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会儿。”刘氏忍不住又摸了摸这料子:“这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巧手才能织出来这带暗纹的布来咱们村里手最巧的媳妇也做不到。”宋柏闻言却是一愣:“娘是说,咱们村里人会织布”这回换刘氏奇了:“织布还不容易这边儿的人不会”这确确实实是地域的差距了。兴安县位处北方,粮作物一年一熟,手工业以制陶、冶铁为主;丰水县位处南方,粮作物两年三熟,手工业则以棉、布、丝为主。因为各地情况不同,税收规则也不同。南方有些人家地少交不上粮食的,搓麻绳、纺线、织布也是可抵税的。当然,也不仅仅是抵税,麻绳、棉线、麻布、棉布都是可以拿去换钱的。因而,南方历来是更富庶一些。“所以咱们那儿的大姑娘小媳妇,谁不会上手织两下”刘氏道:“就是村里穷,买不起织布机况且咱们村也不是那地少的村儿,家里头地还侍弄不完呢,谁有工夫折腾织布去一台织布机也不少钱呢我在夫子家伺候的时候,家中倒有两台织布机,跟着夫人也学过。”想想也是唏嘘,当年夫子家都没宋家有钱,一转眼自己这个小丫鬟,也成了老夫人了。刘氏心中感叹不已。宋柏更加惊讶:“谁逗会上手织”为什么在南方这么普遍的手艺,却没传到北方来“织有什么难的”刘氏道:“不就横着咣当两下,再竖着拉一下傻子看两眼就也会了。不过那织布机倒是比较难摆弄,接线是个麻烦事儿,会的人倒不多。也是因为这个,村里没什么人买织布机,会给织布机接线算是个手艺了,不外传的。”这倒说的通了。宋柏问道:“那娘会不会给织布机接线”“这我倒是和夫人学过。”刘氏如今想来还有些得意:“当年家里两台织布机,夫人一台,还有一台就是我的。虽然说不上三日断五匹吧,一日一匹我还是织得出来的。夫子教书虽然有束脩,但他生性善良,喜欢补贴学生。当初你们爹就没少受夫子的恩惠,要不是女眷在家里织布补贴,日子也不能过得那么轻松。唉,就是年头久了,我怕手生了。”不过回想起来,这织布确实也是盛行在城里人家之中,村里确实不多见。毕竟织布、刺绣,比起干农活儿算是轻松许多了,村里人的经济能力还不足以支撑他们以织布谋生。刘氏回忆完,才想到问宋柏:“你问这些做什么可是有什么打算”宋柏心中别提多高兴了:这不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吗我原本也没想这么快就开展布匹生意,梅家非要上门来撩拨。一转头,丈母娘竟然还会织布“小慕,你之前不是和我说想自己做点儿生意”宋柏心里盘算了一回:“你觉得,布匹生意如何”第76章 人离乡贱沈慕吃了一惊。原本他已经决定了, 只打算弄个小吃摊子,慢慢发展起来。只是现在还没想好做什么。结果宋柏过来, 三言两语的就打算让他做布匹生意。关键是, 布匹生意怎么做啊他完全没头绪“兴安县这边是没有人会织布的。我心里大致的计划是,咱们招上人,娘出技术教她们如何织布,想来要比从南方进货便宜许多。”这年头, 最便宜的就是人力了。和运输的费用一比,人力便宜的不值一提。这下不但沈慕吃惊,连刘氏也吓了一跳:“我教这这不成吧”她一下子心里就慌了:“我也只是会织普通的棉布、麻布, 那些花样可不行。”她指了指身上那带暗纹的织锦布料:“像这种,我就两眼一抹瞎。”这确实是个问题, 但也不必太担心:“一直只卖棉麻布肯定是不行的, 但刚开始, 做些低价低端的平民产品倒没什么问题。”之后如何提升就是他的事儿了,肯定不能让刘氏和沈慕操心。宋柏会这么说, 也是想在沈慕的生意之路上做个指引:卖吃食不是不可以,但那是阿爹没本钱的时候做的事情。现在他们有那么多本钱,还从最基础做,就有些浪费时间了。但这话他也不想直接说出来打击沈慕。便引导着沈慕把眼光放远。却不想把沈慕和刘氏都有些吓住了。宋柏便止住了这个话题:“这些事还需从长计议,我也就那么一提。等有了具体计划再说吧。”沈慕和刘氏巴不得这样。说到底他们见过的世面确实不如宋柏多, 这样大的摊子猛然落在肩上, 两人都不禁怀疑“我能行吗”, 因而都不太敢接下这担子。沈慕想, 等柏哥想明白了,就知道自己不行,没这个金刚钻儿。自然,也就不会再提这瓷器活儿了吧。“还有一事。”宋柏想了想。如今他和沈慕的关系在兴安县已经算过了明路了,宋家便计划着回一趟老家,把这个“姗姗来迟”的儿夫郎介绍给老家的人。说是宋家的老家,其实是薛白的老家。宋老爷本是个“来历不明”的人,“漂泊”到了兴安县太平镇碧溪村,聘了薛白,才在此安家落户,渐渐做起了生意。一做几十年,宋家发家搬到了县城,薛白的父母兄妹却还在碧溪村住着。以往每年宋家收租子的时候都会在村里住一段时间,看望薛白的父母。今年是宋小妹自己来收的租子,家里又有事儿,也就没住,现下马上就要过年了,宋柏便想着带沈慕一起回村子里住段时间,也让沈慕见一见外公外婆。一来是他们被梅家闹得心情不好,去村子里住一段时间散散心也好;二来也是宋柏被宋樰提点,察觉到沈慕心中不安,想通过乡村生活拉近与沈慕的距离。你看,我们家也是村里出来的。大家出身其实差不多,沈慕没必要不安。“这马上就要过年了,今年过年,阿爹阿姆说了,想去村子里过。也想让你和娘看看我们老宋家的根儿。”宋柏笑道。这年头成亲,都讲究个门当户对、知根知底儿。门当户对他们俩是不可能了,沈家的根底宋柏是知道的,现在就想带沈慕和刘氏去见见宋家的根底儿。“这自然好”沈慕不解其意,刘氏却知道里面蕴含的意思:“不过你们去就行,我就留在这府里给你们看房子吧。”哪有亲家过年一处过的就是一个村的也不带这样的。沈慕却不舍得让刘氏一个人在府里孤零零的过年:这是沈老大死后,他们家过的第一个年。沈慕不想刘氏身边冷冷清清的。“娘你要不去,我也不想去了。”“说什么傻话呢”刘氏拍了他一下。宋柏此刻也明白了刘氏的顾虑:“娘,没那么多规矩。我们去村里看的也是我姥姥、姥爷,要按您说的,过年哪有去外家的规矩” 他笑道:“我爹那边儿家里是没人的,也不讲究那些。”刘氏还是有些犹豫。你说人家一大家子过年,自己这个外人硬跟去,哪儿哪儿都觉得不自在。可抵不住沈慕“你不去我也不去”的眼神儿,她自己也确实想看看亲家的根底儿,毕竟事关儿子未来的生活呢。也就答应了。宋府很快就操持了起来。往碧溪村递信儿、派下人过去打扫房子、收拾行囊准备礼物忙得不得了,唯有沈慕闲得发慌,很是不安。闲了两天,实在忍不住跟宋柏说:“柏哥,我能做点儿什么”这几天连宋樰和宋小妹都忙着准备回村子的事儿:宋樰负责吃食,宋小妹负责备各家的礼物,也没空来和他扯闲话了。宋柏更是操持全局,什么都要管。满府的人都在忙,更显得他没事儿干了。宋柏安抚的拍拍他的手,笑道:“你只要准备好自己,见我姥姥姥爷别再紧张就是了。村里没那么多规矩,你就当回沈家屯了。”“我”我控制不住自己不紧张啊。也不知道柏哥的姥姥姥爷好不好相处沈慕自己是没有姥姥姥爷的,刘氏自己都不记得爹娘什么模样了。反正是把她卖掉的爹娘,不记得也就不记得了。但沈慕是有爷爷奶奶的。想到大家长思想根深蒂固的沈老汉,沈慕心里不能不紧张啊。回去刘氏也劝他:“这世界上像你爷爷那样的也就那一对儿了,哪有那么多不是人的玩意儿再说了,那只是小宋的姥姥姥爷,又不是他爷爷,就是不喜欢你,又不住一块儿,管他那么多呢”刘氏回忆了一下自己的过去:“那时候你爹的姥姥、姥爷也还在呢。我也跟着你爹上韦家去过,他们家对我更没什么好脸了。你奶奶天天想着把自己娘家侄女嫁给你爹做小,都觉得我占了他们家闺女的位置了。可是那又怎样你爹他姓沈不姓韦。”虽然沈家的人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你这一紧张,小宋心里负担也重。两个人都不好过,何必呢”沈慕叹了口气:“娘说的是。我怎么这么没用。”想想自从来了兴安县,好像自己都不是自己了,原本在村里不说能耐多大,也是能顶门立户的人。现在到了兴安县,却像个弱鸡,什么都办不好,还什么都不敢办。刘氏可见不得儿子这般说自己,轻轻把沈慕搂在怀里:“谁说的我儿最棒了。要不是你,咱们连兴安县都来不了,可能可能就死村里、死在丰水县了。”宋柏回来曾说,亲自去了沈家屯,村子被掩埋了一半。若不是沈慕有能力、又本事、又决断早早去了县城、又来了兴安县,孤儿寡母在村里,真的能挣扎出活路吗沈慕被刘氏抱着,半晌把头埋在自己娘怀里:“娘,我有点儿想沈家屯了。”今日宋柏也提到沈家屯,刘氏也提到沈家屯这个已经是过去式、仿佛已经被抛在岁月后的村子,在今日忽然有了好强的存在感,让沈慕不得不一再想起它。往前十七年,他在沈家屯的日子说不上多幸福快乐,糟心事儿也有很多。可是离开了沈家屯,沈慕却觉得自己太弱、太没用了。在这儿,别人可以随意欺负他们母子:那天如果没有宋柏及时赶到,他和刘氏还不知道会如何;在这儿,他要去接触和自己不是一个阶层的人,之前宴席上虽然自己也穿了锦衣华服,却自觉像小太监穿了太子的衣服;在这儿,他帮不上宋柏的忙,甚至宋柏提出的生意想法,自己都不敢应宋柏在窗口站了一会儿,默默的又退出了院子。他跟沈慕说完话,就有些后悔:他也发现了,自从来了兴安县,沈慕变得敏感了许多。这大约就是老人说的,物离乡贵、人离乡贱吧。即便有自己护着,心理上沈慕依然暂时不能适应。宋柏就打算挑两样轻省的活儿,让沈慕帮着干一下,也让他觉得自己不是无用之人。可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了沈慕的心里话。他知道沈慕内心敏感不安,却不知道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宋柏一时心里也空落落的,难受极了。他想和沈慕解释、他想帮助沈慕,可是现在的沈慕却像把自己挂在悬崖下的受难者,宋把想拉他也够不到。宋樰正巧拿着账单子来找宋柏,见他站在沈慕的院子外头,便喊道:“大”却见宋柏一个健步过来,捂住了他的嘴。宋樰:“”宋樰把他的手拉下来,促狭的看了一眼院子,低声道:“怎么,你惹大嫂生气了”宋柏直把人拉出去几丈远,才回宋樰的话:“这么可能”“那你怎么一副怕被发现的样子。”宋樰笑道,将手里的账单递给宋柏:“你瞅瞅行不行,通过了账房就直银子了。”宋柏大眼一扫,下意识道:“你怎么又在吃食上花那么多钱,村里什么吃食没有,自家种的最香”宋樰一张小脸顿时垮了:“就你这样,能不惹大嫂生气”“我跟你大嫂是一心的,才不会因为这些生气。”宋柏不禁想起他和沈慕在沈家屯时,两人一同卖红菇,一同扣扣搜搜那几文钱的样子,不禁莞尔。“小弟,你说要是”“要是什么”宋樰不解。宋柏瞧了瞧手中的单子,狠了狠心:“没事儿,就按这个来吧。”第77章 碧溪村宋樰欢欢喜喜去准备吃的暂且不提,宋柏也难得揣了银子上街逛逛。先把年节回村度假时的工作安排妥当, 又去布庄给沈慕和刘氏买了几身成衣。沈慕一向节俭, 衣服来来回回就那两三身换洗的, 都打了补丁、洗得发白了。就算买了新的也不舍得穿,放着压箱底。而宋家有宋柏当家,历来也是节俭的, 家中没养针线上的人,都是在铺子里买。好在宋家众人对这方面都不太在意, 也就宋小妹要求高, 会找绣娘定做。其他人都是随便买些成衣凑合着穿,绸缎的衣服有几身见人的就行, 在家里还是细棉布的穿着舒服。用薛白的话说, 前些年都是他自己做衣裳呢, 现在不用他动针线, 已经是享福了。宋柏心里装着事儿, 给沈慕挑的都是好棉布的衣裳, 续了雪白蓬松的新棉花,穿着舒服又暖和。沈慕是南边儿的人, 头一次来北方过冬, 穿往年的衣裳怕是会冻着。沈慕来了兴安县之后让刘氏给做了两身, 但布料都是普通的粗麻布料, 棉花也是旧衣裳里头的棉花。这细棉布的衣裳自然是比村里一般人家好很多, 却又不如绸缎打眼。颜色也挑素净没有花纹的, 让沈慕没有太多心理负担。倒是给刘氏买了两身暗纹缎子的衣裳, 女人嘛,多大年纪都是爱美的。倒不是沈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