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你是咋回报咱家对你的信任的你看看你交上来的这本账簿,上面十月份的成本居然比九月份多出了三成一成两成还罢了,是三成,三成啊你倒是说说看,你是怎么管铺子的,能多花出去那么多钱”原来今天是初二,也就是赵四娘家所有铺子交账的日子。前些日子,赵四娘以忙于筹备多家新铺子的开张事宜分身乏术为由,把包括百味堂在内的好几家老铺子正式移交给了赵三娘打理。别看赵三娘是个急性子,动不动就和赵四娘开火,但她对待下属却比对待赵四娘有耐心多了,极少会听到她如此大声地训斥下属。赵四娘十分好奇到底是哪个倒霉蛋那么有能耐,成功点燃了赵三娘很久没有发作的爆炭性子,便忙走进去围观。只见一向爽朗的程昱低着头,羞愧得无言以对。赵四娘心里啧了一声,忙劝解道:“二姐。程昱他也是第一回当掌柜,控制不住成本那是正常的。再说了,百味堂不同于其他铺子,它那成本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赵家铺运去剩饭剩饭的数量。运的多,百味堂可以少做些饭菜;运的少,那百味堂就得多用些食材了。浮动太大,就算多出三成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外貌协会的赵四娘对待长得好的小正太素来优容。在她看来。程昱不过是个初中生罢了。小小年纪的他做到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不必太过苛责。更何况,如今她财大气粗。不要说百味堂的支出只是多出了三成,就是多出一倍来,她也不会放在心上。为这点儿小钱较真儿,何苦来哉赵三娘看到赵四娘那副完全不当回事儿的懒散样儿。心头火就烧得越发旺了起来,忍不住高声道:“你懂个啥啥都不懂还好意思在这儿乱说你倒是说说看。自打百味堂开张以后,除了借那儿的场地招工时去了几趟,其他时候你统共去了几回就算是去了酒坊,你都懒得顺道去一趟近在咫尺的百味堂如今百味堂是交到我手上了。你可以好坏不论随它去,可之前呢你有没有正儿八经地照看过那儿的生意你到底知不知道它是怎么运作的”如她料想的那般,赵四娘闻言后果然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她便冷哼一声道:“我告诉你吧,赵家铺每天拉过去的剩菜剩饭是有多有少。可那又有啥关系咱家从来不会拿那些的东西去卖钱就算剩下的是卖相很好的白面肉包,咱家也不会拿它去充百味堂的主食,从来都是白送给客人。也就是说,百味堂每天要做早午各三百份主食,绝不会多,也绝不会少。可现在呢,不说油盐酱醋那些调料,光说米面这一项,就比上上个月多用了靠一百斤,这也太离谱了”虽然私底下没少被自家二姐喷过,可当着外人这还是第一回,特别是在可爱的小正太面前,赵四娘觉得自个儿的老脸有些挂不住了。于是她辩驳道:“要是我没记错的话,百味堂的主食每天都在变吧这一会儿包子,一会儿饼,一会儿又是粥的,每天用的米面怎么可能一样一个月下来,米面差个百来斤也是可以有的”赵三娘斜睨了赵四娘一眼,冷笑一声,又冷笑了一声道:“你果然是啥都不懂咱家的主食确实是每天在变,可每个月做几次饼,做几次粥,那都是有定数的,每个月的总数都一样。所以说,正常情况下每月用的米面绝不可能出现这么大的浮动。”这话一出,竟让善于狡辩的赵四娘一时间哑口无言,良久,她小声地嘀咕道:“荒郊野岭的,又没养只猫,谁知道那些米面是不是让老鼠拖走了”话没说完,脱线的赵四娘就被赵三娘那凉飕飕的目光盯得直发毛,留给程昱一个自求多福的目光,就没出息地撤了。赵四娘好不容易才跑出来,可不敢再去触赵三娘的霉头,就打算出去避避风头。这时她忽然想起有件事儿得和姜荷莲子商量,就决定去春华堂遛个弯儿。谁想才走到院子里,就被赵永忠抓了壮丁。赵永忠笑道:“四娘,你在家就最好了。方才醉仙楼来熟食铺订了好些菜,让咱傍晚的时候给送过去。你娘说别的倒还罢了,里头有道坛子鸡是新加的,她还没学到家,还得你亲自下厨才好。”前世的时候,绝大多数餐馆里都会标有“外食勿入”的字样,从别家餐馆点外卖就更是罕见。到了幽都之后,赵四娘惊讶地发现这儿的小酒楼中不少都具有博大的胸怀,不但不反对客人自带酒水,甚至还主动帮客人代订别家的菜品。赵四娘家的熟食铺里烧烤、卤熏和腊味等一应俱全,口味上佳,理所当然成为了附近多家小酒楼订购外卖的首选。上面提到的醉仙楼就在隔壁街上,早已成为赵家铺的常客,来这儿买菜一点儿都不稀奇。只是赵永忠紧张兮兮地非让赵四娘亲自下厨,这就有些不同寻常了。虽说坛子鸡这道焖菜用料繁多,耗时颇长,且是前不久才传授给姜氏的新菜,姜氏在把握分寸上难免稍欠一筹。可赵家铺的价位摆在那儿,要做得多地道干什么差不多就行了。再说了,平日里醉仙楼也不怎么讲究,都是即买即走,还没提前预订的先例。赵四娘奇道:“爹,今儿醉仙楼要招待什么大人物吗”犯得着我亲自出马倒不是赵四娘看不起醉仙楼,只是就他家那档次怎么说呢,醉仙楼只是酒楼林立的这一带中极为不起眼的一家小酒楼,虽然开业多年,却没什么名气。它唯一拿得出手的恐怕就只有里面的装修还算精致,当然这个精致是相比于赵家铺这种简装修的快餐店,和真正的大酒楼比直接被秒成渣。可想而知,这样的酒楼里不太可能会有真正的权贵上门。赵永忠答道:“听说府衙破了一桩大案子,新上任的捕头得到了府台大人的称赞,打算请手下的弟兄们好好吃一顿,就在醉仙楼里摆了一桌庆功宴。”赵四娘闻言,顿时眼前一亮,脱口而出道:“所有捕快都会出席吗”“这个就不知道了,想来应该会吧庆功宴,而且是捕头大人亲自操办的,当然得给面子,全部都去了。”估计是听到了不少小道消息,赵永忠开始巴拉巴拉起来:“说起来,上回咱看到捕快们拿了个稻草人在哪儿摆弄的时候,我就觉得原先那个捕头不靠谱。毕竟再灵验的诅咒也不可能让犯人自投罗网不是这不没过多少日子就换人了,一换人,案子立刻就破了。对了,听说新来的捕头是从咱静海调来的”正文 第一百八十三章 视察生意赵四娘当然知道新来的捕快来自静海,四处游荡的她都在路上遇到人家好几回了,甚至还请人家品尝了好几次自家出品的小菜。对了,上回秦家铺子的那件窝心事儿,也是人家出手帮忙解决的。不过沈岚虽然还没成亲,也长得一表人才,但线条刚毅的他显然不是自个儿的菜,她还是更喜欢鲜嫩可口的小鲜肉。因而,她根本无心去听赵永忠巴拉沈岚,思绪早已飞向远方。经过一番痛定思痛的沉思后,赵四娘深深觉得,自己有必要继续前世未竟的事业。不仅如此,她还总结了一下前世“悲剧”了的原因,认为自个儿错就错在太含蓄,必须吸取教训占据主动权。于是,说干就干的行动派赵四娘就立刻借着送菜的机会,去醉仙楼围追堵截人家,美其名曰“咱俩交个朋友”。奈何人家江泠不愿意和自己做朋友,无奈之下,赵四娘只得每天都会去位于城西的府衙附近猫着。偷偷摸摸跟了人家几天后,终于被她发现江泠在城南嘉善街附近租了间屋子。于是她借口要去视察生意,有事儿没事儿就爱往那儿跑。嘉善街紧邻南门,而南门外不远处就有一个大码头。随着禁海令的颁布,海运几乎全面禁航。受其影响,这个内河码头日渐兴盛,无数船只来来往往。每天从城门开启到城门关闭,嘉善街上都人流不息,正是一个做生意的好去处。赵四娘一早就瞄上了这一块,等了近两个月后终于在前不久逮到机会,在嘉善街的街尾盘下了一家小铺面。因而赵四娘说“视察生意”还真不是信口开河,这条街上还真有生意给她视察。这天。在嘉善街上转了半天后,赵四娘顺脚拐进了自家新开的福源饭食。福源饭食是赵四娘家经营的多个品牌之一,其实就是廉价快餐店。里面的菜肴就分三大类,素菜、小荤和大荤,每类下有十几种不同的菜式,价位在一文钱到八文钱之间不等。别看价格便宜,却很美味。油水也足。不过来福源饭食消费的客人一般不会单点。多半会选择购买更加优惠的套餐。各种价位的套餐从最简单的两素一小荤到最豪华的两素两小荤两大荤,最便宜的只要六文钱,最贵的也不过二十六文钱。但凡购买套餐。还会赠送两张二两重的芝麻烤饼和一碗热汤,一般人吃了都能管饱。因而,福源饭食地点虽然偏了一些,但因其价廉物美。一经开业便受到了热捧。光顾福源饭食的客人里头三教九流的人都有,最多的当属码头上卖力气的脚夫。许多脚夫都会在去码头上上工之前。来买一份套餐打包带走当晌午饭。这会儿大约是申时三刻,并非是饭点儿,但还是有客人陆续上门,大多数还是脚夫。原来到了这个时候。码头上一些商家就开始给脚夫们结算工钱。不少脚夫拿到工钱后,就会来光顾福源饭食。赵四娘这个外表娇滴滴的小姑娘,自然不方便和这些五大三粗的脚夫一起坐在大堂里。于是一进来就径自去了后院坐着。这个只有两间宽度的铺面,当然不可能庭院深深。赵四娘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能够清楚地听到外面的各种声音。脚夫甲:“给我来一份儿的香辣花甲,打包带走。对了,多给我舀点儿汤,我好拿回去拌面条吃。”脚夫乙:“咦你不是昨儿才买过嘛怎么今儿又来买咋的,最近发财了”脚夫甲:“哪有没法子,家里那几个小子就爱吃这个。我说你咋也来了”脚夫乙:“我是来买鸭脖的。败家娘们儿自打肚子里揣了小子,就一会儿馋这个一会儿馋那个。昨晚半夜醒了就嚷嚷着要吃福源家的卤水鸭脖。这我要是不给她买,她能给我安生嘛”这是顾家的。脚夫丙:“今儿能找到这份儿工,全靠兄弟你了,这顿该我请。伙计,给我来两份儿十文的饭食。”脚夫丁:“哥哥你太客气了伙计,咱不要十文的,上俩六文的就成。素菜随便打,可小荤得是葱爆肥肠。再把我前两天存在这儿的酒也端上来。哥哥,我这酒还是过节的时候人家送的,听说是正宗的流香酒,香着呢咱可得好好品品。”这是贪杯的。值得一提的是,赵四娘家虽有一般商铺求都求不来的售酒许可,可她家至今都没开始卖酒。想喝酒的客人要么自备,要么让伙计去别家买,颇费周章。正因为如此,平白浪费了许多赚钱的机会。关于这点,赵四娘是这么说的:她家的铺子就只能卖她家自产的佳酿,坚决不卖别家那些乱七八糟的酒。然而实际情况是,她家的酒坊不要说难度系数很高的白酒,就连相对简单的啤酒至今都没能实现量产。自产的佳酿天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不过,家人明知赵四娘又开始不靠谱,更直白点说就是犯傻,却生怕打击她的积极性,惹得她撂挑子不干,就一直忍着没说。“三小姐,都这个时辰了。咱还是早些回去吃晚饭吧”阿弦劝道。这个阿弦刚来赵四娘家不久,算是赵四娘的贴身保镖。按理来说,但凡赵四娘出来四处游荡,她是必跟着的。至于她的来历,说来就话长了。原来幽都可不是治安极佳的静海,这座大城里鱼龙混杂,再加上近几个月来城里恶件连发,赵四娘家当然不放心赵四娘一个小姑娘天天在外乱跑。家里人自知无法说服赵四娘不往外跑,就想请个会武艺的护院跟着她。自由散漫惯了的赵四娘当然不想后面老是跟个尾巴,起先她死活不肯答应。可自打在庆丰楼里差点儿出事后,赵四娘就不敢如此托大了,回来后她对请护院一事就不那么抗拒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直到前些日子,赵四娘陪姜荷莲子去了一趟龙威镖局,就顺便拜托龙镖头替她打听打听。也是巧了,在她让龙镖头打听的第二天,就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背着包袱上了镖局的门。据那姑娘说,她和她爹多年来一直靠走江湖卖艺为生,勉强够个温饱。前不久她爹过世了,无亲无故的她在江湖上独力难支,眼瞅着就要断炊。万般无奈之下,她只得前来投靠和她爹有交情的龙镖头,希望他能给自己找个营生。龙印泉当时就懵了,他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有和一个叫万虎的人交好过。不过他寻思自己交友满天下,说不定早年还真结识过这个万虎,只是自己不记得了而已。再加上,龙印泉为人豪迈,既然小姑娘求上了门,他也不好拒绝,就大包大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