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想呢,这就被看出来了。灵芷端过一个五曲菱口秘色瓷碗来,东方瑶揭开盖子,发现里面盛着的是乌鸡汤,上面飘着一片生姜,闻来味道很熟悉。东方瑶默默地垂下眼睑,服侍着韩鸿照一口一口的喝下去,原来韩鸿照,真的还在喝这食疗的法子。“喝了这汤,足寒之症倒是轻了不少。”韩鸿照说道。东方瑶拿起帕子替她擦了擦唇角,笑道:“可见臣并没有辜负殿下的一片心意。”韩鸿照颔首,又叹气,“你真不辜负我才好。”夜里门窗都紧紧地关着,殿中数十步之处才站着两个守夜的婢女,因此很安静,乍听韩鸿照这话,东方瑶心猛然一跳,怎么她什么时候又说错话了韩鸿照没有为难她,又说道:“我也不瞒你,你可知我为何进宫为的就是我长姊。”她指了指一边的小榻,示意东方瑶坐下,“说实话,我出身不好,虽然家中家缠万贯,但只因为父亲官职低,常常被州中的贵女嘲笑。”“我十岁的时候,长姊嫁了博陵崔氏的长房嫡子,我一度以为能扬眉吐气了,后来才知,若不是因为大家族中银钱亏空年年入不敷出,她们也不会聘我姊姊要她做三房儿媳,竟都是为了那数万两的嫁妆而已。”“却在懂事之后,才明白姊姊在崔家过得举步维艰,直至后来她被崔家过河拆桥的赶出,我竟都没有法子替她讨回公道,那时我才明白,像我们这般的人家,只有人在朝中做官有所依仗,才不会再为人嘲笑。所以,建平四年德宗皇帝选妃,我便毫不犹豫的去了,我以为我会为姊姊为全家争来荣华富贵,却没想到我入宫后不久,姊姊就因生城之的父亲难产而死。”那一段日子,是她在后宫之中过得最难过的日子,长姊便是她出人头地的信仰,是她出人头地的依靠,可是她突然的就撒手人寰,留给他们这些爱她的人,一个更为难过的境地。东方瑶默默地没有说话,韩鸿照又低声道:“所以,我也是将城之托付给你,他年幼丧父丧母,在崔家的日子又过得不好,那时我无能为力也就罢了,如今他长大了,能站到我身边了,我希望你能真心待他,莫要辜负他才好。”“殿下,”东方瑶轻声回道:“我是真心待他,怎么会辜负他呢,您放心罢。”韩鸿照微微一笑:“那你现在,还怪不怪我当初拆散你和三郎”东方瑶咬着唇,幽幽道:“那时候确实是怪,其实我也有错,我一心自命清高,觉得是吴王殿下辜负了我,其实现在想想,我也未曾真正信任过他。”“信任”韩鸿照喃喃念着这两个字,不知道多久,她都没有仔细的想过这两个字了。“三郎是皇室的男人,不仅如此,他更是一个有志向的男人,这样的男人,又怎么会真心爱一个女人我的这几个儿子们,纵然多情,却不专情,他们一生或许也会一心一意喜欢很多无缘无故的女人,却不值得一个女人真心的去爱他们。”东方瑶记得多年前,韩鸿照曾跟他讨论过她的这些儿子们,今日她才明白韩鸿照当年的口中讽刺之意,原来她口中的多情,竟是这个意思。而她的这些儿子们,想想也是,可能也就李怀睿和忠愍太子是个例外罢。“城之一向不愿意求我,就算是作为我的孙儿,他也不愿意凭借着这样的身份平步青云,当初世人皆传言他是崔氏长房嫡子,实则不然,是我暗地里命人散步的流言,这孩子很执拗,当初卢氏死后卢氏你可晓得”“卢娘子,”东方瑶低声道:“瑶儿晓得。”韩鸿照叹道:“那孩子也是个命苦的,从小算是和城之青梅竹马,不过来大明宫一趟,因失足落水,竟然去了,连个子嗣也没留下。”东方瑶不知怎么搭言,垂眸瞅着自己面前的案几想道,也许两人是没有缘分罢。韩鸿照见她面色肃然,清了清嗓子,正色道:“虽是如此,不过我同意你们的婚事,算有私心,也只盼着你们二人结合之后,也能给我在朝政上多些助力。”上拉加载下一章 s gt第十三章 吏部铨选她之所以怀疑桓修玉有不轨的心思,倒也不只是因为太后似对他有偏宠之意,还是因为李少简算是对韩鸿照身边了如指掌,可每次都对桓修玉讨好韩鸿照之事一无所知。这一日早晨,东方瑶到蓬莱殿请安的时候,元香已经回来了。四方小翘几上摆了数十样都是元香爱吃的菜,面前是一碗清淡的长命粥,鸡鸭鱼肉也不多见,看来韩鸿照倒是没少为元香这次回来花心思。“元儿,快尝尝这个,这是用老鸭汤熬的呢,香而不腻。”韩鸿照指着一小碟紫蕨菜,殷切的笑道。“有劳母后了。”元香尝了一口,说道。嘴角的弧度尽管有些低,不过东方瑶还是看了清楚。她心里微微一叹,进来行礼:“见过殿下,见过大长公主。”“瑶儿来了,快些起身罢。”韩鸿照笑的慈眉善目,显然对东方瑶这一次去万寿观的“劝解”很满意。元香觉得兴致索然,她对食物饭菜一类向来没多大兴趣,略微尝了几口,便搁下了碗筷,说道:“瑶儿,我适才听母后说,你和崔侍郎那位崔郎君,快要订婚期了”东方瑶咳嗽一声,含糊道:“大约是”“元儿,是你着急了,这还没有纳采呢,怎么能订下婚期了”韩鸿照含笑瞧了一眼东方瑶,说道。东方瑶无奈,又被问到这个,看来她只能装傻了,只好干巴巴地笑道:“公主,我的确还没急,你怎么比我还急”元香终于被逗笑了,她白了东方瑶一眼,笑骂:“你还好意思说不急你瞧瞧你今年都多大了”“殿下,公主,婕妤,”曹吉祥迈着沉稳的步子走进,冷不丁打断这正在兴头上的笑闹之意,他似是也觉得有些不妥,便低声道:“李”“殿下”话没说完,已经被人再次打断。门外兴冲冲的走来一个高大的男人,凤眼高鼻,容颜俊朗,正是许久未见的李少简。李少简说完这话,才反应过来,他愕然看着立在上首面色冷淡下来的元香,忍不住侧眸狠狠地剜了曹吉祥一眼。曹吉祥面色也不变,他适才明明是提醒过李少简,可偏偏李少简自己不识趣,以为自己是在骗他,非要闯进来说是伺候殿下去宣政殿,这就怪不得别人了。李少简自一年前吃了元香的亏,自此避元香如瘟神,更何况,李少简自己也知道元香对他十分的瞧不起。“见过公主,见过婕妤,”李少简忙赔笑,“不知公主在此,是少简造次了。”他见风使舵的功夫做的都有些不大熟练了,日日在朝中忙活着勾党结派、安排心腹,耍的威风多了,一下子到了元香面前还有些不适用。韩鸿照见元香不说话,也不好要李少简尴尬,便道:“无妨,这几日你事多,我倒不知道你怎么就来了。”李少简被赐了座,心里才稍稍舒坦一些,很快又恢复了他一番“仙风道骨”的姿态,微微笑道:“殿下这么说,便是排揎我了,将至年下,自然许多事在省中堆叠,又兼年后吏部要铨选,因此事倒也多些,我本想多来瞧瞧殿下,谁知一起念便诸事缠身,真是对不住殿下了。”“吏部铨选”韩鸿照悠悠一笑,漱了口水吐在漱盂里,不急不慢的擦了嘴,待吊足了李少简的胃口,才说道:“你在门下省做谏议大夫做的好好,怎么又去搀和吏部的事了”李少简面上的笑容明显一僵,“殿下,我几日前对您提过,你是忘了么”“哦。”韩鸿照面上一番恍然的样子,她淡笑:“是我忘了,不过这事我当时未有打算,才答应要你去,如今有了决断,这可怎办才好”铨选,乃是本朝的选官制度,六品以下,文官铨选由吏部负责,武官则由兵部负责,年后开春的闱试结束之后,凡是经考试、捐纳、原官起复的官员,都需赶赴吏部听候任命。原本李少简根基浅,虽徐姓在本朝也是大姓,却实在没有个门面的家族支撑,因此他怎敢去触兵部这个大头,只好把手往吏部去伸。东方瑶忍不住修眉一皱,吏部铨选这种事,太后怎么能要李少简去,如今城之做了吏部侍郎,说实话,她还真不想日后每每城之都受他的颐指气使。元香冷冷一笑,不置可否。李少简顿时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合着前一阵子太后都是在哄他的所以这段时间白忙活了“不如这样,”韩鸿照瞥了东方瑶一眼,“趁着王尚书准备,你过参谋参谋也就算了,我是有意要瑶儿去跟着去试试的。”对上李少简投来的复杂目光,东方瑶瞬间一呆。她心里有些郁闷,怎么又是她参与吏部的铨选,那是多好的一件差事啊,除了李少简。“婕妤真是心思玲珑。”两人一齐出了蓬莱殿,殿外,李少简淡道。“中丞过誉了。”东方瑶也淡道。李少简其实是心里憋屈而已,他适才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为何太后会忽然就改了主意,因此便隐约认为是东方瑶回来之后,太后才改变主意的。他嘴角微微勾起一笑,对东方瑶道:“少简先行一步了。”他这一笑,笑的还颇有些颠倒众生的意味东方瑶想起她在弘文馆为韩鸿照寻药膳,第一次见李少简那次,其实就已经说明了他的为人不是吗暗自摇了摇头,她提醒自己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可不能着了李少简的道,谁知道他日后怎么想她呢,再出来一个曹友真,她可受不起。说起曹友真,听说今年春天他因为私下有人告密而被贬为黔州司马,罪名是向镇守潼关的大将军封忠嗣索贿不成反诬陷其贪污军饷,这事一经查出证据确凿,惹的太后大怒,也实在是活该。待回了宫,她便写了一封信要苏园私下送到崔府的宅子上。芍儿乐的做传信的青鸟,把信揣到怀里就一蹦一跳出去了,东方瑶望着她的背影又是好笑又是无奈。午后芍儿才将崔城之写的信递回来,东方瑶打开一看,原来他写了满满一信,不是问她这几日休息的如何,就是问她饮食是否规律,和圣上和皇后、其他嫔妃相处如何。东方瑶看的很是茫然,既然下午都要见面了,见面的时候再问不久行了,何必巴巴的要写这么一封信呢。芍儿连连叹气,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这关怀之意只有迟来的,哪里还有嫌早的,娘子莫不是怕郎君信中说完了下午再见就没话说了”东方瑶一指头戳过去,“促狭鬼,这是要上房揭瓦么”芍儿早不怕东方瑶这虚张声势了,她慢悠悠道:“我还上房揭瓦个什么劲儿,娘子都快搬进新宅子了哎呦,那新宅子我可不敢造次,平白被崔郎君训斥了,得不偿失啊”东方瑶气的上气不接下气,追着芍儿要去打,芍儿忙挨住东方瑶手,笑嘻嘻道:“娘子该午休了,神清气爽,下午也有精神么。”东方瑶扔了芍儿的手,瞪了她一眼,不咸不淡道:“好,下午出去,你一个人就在宫里神清气爽吧。”“哎呀,这怎么能行”芍儿欲哭无泪,她不就是想逗逗东方瑶么,她容易吗她,一不小心还要冒着被丢在宫里的危险第十四章 重回东宫东宫一架马车从北面徐徐驶来,迎面是个身影修长,容颜俊逸的郎君,东宫门口的侍卫一瞧眼睛都不由瞪的大了些,好久没见贵人来,除了韩侍郎,这些年圣上也不立太子,偌大的东宫都冷清了不少。只是,怎么今儿个这么凑巧,一来还来了两位贵人他们赶着上前去,只见马上的郎君下来之后,很快走到马车边,从上面扶下来一位华服的娘子。那娘子身上着的是正三品的官紫,面目姣好,待郎君递上鱼符之后,侍卫终于反应过来,“原来是崔侍郎和东方婕妤,请进,请进”东方瑶和崔城之都笑着冲他一点头,才相互扶持着进了东宫。“还真是和善呐。”那小侍卫喃喃道。东方瑶这次来东宫,其实是借查阅历代铨选之制来缅怀故地和故人罢了,不然她可以去弘文馆,不过韩鸿照既然准许她可以随意出入大明宫,她也不好借着这么大的便利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