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赵四娘家> 分节阅读 19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96(1 / 1)

个拎不清的,见了乔里正的媳妇儿,也就是乔福生他亲娘张氏,居然骂骂咧咧的,口口声声说乔福生害了她大闺女,而乔福生不学好,全是张氏这个当娘的没教好,要张氏向她赔不是。张氏可不是盏省油的灯,她可是闻名十里八乡的泼辣老太太,知道她底细的平时都绕着她走。赵乔氏不知死活的撞了上来,还能得个好顿时被怼得面无人色。赵乔氏素来把她大闺女当眼珠子看,眼见张氏非但不赔不是,还一个口一个小娼妇,一口一个小婊砸地骂她大闺女,弄得她心头火起,就动起了手来。只见她顺手捡起一块石头,冲上前去就是一阵厮打。张氏万没料到,赵乔氏一言不合就动手,事先没有一点先兆就算了,还动用了“武器”,顿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赵乔氏素来是嘴上功夫,很少真正动手,下手就有些不知轻重,加上她也不是那种见好就收的性子,一见自个儿占了上风,就拿着石头往死里狂揍张氏。要不是乔里正来得及时,及时制止了赵乔氏的蛮行,张氏都能被她活活打死。可就是这样,张氏的伤势也没有轻到哪儿去,又是断腿又是断手,就只剩下了一口气。都要闹出人命了,这还了得乔里正立刻有了借口让老赵家滚蛋。至于老赵家留在乔家庄的恒产,就当是医药费赔偿给了张氏。不服来呀,来呀,咱干上一场撒别以为咱不知道,你们已经被赵氏一族嫌弃了,赵氏一族才不会为你们出头呢咱都要看看,你们就这么几个人,怎么和咱乔氏一族斗。这个道理赵老爷子自然也懂,他哪里敢和乔氏一族硬碰硬原想让他的岳家代为说说情的,却不想他的岳母和小舅子一听说他们家得罪了里正兼族长,立刻当起了缩头乌龟,啥事儿都不肯冒头。赵老爷子没奈何,只得带着家人灰溜溜地滚出了乔家庄。天地之大,他们一时之间竟找不到容身之处。正文 第三百四十二章 自告奋勇赵老爷子他们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只得打起了赵四娘家的主意。奈何赵三娘不肯收留他们,他们就只能把目光投向了赵二郎。赵二郎一个不防,就让老赵家人住了进来。以那些人的尿性,一旦住下,哪肯轻易挪窝,肯定就此赖上赵二郎了。姜荷莲子对赵二郎的遭遇深表同情,曾在私底下悄悄问他,要不要帮他把那些人给解决了赵二郎闻言,眼里顿时闪现星芒,几乎就要迫不及待地答应下来,可话到嘴边,还是忍住了,最终他摇了摇头。说到底,赵老家的人会赖着不走,还是当初他没把事儿办好,给了他们可乘之机,才留下了无穷后患。如今他都成亲了,已经是个大人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遇上事儿就求助于三叔家,就求助于元娘姐,他得做个有担当的男子汉。既然这些祸患是他惹来的,就该有他自己去解决,不然的话,连他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赵二郎的出发点是好的,只可惜他高估了自己的斗极品的本事,同时还严重低估了那些极品的战斗力。于是,他悲剧了。自此以后,赵二郎就身陷极品环绕的漩涡中不可自拔,几乎没一天能够得到安宁,甜蜜的新婚生活啥的,彻底和他无缘。后来,赵二郎终于意识到,这些极品他是惹不起的,幸运的是,他还有躲起来的资本。原来,赵二郎和陆锦的炒米糖生意越做越红火,他们就不再沿街叫卖了,索性在石桥街租了个小小的档口,专心做起这门生意来。那档口小是小了些,可砌一个窄窄的炕还是行的。为了远离极品,夫妻俩也不嫌挤,就搬去了档口里住。平时要是没事儿,他俩压根儿就不敢登自己的门,远远地躲了开去。可稀奇的是,陆锦这个混过街头的似乎都有些怵老赵家的那些人,她那糊涂爹和她那萌萌的弟弟居然对那些人毫不畏惧,居然继续留在了赵二郎家,还混得风生水起,甚至有时候那些人反倒有些怕这对父子。这一日,赵二郎出去送货,档口里就陆锦一个人在忙。忽然,来了两个百食坊的孩子,他们是来取货的。原本赵二郎是打算亲自送货上门的,可那里的孩子非不让,每天还是顺道过来取。今天过来的两个孩子,一个名叫陆小田,一个名叫陈虎头。陈虎头人如其名,生得虎头虎脑的,一进档口里,就围着里面摆着的各式炒米糖转圈儿。“小陆姐,你家的炒米糖越做越好看啦”陈虎头惊叹道。最一开始,陆锦家制作炒米糖,就是在特制的方形模具里倒上新出炉的炒米,再浇上融化好的热糖稀,拌匀后压实在模具里,在炒米糖完全成型之前,下刀切成一个个小方块,再等一会儿,炒米糖就制成了。那样制成的炒米糖清甜酥脆,在口味上挑不出毛病,可看起来未免有些单一,还有改进的空间。陆锦一番思索过后,在炒米糖上摆上了各式果脯和果仁。后来,她看到赵四娘家的点心铺子里用到红绿丝,那东西撒在点心上甚是好看。擅长举一反三的她便从赵四娘家学来了红绿丝的制作方法,把它加到了炒米糖上。这样一来,原本单调的炒米糖就变得很有看头了。以前客人来买炒米糖,更多的是买来自家食用,现在换个好些的包装,拿出去送礼也是很可以的。“好看不看上哪个就直接拿着吃,千万别客气”陆锦笑着招呼道。陈虎头闻言,就不由自主地朝那块装点得最好看的炒米糖伸手,可伸到一半,他就放下来了,摇头道:“这是卖钱的东西,不能吃。”百食坊里也不乏美味可口的吃食,可那些曾经差点儿饿死路边的孩子却从不偷食,因为他们知道那些吃食是用来赚钱的,那是他们安稳生活的来源。同理,这些炒米糖也是陆锦夫妇生活的保障,陈虎头哪好意思取食呢“一个男孩子,别蛰蛰蟹蟹的,喜欢就拿着吃”说这话的孩子名叫陆小田,是陆锦的族兄。他见陈虎头还是磨磨蹭蹭的,心下不耐烦,就亲自取了几块炒米糖,把陈虎头远远地打发了。陆小田见陈虎头走远了,就小声道:“大妞,前两天我看见你那公公了。他都奔四十的人了,却没半点儿当长辈该有的样子,还缩在街尾和几个小混混赌钱。更离谱的是,他居然为了几个大钱,就和十来岁的孩子扯皮,老脸都丢尽了。哼,他那样的玩意儿,你何苦还要敬着”当初陆锦饱受后娘折磨,不得不离家出走,她一个身无分文的女孩子能够在外得以保全,全靠了陆小田的照应。故而,两人虽不是亲兄妹,感情却远胜于亲兄妹。陆小田见赵永年如此不靠谱,心中为陆锦不值,又忍不住道:“下次他和他那小老婆敢在你面前说怪话,你就直接怼回去别怕,有哥给你撑腰呢”陆锦笑了,说道:“你还以为我怕了那些人呀”陆小田奇道:“难道不是吗”你有家都回不得,天天窝在这犄角旮旯里头,我都替你憋屈。“钧儿都不怕,我这个当姐姐的还能怕他们你当我这些年是白混的呀”陆锦见此时档口附近四下无人,索性向他透底道:“我搬出来,不过是为了摘干净罢了。那些欺负过我的人,尤其是赵永年和郑氏他们俩,且等着吧,待我摸清了他们的底细,非要他们好看不可”妹妹这是要憋大招呀陆小田这个当哥哥的非但不加以劝阻,反而满脸兴奋道:“你们家档口的生意这么好,可你家人个个都是甩手掌柜,档口里的人手就只有你们夫妻俩,平时忙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空去摸他们的底呀不如这样,这事儿就交给哥哥我了,我替你去查个清清楚楚。”正文 第三百四十三章 岳母驾到陆锦闻言,嘴角微弯,只觉一阵暖心,深觉有这样一个不是亲哥却胜似亲哥的族兄罩着,真好。陆小田自告奋勇过后,想了想,又道:“其实你公公那么喜欢赌,随便设个局他肯定往下跳,包管给他留个印象深刻的教训。至于底细什么的,知不知道的也无所谓,还费那么大劲儿查个啥呀”不得不说,陆小田眼光挺准,一眼就看出了赵永年的弱点所在赵永年这种人徒有小聪明,有时甚至表现出精明的一面,可他骨子里好赌,一遇上赌局就犯浑,经常深陷其中不可自拔。陆小田的提议虽然很老套,可用来对付赵永年那是绰绰有余。陆锦也觉得这样做颇为可行,不过她仔细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说道:“赵永年就是把裤子都输掉了,只要他那好爹好娘还在,他就不可能吃真正的大亏。设赌局这条路子在他那儿就算行得通,也起不了大作用。打蛇打七寸,要治他,就得捏住他的命门,才能真正治住他。”陆锦这个想法是不错,可赵永年有这样的命门可以拿捏吗在陆小田看来,赵永年是有些混不吝,却也不像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身上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把柄。见陆小田面露狐疑,陆锦低声道:“我偶然间听到赵永年和郑氏的对话,他们之间似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话到一半,陆锦见陈虎头吃完东西过来了,便不再说。不过,陆小田给了陆锦一个安心的眼神,意思很明显,探听赵永年和郑氏的隐秘一事就包在他身上了。陆小田在外混迹多年,结识了不少三教九流,自然有一套打探消息的法子。不出三天,就让他查出了赵永年和郑氏的隐秘,这个隐秘事关郑氏的底细。其实,郑氏一直将自个儿的底细藏得很深,她和赵永年同床共枕十来年,始终没有透露出一句。赵永年会知道,还是他去了郑氏的娘家小住了一段日子,其间郑氏的老娘嘴不严实,不小心吐露了郑氏的底细,这才让他意外发现了。此次陆小田能够在这么短的时日内查出郑氏的底细,全凭赵永年的配合。原来陆小田找人扮作赌徒,让那人去和赵永年赌钱。那人故意输了赵永年几把后,就顺利勾搭上了赵永年。下了赌桌后,那人邀请赵永年喝酒,不明所以的赵永年欣然答应。那人把赵永年灌醉之后,就轻易地从他嘴里套出了郑氏刻意隐瞒的底细。说实话,陆锦原本是打算凭着赵永年和郑氏偷偷捂着的秘密狠狠收拾这俩恶心人一番的。可听陆小田介绍完郑氏的底细后,陆锦有些犹豫不决了。讲真,陆锦是很厌恶赵永年和郑氏,一直想给他们一个刻骨难忘的教训不假,但她并不想致他们于死地。在陆锦看来,相比起混不吝的乔氏,郑氏显然稳重多了,却不想她居然在年少时做出过那么不靠谱的事儿。当时她脑子里进水了吗连那种事后必然案发的狠毒事也敢干,简直是自寻死路。哪怕时隔多年,但此事一旦揭发,苦主要是追究,郑氏至少也得脱一层皮,说不定还会被打死。陆锦到底心存善念,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最终还是没有揭穿郑氏的底细。关于教训赵永年和郑氏一事,她打算另寻他法。如今赵二郎家的生意越做越好,可到底是小本买卖,终究赚的有限。可赵四娘家就不同了,她家的生意越做越大,盈利越滚越多,实际上的当家人赵三娘也越来越忙。至于赵永忠这个名义上的当家人,平日里他不过是在各个铺子之间转转罢了,美其名曰指导督查,其实就是去打酱油的,没啥要紧事儿做,清闲得很。不过这几天,赵永忠陡然忙了起来。他自然不是在忙生意,他是在忙着接待岳母大人。是的,杨氏继上回来府城劝说娘家人入住新房,又一次来到了府城,此行依旧是冲着娘家人而来。尽管杨氏听说了弟弟杨庆荣的所作所为之后,对他很是失望,可杨氏记挂了杨庆荣一辈子,杨庆荣早已成为了她心中的执念,她还是想来府城看看他。只是前些日子家中事忙,杨氏实在脱不开身,一直未能成行。这两天,家里没什么事儿了,杨氏闲来无事,便跟着赵四娘家的车队来了府城。因为杨家大房的干粮铺子就在南城码头附近,杨氏下得船来,也不忙着去赵四娘家,就先去了趟干粮铺子。就在杨氏到达干粮铺子的前一刻,杨庆荣夫妇刚刚从那里离开。自从杨庆荣夫妇听说杨家大房在码头上开了一家生意很好的干粮铺子,就三天两头跑过来,口口声声说要帮忙。虽说干粮铺子生意确实很好,一忙起来,除了三岁的杨逢夏,杨久平家的男女老少都得上阵,就这样,有时候还忙不过来,确实有必要增加人手。但是杨庆荣夫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