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如今,娘娘可是他们荣国府最大的功臣。迎春是个敏锐的,从老太太几人的神色,便已经清楚了几人的想法,只到几人离开,都没有露出过郁色。“娘娘,琮哥年龄也不小了,京中有人问琮哥的婚事。”老太太说道。如今她倒是希望娘娘能插手琮哥的婚事,宫中正一品的淑妃,替胞弟说的婚事总不会差。如今,她倒是不怕琮儿会压宝玉一筹了,毕竟,琮哥可是娘娘的亲弟弟。“琮哥还小呢”迎春说道。荣国府能有什么,琮哥又有什么让人看重的呢“依本宫之见,倒不如让琮哥专心学业,待学业有成,再结一门好亲事不迟。”现在上门的,怕是大多看重的是她这个淑妃,琮儿是个有才的,她希望有一天有人看重琮儿是因为他本身的才能。“娘娘说的是,臣妇也是如此想的。”老太太说道。琮儿那么小的年纪就考中了秀才,可见是个有才的,若是等琮儿进士及第,再加上有一个宫中做正一品淑妃的亲姐姐,亲事也能更好些。想到这里,老太太便想起了她身边长大的宝玉,她是一心想要让宝玉娶林丫头的,但是,想起林丫头对宝玉不冷不热的态度,她又有些担心。见老太太眉间涌上愁色,迎春连忙问道,“老太太有何忧愁“老婆子想起了您那苦命的表妹林丫头,你姑妈走的早,没给林家留下个儿子,林家无后,你林妹妹以后怕是没有依靠,若是将来嫁人,夫家欺她无娘家可如何是好”迎春静等老太太说下文。“因此,老婆子便想着让林丫头嫁给宝玉,贾家好歹是林丫头的外祖家,到了贾家,也不会欺林丫头。”老太太第一次表达了她想要让宝玉娶林妹妹的意愿。本来,宫中是有选秀的,未选秀的女子不得婚嫁,但是,林妹妹是丧妇长女,属于五不娶,因此,她又不会有选秀的机会,这样一来,谈论她的婚假倒也不会惹上官司。第122章 年底可是, 让林妹妹嫁给宝玉, 宝玉他凭什么林妹妹那里, 唯一的缺点就是丧妇长女, 娘家没有同胞兄弟依靠, 但是,林妹妹国色天香,才思敏捷, 又出自钟鸣鼎食之家, 父亲更是朝中大员。而宝玉呢, 一个五品官员之次子,本身没有什么能力, 唯一拿得出手的大概就是他的容貌和怜香惜玉的心思, 但他也太怜香惜玉了, 且惜的不只是一朵,在她看来也未免太过于博爱了。宝玉的亲娘王夫人又与林妹妹的生母贾敏有怨, 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成亲,却是两个家族的事情。也许, 好像永远长不大的宝玉需要一个宠他惯他的妻子,而林妹妹, 她更需要有一个包容她、怜惜她的丈夫, 所以,两个人一点都不合适。当然,迎春没有忽略最大的一点, 姑舅之间,血缘如此相近,成什么亲“老太太,林姑父那里怎么说”迎春问道。“林丫头的父亲没有反对。”老太太说道。没有反对,也就是没有赞成了。“听林丫头说,您林姑父打算明年回京。”老太太说道。林如海明年回京原文中绝对没有这一段,所以,这是改变了吗迎春清楚今年的废贤亲王一事上,绝对少不了林如海的手笔,林如海这是立功了这样一来,回来也就有迹可循了。林如海回来,林妹妹在京城中就不是孤身一人了,相信林妹妹有了依靠,也会变的更加开朗的。林如海对木石之约没有表态,或许他也存了上京之后亲自考教宝玉一番的心思吧,在他看来,林妹妹在贾府长大,再嫁到贾府,不考量门第,林妹妹的日子也能轻松些。可惜,有时候,男人考虑事情的出发点有着盲区,他们觉得好的,对女子并不一定是好事。当然,迎春觉得,林如海那个在官场中混了半辈子的人,见了宝玉后,大约会很看不上宝玉。“老太太,林妹妹的父亲是巡盐御史,或许林姑父会续弦,林妹妹会参加选秀也说不定,这事还是休要再提了,免得坏了林妹妹的名声。一切,等林妹妹过了选秀的年纪再说吧”迎春觉得,有她照顾教了那么久的林妹妹,不会看上宝玉,林如海应该也看不上宝玉。“娘娘。”老太太出声,娘娘果然是不赞成这门亲事的吗王熙凤嘴角挑了挑,她就知道,娘娘看不上宝玉。老太太叹了一口气,一时间有些泄气,在琮儿那等良才美玉的对比下,她不得不承认,宝玉虽然机灵,但也逊色了。可是,她也先想不到林丫头比这更好的出路在哪里不是她小看了自个的亲外孙女,林丫头那是受不得一点气的,而高门媳妇,又有那一个不是熬出来的“老太太,府中可有什么难处没有”迎春跳过木石前盟。老太太回神道,“托娘娘的福,府中并未有什么不顺。”迎春点了点头,话题转入正题,“贾氏族人可有那仗势欺人,败坏贾家名声的”老太太、王熙凤脸色一正,连忙说道,“娘娘当初离府时再三交代,老爷和臣妇也一直严格约束族人,不让他们为非作歹。”迎春点了点头,再三嘱咐道,“本宫在宫中势单力薄,却居于淑妃,只有皇后和贵妃位分在本宫之上,本宫之下那么多人,还不知道有多少盯着本宫、寻找本宫的错处呢。在这内宫之中,本宫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行差踏错,但本宫唯恐她们在宫中抓不到本宫的错处,进而将眼神放到贾家,揪住贾家的错处。”迎春这话并不夸大,朝堂中的斗争惨烈,但后宫中的斗争更加惨烈。且后宫中,往往是杀人不见血,吃人不吐骨头。迎春位居四妃第二位,若是有人想要爬的比迎春个更高,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将迎春拉下来。四妃,贵淑德贤,这是定例。“娘娘放心,臣妇回去之后会更加严格的约束族人,不让他们带累娘娘。”老太太和王熙凤保证道。作为受益者,她们很清楚的明白,只要娘娘在,她们府上、她们府上的所有人,就能更加荣耀。若是有那不长眼的敢连累娘娘,那不就是在坏她们的前程吗别说娘娘了额,她们第一个不答应。而且,娘娘之下,那么多后妃,很多后妃家中不像是荣国府早已经离开了权利中心,她们家中大多都是掌着实权的,比如贤妃。可娘娘位分却在她们之上,可不是招人嫉妒吗娘娘看似荣耀,但实际上危机四伏,认识到这一点的老太太和王熙凤越加下定了决心,回去后要严查族人作奸犯科的,免得不成器的东西办出来的事情连累到娘娘身上。流云进来禀告,说是小厨房已经做好菜了,迎春便招待老太太她们用膳。不时的交流几句,才刚刚用完晚膳,就有太监来催,说是女眷入宫的时间差不多了,该告辞了。在迎春依依不舍的目光中,三人起身告辞。临出门时,老太太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般,说道,“娘娘可知道元春之生死”迎春惊讶的挑了挑眉,元春被封为贤德妃,加封为贤德宫尚书,怎么这等喜事荣国府竟然不知道见迎春一时间没有说话,老太太解释道,“到底是老婆子抚养了十多年的人,入宫来不知生死,也是惹人惦念。”“前几天,皇上旨意封元春为贤德妃,加封凤藻宫尚书,府上竟是没有得到旨意吗”迎春问道。老太太等人眼中闪过狂喜,荣国府这是修了几辈子的福气,一辈中竟然出了两个妃位皇妃。但细想之后,她们眼中更多的是不解,按理来说,后妃被封为主位妃嫔,娘家就一定会得到圣旨的呀,为何元春被封为贤德妃,宫中却无人来荣国府传喜讯。细想之后,便是忧虑了“娘娘可知贤德妃娘娘的位分有什么不同吗”老太太问道。“皇上是在太上皇的尚德宫中封元春为贤德妃的,但是,圣旨已下,却无册宝册印,更无册封事宜,也许是因为这些吧”迎春不得不如此提醒,她就担心荣国府被贤德妃这个外表上的妃蒙蔽了眼睛,干出什么不该干的事,不得不提醒。老太太三人面面相赫,还能这样无册宝无册印,那算什么主位娘娘而且,她们也注意到了迎春话中的重点,元春的贤德妃之位是在太上皇宫中封的,也许,皇上并不想要封元春,但不得不封。没有册宝册印,再加上没有往荣国府传旨意,她们就是再傻,也知道皇上此举另有深意,老太太张嘴想要让迎春拉扯元春一二,可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有说出口。宫中的危险她是知道了,虽疼惜元春,但她们也不想让迎春因为拉扯元春而跌下来。日子磕磕绊绊就到了年底,新的一年,宫中各种宴会宴席,皇后也从禁闭中走了出来。这一日,贤妃突然疑惑的说道,“咦我怎么好久没有看到德妃了”迎春仔细算了算,确实如此,往日里最是绷不住、喜好热闹的德妃,这段时间来竟像是贴了隐形符似的,悄无声息的。或者,她是在酝酿更加大的招式第123章 德妃病过年了, 皇后虽然解禁出来了, 但后妃们并不需要天天去凤藻宫请安, 几日去一次就好。只是, 获封贤德妃的元春更加尴尬了, 她不只是有一个妃位,更有一个“凤藻宫尚书”的头衔,凤藻宫尚书, 这可是皇后宫中女官的官职。这一日, 众人为尽礼数, 去了凤藻宫,贵妃、迎春、贤妃、贤德妃, 周才人、郭美人, 唯独少了一个德妃。重新出现在宫中的皇后, 行事规矩,轻易不敢发难嫔妃, 生怕落下口实再次被禁足。“娘娘,长春宫的德妃娘娘使人传话,说是冬日里受了寒, 身体老是不见好,不能前来凤藻宫请安了。”皇后身边的红儿说道。皇后面露担忧之色, 惊讶的出声, “德妃的风寒还未好”不需要宫女回答,皇后便接着说,“德妃身子纤弱、再加上今年冬日格外的冷, 怪不得她病了这么久。也不知道给德妃看诊的太医是哪一位这么久也没有医好德妃的风寒。”再次出来的皇后,似乎是诚心悔过后要尽到皇后的职责,面上对众后妃们甚是关心。“红儿,你去长春宫说一声,就说德妃病体未愈之前让她好好休养,不要急着来凤藻宫请安了。现在看诊的太医若是医术不好,让她不要不好意思,另换一个医术好的太医就是,若是缺了什么药材,尽管来凤藻宫要。”皇后赐下了不少的好东西之后又吩咐道。红儿答应一声后带着皇后赐下的东西去了长春宫。皇后对病了的德妃还真是尽心尽力。虽然都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迎春却觉得,在皇后身上更适用“禀性难移”这四个字,所以,皇后表现的再是周全,迎春也不会当真的。关心完德妃,皇后又将目光放到了众妃身上,贵妃、迎春、贤妃、贤德妃,周才人、郭美人,被问候了个遍,对身体不好的郭美人,更是赐下了很多保养身子的药材,郭美人意兴阑珊的接过,也不说谢谢,对于她来说,再好再多的药材又能如何根本不能让她受损的身子恢复到可以怀孕的程度,而不能调养至怀孕,一切都是闲谈。看皇后表现完她的称职和大度之后,迎春等人告辞离开凤藻宫,才出了凤藻宫的门,贵妃就问道,“德妃病了这么久,我们可要去探望一二”“是该探望一下,也是尽了礼数。”贤妃同意道。宫中就是如此,哪怕是恨不得对方立马死掉,只要对方有个喜事,都得恭贺一二;有了病痛,自然也要探望问候。“不如我们结伴去探望德妃。”迎春建议道。单独一个去长春宫,和德妃同处一处,迎春不觉得这是好主意,若是德妃有意陷害,可不是给了人好机会吗倒不如大家同去。处在皇宫这个是非之地,也怪不得迎春事事小心,步步为营了“好,我们同去才好。”贵妃满意的点头,贤妃也是赞同的点头,三人达成了一致。除了皇后,就属她们三位分最高了,因此,迎春三人未先走之前,其她的后妃不敢抢在她们三人之前离开,这样一来,元春也在三人身后。“贤德妃可要同去”迎春转头问道。元春从获封贤德妃以来,一直是低调行事,从来没有针对过迎春,念着同出荣国府,迎春也会对她表达善意。迎春可没有忘记这个时候盛行连坐,若是元春犯了小错还好,若是什么灭门或者是株连九族的罪责,那个时候可就不是什么一人做事一人当了。迎春的目光看向元春,惹得贵妃和贤妃也将目光看向元春,元春不动如山的挂着谦卑的笑容,客气而疏离的说道,“多谢淑妃娘娘,只是臣妾宫中还有其她的事情,现在怕是去不了。”元春拒绝了,迎春点了点头,也不勉强,与贵妃等人上了辇车,向西宫行去。“恭送贵妃娘娘、淑妃娘娘、贤妃娘娘。”元春带头行礼。等三妃远去,元春径自往东走,身边的丫鬟忍不住的劝道,“娘娘何不应了淑妃娘娘,与三妃一块去长春宫探望德妃呢也免得娘娘单独去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