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就看向赵三郎。此时的赵三郎跟个大姑娘似的,扭着衣角,半天说不出话来。“钱家姑娘是个百里挑一的好姑娘,想来我大哥心里头是很愿意的。”赵思替赵三郎说出了心里话。百里挑一真有这么好吗赵三娘皱了皱眉,心里有些不赞同。“这姑娘可不是个省油的”不等赵三娘一句话说完,她就觉得脚背上一阵剧痛。好啊赵三郎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居然敢踩姐的脚赵三娘刚要发作,就见赵三郎一脸哀求,心念电闪之间,她立时明白了过来,便不再言语。在赵思的说项,以及赵三郎的默认之下,姜氏应下了这门亲事。一家人商量好提亲的章程之后,便各自散了。唯有赵三娘不忘那“一脚之仇”,将赵三郎堵到了四下无人的院子里,问道:“你知道不你那位百里挑一的好媳妇儿前些天雇了几个小混混,将两个住在大通铺的贫苦妇人打了一顿。”“当然知道,那几个人还是我介绍给她的。呃,他们是怎么办事儿的居然能把这事儿办的,都传到你耳朵里了,嘴巴未免也太不严实了”赵三郎正在吐槽那些不靠谱的家伙,眼见赵三娘越听越生气又要发作,忙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两个妇人不是别人,正是肖氏母女。别看她俩现在又老又贫,甚是可怜,可她们以前没少做过坏事儿,手上不知道沾了多少人的鲜血。依照她们恶毒的程度,就是杀了她俩也不为过,现如今不过是凑了她们一顿,让她们滚离府城罢了,真的算是便宜她们了。”赵三娘奇道:“她怎会和肖氏母女有仇的”钱若男的过往并不怎么美好,尽管她是受害者,本身没有什么错,可那些过往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可话都到这儿了,碰上的又是爱较真儿的赵三娘,赵三郎不说都不行了。赵三娘眉心微蹙,沉吟道:“人是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的。钱姑娘是清倌人所出的庶女,这事儿怪不到她头上。只是,她那性子”哪怕内有缘故,可雇凶揍人一事,还是令赵三娘对钱若男的品性生出了疑虑。赵三郎撇撇嘴:“你还不是一样经常说要雇几个人去打赵成青他们一顿也就是他们跑得快,没让你有机会下手,不然的话”被赵三郎顶一句之后,赵三娘柳眉倒竖,分分钟就要爆发。“天色不早了,我回去睡了”有眼色的赵三郎一见情况不妙,哪里还敢多说,立刻脚底抹油,跑了个无影无踪。“这小子”赵三娘对着赵三郎的背影挥了挥拳头。不过,经过赵三郎的这番解释,她也算是消除了对钱若男的芥蒂,开始期盼起这门婚事来。在赵三娘期盼别人的姻缘之时,也有人在期盼和她之间的姻缘。为了让儿女早日婚嫁,向来温吞的姜氏这回利索了一把,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出去四处跑了。到了晚间,她就分别从赵思源和钱若男那儿得到了准信儿这两方都很愿意同赵四娘家结亲。于是到了第三天,姜氏就派人将她娘杨氏从姜家滩请了过来。杨氏一到,她又将宋氏、沈氏以及黄丽娘请了过来。这些个中老年妇女齐聚一堂,商量起了婚事的各项章程。首先论及的是赵思源和赵二娘的婚事。虽说赵思源是入赘赵四娘家,不需要他做太多的准备,可婚姻这是一辈子的大事,如若可以,还是需要家中长辈主持一二的。只是赵思源自称是孤儿,不但无父无母,甚至连亲眷都没有一个,身边实在是找不出个长辈来。这个时候,热心的沈氏就站了出来,她认赵思源为义弟,尔后就以姊姊的身份,操办起弟弟的婚事来。别看沈氏智商欠费,宅斗啥的她玩不转,可像成亲这种中规中矩的仪式,她办起来还是绰绰有余的。这样一来,赵思源和赵二娘的婚事筹备起来很是顺当。谈完了这二人的婚事,就轮到赵三郎和钱若男的婚事了。钱志新和黄丽娘虽不是钱若男的亲生父母,却比亲生父母还要疼爱钱若男。自从钱家脱贫致富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起了钱若男的嫁妆。是以,哪怕两家商定下的婚期很急,早已做好充足准备的钱家也不会手忙脚乱。至于赵四娘家,那就更不用说了,姜氏早就为迎娶儿媳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一切都是现成的。如此一来,赵三郎和钱若男的婚事甚至不需要怎么准备,就可以进行了。正事儿都商量得差不多了,这几个妇人就聊起了家常。宋氏问道:“素娥,听说你婆婆他们还是没有消息”姜氏叹了口气:“可不是嘛前两天,乔家人受刑不过,总算是招了,承认自己伙同水匪将我婆婆他们都丢进了江里头。虽说他们中不少人都或多或少识些水性,可丢他们的地方江水甚是湍急,甭管水性有多好,一旦掉了进去,怕是都会”凶多吉少。宋氏虽和赵乔氏等人生活多年,对他们却没什么情分,怨恨倒是不少。对于他们的失踪,不说乐见其成吧,至少哀痛之心那肯定是没有的。她之所以有此一问,自然不会是关心他们,她所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儿。“还是有生还的希望的吧我听说二娘他爹还在派人四处搜寻”宋氏又问。“希望”姜氏苦笑道,“还是有的吧,只是有些渺茫了。”其实,何止是希望渺茫,到现在都音讯全无,那些人分明就是死翘翘了好伐。也就只有赵永忠这样的大孝子才会说什么一日见不到赵乔氏,他就一日不会放弃,非要坚持搜寻那些人的下落。正文 第四百一十章 守不住了这也是赵四娘家家大业大,当家的赵思对她爹又素来宽容,才能容得赵永忠如此败家。这要是换了寻常人家,早八百年前就放弃这种毫无意义的搜寻了。“还在四处搜寻吶”宋氏沉吟道,“这要是真给搜到了素娥,依我看你还是早做打算为妙。”“打算什么打算”姜氏一时间有些想不明白。宋氏的言中之意杨氏倒是听懂了,她轻轻拍了拍姜氏的手背:“你这孩子,这都想不明白,脑子怎么长的“你那婆婆必然是死得不能再死了,这没啥好说的了。现在问题是,她死哪儿去了呢要是进了鱼肚子里,她也算是死得其所了。怕就怕她的尸身哪天又冒了出来,无巧不巧的被人找到了,那你可就有得烦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守孝一事。你那婆婆虽不是个东西,可她毕竟占着长辈的名头,到时候,不光你们夫妻俩要守孝,就是二娘他们也得守孝。这样一来,可不就耽误了孩子们的婚事了嘛。”都说死者为大,杨氏话里话外的对赵乔氏没有丝毫敬意,甚至有些刻薄。不过,要是回想一下赵乔氏的生平,就别怪人家这么说她了。姜氏心地仁善,对赵乔氏抱有深深的同情,同情她为乔家奉献了一生,最后却被乔家一坑到底,落了个生死不明的下场。可姜氏也只是同情她的遭遇罢了,对赵乔氏本人并无一丝敬意。对于杨氏给赵乔氏的那些个评价,姜氏不置可否。沉吟许久后,姜氏道:“不管怎么说,二娘和三郎的婚事是不用担心了,现在愁的就是那几个小的。如今看来,得赶紧帮他们的婚事坐实了才成。“只是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为了这一前一后的两场婚事,咱已经忙了个够呛,哪里还有精力再去筹备另三场呢“再说了,要成亲得有合适的人选才成,挑人这事儿又不是挑菜,得看眼缘,这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得下来的。”话到最后,姜氏无奈地摊摊手:“罢了,罢了,婚姻之事急是急不来的,还得慢慢来。要真是哪一天找到了我婆婆他们的唉,守孝就守孝吧,咱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沈氏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暗道,真要让赵三娘守孝三年,家里头的天魔星还不得把屋顶给掀翻了呀到那时候,她和相公还有安生日子好过吗沈氏心中焦急,就把要说的话一股脑儿地吐露了出来:“我家阿言人品端正,相貌俊秀,文武双全,中间省略五百字你看,让阿言给你家当女婿怎么样”宋氏听了一半就忍不住扶额了,之前不是说好了要含蓄点的嘛,你这叫含蓄嘛整一个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唉,如此急不可耐的推销,不但不会给宋知言加分,反倒会给人家一种他有毛病,娶不上媳妇的感觉。这、这、这分明是在帮倒忙呀摊上了这么个猪队友,宋氏只觉心好累。没法子,话已出口,收是收不回去了,只能想办法描补一二了。于是,宋氏很真挚地表达了宋家对赵二娘的看重,以及想和赵四娘家结为秦晋之好的意愿。哪怕姜氏觉得宋知言的后娘很是不靠谱,可有宋氏在一旁说项,她还是有些动心了。到了晚间,旁敲侧击了一番赵三娘的态度后,次日她就很爽快地应下了这门亲事。过了两日,姜氏再接再厉,又替赵四郎定下了袁春花。如此一来,赵四娘家里的几个孩子,除了赵思以外,其他都找到了合适的对象。一时之间,赵四娘家被喜事给包围了。不过有人欢喜就有人忧愁。这一日晚间,杨氏忍不住问姜氏道:“没两天二娘就要成亲了,可你公公整日苦着个脸,这是什么意思就是担心他媳妇儿,但喜事当前,他也该摆出副笑脸来不是”“其实”姜氏表情尴尬,有些难以启齿。赵三娘接茬道:“我爷早和我奶闹掰了,他哪里是担心我奶呀事情是这样的,我四婶明日就要再嫁了,好面子的他担心寡妇再嫁会坏了赵家的家声,这才会愁眉不展,整日里唉声叹气的。”杨氏皱眉道:“你四婶不就是李家的大姑娘吗要是我没记错的话,你四叔去了还不满一年吧,想来坟上的墓草都还没怎么青。怎的,李大姑娘这就守不住了”相比起燕国的其他地方,幽州算得上是民风开放。这儿的人不说多么地支持寡妇再嫁,但也很少会横加阻拦,因而寡妇再嫁并不稀奇。可像李翠萍这样,亡夫死了不到一年就要再嫁的,这就很少见了。说得直白些,李翠萍的行为未免有些凉薄。这就难怪姜氏提起时大感尴尬,杨氏言及时甚是鄙夷。坐在一旁的赵思没吱声,心里却在腹诽:岂止是不满一年,恐怕赵永孝一死,李翠萍就生了再嫁的心了。难道不是吗这位一到府城就迫不及待地勾搭上了卢建平,为了再嫁甚至不惜倒贴。且说李翠萍掩饰功夫虽好,可在“朝阳群众”的鼎力相助下,后来赵思还是查出李翠萍确实和卢建平有私。讲真,赵思并不反对李翠萍再嫁,可任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套问李翠萍将来的打算,李翠萍就是不肯吐实。次数多了,她自然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李翠萍膈应得要死。她有心要戳穿李翠萍的假面具,当时是姜荷莲子拦住了她,这才没有付诸行动。不久前,李翠萍生下了个女婴,还没出月子,她就又和卢建平频繁联系了起来。这一回,赵思忍不了了,便不顾姜荷莲子的反对,愣是让人把这事儿给捅了出去。不得不说,赵永忠夫妇确实是大大的好人,得知之后,虽有些生气,对待李翠萍还是一如既往地好,甚至连句重话都没有说。如此一来,面嫩的董氏心里极为过意不去。任李翠萍怎么说,董氏都不为所动,坚持让她尽快出门子,不许她再留在这儿啃赵四娘家了。正文 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世安好“唉,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既然人李大姑娘要嫁,那也只能随她去了。”杨氏从赵三娘口里得知了事情的梗概之后,叹息了一声,又关切地问道,“那孩子呢孩子才几个月大,肯定得吃奶,是离不开娘亲的。可要是让她跟着李大姑娘走,那岂不成了人家在养你们赵家的孩子啦传出去可不大好听吶”“当然不能让囡囡跟我四婶走了”赵三娘不以为意道,“没有亲娘的话,可以让奶娘喂嘛咱家已经请到妥帖的奶娘了,我四婶再嫁就再嫁吧,不碍的。”姜氏生怕杨氏会对李翠萍产生误解,忍不住替她说话道:“其实,弟妹她一直坚持要把囡囡带走抚养,是咱们好说歹说,才把她劝住了,答应把囡囡留下来。所以说,弟妹除了急着嫁人这事儿做得有些不地道,在其他方面还是相当不错的。”赵思撇了撇嘴,暗道,带走抚养且不论卢家乐不乐意,恐怕功利的李翠萍自个儿首先就不乐意了吧不得不说,这女人演了一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