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不远不近的处着就好,至于其他的,最好别干涉。“等我身体好了,就去探探口风,看能不能在元春出孝后直接纳入太子府。”老太太最后决定道。灵堂中,迎春见琮儿跪的有些久,悄悄的拉着琮儿的腿换了个省力姿势,琮儿很机灵的背着众人给迎春挤了挤眼睛。被迎春惩罚似的拍了拍手,又端端正正的跪着了。守灵的第一天,来吊唁的人并不多,而且,荣国府的家奴去各家报丧的时候,按照贾赦的吩咐说是荣国府的三太太过世,很多人没有反过来,因为他们没有听说过荣国府有个三太太的。之后一打听,才知道荣国公是有个排行三的庶子,且从小养在庄子上,长大了后带着媳妇在京外为官,几乎没有在京城久待过。如此一来,大家便都明白了,这个人对荣国府不重要,于是派来吊唁的人也就不是什么要紧人了。而听到荣国府丧事的王、薛、史三家急急的来荣国府找贾老太太,也不知道贾老太太是如何承诺的,都面色平静的回去了。荣国府虽然在操办丧事,但总是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丧事完毕后,贾赦的意思是先将棺木寄存在庙中,但三老爷贾敦执意要立马扶灵南下去金陵。贾赦只能无奈的叮嘱三老爷路上当心后放行。这之后,动作的是元春。这一日,迎春等人正陪着贾老太太用饭,就见元春一身素服的走了进来。“老太太。”元春话还未落,眼泪已经出来了。贾老太太淡淡的放下手中的东西,看向元春。这一段时间来,老太太出去了几回,但回来时脸色都很不好,也不知道老太太是如何想的,对元春也一直是淡淡的。“元春知道错了,是元春辜负了老太太的培养,元春”元春哭着说道。“知道错了就好,这几天我跑了好几处,你的事情不成了,这样,你去佛堂住一段时间吧”老太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道。屋中众人也是大惊,想不通为何老太太要如此处理元春,要知道,这时候,除非是犯了大错、或者是心如死灰之人,不然哪会去住佛堂尤其元春还是个未嫁女。果然,贾珠和王夫人惊慌的想要劝老太太改变主意。谁知,元春和平的接受了,她阻止二人道,“我是该去佛堂住一住,家中为了我的事情劳累奔波,更是花掉了那么多银钱,可我却辜负了大家的期望,若不去佛堂住一住,我怕是心难安。老太太、太太,大哥放心,我会在佛堂好好反思,也会为大家祈福的。”又一日,突然有人来报信,说是三老爷贾敦在金陵安排好三太太的丧事后失踪了贾赦叹了一口气,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又是几日,贾赦突然从外面抱回来一个女婴,说是迎春的亲姨娘管氏生的,取名叫忆春。当时,忆春的“亲生母亲”管姨娘也是懵的。天知道管姨娘从生下琮儿后就被判定不能生育了,而天天在一起的迎春也从来没有看到过管姨娘肚子有隆起过。贾赦只道这是贾家的血脉,不可轻忽。于是,莫名其妙,管姨娘名下有了一子二女。这一日,众人刚刚给贾老太太请完安,就听贾老太太道,“我一个人住这里空空荡荡的,让迎春和探春都搬过来陪陪我这个老婆子吧”第34章 一场婚事迎春愣了愣, 老太太这是打算将所有的女孩子都养在她身边吗迎春看向贾赦, 她要不要搬过来还是要看贾赦的意见。其实迎春心中有些矛盾, 她很喜欢红楼中的女儿们, 无论是探春还是惜春, 再或者是宝钗和黛玉,能够和这些姐妹们住在一起是很开心的一件事。但是,她又不想搬到老太太的院子来, 别说老太太根本不会正经的教养她们, 就是她现在正在学习的功课, 怕是都要被拉下来,再者她也想和管姨娘琮儿多些亲近。只见贾赦眉头微皱, 拒绝道, “探春搬过来也好, 不过迎春还得跟着嬷嬷学针线,琮儿那个小的也天天喊着姐姐离不开迎春, 迎春就不搬了吧,让她天天跟着太太过来给老太太您请安就好。”在老太太身边养大的贾政好读书但迂腐,无一点才气。元春看着端庄高贵, 但心高气傲目空一切,就比如三太太一事, 元春并不是恶毒的想要害三太太, 而是没有将三太太看在眼里,又想着树立她和宝玉在府中的地位,这才漠视了三太太急需大夫的事情, 也造成了老三他们一家的悲剧。好在元春亲自做出的事正好也毁了她的青云之路,也是报应不爽了所以说,将迎春交给老太太抚养,他一点都不能放心,生怕迎春这个孝顺又聪慧的女儿被老太太养的套上端庄高贵的壳子。而且,在大房和二房子女之间,老太太明显更加喜欢二房的孩子,贾琏就是前车之鉴。见贾赦拒绝,王夫人也道,“老太太,探春还小,正是闹腾的年龄,要是吵着了老太太休息,就是我们的不孝了。”身为嫡母就没有喜欢庶出子女的,在王夫人眼中,由老太太这个一品诰命亲自抚养是莫大的荣幸,是对女孩身份的提高,将来说亲时也能找到更好的人家,如此机会,她又怎么愿意落在探春这个庶女身上况且,老太太此举有放弃元春转而培养其她女孩之嫌,元春可是她嫡亲的女儿,她又怎么能坐视不理呢让王夫人来说,若是这诺大的一个荣国府只有元春一个女孩,那才叫好。贾母眉头微皱,轻叹了一口气,道,“罢了,你们既是不愿意,那就当我没说。”“老太太”贾政被贾母的态度惊着了,连忙说道,“老太太若是喜欢热闹就将探春抱过来吧,孩子年龄小也不过是多配两个婆子的事。听赵姨娘说,探春很乖巧。”王夫人要被贾政气吐血了,他以为抚养就只是单纯的抚养吗“你怎么说”贾老太太又转头问王夫人。“我们老爷说的是,探春年龄小可以多配两个婆子,刚刚是我想差了”王夫人思量后改口。贾老太太点了点头,“那就抱过来吧,正好和宝玉惜春作伴。”至于老大家的迎春,不想来就不来吧,她也不少一个孙女。悠忽间又是一载光阴,三太太的孝很快的就过去了,听说元春很少出佛堂,一年的时间,她也就在年节之类的日子里见了元春三四回。当贾珠中了秀才的消息传来,老太太和贾政夫妻大喜,府上热闹开了。贾政更是携着这层喜意去了国子监祭酒家,将贾珠和李纨的婚期定下。事实上贾珠和李纨的婚事并不像是很多人猜测的那样不得贾母和王夫人喜欢,相反,她们二人对这一门亲事很满意,贾珠既然走上了科举这条路,她们自然希望贾珠能走的顺畅。荣国府以武勋封爵,在文官这一块很陌生,贾敏的丈夫又在京外,她们迫切的想要有人在文这方面拉一拉贾珠,而国子监祭酒,对贾珠的未来很有帮助。从这一点出发,哪怕是她们知道国子监祭酒的亲家家贫,但也是瑕不掩瑜,因此,贾老太太和王夫人对这一门亲事还算满意。旁观的迎春发现古代的婚礼十分的繁琐,一项项的,但王夫人满脸笑容的操办。道士看好的大喜日子里,荣国府一片红色,喜气洋洋,宾客们的笑闹声不绝,迎春拉着琮儿站在人群中看盖着大红鸳鸯盖头的新娘和一身红衣的贾珠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新房中也是大红一片,大红色的鸳鸯喜被上面洒满了枣、花生、桂圆、莲子,连起来就是“早生贵子”众人起哄中,脸色红晕的贾珠拿起秤杆挑起了红盖头。一张粉面含霞的清秀小脸露了出来,虽然不是顶顶的漂亮,但加上书香之气培养出来的知书达理,也很优秀了。“姐姐,新娘子好漂亮”小小年纪的琮儿夸道。“要叫嫂子。”迎春纠正。新娘子脸上的红霞更重了,有那泼辣的年轻媳妇打趣道,“哎呀,新娘子不好意思了”结果,本就害羞的新娘子头垂的更低了。“去去去,一群破落泼皮户,不知道新娘子才刚进门,正是面嫩的时候吗”贾家一个媳妇笑骂道。“哎呀,得嫂子,你可别拦着,这洞房就是要闹,闹的越开心以后的日子越红火,说不得明年珠儿就能抱上大胖小子呢”一个媳妇不依的说道。一群泼辣的年轻媳妇将贾珠和李纨闹的面红耳热手足无措才心满意足的离开。迎春手牵着步伐蹒跚的琮儿从府西边往东跨院走。琮儿年龄小,又加上体弱,身量要比同年的孩子瘦弱些,但让人欣慰的是从年前开始,琮儿就很少生病了。因着迎春要求,小小的琮儿也迷上了走路,大概在他心中,牵着姐姐的手,跟着姐姐的步伐一步一步走是很好玩的一件事。娶亲的地方在府西的一个小院子里,离开的迎春越向东走环境越是寂静。“姐姐”琮儿拉了拉迎春的袖子。迎春顺着琮儿的眼神看过去,就见前面迎面而来的是穿着俭朴,脸色苍白的元春。而且元春孤身一人,身边连个丫鬟都没有,无端端的在一片娶亲的喜气中显得格外落魄。虽然不想见,但既然碰上了迎春也没有转头就走的想法。“是迎春和琮儿弟弟呀”元春面色平淡带着几分虚弱的问道。“大姐姐”迎春叫道。“大姐姐”琮儿学着迎春叫道。“一转眼你们都这么大了啊”元春眼神带着恍惚的说道。元春突然笑了,她带着几分自嘲的说道,“你们又何必可怜我呢我这不过是自作自受罢了”迎春恍然,也不知道元春从她还是琮儿的神色中看出了什么“我整日里待在佛堂数数佛豆、抄一抄经书,竟是不知道外面是何夕了,今儿个听见外面唢呐声,人声鼎沸的,便出来看看,原来是大哥哥要成亲了。你们可见过大嫂子了是个怎样的人”“大嫂子很漂亮,知书达理。”迎春说道。不管李纨为人如何,她不可能在人家亲妹子跟前说坏话的。“那就好,大家都好好的才好。”元春幽幽的说道,“看我,拦住你们的去路了吧抱歉,天晚了,你们早点回去吧”元春侧了侧身子,给迎春和琮儿让开了路。“大姐姐先请。”迎春牵着琮儿侧身让开了,不管元春多讨人厌、在府上的地位如何,总是比迎春年长。若是让嘴碎的人看见元春给她让路,怕又是一番闲话。“你”元春叹了一口气,道,“罢了罢了,你向来是个谨慎的。”迎春礼貌的笑了笑。元春道,“若我有你的这份谨慎就好了。”说着摇了摇头离开了。“姐姐”琮儿摇了摇迎春的手,满脸的疑问。“是宝玉的大姐姐,你要叫大姐姐,不过遇上了你尽量避开些。”迎春叮嘱道。“哦”琮儿点了点头,虽然不是很懂,但他知道宝玉。等回了院子,就见管姨娘正在逗弄一岁的忆春,她将会站的忆春放到铺了毯子的地上,然后自己和丫鬟们微微退后一点,鼓励忆春迈开腿走路。忆春这孩子也不知道性格随了谁,很是胆小,明明会站了,也能走了,但只要人一放开她的手,就噗通一声坐着不肯走了。小小的孩子似乎已经知道摔跤会疼似的。“来,忆春,到姨娘这来。”管姨娘伸开手放柔了声音哄道,“走两步姨娘就给你好吃的。”不死心的管姨娘各种诱惑。历史再次重演,忆春“啪嗒”一声坐到了地上,眼含委屈的看向管姨娘。管姨娘叹了一口气,上前抱起忆春。“姨娘。”迎春叫道。“妹妹”琮儿奔向自己的玩伴,两个小孩子瞬间便玩到了一起。“来了那边怎么样珠儿媳妇好不好相处”管姨娘赶紧问道。管姨娘这样问,盖因这里面牵扯上了管家权一事。老太太手中的管家权虽然被贾赦瓜分了不少,但按理来说,老太太手中的管家权该交给媳妇们了,邢氏大房夫人管家名正言顺,但贾老太太和贾赦都不满意邢氏管家,而越来越有话语权的贾赦更不愿意让二房的王夫人管家。最后各方妥协达成协议,管家权交给贾琏的媳妇,但作为对二房的补偿,珠儿媳妇也必须分到一部分管家权。在琏儿媳妇未进门之前,珠儿媳妇管家权势必会一家独大,这与迎春等人都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管姨娘急着知道答案。“姨娘放心,有父亲在呢”迎春劝道。她对贾赦还是有些了解的,别管李纨如何知书达理,好不容易收上来的权利,贾赦不可能这么轻松交给二房的人,李纨最多得一些名义上的管家权罢了,她是善是恶都影响不到她们母女。第35章 再提婚事第二日, 府上所有主子都集中在了老太太的房中等着见新媳妇, 昨日里除了像迎春这样特意去看闹洞房的, 其他人见新娘子都是隔着一层红盖头, 哪里看得清新娘长什么样。而尤以宝玉最为闹腾, 活泼的倚在老太太身边,口中说着见新娘子之类的话,年龄尚小的惜春跟着宝玉学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