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罗马尼亚雄鹰> 分节阅读 2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0(1 / 1)

人反抗奥匈的统治。得到俄国回应后,塞尔维亚大量塞尔维亚军人,越过边境参加波黑塞族游击队。在距离波黑首府萨拉热窝三十公里,一个叫罗加蒂察的镇子上,这里的人民在谈论着昨晚发生的大事。“你知道吗,昨晚驻扎在镇外的军营枪炮声响了一个晚上。我躲在屋里吓的不行了。”一个肥胖的妇女对自己邻居说着昨晚发生的事情。“昨晚那么大的动静谁还能睡得着,听说有胆大的人跑到军营附近,看到一群外来的人袭击了军营。”邻居也说着自己得来的消息。在人们议论的话题核心军营里,这支奥匈军队的长官卡西路德斯上尉,也在清点自己的损失。清点完毕后,卡西路德斯上尉看着手里损失清单怒骂道。“该死的塞尔维亚人,该死的哨兵。”在奥匈宣布吞并波黑后,卡西路德斯上尉的连队就遭受到数次袭击,不过由于袭击者只是一些,不满被奥匈吞并的塞尔维亚平民,所以伤亡不大。这次袭击不管是从手法还有枪法上,都能判断出是正规军所为,加上哨兵的偷懒。让袭击着摸到营房边,要不是一个士兵起来上厕所,他们死伤要更加惨重。就算是这样还是死亡34人、受伤41人,算是报销了三分之一的连队。“长官,我们已经将袭击者的尸体集中到一起了。”一位士兵过来给上尉说到,卡西路德斯上尉来到摆放尸体的空地上,边上围满了士兵。一排长德罗斯潘少尉给上尉连长说着自己检查的结果,“连长果然不出你所料,这些人手上和食指都有厚茧,是长期训练的军人,我们在这些人衣服口袋里,还发现军用地图不过是塞文版的。他们真是无所顾虑啊。”“一共找到多少袭击者尸体”卡西路德斯上尉问到。“我们一共就找到19具尸体,受伤的应该被他们带走了但是不会太多。”德罗斯潘少尉回答着上尉的问题。听到少尉的答案后,卡西路德斯上尉感到头痛不已,这样的损失比例完全能想象到,自己长官有着私语者外号古德斯洛少校的面色。事实上卡西路德斯上尉预计的很准确。在将这次袭击报告交回到营部后,古德斯洛少校咆哮着,口水都要喷到他脸上了。“你是我们奥匈帝国军人的耻辱。一群只有步枪的袭击者,冲到你的军营里愉快的撒野。而你卡西路德斯上尉,看着他们破坏一通后扬长而去,你却没有任何办法阻止。请你告诉我上尉,你是不是军人的耻辱。”面对古德斯洛少校传遍这个营部的大嗓门,卡西路德斯上尉只能低头回答到。“让长官失望了。”上尉的回答又引来一阵咆哮,“我不想听到你的道歉,我需要的是成绩你个笨蛋。在我手下四个连里,就你卡西路德斯上尉的连队最让我出彩。现在滚回你的连去,要是在出现这样的伤亡对比,我就将你降为士兵,每天给我刷马桶。现在马上滚出去。”卡西路德斯上尉对有着私语者外号的古德斯洛少校,行礼后走出了营部。古德斯洛少校拿着上尉的报告思索一下,将这份报告传给了上级。经过层层上报后,这份被袭击的报告同众多奥匈军队,在波黑遭遇袭击的消息一起被放在了,康拉德总参谋长桌前。总参谋长看到短时间发生这么多袭击事件,知道背后有塞尔维亚和俄国人的影子,他不敢怠慢将这些情况禀告给了奥匈皇帝弗兰茨约瑟夫。“这件事我知道了,你们军方有什么应对办法”年迈的老皇帝问着总参谋长。康拉德总参谋长早就有了应对之策。“我们打算先调集大军对波黑反复扫荡,塞尔维亚我们是不怕的。但是站在背后的俄国我们必须思考一下。经管俄国现在还没恢复过来,但是我们奥匈帝国应对还是比较吃力。”老皇帝明白现在军方对俄国比较畏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之前数次较量中奥匈就没有占到过便宜。想要向盟友德国求助的心思也能理解,谁让德国现在有世界第一强军的称号呢。“还是你们先镇压一下吧,不能总是请求德国援助。”老皇帝还是想先自己解决一下在说。随着奥匈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声令下,大批军队开进波黑,同塞尔维亚和俄国资助的游击队开始了激烈的战斗。第四十四章 保加利亚独立为天若w有情加更在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如火如荼展开式时,不止奥匈一个国家打着他的主意。土耳其邻国保加利亚也打算,借助这次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实现自己的计划。在18771878年最后一次俄土战争后,土耳其失败后,巴尔干山脉北部地区成立保加利亚公国。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也在这一时间建立起来的。在1885年南北保加利亚合并,实现统一。在这一时期保加利亚和俄国的关系非常复杂。在当时俄国的巴尔干政策则由伊格纳季耶夫伯爵制定,伊格纳季耶夫的方案是通过扶持与俄国几乎同文同种的保加利亚,逐步将保加利亚变为俄国在巴尔干的据点,这样进可联结塞尔维亚与捷克斯洛伐克,威胁奥匈帝国的核心区域,退可快速压迫君士坦丁堡,斩断鄂图曼土耳其的咽喉。可以说这一时期俄国的外交政策的核心,已经调整到了全力扶持保加利亚上,当保加利亚与罗马尼亚由于多布罗加地区的归属问题发生龃龉时,俄国甚至不惜站在保加利亚一边,从而将同样信奉东正教的罗马尼亚推到了奥匈帝国的阵营。但保加利亚并未对俄国的热情投桃报李,在保加利亚人看来,尽管俄国老大哥确实为解放保加利亚付出了巨大牺牲,但是独立后的保加利亚无处不在,又时时干涉保国内政的俄国顾问与驻军,只让保加利亚人感到不适。最讽刺的是,帮助保加利亚制定新宪法的俄国专家,都是在俄国国内颇不得意的西方派。这些专家为保加利亚设计的是,一个在俄国根本无法实现的,高度现代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有了这个政体的保加利亚人反过来,具备了对尚处在绝对专制下的俄国的意识形态上的优越感。更糟糕的是,俄国人为保加利亚挑选的德裔国王亚历山大,并未成为俄国人想象中的傀儡。亚历山大快速掌握了保加利亚语,皈依东正教。并逐步得到了保加利亚政治精英的拥护,成为了保加利亚民族主义者的精神寄托。而亚历山大国王的母国德国也利用这层天然联系,分化联结保加利亚的政治精英,使得一个以亚历山大国王为纽带的德国政客保加利亚民族主义者的反俄同盟得以实现。面对保加利亚越来越强的离心倾向,俄国的做法可谓简单粗暴,加大政治控制与军事压力的同时,策动保加利亚亲俄军官团发动政变推翻亚历山大国王。这种蛮横粗暴的做法激起了保加利亚朝野的极大愤慨,最终,1886年政变以失败而告终,保加利亚驱逐了所有的俄国顾问与驻军,倒向了德奥一方。俄国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苦心经营的巴尔干战线化为乌有,而本来已经近在咫尺的海峡也一下子又变得遥不可及。在1886年后负责掌管巴尔干事务的伊兹沃利斯基,便开始积极发挥个人的影响力,重塑俄国在巴尔干的地位。加上保加利亚人给俄国有太多的牵连,也慢慢的被影响回去,在1908年时保加利亚还是偏向了俄国。“现在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是我们的机会,保加利亚不需要有个名义的宗主。而且在土耳其我们许多族人正在被他们欺辱压迫,这是我们不能忍受的。”保加利亚外长斯蒂芬乌罗斯述说着自己的心声。斯蒂芬乌罗斯是一个大保加利亚的支持者,现在保加利亚国内大部分人都有着这种情节。大保加利亚是一种保加利亚民族统一主义思想,旨在恢复保加利亚的历史最大疆域。包括了多瑙河到巴尔干山脉之间的平原、南北多布罗加、索菲亚地区、皮罗特、弗拉涅、北色雷斯、东色雷斯部分地区、马其顿等地区。“刚好有个机会可以借助。”首相亚历山大马林诺夫对外长说着。首相说的事情是在8月2日,土耳其外交大臣在家里举行午宴,没有邀请保加利亚驻君士坦丁堡的外交代表。被这位自尊心强烈的外交代表认为是受到了侮辱,将这一情况对保加利亚国内进行了报告。这让首相亚历山大马林诺夫如获至宝,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在重臣们商议的时候,保加利亚大公费迪南一世也没有闲着,他在维也纳对奥匈进行秘密访问。由于1903年支持的“马其顿亚德里安堡最高委员会”简称“最高委员会”,在马其顿西南部和色雷斯东部发动的起义失败。让费迪南大公觉得需要得到其他列强的支持,才能将上述地方纳入自己的国土。大公将目光对准了奥匈,希望能够得到奥匈帝国的支持。如果能够得到对巴尔干影响力最大的两个列强其中一个支持俄国也不会反对,那么费迪南大公的梦想将很有机会变成现实。1903年8月2日,“最高委员会”在马其顿西南部和色雷斯东部发动了起义,保加利亚人、瓦拉几亚人和希腊人组成的联合起义军攻下了一些城市,但是他们遭到土耳其和阿尔巴尼亚的殊死抵抗,不久就再度被土耳其的“巴希巴佐克”压制下去。这一次,土耳其政府决心让保加利亚居民在色雷斯和亚德里安堡绝迹,因为这里离帝国首都实在太近了。几百个保加利亚村庄遭到洗劫和焚毁,五千多人被杀害,七万多人流离失所,三万多人逃往保加利亚本土避难。令人头疼的是,除了“内部革命组织”的起义军和土耳其武装外,周围的邻国也趁乱派来了武装人员,这些部队杀起异族基督徒来比土耳其人毫不逊色。塞尔维亚的“切特尼克”chetnik,即“非正规军”攻击保加利亚的“科米塔吉”itadji,即“志愿人员”,反过来又遭到对方的仇杀;双方都和希腊的“安达提斯”andartes一样到处追杀阿尔巴尼亚人和土耳其人,土耳其当局则在基督徒中挑拨离间。马其顿的混乱状态给俄、奥两国提供了干涉的借口。1903年,它们向苏丹宫廷提出了行政、财政和治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要求,要求土耳其把马其顿变为一个独立自治省,分为五个区,由列强代管。斯科普里区归奥地利,萨洛尼卡区归俄国,塞雷区归法国,德腊马区归英国,比托拉区则归意大利。列强关于马其顿自治的要求土耳其当局大为震惊,这也是青年土耳其党提前起义的原因。土耳其的事变使保加利亚政府和斐迪南大公大为震惊。他们原想通过“内部革命组织”的起义兼并马其顿,土耳其实施宪政改革无疑会使保加利亚失去这一机会。青年土耳其政变后,保加利亚发现不仅不能等马其顿这个果子熟透了之后自然掉下来,反而要赶紧动手去摘。保加利亚一方面进行了紧张的战争准备,另一方面决定利用土耳其苏丹被废除的这一混乱局面宣布独立,彻底摆脱对土耳其的臣属关系。但是独立就意味着撕毁柏林条约,会给保加利亚带来危险。巧合的是,根据柏林条约的规定,奥地利将在30年占领期满后即1908年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归还土耳其,它也不想这么做,于是这两个国家走到了一起,决定步调一致地撕毁柏林条约。这也是斐迪南大公秘密访问维也纳的原因,现在国内的消息传来让大公加快了和奥匈的协调。在第二天斐迪南大公就和奥匈总理阿洛伊斯行着秘密商议。斐迪南大公开门见山的讲到“我们都需要相互的支持,希望我们能将时间协调到一起,让土耳其人措手不及。”“这点我是很赞同的,哪怕实力在强大,也需要最小的代价。”看到斐迪南大公比较直接,总理阿洛伊斯也很直接的讲到。“总理阁下讲的很正确,协调好双方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对我们有利为什么不做呢。”斐迪南大公也同意的说到,在一片有好的交谈下,双方达成了协议保加利亚于先行独立,奥匈两天后宣布合并波黑。可以让双方都能减少外部的压力。在协议达成后,费德南大公回到了索菲亚,将这件事告诉了首相等一帮人。这让保加利亚政府大受鼓舞,商议准备独立的事情。在9月22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费德南大公在国民议会上正式宣布,保加利亚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同日他正式宣布保加利亚成为王国,他将成为这个王国的新任国王。在向国民宣布这个独立的消息后,费德南大公找到首相亚历山大马林诺夫,向他讲诉了自己的一个想法。“我想给自己加冕为沙皇,这是我向保加利亚早期统治者的致敬。”首相听完后思索了一下说到。“这个决定是一个不错主意,只要我们给俄国说明,相信他们不会对一个称号反驳我们的。”听到首相的分析,费德南大公很满意的说到,“根据和奥匈的约定,我们在10月5日对外宣布独立。我想在特尔诺沃的圣四十烈士教堂,向为了独立的先烈们宣布这一消息。”“这是一个英明的决定,能让王国的子民爆发出狂热的爱国热诚。”首相亚历山大马林诺夫对国王的决定感到佩服。这能让国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