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你说什么赵四写信回来了”虽说赵四娘离开之时留下了一封信,严格来说,不能算是不告而别,可她走得实在太久了,久到让苏瑾忍不住担心起她的安危来。方才从周掌事那里得到赵四娘的消息后,他立时疲态尽消,从瘫坐着的椅子里一跃而起,亮晶晶地盯着周掌事,眼巴巴地等着他说下文。“千真万确。昨儿个我就听说赵三小姐托人捎信回来了,怕这消息不真,今儿个我借口谈生意,亲自去了一趟赵家,言语间故意提及了赵三小姐。还没等我细说,赵老爷就如竹筒倒豆子一般,把那封信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还把信拿出来给我瞧。你也知道的,近年来我和赵三小姐签下了不少契约,她的字迹我是认得的。我可以很肯定地说,那封信确实是出自赵三小姐之手。”说罢,随后周掌事又将那封信的内容大致复述了一遍。听到了赵四娘报平安,苏瑾嘴角弯了弯,再听到宁国的趣闻时,他嘴角的弧度越发大了,听到最后赵四娘说她要过段日子才回家时,他脸上不禁流露出失望之色。不过当着周掌事的面,他还是口是心非道:“还不容易出一趟远门,是该多走走多看看,晚点回来也没什么,也没什么的不是吗”周掌事能为苏家所信重,成为苏家为数不多的大掌事之一,自然不可能是那等没眼色之人,这会儿他得是疯了才会附和言不由衷的苏瑾。随苏瑾怎么说,智商在线的他但笑不语。苏瑾惆怅了好一会儿,才说到了正事上。可就是正事,那也是和赵四娘有关的。当初赵四娘初来乍到,对古代哪哪儿都不适应,可最不适应的当属茅坑问题了。这里的茅坑还真就是一个坑,讲究些的人家会在坑上架一张类似于官帽椅结构的座椅,和一般椅子不同的是,这种座椅的座板上挖了一个圆形的大洞;遇上不讲究的人家,就直接在坑上搭两块木板了事。无论是老赵家还是姜家,都是不讲究的。赵四娘每回蹲坑,都得蹲在吱呀作响的木板上小心翼翼地解决。就这种坑,危险性高不说,一不小心还会瞄到一塌糊涂的坑底,只一眼就能让她把隔夜饭都吐出来好不好,真得求一下她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故而,深受伤害的赵四娘在发家之后,就积极地投身到改造茅坑的大业之中。她不光在家里造,还修起了公共厕所。可硬件设施得以改善之后,软件设施却迟迟无法跟进。啥叫做蹲坑的软件设施其实就是卫生纸啦。在静海乡间,薄木片、秸秆和各种树叶是标配,几乎没有人会用纸来解决个人问题,那太奢侈。所以说,那儿根本就没有卫生纸的概念。直到赵四娘去了静海县城,才在那儿找到了类似于卫生纸的东东黄草纸。可黄草纸这种在普通人看来的奢侈品,赵四娘用起来并不顺手,对于她来说,每天蹲坑依然是一种煎熬。后来,她收到了苏瑾送来的雪岫外史,在里面看到了造纸术,就动了自己动手造卫生纸的念头。可书里面记载的造纸术并不比外面纸坊里使用的方法高明多少,换句话说,赵四娘就是根据书里的方子造出纸来,那种纸多半也好用不到哪儿去。技术上有难题肿么破找苏记呀。先前的多次经历告诉赵四娘,遇上这种问题找苏记准没错。于是,她就老实不客气地把这活计甩给了苏记。和以前一样,苏瑾很快就攻克了难题,做出了令赵四娘满意的卫生纸。不仅如此,他还改进了现有文房用纸的制造技术,制出了质量更优,成本却更低廉的文房用纸来。只不过小规模制作是一回事,大规模量产又是另外一回事,一直到赵四娘离开之前,赵四娘家的造纸坊都没能实现量产。赵四娘走了,苏瑾也没心情搞科研了。失去了他的指导,造纸的量产技术一直停滞不前,直到上个月才勉勉强强实现量产。如今确知赵四娘平安无事,苏瑾重又燃起斗志,开始关心起赵四娘心心念念的造纸坊来。“上次你好像和我提过,造纸坊已经能够造出大量的纸来了。也不知那些纸的质量如何待会儿你派人拿些回来给我看看。”苏瑾吩咐过后,想了想,又问道:“我让你找的印刷工和陶匠都找到了吗”周掌事答道:“都找到了。”这都多久之前的事儿了,人早就找到了,可你不是无心做事嘛,就一直让他们闲着,已经白养了他们好几个月了。苏瑾点点头,说道:“那就好,你让他们明天过来见我,我有话要和他们说。此外,你赶紧去通知一下赵家,可以开始筹建印刷坊了,要他们尽快把场地准备好。”周掌事心中暗叹,不消说,这个印刷坊肯定也是赵四娘让建的,不然的话他家二公子绝不至于如此上心。其实,无论是酿酒坊,还是造纸坊,乃至于印刷坊,他家完全可以单干,根本不用和赵家合作。这些作坊皆是巨利,却都让赵家来分一杯羹,他家得少赚了多少钱。他家二公子为了哄美人一笑,出手如此大方,也是够可以的了。正文 第三百章 很不简单尽管周掌事对苏瑾的做法颇有微词,可苏瑾的母亲,也就是苏家的当家人卫夫人再三吩咐过,让他一定要无条件服从苏瑾的指示。如此一来,他再也无法说出反对的话来,只能苏瑾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大公子,您回来了。”周掌事刚走出苏瑾所住的小院,就见苏家大公子苏珏正站在院门前,忙上前去向他打招呼。苏珏嗯了一声,便不再做声。周掌事知道,自家大公子常年不在家中,对家中的生意并不在意,哪怕他是苏家的心腹掌事,大公子怕是也不认识他。且他听说大公子少言寡语,最不喜人打搅,于是他在向大公子请过安后,便很识趣地退下了。“且慢周掌事,你随我过来,我有几句话想要问你。”苏珏忽然开口唤住周掌事。周掌事不禁一怔,暗道,大公子居然会认识自己周掌事心头微喜,忙恭恭敬敬跟在苏珏身后,一路随他来到了幽静的湖心亭中。苏珏所要问的,事关赵四娘。他很想知道,他的弟弟到底是如何认识赵四娘的,为何处处都要帮着她,什么都为她着想。周掌事就说,二公子如此偏帮赵四娘家,多半是为了报恩。想当初,苏瑾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很多名医都说他很难活到成年。为了不让他夭折,卫夫人又是求神又是拜佛,后来索性把他送去了燕京,寄养在了赫赫有名的大相国寺里。一直到去年年初,卫夫人才派人把年满十六岁的苏瑾给接了回来。回乡途中,苏瑾途径姜家滩,在那里遇上了意外,差点儿就被忽然断了的桅杆给砸到,多亏了赵四娘的舅舅出手相救,他才逃过一劫。赵四娘的舅舅于苏瑾有恩,苏瑾心中感激,爱屋及乌,自然对赵四娘家百般的好。苏珏闻言,缓缓地点了点头,貌似对周掌事的说辞颇为认可,可事实上,他心里却很不以为然。这套说辞,他早就听说过了,可他当时就不信,如今依然不信。如若苏瑾真是为了报恩,那他为何不直接报答姜家,而要报答在赵四娘身上呢如果说,当初在姜家滩,姜家和赵四娘家合伙做生意,报答了赵四娘家就等同于报答了姜家,他那么做倒也无可厚非。可自从赵四娘家来到府城之后,就没见他过问过姜家的事情,反倒是从头到尾都在围着赵四娘打转,这就让人有些费解了。其实,周掌事这么精明的一个人,如何能够不知这套说辞漏洞百出呢在周掌事看来,苏瑾会这么做,原因很简单,苏瑾看上赵家的小丫头了呗可如今他在卫夫人的授意下,搭上了苏瑾的船。甭管他心中怎么想,要想在苏家继续混下去,他就得千方百计地维护苏瑾。不但不能在自家大公子面前揭苏瑾的老底儿,还得为他的种种不合理做法找出一个冠冕堂皇的解释来,故而有了这套不怎么说得过去的说辞。“二公子经常和赵三姑娘见面吗”苏珏问道。“这倒没有。二公子身体不好,夫人轻易不让他出门,他哪里能够和赵三姑娘见得上面呢”周掌事想也不想,连忙回答道。说罢,周掌柜猛然发现苏珏正盯着他不放。不知怎的,在苏珏那清冷的目光之下,他不禁心中一紧,忙改口道:“不对不对,二公子或许是见过赵三姑娘的。当初赵家还在姜家滩做生意的时候,二公子一行路过他家铺子,原想在那儿打尖的,偏偏遇上了恶客上门滋事,就没能在那儿吃成饭。不过那天赵三姑娘出了好大的风头,二公子在那儿看了好长时间热闹,多半看到了赵三姑娘。”“就只见过这么一面”苏珏又问道。“就这么一面,千真万确”周掌事见苏珏如此追根究底地盘问,心里发虚,硬着头皮道:“其实,赵三姑娘长得是很好看,可她毕竟还小,二公子绝不可能对她有别样心思。二公子如此照顾赵家,只是为了报恩,也只可能是为了报恩。”周掌事或许不知道,他这番解释在苏珏看来,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不过,苏珏淡淡一笑,不置可否。随后,苏珏吩咐周掌事,将苏记和赵四娘家签下的契约以及苏瑾提供给赵四娘家的方子,统统都拿过来。关于赵四娘,苏珏早就知道她不同一般,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弟弟居然能够和赵四娘扯上关系,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尽管从小到大,苏珏就没有怎么和苏瑾相处过,并不怎么了解苏瑾,可直觉告诉他,他这个弟弟身上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值得他深究一番。周掌事办事效率很高,很快就把苏珏要的东西送了过来。那些契约倒还罢了,除了看出苏瑾格外厚爱赵四娘家外,一时之间也看不出其他东西来。可那些方子,苏珏越看越是惊讶,到后来,素来处事不惊的他甚至感到心惊。酿酒、造纸、印刷这些方子,苏瑾都是从哪里得来的别的不说,难不成佛门重地,还教人酿酒,酿的还是极为罕见的烈酒,这也太不可思议了。他这个弟弟,远比他想象的还要不简单,和赵四娘一样,乃是令他心惊的存在。当天晚上,苏珏就做出了安排,悄悄在苏瑾的院子里安排了两个眼线,让他们日夜紧盯着,一旦苏瑾做出什么异乎寻常的举动,就立刻向他禀报。说起苏瑾,他虽然心悦赵四娘,却和赵四娘的粗疏性格大相径庭,为人甚是小心谨慎。奈何盯梢他的那两个眼线乃是燕云卫中的翘楚,他行事就是再小心,他深藏的隐秘也在那两人锐利的目光下无所遁形。很快一本雪岫外史就被摆在了苏珏的桌上。据说,苏瑾时常在深夜里起来,偷偷摸摸地翻看这本书,有时候还会往里面添上一段。正文 第三百零一章 双喜临门苏珏自小随他的父亲在军中历练,读书读得少,只能勉强算是粗通文墨。这样一本甚是专业的书籍,在此之前他是闻所未闻,这会儿放在他面前让他看,他立刻一个头两个大。可为了挖出他那弟弟不为人知的秘密,他还是硬着头皮看了下去。如果见过苏瑾送给赵四娘的那本雪岫外史,那么很快就可以发现,同样名为雪岫外史,苏瑾手上这本可要比那本要厚得多了,里面添加了很多干货。苏珏虽是个粗人,可他见识广博,一下子就看出书中的那些干货具有着非凡的价值。当他看到火药的制法,以及关于火药威力的介绍时,沉着如他,也忍不住一把站了起来,在屋子里焦躁地打起转来。一圈又一圈,丝毫不知疲惫。过了良久,心潮澎湃的他才渐渐冷静下来,勉力压制住立刻去和苏瑾谈一谈的冲动,又在桌前坐了下来。一番沉思过后,他执笔写了一封密信。写完之后,正要叫心腹进来将信送出,可话到嘴边他却犹豫了,内心一番挣扎过后,他将信烧毁了。苏珏暗自叹息道,弟弟啊,弟弟,你这么厉害,娘知道吗我该拿你怎生是好啊自古忠孝两难全。苏珏又犹豫了好久,回想起亡父对他的殷殷嘱咐,在忠和孝之间,他最终选择了忠,还是将苏瑾的不同寻常之处一五一十地告知了他的主子。苏珏心想,虽不知主子会如何对待苏瑾,但苏瑾和赵四娘关系甚密,就是看在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