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南北有相逢> 分节阅读 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1 / 1)

体格出挑。他一眼就看到正拱手拜别的丞相,那一身火红的官服,灼灼似桃花。将军心想真的好巧,来了帝都到哪里都能看到丞相。他听说了丞相是当年的新科状元郎,国家的栋梁。丞相的文化和口才确实让将军很佩服,那天他们一起去坐船,丞相给他讲了很多事。他的语言和声音,让将军寤寐难忘。当然,将军是不知道今天发生在朝堂上的事的,也不知道皇帝与丞相交流的内容。将军来觐见皇帝,只是想说说给他找个副将的事。边疆的军权有一半在皇帝手上,三品以上武官的任命都要让皇帝钦点。将军由副将升上将军,身边刚好缺了一位助手。将军这四个月在家戴孝,边疆有很多事务要管理,如果没有管事的人,那怎么行。丞相行礼过后就退下了,与将军擦肩而过的时候,似有似无地瞥了将军一眼。将军和他一般高,眉眼鼻梁生动鲜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将军没有帝都的庄严贵气,却有北方旷野的落拓不羁。丞相那一瞬间想起一首诗,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他分明能想象得出荒原上中秋的明月,大而无光,远处是比海角更遥远的天涯,那里,暮雪千山。由于今天发生的一系列事,丞相开始关注起这位传奇的将军,当年惊鸿一瞥的面容,也在他脑海里明媚清晰起来。丞相那时候还没想到后果,到后来,他甚至想要亲自登门拜访那位言官,感谢他为自己助攻了一把。、童子将军择日去布坊取自己的衣裳,那件绣花布料做成了织金交领的长袍,将军穿上之后照镜子,布坊的匠人都是巧手,衣服的长短大小挑不出一丝错处。将军看到肩背后绣着团花祥云,后裾上则是松树和山水,看得到嶙峋的怪石。将军很满意,将军常年在战场,除了戎装没有穿过其他的衣服。“上回买另一匹湛蓝布料的公子,来取他的衣裳了吗”将军问掌柜。掌柜说:“还没有。”将军就说:“那不如我今日给他送去吧。”“不行,要客人亲自来取。”掌柜放下手中的算盘,拒绝了将军。将军皱起眉:“怎么这么麻烦。我正好要去他府上,不如顺带捎上。”掌柜抬眼看看将军,说:“那是丞相府的人,不敢得罪。”将军把怀里的玉牌给掌柜看:“我是将军,那位姓晏的公子,就是当今的丞相。”掌柜慌忙接过玉牌,玉牌上刻着古老的“翁”字,济南翁氏,战功赫赫的世家大族。掌柜做过官,关心国家的大事,自然听闻丞相举荐了一位新的将军,姓翁名渭侨。掌柜又去看将军的脸,将军都眉目有七分像他的老爹,那是世家大族的遗风,与生俱来的坚毅和宁静。将军不愧是将军,骑着战马狂奔如疾风,看上一眼就让人想起北方荒无人烟的原野,辽阔渺茫。掌柜这下才知道眼前这位是个大人物,能让丞相大力举荐的,一定是一位少年英才,未来于国家,定能有所希望。丞相与将军交好,掌柜这几日在市井的传言中有所耳闻,甚至还有更多添油加醋的版本,掌柜也没放在心上。将军抱着丞相的新衣乘车去丞相府上,从城东到城西并不是很长的距离,车夫轻车熟路,拐过几条大街就到了丞相府门前。丞相府坐落在闹市区,外头车如流水马如游龙。这是将军第一次来丞相府,他抬头看到朱门飞檐,雕梁画栋。厚重的门头上挂着匾额,写着丞相的姓氏,泸州晏氏,西蜀的大族。屋檐下挂着去年的灯笼,金丝流苏飘飘荡荡,上头的福字写得相当漂亮。将军去叩门,朱漆的大门红艳艳的像丞相的官服,门环上的异兽流光溢彩。门开了一条小缝,童子探出脑袋来,问他是何人。童子穿着墨绿弹花的褂子,梳着蓬松的小辫,眉目周正,脖子上戴着一圈璎珞。“丞相大人在家吗我是新上任的将军,冒昧来访。”将军矮下身子与童子对话,怀里抱着丞相的新衣服,湛蓝的颜色像湖泊。童子跨出门槛,抱拳朝将军行礼:“原来你找相爷啊,相爷上朝去还没有回来呢”童子抬起小手臂往街道尽头指去,那是皇宫的方向。将军一瞬间有点不知所措,于是问童子:“丞相一般什么时候回来呀”“相爷可忙啦有时候彻夜不归”童子夸张地飞起双臂,弹花褂子悉悉簌簌。“童儿,谁来了”门后传来温和的男声。童子回头朝门后面喊:“将爷来啦来找相爷哒”朱红大门打开了半扇,将军瞥见里头回廊曲折,花木深深,丞相府里藏山不露水。丞相府的管家站在门中央,穿一身绛紫长衫,腰带上扣着玉钩。他是个读书人,鼻梁上架着眼镜,眼镜是海外的货物,将军也是第一次看见。“原来是将爷,失敬失敬。”管家拱手道歉,“将爷不如先小坐休息,相爷一会儿就回来。”管家把将军请进大门,绕过雕花影壁,来到丞相的厅堂。丞相的厅堂很阔气,与将军府不相上下。厅堂顶上是藻井,垂挂着明珠,灼灼有光。将军坐在巨大的山水挂画下,两边垂挂着乌木联牌,字体烫金,瘦长斜逸。管家给将军端上茶,刚刚采购进来的大红袍,来自闽南的山区,丞相才喝了一次。将军不懂茶,闻着茶香只觉岩香四溢,好像闽南的女子,鬓边簪着白茶花。童子站在门边朝里头探头探脑,将军看他可爱,抬手招他进来,童子走路蹦蹦跳跳,哒哒作响。童子很懂礼数,回答将军的问题之前都要拱手。童子天生喜欢笑,说什么话都笑意盎然。将军问童子:“你为什么住在丞相府最近在读什么书”童子说:“丞相是我的老师,我是丞相的关门弟子。最近在读诗经。”事实上,丞相就只收了他一个徒弟,吃穿都在府里。童子之前是个孤儿,那年天灾,干旱旱死了很多人,父亲给他取名叫长宁,一世长安,一世长宁。天子下诏接济灾民,那天帝都城门大开,城外红日微风。童子看到少年天子站在高台上宣读他自己写下的圣旨,日光正盛,华盖盈天。那是年少的皇帝啊,眉心一朵朱砂的梅花。那些金光粼粼的金吾,遮蔽半个天空的华盖,飘扬在空中的云幡,上升到碧落,再坠落到山涧中的黄泉。像星辰升起,北斗指路;像黎明冲破黑暗的牢笼,举起火炬,大江流东。丞相到难民营里去视察下属官员的工作情况,丞相那天没有穿官服,只是穿了一件很寻常的长衫,连花纹也没有。丞相去炊事房里看,勺子一舀,只有稀稀拉拉几粒米。丞相当场骂了管炊事的官,朝廷拨下去的银粮全被狗吃了。丞相身后一会儿就冒出了几个锦衣卫,杖责之后就架着炊事官走了。那天掌印也在现场,东厂专门负责抓捕那些不听话的官。丞相一查就查出了几个小官克扣银子,再往上查,就是大官,再查,就是军饷。这就是几年前那起案子,将军和他老爹就是这样被抓进大理寺的牢里,当然,他们是被污蔑的。自丞相加大了监察力度之后,发到灾民手里的白粥也不再是清汤寡水。丞相穿着便服,站在人群中分发那些救济粮,他笑起来慈悲又善良。童子也曾从丞相手中接过热腾腾的白粥,那陶碗的温度,像火焰一样滚烫。童子坐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丞相,看着掌印,看着锦衣卫,看着偶尔到来的天子。其实他并不知道这些人的身份,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那个笑起来很善良的先生,一定是宫中有头脸的人物;那个长得很美的先生,一定是天子面前的红人;那些穿着斑斓衣服的人,武功都那么高强。他们都是国家的栋梁,巍巍如明光。他们站在日光下,像松柏,像泰山。那天子到来时的笙歌,吹到帝都上空,吹到秦淮的两岸,吹到大漠的更北方。那时的童子,还不知道何所谓志气,何所谓不败的繁华。童子和丞相坐在一起,是一个雨天。丞相收了伞走进破败的棚子里,童子正好坐在他旁边。童子往旁边挪了挪,给丞相空出一个位子。丞相把伞放在脚边,坐下来,与他闲聊。聊着聊着,丞相就把童子带回了家。丞相指着朱红的大门说,以后这就是你的家。童子生来就没有母亲,又在天灾中失去了父亲。在他的记忆中,家就是那间灯光昏暗的小屋和坍圮的篱墙。童子仰着头去看门匾,丞相教他那个字的读音,说自己姓晏,名翎,字鹤山。童子年纪小,还不知道一个姓氏代表的是怎样一种荣光。那场天灾过后,天子威仪四海,时代再次送来久违的太平。盛世像夏季滔天的海潮,把天下人的命运,都安放在大海深处平静的海床。童子年少天真,将军很乐意与他讲话。童子喜欢做出一些夸张的动作,抑扬顿挫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童子蹦蹦跳跳,小辫子一起一落像蛱蝶飞舞,他脖子上的璎珞叮当作响。“相爷可厉害啦他是状元郎”童子得意地说,“他教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哎呀,窈窕什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军顺着给他补充,童子说话漏风,音也读不准,读啥都是平舌音。“呀就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童子有蹦跶起来,“看来将军也读书啊”将军慢慢喝一口茶,说:“难到将军就不读书吗”童子飞飞袖子,说:“可是相爷跟我说不要去当兵,当兵的都四大老粗,说话凶,没文化”“你再说我就让你抄关关雎鸠二十遍。”有声音从门外的台阶上传来,原来是丞相回来了。他今天回来得格外早,太阳都还没有落山。以往这个时候,他应该在与皇帝商讨大事才对。丞相提着长长的黻黼走上台阶,身后跟着儒雅的管家。丞相的官服还是那样红艳的颜色,远远看去,像火红的云霞。丞相头上戴着梁冠,帽沿正中镶着一颗碧绿的翡翠。丞相身段优美,刺绣官服穿在他身上,朗朗的美男子。将军急忙起身拱手相迎,丞相笑着扶他坐下,给自己添了新茶。丞相把童子叫到自己身边,说这是将军,不得无礼。童子躬身作揖,朗声拜礼:“见过将军。”将军连忙把童子扶起来,温声道:“不必不必。”丞相在童子脑袋上敲了一把:“还不给将军道歉,什么当兵的没文化,将军当年是武状元。”童子捂着脑袋,委屈地撇撇嘴,别扭地跟将军道不是。将军摸摸他的脑袋,说:“没事,小孩子真可爱。”丞相叫童子回房去背昨天新学的诗经,晚饭后抽背。童子诺诺地去了。“不知将军突然造访,所谓何事啊”丞相给将军倒茶,眼睛看着将军的脸,将军长得那么好看,应当多看几眼。丞相还发现将军今天穿着新做的红衣裳,松山明月,满身都是月光。丞相心里高兴起来,他们的衣服,都是红色的呢。、新衣寒暄过三句,丞相才问起将军来访的事,丞相语气很温和,像窗外袅袅的花香。将军今天前来,只是想说说为他提拔一位副将的事。将军前几日去询问过皇帝,皇帝没啥表示,这事就搁置了下来。将军知道丞相也是国家的半边天,于是来与丞相一一探讨。丞相说将军想举荐谁,写在折子上,回头就给你批下来。将军说他以前那个手下就不错,人长得相貌堂堂,跟了他五六年,是个得力的助手。丞相盖上杯子,说:“相貌堂堂可不是用来升官的手段。军中的大官都是你们一家人,皇帝恐怕会不高兴啊,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将军,你才刚刚上任,很多东西你都不知道,皇帝那些明里暗里的规矩,可要多学着点。”将军拱手,说:“丞相教训的是。”丞相看他一眼,轻轻咳了一声,抬手压下将军的揖,不自在地说:“将军是一品的武官,我是一品的文官,我们之间,不分尊卑。”将军笑着说:“不是尊卑,是长幼。丞相资历比我高,应当称呼一声前辈。”这话说得丞相心里极受用,但表面上看起来还是泰然自若的。丞相掖掖袖子,锦衣绸缎悉悉簌簌地响,他说:“这样吧,把你那个手下调到帝都兵部来做个官,过段日子再擢升去做副将。虽费一番周折,但总没有错处,京官流动,是固有的规矩。”“那边疆的事务谁来管”“皇帝会管。皇帝既然封了你做将军,还准许你休假,那边疆的事,皇帝自有打算。到时候怪罪下来,万事怪不到你头上。”丞相甩锅的本领确实不一般,天大的事他都能甩得干干净净。将军虽然觉得不妥。但想了一想,确实这样的道理。将军也不再多说,喝了一口新添的茶,不再去想这些事。丞相抖开将军叠好的新衣,湛蓝的色彩在夕阳下像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泊,上面绣着孔雀和牡丹,繁华富贵的图案。丞相很满意的往自己身上比划了一番,转过来给将军看,那一身盛开的牡丹,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