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杀。二人再不敢攻打苏州,而是选择退回了松江,驻扎在松江城西数十里的柳湖。然而面对数万气势汹汹的清兵,吴志葵和黄蜚根本不敢带兵入松江城,而是选择了在城外试图进行骚扰。于此同时,松江城中的沈犹龙等人给金山卫也发出了命令,命令金山卫参将侯承祖带兵增援松江。然而当初侯承祖和马良去松江时被沈犹龙等人拒之门外,现如今又如何肯再去增援。侯承祖不肯去松江,驻扎在胡家港堡城的马应魁更加不肯了。到达胡家港城堡这一个多月来,以此为据点,马应魁发展的很快。在同盟会职方堂文吏的协助下,很多士绅选择了和崇明方面合作。大量的粮食棉布及其他商品通过胡家港城堡运往崇明,已经成为了崇明掌控的一个重要据点。与此同时,马应魁也没有忘记军队的发展,经过一个月的训练,他属下两千多士兵已经颇为精锐,又从胡家港附近军户中招募一千多人,现在他手下兵力近五千人,又是一个完整的镇了。因为手中有钱,胡家港崇明军士兵的装备精良、待遇良好,最低级的士兵每月也有一两五钱的饷银,还没有军官克扣。良好的待遇吸引了大量的金山卫士兵前来相投,侯承祖等人阻也阻不住。这也使得双方的关系越来越差。侯承祖不愿发兵救援松江城的一个原因,就是害怕马应魁趁机夺了金山卫。当然马应魁也不是没有这个想法,可是任思齐已经给了他严令,埋头发展势力,只要金山卫不降清,对金山卫就不用理会。往各处请求援军,却没有人肯理会。由此可见这批士绅的人缘。当六月份刚起事时,很短的时间内沈犹龙等人就掌控了松江府三县。可也因为胜利来的如此之快,使得他们膨胀了起来。不仅把较有战力的吴志葵黄蜚二人打发到了苏州,就连金山卫侯承祖和崇明军马良两部都不许入松江城。也许在这些士绅们眼中,武将都不可信。把松江府完全看作了他们的禁脔。在占据松江这一个月来,沈犹龙等人也确实做了一些事情,招募了不少士兵,征调大量粮饷。可是文人带兵,能带好才怪了。不过尽管沈犹龙等人诸多的缺点,可是他们的气节却没得说。当得知清军大举来攻之时,沈犹龙立刻分派军务。将守城任务分委给中书舍人李待问、原麻城县知县单恂、原罗源县知县章简和举人张寿孙,命他们统率义军,分守四门。此时城中尚有士兵五千余人。博洛带领大军攻陷青浦县城后,并没有直接攻向松江,而是选择了先消灭驻扎在柳湖的吴志葵和黄蜚部。此时吴志葵和黄蜚还拥有战船五百多艘,其中不乏千料大船,士兵两万余人,但是士兵的装备极差,绝大部分士兵根本没有盔甲,很多人破衣烂衫手中拿的也只是刀枪这样的武器。松江府乃是天下有数的富裕之地,而明军士兵却非常贫穷,简直如叫花子一般,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绝大的讽刺。近四万清军达到柳湖附近,面对强大的八旗兵,吴志葵和黄蜚哪里敢主动迎战,只是在柳湖之中扎下营寨,坐等清军来攻。而博洛也没有急着去攻打,而是四下征集了数千艘小船,然后以小船堵塞了柳湖两端的水道,使得盘踞在湖中的明军进退不得。博洛下令绿营兵田雄张杰等人乘坐小船水陆两路,对柳湖中的明军发动疯狂的进攻。田雄张杰俱都是原来靖国公黄得功的部下,长期驻扎在长江边,对水战并不陌生。而田雄的部下是绿营兵中战斗力较强者,投降了满清之后,经过满人的调教,绿营兵焕发出了远胜在明朝时的战斗力,因为只要大战畏缩不前,督战的八旗兵的屠刀就会降临到他们头上在绿营兵的疯狂攻击下,柳湖的明军大败,很快被杀得溃不成军,而两头的水道又被清军堵塞,使得他们逃都无处可逃。战斗打了一天,明军的水寨被清兵很快攻破,吴志葵和黄蜚带兵撤退,却被大队的绿营兵围住,二人先后被擒。两万多明军最后能逃出去的不到三千人,这批明军后来逃到了淀山湖,归于马良属下。击溃了柳湖的明军之后,博洛下令杀掉敢于抵抗的明军俘虏,上万被俘的明军在柳湖被杀,鲜血染红了整个湖面,而明军的首领吴志葵和黄蜚二人也同时被杀。松江名士夏允彝是吴志葵部的监军,柳湖兵败后侥幸逃出,后来得知松江城也被攻破的消息之后,于绝望中投松江塘自尽。击败了柳湖的明军之后,博洛令部分绿营兵伪装成吴志葵的部下,逃到松江方向,口称吴志葵战败逃回。松江城内的沈犹龙等人不妨有诈,下令打开城门,接应外面的明军入城。于是乎,清军顺势杀入城中。城内预伏清军间谍,都伪装为黄蜚军士,到此大呼上城,拔去明军旗帜,换上清军旗帜,守军领时陷于混乱。清军一拥而入,就势夺占松江府城,城内义军和清兵展开激烈巷战。沈犹龙于慌乱中冲出,中箭身亡。城内的士绅们大多被清军斩杀,部分人自尽。几社名士、原兵科给事中陈子龙侥幸从西门逃出,和夏允彝的儿子夏完淳逃向尚在明军治下的吴淞城。攻破了松江城之后,博洛又分兵打下了上海县。而闻知松江城破,上海县的明军早就弃城而去,逃向崇明去了。占据了松江府一府三县之后。贝勒博洛留苏松提督吴胜兆带兵驻守松江府,剿灭尚且盘踞在金山卫的明军。自己则带领大军攻打吴淞口的崇明军去了。然而到达吴淞口之后,发现吴淞城的明军早已撤退而去,城内的一切搬去一空,就连吴淞城堡的城墙都被拆的七零八落。因为没有水军,不具备攻打崇明岛的实力,博洛只得领军离开了吴淞口,往江阴而却。因为此时整个江东四郡的抗清义军基本上都被扑灭,可是小小的江阴城却依然没有拿下。而清军已经在江阴城下折损了数万人。任思齐之所以选择全面撤退,自然有他的考量。因为他觉得现在的崇明军还不具备和清军硬拼的实力。若是强行防守吴淞城,虽然也能消耗一部分清军的兵力,可是没有太大意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的事情对崇明来说没有多少好处。现在对崇明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只要再有数月的时间,又一批新兵将训练出来。只要崇明能够训练出五万精兵,并且装备上精良的武器,就有了和清军叫板的实力。若是能拥有十万大军,则可以图谋整个江南。而以崇明现在的发展势头,这一天不会太远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任思齐的想法,比如刚入崇明岛的陈子龙和夏完淳二人,就天天逼迫着任思齐出兵。能得到陈子龙和夏完淳这样的名士,任思齐一开始是非常的兴奋的。越来越多的文人名士投到崇明,象征着崇明的蒸蒸日上。而据沈廷扬所说,陈子龙此人有大才。陈子龙崇祯十年进士,从小就是天才人士,以文学名江南。他的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伟丽秾艳,直追齐梁初唐;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形成沉雄瑰丽的独特风貌,为云间诗派首席,被公认为明代最后一个大诗人。更关键的是此人并非在文学方面厉害,在其他方面成就也很不凡。在他的主持下,编撰了皇明经世文编一书,凡五百零四卷,又补遗四卷。是书选文以明治乱、存异同、详军事、重经济为原则,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政治、军事、赋役、财经、农田、水利、学校文化、典章制度等等。而且,陈子龙整理了徐光启的农学巨著农政全书,可见此人乃是个全才。更重要的是陈子龙的气节,在历史上,明朝灭亡之后,陈子龙一直不肯降清,先后数次拒绝了清军的招揽。然后剃发令起,陈子龙立刻和沈犹龙等人绸缪抗清之时,号召松江士绅百姓群起抗清,短时间内占据了松江一府三县。而历史上当松江被攻占之后,陈子龙先是隐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应鲁监国相邀,出任鲁监国的兵部尚书一职。后来清苏松提督吴胜兆不满清兵的排挤,举兵反正,陈子龙为吴胜兆奔走联络,吴胜兆兵败之后,陈子龙化名逃亡,继续从事抗清事业。后被清军俘虏,宁死不降,跳入河中自尽。对于这样的民族英雄,任思齐从来都是抱着很大的敬意。可是这些人也都自豪固执的很,自以为学识渊博,往往刚愎自用、目中无人,让任思齐颇为头疼。所以在陈子龙刚到崇明时,任思齐热烈欢迎之后,任命他为沈廷扬的副手,主持崇明的农事。哪知道陈子龙真有大才,只是两日的功夫熟悉了崇明的情况,然后又用数日时间,把崇明的开荒屯田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然后就听说了任思齐下令从吴淞城撤退的消息,立刻前来逼问。第四百三十八章 陈子龙“卧子兄来了。”任思齐笑呵呵把陈子龙迎入书房之中。“在下是向都督请辞来了。”陈子龙板着脸,无视任思齐的殷勤。“哦卧子兄何出此言是思齐慢待于你了吗”任思齐做出一副惊疑的表情。“都督待子龙甚厚,奈何子龙是为抗清大业而来,并非为了做官。”“难道卧子兄以为我崇明不愿抗清了“任思齐脸色也严肃了起来。“难道不是吗都督您坐拥数万大军,为何一矢不发就放弃了吴淞为何松江府城被破,也不见您发一兵前去救援崇明岛拥众数十万,兵强马壮,却为何眼睁睁的看着清兵在江南肆虐还是说都督你心中根本就没有抗清的想法,而是抱着保存实力、拥兵自重的心思”陈子龙言辞激烈、咄咄逼人的向任思齐质问道。任思齐摇了摇头,无奈的坐回椅子中。这陈子龙虽然人才难得,可也个性太强,想收复他为己所用不是那么容易。“卧子兄来我崇明已有数日,想必对我崇明军的作为也有所了解,为何说出这样的话语若是我任思齐不愿抗清,为何千里增援扬州,为了解救扬州百姓兵力折损过半若是我不愿抗清,为何出兵嘉定,歼敌万余斩杀叛将李成栋”“就是知道越国公您的壮举,在下才选择来到崇明,”陈子龙的口气缓和了下来,“可是您为何对松江的陷落不闻不问,为何轻易丢弃吴淞”“卧子兄误会我了,我不是派出了一镇士兵往松江府吗,可是据派出的军队回报,监军马良带着数千士兵增援松江,却被拒之城门之外,无奈中带人去了淀山湖。而呆在金山卫的镇将马应魁回报,他奉命带兵前往松江府时,松江府已经陷落,只能撤退回胡家港城堡。”任思齐解释道。陈子龙顿时无言了,马良带兵往松江时,他就在城中。当沈犹龙拒绝崇明军入城时,他也没有反对。现在任思齐拿这个藉口堵他,让他无话可说。“卧子兄想必也知道,我崇明军现在只有四镇新兵,为了响应江南各地的举义,我四镇大军尽皆派出,崇明岛只留水军镇守。可是江南清军有三十多万,都是久经沙场的精兵劲卒,其中更有满洲八旗兵五万余人。在现在形势下我崇明军能自保就不错了,谈何反攻吴淞乃是江边孤城一座,守之何用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陈子龙咀嚼着任思齐的话语,越品味越觉得妙味无穷。他本身就是聪慧绝顶、天才惊艳的人物。只不过以前没有怎么带过兵打过仗,对军略半通不通。虽然熟读过孙子兵法,可是纸上谈兵和实际打仗完全是两回事,要不然也不会守不住松江。现在任思齐的话无异于给他推开一座新的门户,让他隐隐约约好像明白了许多。“属下刚才失言,还望都督见谅”陈子龙恭恭敬敬的向任思齐施礼,“还请都督为子龙指点一下,何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呵呵。卧子兄因为松江失陷失去了方寸,其实以你的才智应该能想得到。眼下清军虽然气势汹汹先后攻破南京杭州,更是擒获弘光皇帝,其兵锋看似不可阻挡。可是在明眼人眼里,满清的隐患非常之大。满洲人全部人口加起来也就二十余万,其中所有男丁不论老弱加起来顶多能有十万军队。以如此少的人口想吞掉整个大明,无异于蛇吞象,吞下去容易想消化掉非常之难。在四川有献贼在抵抗,荆州一带有顺军余孽,河南山西陕西都有无数的百姓举义,这些都牵扯着清军的精力,他们后方根本不稳。而满洲人生活于辽东苦寒之地,根本适应不了江南夏季湿热的气候,在这里久待下去必然会不服水土,横生疾病。而江南水网密布,所谓南船北马,这里也不是八旗铁骑能横行的地方。我料到不出月余,八旗兵必然撤回北方。与其现在在清兵势头最盛的时候与之交战平白折损兵力,倒不如等待八旗主力撤离之后,趁势席卷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