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赵四娘家> 分节阅读 20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07(1 / 1)

进自己家里。可陈老婆婆说了,他们家一门寡妇,不好住在人家家里给人家招晦气,任凭赵永忠夫妇怎么劝说,她就是不肯搬进赵四娘家。赵永忠夫妇无奈之下,只得在附近另挑了个住所给李家。按照陈老婆婆的心意,新住所位于街角,四周甚是僻静,外人没事儿绝不会经过这个寡妇门,很适合他们一家妇孺关门过日子。李家看上去是如此的恪守本分,可偏偏被老冒头看到,在某个黄昏,闭门度日的李家为一个青年打开了后门,过了好久好久,直到天都完全黑了,那青年才抱着个包袱,悄悄地从李家后门离开了。李家一门寡妇,居然在将晚未晚的时候偷偷摸摸地招待起了大男人,这事儿就有些稀奇了。老冒头不禁八卦心起,但凡傍晚没活计,他就猫在那个隐蔽的角落里,紧盯着李家的后门不放。这不盯不要紧,一盯吓一跳。那青年隔三差五就会上一趟寡妇门,来的时候基本都是两手空空,可到了走的时候多半会拎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诚然,李家是不是倒贴养汉这不关他老冒头啥事儿,他看看热闹也就是了,最多在心里头乐呵乐呵,完全不必多此一举,把这事儿给揭露出来。可老冒头深知李家的家底。想当初赵永忠夫妇带着李家人来府城,他也去接人了。他记得很清楚,李家那么些人,带来的行李都没能装满一辆车,而且那些个行李都是些破铜烂铁,根本不值几个银钱。换句话说,李家本身并没有多少家私,他们家如今所拥有的,都来自于赵四娘家的给予。赵四娘家感激李翠萍肯为赵永孝守寡,才给了李家这么好的待遇。可李家拿着赵四娘家的钱,却在偷偷摸摸地养汉,这样做未免有些对不起赵四娘家。原本老冒头想把这事儿捅给赵三娘知道的,可他想来想去,到底没好意思开口。现如今赵四娘回来了,还要去探望李翠萍,老冒头感念赵四娘对他的恩情,实在不忍看她蒙在鼓里,犹豫一番后,终是把这事儿告诉了她。正文 第三百六十五章 朝阳群众老冒头肃着脸道:“我暗中跟了那汉子两回,已经把他的底细摸得差不多了。那汉子名叫卢建平,今年二十岁,现住在南城外头,他家里头人口不多,除了他之外,就只有他的寡嫂和他的小侄子。他原先在南城外头的许记豆腐坊里上工,前不久辞工了,在南城码头上租了个铺子,和他寡嫂一起做起了卤味生意。卢建平祖籍静海县城,按理说,他应当和祖籍静海高店村的李家没有任何亲戚关系。”话到此处,老冒头顿了顿,斟酌一番后,又道:“我也晓得,不该随便说寡妇的是非,那样显得太不厚道。可李家老的老小的小,就只有李翠萍正是青春年纪,卢建平又不大可能是李家的亲戚,他不正大光明地去李家,为啥每回都要趁黑摸上门肯定是去做啥见不得光的事情,依我看,多半就是找年龄相当的李翠萍。我在想,几个月前卢建平还穷得叮当响,差点儿都养不起他那寡嫂和小侄子了,哪里会有本钱开卤味档口呢那些本钱,估计就是李翠萍给他的。可追根究底,那些钱也不是李家的,那些其实是东家你家的钱啊”光是想想,他就替赵四娘心疼。老冒头这番话下来,不要说是最近一直在搞情报工作的姜荷莲子了,就是在现代被各种信息轰炸过的赵四娘都惊呆了。我的个乖乖,这调查水平,不去做传说中的燕云卫实在是太屈才了这要是放在现代,妥妥的朝阳群众一枚呀。震惊过后,赵四娘仔细想了想,几番接触下来,她知道老冒头绝非信口开河之人,他所说的话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再说了,老冒头没必要也不可能胡乱造谣,毕竟这种事儿一查就能查得出来,容不得他胡编乱造。也就是说,老冒头所说应当为实。尽管老冒头这番话里包含了不少主观臆测,可看惯了八点半泡沫剧的赵四娘才不会天真地认为,李家放任大男人上门,只是为了对剧本或是斗地主,全程纯洁干净无杂质。哪怕李翠萍有孕在身,在这件事里面,她都不可能是纯洁无辜的白莲花。赵四娘谢过热心的老冒头,却不改初衷,依然向着李家进发。赵四娘闷太久了,正要搞搞事情,听了老冒头的话后,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去会会李家人。不久之后,赵四娘就和姜荷莲子一起,叩开了李家门。赵四娘今儿个智商在线,自然不会为了表达她对赵永孝之死的惋惜,就扣住他的死不放,在李家大说特说。赵四娘只是很委婉地提了提她四叔的英年早逝,陪着李家人落了两滴泪,随即就转移话题,关心起了李家人,尤其是李翠萍的身体状况。扯了半个时辰的淡之后,赵四娘终于开始切入正题,说道:“我这趟去宁国,最大的感触就是,那儿的民风远比咱们燕国开放。在宁国,根本就不推崇什么所谓的贞节牌坊。宁国人不但不阻止寡妇再嫁,还极为支持。寡妇再嫁时,婆家都会允许她带走自己的嫁妆,有时候婆家甚至会给寡妇丰厚的添妆,像嫁女儿一样把寡妇风风光光送出门。”赵四娘说这话时,就一直在观察着李家人的神色。陈老婆婆满脸迷糊,也不知她听没听懂赵四娘所说之话,她就暂且不提了。董氏和李翠薇越往下听,神色越是激动,由此看来,她们是很愿意听到支持寡妇再嫁的言论的。可李翠萍的表情就有些微妙了,今日的她一直悲悲戚戚的,时不时用手帕角擦擦眼角的泪水,就算听到了那样的言论,她也神色不变,没有喜始终只有悲。可赵四娘注意到,在她说到“丰厚的添妆”时,李翠萍飞快地扫了她一眼,哪怕那一眼极快,稍纵即逝,还是被一直在留心观察的赵四娘给捕捉到了。到了此时,赵四娘心里已经有了些数,她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直截了当道:“四婶,你还年轻,还有很长的人生要走,一个人的话未免太过孤寂。要是有一天,你想要找个伴儿,千万别不好意思,就和咱直说,咱一定会把你风风光光地嫁出去。唯有你过得好,咱才能够安心,九泉之下的四叔才能够安心。”“这、这是咋说的呢妇道人家,哪里就能够改嫁呢”一直在神游天外的陈老婆婆忽然就回过了神来,接了这么一句。陈老婆婆的话使得欲言又止的董氏一时之间不好开口,方才就开始凝眉思索的李翠萍眉头皱得越发紧了。赵四娘耐心等了老半天,除了陈老婆婆一直在重复着她那“不得改嫁”的老生常谈,李家其他人始终一言不发。姜荷莲子一番寻思过后,便举了她娘的例子,说出了一番更加透彻的话来。董氏听了倒是想要开口,可李翠萍一个眼神下来,她忙闭口不谈。该接茬的人不接茬,这让对话如何进行得下去讲真,赵四娘是真心支持李翠萍再嫁的,也愿意出钱出力将李翠萍风风光光地嫁出去。她心里唯一膈应的是,种种迹象都表明李翠萍确实有意改嫁,可李家人藏头露尾,行事未免有失磊落。赵四娘思来想去,决定暂时还是不要把最后一层窗户纸捅破了,说到底,她此行并不是来向李家讨说法的,并不想让李家人难堪。就在赵四娘准备告辞之时,李翠萍忽然开口道:“咱家翠薇说了门亲事,论起来那对象还是你们家亲戚。原本想等一切都定下来再告诉你们的,碰巧你们今天上门,索性就把这个喜讯提前告诉你们了。”李翠薇一听,顿时闹了个大红脸,呀的一声,捂着脸逃进了里间。赵四娘和姜荷莲子闻言,不禁面面相觑,不是在委婉地说李翠萍改嫁的事儿嘛,怎么就扯到李翠薇的亲事上面了呢还有啊,说是亲戚,到底是哪个亲戚呀正文 第三百六十六章 与人有私一时之间,赵四娘和姜荷莲子的好奇心起,也顾不得去追问什么改嫁不改嫁了,忙追问起李翠薇亲事的个中详情来。李翠萍暗中朝董氏使了个眼色,董氏一怔过后,便将这里面的来龙去脉仔细地叙述了一遍。据董氏所说,不久前,她和李翠萍娘儿俩陪着陈老婆婆去医馆看诊,在那儿遇上了许久不见的故人。那故人不是别人,正是谭氏和许继业,那天,谭氏也是陪着许继业来看病的。细论起来,李家和许家也算是世交,两家都曾在长乐镇的北街上开铺子做生意,已故的李翠萍他爹李忠强和许继业他爹许达山是很谈得来的至交好友。只是随着李忠强和许达山的相继病逝,加上后来李家搬离了长乐镇,两家的往来才渐渐中断了。故交久别重逢,自然要好好叙一叙别情。这一聊,两家人才知道李家的小闺女李翠薇和许家的小儿子许承业都还没有定亲,都是知根知底的,这对小儿女的年纪又正好相当,便动了结亲的念头。已经说好了,近两日许家就会请媒婆上李家门,把这桩亲事给正式定下来。怎么这么巧那个卢建平以前是在许记豆腐坊上工的,而许承业是许记豆腐坊的少东家,这两个和李家搭上关系的人居然都和许记有关。姜荷莲子暗中寻思,会不会是老冒头和她们都误会李家人了,其实卢建平是奉了他东家的命,来探望未来的亲家的,他和李翠萍之间并没有私。还有就是,直到李翠萍提起李翠薇的亲事,她这才意识到,李翠薇身量娇小,又是张娃娃脸,因而看着还小,其实早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退一步讲,就算卢建平和李家的某个女眷有私,那也未必就是还大着肚子的李翠萍,李翠薇也是有可能的。仔细想想,这个可能性反倒更大些。李翠萍母女所说的话中信息量太大,饶是近来没少和李家人打交道的姜荷莲子也被这番话绕得头晕,一时之间理不清思绪。刚回来不久的赵四娘就更加搞不清楚状况了,许家是赵成蓝嫁过的那个许家吗他家怎么跑来府城了还要和李家结亲我的个天,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呀姜荷莲子和赵四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疑惑。颇有默契的俩人均想,在没有弄清事实真相之前,多说多错,今天到此为止,得赶紧撤。于是,姐妹二人真切祝福了李翠薇一番后,不顾李家人的挽留,就火急火燎地走人了。姜荷莲子和赵四娘前脚刚走,董氏后脚就问李翠萍道:“四娘一个姑娘家家的,怎么就说起了改嫁的事儿了呢该不会是赵家人察觉出啥了吧”李翠萍看了眼懵里懵懂的陈老婆婆,有些不放心,拉着她娘去了她的房间,这才开口道:“多半就是察觉到了。按理说,赵四娘昨儿个才回来,这事儿不可能是她发觉的,肯定是有人在她耳边嚼了舌头,她这才跑上了门来探口风。”说到最后,李翠萍都有些咬牙切齿了。董氏见大闺女那略带狰狞的脸色,心里头都有些发憷,温言劝慰道:“察觉就察觉了吧,反正四娘不是说了嘛,她家不反对你改嫁。”“话是这么说”李翠萍皱了皱眉,犹疑道:“可我要真是改嫁了,到那时候,谁知道赵家肯不肯让我带些东西傍身呢”董氏叹道:“你呀,就是想得太多了。赵家是出了名的讲信义,断不会出尔反尔的。”李翠萍心下冷哂,暗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将来的事儿,谁又说得准呢知女莫若母,董氏一看李翠萍的表情,就知道她听不进劝。在董氏想来,方才赵四娘都把话说到那个份儿上了,他们家就应该坦荡一些,直接说出他们心中所想。赵家家大业大,哪里就会卡着一点浮财不肯放手呢既然赵四娘都已经变相承诺了,依照赵家一向的行事作风,就一定会把大闺女风风光光嫁出去。明明有明路可以走,又何苦做哪些见不得光的事儿呢原来老冒头和赵四娘姐妹还真没错怪李翠萍,李翠萍和卢建平之间确实有私。这个卢建平虽是地地道道的静海县人,他的寡嫂董碧娟却是董氏的亲侄女。几年前,他曾受董碧娟所托,特地去李家探望过董氏一回。董氏和李翠萍去拜访许家人时,偶然间遇上了在那儿上工的卢建平,董氏的记性不错,居然认出了曾有一面之缘的卢建平。在这之后,李卢两家便开始走动了起来。董碧娟总是说,她的小叔子重情重义,哪怕他自己都吃不饱饭,都会尽全力供养她和她的儿子,实在是难得一见的好小伙子。这话次数听多了,再加上打过两回照面,李翠萍算是接触过,她也觉得卢建平是个至诚可靠之人。恰好当时,她心中有个筹划,却苦于无人帮她实施,她就觉得卢建平或许会是个不错的人选。一番计较过后,李翠萍就悄悄把卢建平叫到了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