类的极限好不好赵四娘不禁想问:她生的真是人吗确定不是狸猫什么的梁研看到赵四娘那副古怪的神情,大致能够猜出她心中所想,便“好心”地解释道:“自从温家的大姑娘获封良人后,温家就自诩是皇亲国戚,开始有意抬高自家的门槛,连带着对所纳妾室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那赵成青虽有几分姿色,但言语行事甚是粗鄙,就其实质而言不过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山野村姑”赵四娘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过于敏感,她怎么觉得对面这家伙在指桑骂槐呢不过,为了得到关于老赵家的最新情报,她决定还是忍了。正文 第一百六十四章 非常不妥因想着开酒坊是件大事儿,赵四娘就把大伙儿都召集了起来。说是共同商议,其实就是专横的她把决定直接通知大伙儿。如她料想的那般,对于这个决定,她的家人都举双手赞成。唯有姜荷莲子听了她的打算后,发出了反对的声音。“幽州的酒坊是不多,但产量都很高,且基本上都是经营了数十年的老字号,由它们所出的烧刀子早已深入人心。如今咱一个初出茅庐的酒坊就算能够酿出不亚于别家的烧刀子,怕是也很难打开销路。”姜荷莲子蹙眉道。姜荷莲子的意见很中肯,赵四娘很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这些我有想过,所谓万事开头难,开始的时候肯定不会很顺。不过我简单地核算了一下成本,即便我把售价降到市面上的三分之二,还是能够赚到满盆皆赢。所以我打算用低价吸引客人,就算客人更愿意喝老牌子,可在如此优惠的价格面前,总会有人愿意尝试的。相信通过这种低价攻势,不久之后,咱家的酒就能够得到客人们的认可。”姜荷莲子暗道:恐怕是我先前的那番鼓励让四娘再无顾虑了。否则,在大决断面前一向谨小慎微的她肯定会担心打价格战会引起同行的不满,绝对不敢轻易尝试这种策略。毕竟能够开酒坊的人家,那绝对有着极深厚的背景,不是平常人能够招惹得起的。不过,即便姜荷莲子猜出了赵四娘如此大胆的缘由,她也一点都不后悔先前所说,更没有一点儿要劝阻的意思。自打她想起当初那个把她从树上解下来的人是燕云卫之后,她就一直怀疑有人暗中保护着赵四娘。方才赵四娘顺利拿下许可,使得她的猜想得到进一步印证。既然确定了靠山已经到位,那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呢此时,她看到赵四娘一脸神采飞扬,在心中暗暗点头道:他的妹妹,理应无忧无虑。自信张扬,再怎么做都不为过然而,姜荷莲子沉默了,赵四娘家的其他人又跳了出来。“四娘。你为了吸引客人,把酒价降低三分之一。这样做会不会不妥”赵三郎满心忧虑道。赵三郎常去的龙威镖局,它家的总镖头龙印泉最喜好这杯中之物。赵三郎为了让龙镖头答应收他为徒,平日没少买酒去讨好他,最常光顾的就是幽州极具盛名的流香酒坊。他可听醉酒微酣的龙镖头不止一次地提过。这个流香酒坊产的烧刀子可是幽州一绝,幽州其他酒坊没有能出其右者。而它家能够那么成功,绝不仅仅是因为酿酒技艺高超,更重要的是它家有着极硬的后台。方才,他听说家里要开酒坊了,大喜过望,想着以后就不用花钱去买酒了。可当他得知赵四娘打算用低价来和别家竞争时,登时吓了一身冷汗自家小妹真这么干了,流香酒坊还不把她给生撕了呀如今他家勉强算是小富之家,却无权无势。绝对得罪不起人家。他深深觉得,赵四娘此举欠妥,不,应该说是非常不妥。或许是赵三郎的忧虑不安太过明显,以致于感染到了家里其他人,他们也渐渐意识到赵四娘的做法可能会得罪到得罪不起的人,纷纷提出反对意见。看到这些风一吹就倒的“墙头草”,赵四娘很无奈地撇了撇嘴,这段日子专断独行惯了的她就打算力排众议,蛮干到底。就在这时。她看到赵永忠拧成川字的额头,心里蓦地一软。她之所以这样想方设法地开设酒坊,不过是为了赚到更多的钱,从而让家人过上更加舒适富足的生活。尽管她有信心做好烧刀子的生意。也深信其他酒坊不敢打自家的主意,奈何她的家人不相信呀若是她这样一意孤行下去,即便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证明她的做法足够妥当,可在这期间家里人肯定少不了担惊受怕,这就和她的初衷背道而驰了。考虑到家人的感受,赵四娘沉吟良久后决定放弃烧刀子的酿制。改酿其他种类的低度酒。那到底该选哪种呢黄酒,清酒,三白酒,葡萄酒纷纷从她的脑海里闪过,一时之间,她有些拿不定主意。赵四娘知道很多种酒的酿造方法不错,但她并不精于此道。论起她在酿酒方面的优势,至多不过是前世的外公家附近有一个乡办酒厂,管理得颇为疏松,小时候常和小伙伴一起去里面玩耍,懂得一些简单的酿酒工艺。再有就是读书期间常去各类展会做兼职,里面不乏一些推广烈酒、啤酒和葡萄酒等的酒类展览会。为了更好地给前来观展的客人做介绍,她或多或少了解过一些相关的酿酒知识。以及,她其实是个隐藏得挺深的酒鬼,从外表上看不出来,实际上她不但能喝,还很会喝。然而,这就是全部了。即便出于兴趣,她在网上看过不少酿酒的方法,但她仅酿过几次米酒,其他酒类并没有亲手实践过。因而,酿米酒等一些简单的酒她或许行,但要把酒酿好,酿出名声来,这恐怕很难。更糟糕的是,如今她最“拿手”的米酒还不方便酿了,这可怎么办要不就酿葡萄酒吧这个她虽没酿过,可她熟呀记得很小的时候外公问人要了几根葡萄秧回来,第二年就开花结果了。那一串串紫晶晶的葡萄,挂满了整个葡萄架,成为了夏日的一景,直到现在她还有印象。只可惜那些葡萄中看不中吃,又酸又涩,着实让人难以下咽。可要扔掉的话,未免又太过可惜。素来勤俭持家的外婆就从酿酒高手那儿打听回来葡萄酒的酿法,把那些葡萄都酿成了酒。家酿的葡萄酒自然比不上外面卖的口感好,但味道还是不错的。即便外公很“小气”,每次只肯用筷子沾点儿给她尝,她这个小酒鬼还是品出了滋味。每到夏天,就会眼巴巴地望着葡萄架,期待着那甜丝丝的美酒。正文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合时宜做法简单,发酵时间短,成本也不高不必费事儿选用什么好葡萄,弄些野葡萄、山葡萄、酸葡萄就成。酿葡萄酒,多好的点子呀就在赵四娘为自个儿这个“绝妙”的点子怡然自得之时,家里其他人闻言,表情却很怪异,一个个都皱着个脸,好似便秘了一般。姜氏想了又想,委婉地开口道:“四娘,咱幽州都兴中秋的时候边赏月边吃葡萄,却没听说过有人重阳吃葡萄的。”重阳不吃葡萄这是为什么幽州的习俗吗来这儿还不到一年的赵四娘尽管满腹疑惑,却怕露馅儿,没敢贸然发问。见赵四娘一脸迷惑,性急的赵三娘心里藏不住话,也顾不及会削了她的面子,就开喷道:“你也不看看时令,这都快重阳了,你让咱上哪儿去整葡萄回来呀呵呵,还葡萄呢,葡萄叶子都快掉光了。也真是难为你了,居然能想出这么好的馊主意来”不会吧梁记的院子里就有一个葡萄架,当时赵四娘特意瞄过两眼,见上面结着累累硕果。这从静海回来还不到半个月,就过了葡萄的收获期了这也太快了吧赵三娘瞧见赵四娘那不服气的小样儿,就知道她对方才自己所说的不大相信,便又举例论证道:“百味堂后面的山上就有一大片野葡萄,上面结的果子不好吃,就一直没人动它。前两天秋霜一下,就只剩下葡萄藤了。你要是不信,可以亲眼去看看”在摆事实讲道理的赵三娘面前,赵四娘终于无话可说。赵三郎见赵四娘被打击得蔫蔫的,忙打圆场道:“其实。小妹这主意还是不错的。如今葡萄虽少却也不是没有”还是大哥知我心啊大感下不了台的赵四娘充满感激地望着给她递台阶的赵三郎,只听他继续道:“龙威镖局里那几个葡萄架上就还有好几个果子,摘下来凑凑估计也有个把来斤。”这话说的,噎得赵四娘一口气差点没上的来。大哥,你真是来给我解围的确定不是为了报复我老阻止你去镖局,逮着机会来拆我的台的切,你还不如不说呢赵四娘表示她很生气。她生气的结果很严重。将会直接造成酒坊计划无限期搁浅。哼,一个个的就会说嘴,就显你们能了你们行那你们上啊反正老娘我是不干了只不过赵四娘嘴上嚷嚷着不开酒坊了。可到底是舍不得酒坊的巨利。这不还没过两天呢,她就四处找寻起适合建造酒坊的地儿来了。赵四娘在城东的沿江两岸买了大片大片的荒地,除去建造新作坊和饲养场用去一小部分外,还有大片荒地空着。她原想从中划一块出来建酒坊。然而不看不知道,实际考察后才发现那儿绝对不缺水。可惜水质却不是很好。虽说拿来饮用不成问题,但要想用这样的水酿出美酒来就有些困难了。别看赵四娘酿酒是个外行,可她深知优质的水源对酿酒的重要性。前世她常去的那家乡办酒厂之所以会选址在交通并不是特别发达的外公家附近,不是因为别的。正是由于那儿有一口据传已有千年历史的古井,延续至今,依然流水不断。里面的井水更是清冽而又甘甜。受到前世思维的影响,她就一心想找到一处可以媲美千年古井的水源。在那附近建造酒坊。按理说,如此上佳的水源极难找寻。即便是有,估计也早已有主,而主人多半不会答应抛售。就在赵四娘为此头疼时,赵三娘嗤笑一声道:“咱百味堂所在的山上就有好几口泉眼,流出来的泉水又甜又好喝,肯定合用我这个常在城东坐的人都晓得,偏偏你这个买下整座山头的人却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人家说的灯下黑呢”赵四娘也顾不上应付赵三娘的奚落,一经听说,就立即让她带路亲自去查看了一番。那几口泉眼隐藏于不起眼之处,也不知赵三娘是怎么发现的。虽然从里面流出来的泉水细了些,但几处合在一起也算充沛,最妙的是其水质丝毫不输于前世的那口千年古井,还真是酿酒的上佳水源。只是那几口泉眼好是好,奈何它生在半山腰上。别看那座山不怎么陡,可在山上盖作坊难度终归要比在平地上盖来的大,不但要给瓦匠和帮闲们更高的工钱,就连工期也会拖上很久。故而,赵四娘还是有些犹豫。不过很快,算清得失的她就打消疑虑,着手请人在山上盖起作坊来了。作坊是盖起来了,可是酿什么好呢说实话,她还是没想好。不过,这又有什么要紧作坊盖好了,她肯定也想好了,到时候再说呗那厢工地上在如火如荼地施工着,这厢赵四娘也没闲着,开始着手筹建几家新铺子的事宜。其他几家新铺子倒还罢了,都是开在别处的分店,之前总店怎么筹备的,分店就按部就班地照做好了。最难办的是前不久赵四娘收购回来的那家茶楼。那家茶楼位于春华堂所在的那条街的巷尾处,别看地点有些偏僻,平日里生意还算不错,照常经营下去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一般人是舍不得卖出去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