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带着红楼闯三国> 分节阅读 1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4(1 / 1)

是这么做的。“但是董卓这时候,真的会在乎这么多吗”薛宝钗又对秦真说道。董卓入京未久,根基尚浅,都可以废少帝。如今权势熏天,真要另立一个皇帝,只怕也容易。他们这时候,挟天子以令诸侯,真的可以吗秦真说道:“我们这个时候,令的,其实不是诸侯,而是京城里的其它反董力量。只要我们挟持了皇帝,其他力量,被胁迫之下,只怕也是要和我们一起对抗董卓了。因为,他们总不能看着皇帝去死”薛宝钗惊道:“你要犯上作乱”秦真这话一说,薛宝钗心里,就知道秦真是什么意思。那就是,他们不管皇帝怎么样,就是要把他胁迫到这一场危险的斗争中来。哪怕,因此而让现在的皇帝,会有性命之忧。这勉强,其实也算是一条自救之路。但是,薛宝钗一直以来,接受的都是忠君事夫的教育,秦真这么做,有点陷皇帝于不义之境的意思。皇帝很可能就因此而有性命之忧了。秦真这么做,真的可以吗秦真看了薛宝钗一眼,这么漂亮的女孩子,怎么封建忠君思想,这么严重“献帝,是你的君王吗”他问薛宝钗。薛宝钗一愣,说道:“不是。”“是我的君王”秦真又问。薛宝钗又是摇首道:“不是。”秦真说道:“那不是结了他既不是你的君王,也不是我的君王。那我们做这些事,就算危及到他的安危,我们又怎么称得上犯上作乱”“就好像吴国的将领,火烧刘备八百里连营,刘备是君,吴国将领是臣。但是人家这么做,是犯上作乱”“”秦真这番话,说得薛宝钗哑口无言。虽然她觉得秦真这话也不全对,但是,似乎也说得过去。而且为救自己,这些闲事,也管不了这么多了。陷皇帝于不义,就陷他于不义吧反正只要自己能够找到一条生路,总好过别人过得好好的,而自己,却是沉入深渊。“我们,怎么能够挟天子呢”薛宝钗又问。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件事,首先,是他们能够挟持到天子。然后,才是以令诸侯。皇帝都没有靠近,他们怎么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们领兵直接杀出去”秦真说道。“找到皇帝,和他混做一家,然后裹挟着他,共同反董。从而,让皇宫里、乃至京城里的保皇力量,共同来拯救我们。”秦真仔细地阐述着自己的主张。“但是所有的这些力量,加起来,也不足以对抗董卓吧不然,皇帝老早就诛灭了董卓了,怎么还会酿出后面的大祸来眼下,他也不会任董卓在皇宫里为所欲为。”贾探春又在一边,提出自己的疑问道。贾探春也是大观园里面,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她对问题的看法,往往也是比较透彻。秦真听了探春的话,他道:“原来不行,不代表现在不行。因为现在,我们来了。你们可曾想过,你们自己,有朝一日,能让五百名勇士,对你们俯首称臣吗”“”贾探春不语。这个,好像她们的确从来没有想过。她们怎么可能想得到,自己有一天,是会面对这样的场面呢她们这些女子,竟然也要上战场。这样的事情,都已经出现了,那么,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呢也许,她们,真的能够做成一些什么。而且,说起来,她们也已经没有什么别的路可走了。这不过是她们的一条置之死地而后生之路。“如果我们要杀出去,那又要怎么样行动呢我们这些男女妇孺,一块儿出动吗”“如果我们行动起来,场面一定会非常混乱,我们这么多姐妹,如果有人出了意外,那怎么办我可不想我们这些人,有谁有什么事呜呜”薛宝钗忽然放声哭起来,梨花带雨她们这些姐妹,平日只是在大观园里面,风花雪月。虽然互相之间,也有一些勾心斗角,但是,感情还是有的,一向也还算和睦。这个时候,忽然面对这样的情况,而且,她们,似乎还要面对刀兵。在这种情况下,她们谁能保证自己不出意外呢小小年纪,就要面对生离死别,而且,是同辈之间的生离死别,薛宝钗脆弱的心灵,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她忍不住伤心的哭了。第二十八章 计划小小年纪,就要面对生离死别,而且,是同辈之间的生离死别,薛宝钗脆弱的心灵,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她忍不住伤心的哭了。平日里,她们谁会想这样的事呢一个个,她们都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生离死别,离她们太过遥远了。但是,眼下,在兵与火的考验下,她们感觉到,这一切,离她们是如此的近。这让薛宝钗忍不住是悲从中来,不可抑制大观园里,全部都是妇孺,面对现在这样的乱局,要保障她们全都不出意外,秦真是觉得脑袋都要大了。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薛宝钗这个时候,却是在为此哭泣,这让他很是不忍。好吧他要骗人“宝姑娘放心,我,是不会让你们大家有事的。你看,我们经历了这么多事,可是有人出了什么意外了吗”“我和史家大姑娘还出宫去了呢,最后不都是平安又回来了么我们两个,谁出意外了”“这皇宫现在虽然对我们来说,不很安全。但是有我在,我们这些人,是谁都不会有事的。”“你就安心地在这里等着,就算我们这些人,回不到原来的时空中去,我们在这里,也会像在原来的那个地方一样,生活得美好又幸平安的。”和薛宝钗说幸福,她会不会想多呀秦真最后是换了一个词。而他这么一番长篇大论,可是只是在安慰薛宝钗,秦真哪敢保证,他们这些人,谁都不出意外呢他甚至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没法保障。鬼知道他们现在做的这事,会有什么危险但是穿越了,面对现在的这种情况,他没得选择,只能这么做。而薛宝钗,可是一个美女呀美女伤心,他能不表示关心吗凭实力单身,可是很丢脸的。他不想要这样的实力。还是选择和美女,暖心交流吧嘿嘿薛宝钗听到秦真这一番话,眼泪收起了一些。说实话,一个女孩子,在一个不太熟的外人面前,放声大哭,这是很失礼的事情。但薛宝钗这时候,心里承受的压力实在太大,她精神上支持不住,所以才如此。这时候被秦真安慰了一下,心情也舒缓了一些,所以止住了悲声。看着秦真,她有些不好意思。她怎么哭了不过秦真这个时候,也没时间管这个了。他有更紧急的事情要做。他得决定他们这些人,要怎么行动。他们的动作,要快。就像秦真说的,他们这些人,算一个意外因素,在他们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他们穿越到了这里。这对他们来说,肯定是不好的。一大帮子女眷,入了狼窝,结果能好得了吗但是董卓对他们,肯定也是一无所知的。如果他们突然爆起,把董卓搞定。虽然京城有可能会起一阵乱子。但是,只要攀住了皇帝这棵大树,他们还是有可能乱中取胜的。一切,要看机遇。这个时候,完全靠实力,他们可是一点儿机会都没有的。但是没有实力,有运气呀实力不行的情况下,不拼运气,拼什么而拼运气,他们就得抓紧时间。要不然,运气再多,错过了时间,运气也就离他们越来越远了。他们这时候,就是一群和时间赛跑的人。杀李傕,杀李儒,这都是才刚刚发生不久的事情,董卓可能还不知道。还没反应过来。但是,等时间一长,这些事情,可就全都暴露了。就算一开始,没人知道事情是他们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董卓那边一调查,这些事情,不就是全都昭然若揭了吗所以,他们得抢在董卓之前,先行行动。事情这么紧急,他能有时间和薛宝钗在她的心情问题上,多做纠缠吗他现在首要要做的事情,是怎么制定他们接下来要进行的行动计划其他的,都要先放一边。但他们要怎么样明目张胆地在皇宫里面,搞事情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问题。“我有两个方案。”没再理薛宝钗的伤心,秦真说道。“我们,一,直接去找献帝。找到小皇帝之后,我们可以鼓动他奋起反抗董卓。小皇帝一向被董卓欺压,他心里,肯定是对董卓不满了。只不过,一向没有人能够强力地帮到他,所以,他不得不隐忍。”“二,我们可以行刺董卓。行刺董卓,可以造成董卓集团内部的混乱。如果他们互相之间,进行消耗的话,我们就可能乱中求生,浑水摸鱼。为自己找到一条生路。”皇帝刘协这个时候当然还不叫献帝,但是他们知道这个皇帝,就是历史上的汉献帝。所以,秦真是直呼其名。而他所列举出来的对策,虽然很明确,但是,好像可行性并不大。“找到小皇帝,如何让他相信我们呢小皇帝想反董卓,一直就是有这心思。但是,没有找到和他相匹配的力量,小皇帝是不会轻举妄动的。他要敢和董卓血流五步的话,早就和董卓拼了。夜宿宫廷,这是每一个帝王都无法忍受的事情,皇帝竟然忍了,他还会在不确信我们有多少实力的情况下,和我们合作吗”“而且,我们的实力,也确实没有什么。”“而行刺董卓,这计策也未必有用。历史上,董卓不是最后也被吕布刺死了吗可是结果呢情况还要更乱,都城长安,可谓是血流成河。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能保全自己吗”“你这两条方案,可似乎都是不行啊”听了秦真的提议,薛宝钗和史湘云还没有说话,贾探春已经说出了自己的质疑。她的质疑,实在也很有道理。历史,可不是就是她说的这样的吗“我们已经斩了李儒和李傕。而且,还没费一兵一卒。这就足以让人惊奇,并认为我们有实力。小皇帝或许会对我们考虑考虑,这谁知道呢谁也不要小看一颗想做真皇帝的心。我认为,我们还是有两成的机会的。”对于贾探春的质疑,秦真进行回应。第二十九章 集思广益“我们已经斩了李儒和李傕。而且,还没费一兵一卒。这就足以让人惊奇,并认为我们有实力。”对于贾探春的质疑,秦真回应道。他是继续说下去:“小皇帝或许由此,会对我们加以考虑,这谁知道呢谁也不要小看了一颗想做皇帝的心。”“我认为,这事我们还是有两成机会的。”“而行刺董卓,你认为会酿成更大的混乱,这个却是未必。历史上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王允在当时的处置,很是失当。”“如果他当时不犯那些错误,最后的结果,或许并不会那样。”“他让董卓的部下,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退无可退,这样,他们只能选择狗急跳墙。”“如果我们现在能够避免王允当时所做的那些事情,那或许,历史上的结果,会和当时很不相同。”秦真对贾探春,滔滔不绝,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秦真的这些话,当然也是有根据的。吕布杀了董卓之后,当时有人提议对于董卓的部下,给予优抚。王允则刚愎自用,认为一定要对李傕郭汜等人,严刑峻法。这样,贾诩才是献计李傕郭汜二人,从而,导致了最后的大乱。如果王允当时不是那么固执,也许,这一切都可以避免。对于这一点,后世史学评论,一直都有争议。秦真此时引用这些争议,来回应贾探春,当然让贾探春也是说不出什么话来。这各种评论,探春也是知道的。历来的史学评论家们,对这事的批评,可不是只有秦真的那个时代才有。一直以来,这样的评论,就没有断过。大观园的年代,是明代红楼梦本身架空,但是,这里就说它是明代吧,这些评论,在当时已经十分风行。贾探春既然熟悉这段历史,那她对这些评论,就不会不知道。“道理虽然是你说的这样,但是,事情也未必就如你说的这般,这么容易。这件事情,关系重大,依我看,还不如请二嫂子她们来,咱们一起,集思广益,你说,是不是呢”薛宝钗性格比较稳重,当然,也可以说是比较犹豫,凡事总想着三思而后行。对这种需要当机立断的事情,她做不出决断,只想着请大家来参谋。如果事情最后出了什么差错,责任也不必她一个人来负。所以,她是说出了这么一番话。说到底,她还是怕秦真的这些做法,行不通。“林姐姐也是有些见识的,如果请大家来参谋的话,不如把林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