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种快速学习技能。一分地,面积不大,很快的,地里的土豆,就全部刨出来了,堆在那里,像一座小山。一分地,能有这么多收成,已经很不错了,贾探春她们也是不得不惊讶。但是这么黑不溜丢的一堆东西,真的能吃吗贾探春她们,还是怀疑呢所以,虽然看到这么多土豆,堆成一座小小山,大家虽然觉得产出真不赖。但是,却是也没有多少喜悦激动之情。因为这东西若是不能吃,那么,他们种这种东西,真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有什么好激动兴奋的呢一切,都要看这种作物的实用性啊秦真看了看大家,都知道他们是什么心情,但是,现在却还不是让他们体会这种土豆,有多大功效的时候。现场这么多人,要煮土豆吃,得吃去他们多少种子下次再说吧“好了,谢谢大家,培育出来了这么多土豆,以后,你们都是有大功劳的人。就是普天下的百姓,以后也会感念你们的恩德”“现在,好好保存这些土豆,下一季,我们再用这个,种出来更多的土豆,那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这种粮食,比我们普通的粮食,会好吃、有营养多少了。”“大家继续努力吧”是啊,他们的工作,还没有彻底成功,还需要他们继续努力呢庄兵们也知道这么点土豆,就算真的能吃,也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他们还真的是,只能把这个作为种子。想想原来只是一个盆栽,现在却有这么多的收成,如果这些东西真的能解决人们的口粮问题,那下一季,他们的收获,就会多了。这可是一个大大的好事情。满怀着一腔的希望,庄兵们把这些土豆,收进了农庄的仓库里。培育成功了土豆,秦真心情也是松懈了大半,他的心情,这时可以说是大好。在他心中,这时候未来的美好蓝图,已经展开,他都几乎已经可以看到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画面了。接下来,他是不是就要想着自己的开支散叶,家族繁荣呢男人,骨子里似乎就是有这么一个执念吧把自己的基因,尽量多的遗传下去。所以古代有功业的人。都是妻妾成群,皇帝,更是夸张。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还有后宫佳丽三千,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秦真,这个新时代的屌丝,似乎也没其他宏图大愿,只想着这个了。其实他也对国家社会有贡献啊这些享受,不是他应得的吗秦真心里常常也会为自己辩解。新时代青年,思想情操才这么高,真是很丢人啊“国公爷,以后你去外面,是不是可以带我一起去呀”秦真回到国公府的时候,貂蝉又很奉承的来对他说话。秦真一愣,他道:“你平常不是连我的名字。都是乱叫吗怎么现在这么恭敬有礼,是因为什么呀”貂蝉否认道:“我平时哪有叫你名字不是以前你是我仇人,我才那么叫吗现在不是一直对你很恭敬”“哼”秦真微哼了一声。第二百零九章 江东之虎“你有事来求我,就这么说,不行。你一个女儿家,要跑出去干什么在家里还容不下你啊”秦真是对貂蝉训斥地说道。京城里还容不下她,还要到外面乱跑秦真又不是只把她们禁足在国公府里。看来她是看到秦真经常能到外面跑,所以才想着也跟着。人有两只脚,会想着走到更远的地方去,那也正常。但是秦真总不能到哪里去,都让她跟着吧这时还没有这种风气。而她一个人出去,这时更没有这种风气。看来貂蝉这种梦想,是不可能实现了。貂蝉气呼呼地走开。自打秦真干翻了袁术、袁绍,吕布董卓、公孙瓒这些势力之后,天下大势,曹操在青州豫州,刘表在荆州,刘焉在益州,袁术余部在扬州,各据一方。冀州,幽州,都还是袁绍,公孙瓒的势力在统治。袁绍有质子在京师,而且袁绍本身实力已受重创,一时之间,不需要多加考虑。公孙瓒和袁绍情况也差不多。现在对中央有威胁的,还是曹操等那些军阀。曹操虽然也有质子在京城,但是曹操这个人,会受这个制约吗这个很难说。以他那个枭雄的性子,怕是谁也制约他不住。刘表刘焉只是要割据一方,倒是不好说他们对中央有多大威胁,他们格局是只有这么大。而袁术余部,若是没有孙坚,这个时候,也是难成气候。但是有了孙坚,情况可就难测了。以前孙坚还受袁术制约,双方之间,偶有明争暗斗。现在袁术伏诛,孙坚失去制约,正好收拾袁术残部,秦真对他们鞭长莫及,倒是让他们做大了。现在,孙坚已在江东成为了一方之霸。历史上,平江东的可是孙策,但是,由于秦真的到来,让袁术过早领了盒饭,没有了制约的孙坚,自然很容易,就统领了江东。不过历史还是历史,有了江东,孙坚就不可避免的,会和刘表发生矛盾,于是,在192年的初春,他们两边,还是爆发了冲突了。孙坚在战斗中,被黄祖所破,用箭射杀。如此,江东就落到了孙策的手里。孙策这个时候,也才十多岁,比秦真大不了几岁。不过人家古人,那可是实打实的有能力,孙策虽然比秦真大不了几岁,但是人家就凭着自己的实力见识,还硬就是镇住了江东,成了一方称霸的诸侯。这可不是秦真这种依靠系统,投机取巧的人物之所可比。但是这个时候,孙策可还没有取得朝廷的认可,他只是凭着自己的实力,硬是拉起了自己的部队,从而是占据了江东。这样,他地盘是有了,可是,名分却没有。那么,为了让自己有名有实,孙坚自然要来,向皇帝讨要封赏。孙坚派来的使者,张纮,这个时候,已经是到京里面来了,正在各处运作。这一天上朝,张纮就把请表,上交给了皇帝,让皇帝给孙坚封一个爵位。刘协将请表看了一遍,放下,说道:“孙将军劳苦功高,平定江东,朕心甚慰。太尉、众卿以为,这当如何赏赐”张纮跪在殿下,听到皇帝这么一说,不由得是暗皱了一下眉头,心想,请表里面已经说好,请皇帝封孙坚一个吴侯,皇帝这个时候却没有明说,难道是不愿意么他这里心中忐忑,却听杨彪在听了皇帝这话之后,出列回答道:“陛下,孙策平定江东,使四野臣服,实在功劳不小,便封他一个吴侯,也无不可。”其实皇帝刘协对孙策的请求,倒是不无不可,但是,朝中既然有一众的大臣,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大家讨论一下,也并无不可嘛而且还可以显得他这个皇帝开明。这时候听到太尉这么说,皇帝轻轻地点了一下头。韩融这个时候,也是出列,皇帝说道:“孙将军将门虎子,四方拥戴,真是难得的人才。有他镇守江东,真可让陛下高枕无忧。臣也认为,封他一个吴侯,甚是恰当。”其它群臣,俱是纷纷点头,显然对杨彪韩融这个说法,都是赞同。皇帝看群臣如此,正要说话,忽然看到秦真好像对此一动不动,因此,他是一顿,随即,他是问秦真道:“镇国公,你对孙将军此请,有何看法敕封吴侯,是否妥当”秦真也是国之重臣,皇帝问一下秦真,也是尊敬之意。秦真看了皇帝一眼,低头说道:“臣认为封孙将军庐江侯就可以了,不必敕封吴侯”额听了秦真这话,皇帝一愣,不好做决断了。退朝之后,皇帝把秦真等人,请进暖殿商议。“镇国公,为什么孙策不宜封吴侯”皇帝是问秦真。秦真问皇帝和杨彪等人,道:“陛下,太尉,你们认为,封孙策吴侯合适么”皇帝没说话,杨彪说道:“孙策能力超群,此时风头正盛,封他一个吴侯,正好将他安抚住,让他能够效忠陛下。”秦真道:“实力强的人,野心也大。封他高位,非但不能满足他的欲望,恐怕还会助长他的野心,是他有能力更快更好的发展。一旦他来日羽翼丰满,恐怕又是一个心腹大患。”杨彪道:“镇国公恐怕忧虑太甚了。”秦真道:“孙坚手握实权,无论如何小心,都是不为过的。大汉先圣主,恐怕也是这么做的。”刘邦还不是削弱外方战将的实力,使他们难以与中央对抗。孙策这个时候地处江东,天高皇帝远,他要封个吴侯,大肆招兵买马,那时候谁去节制他封他一个庐江侯,虽然孙策想干什么,他还是能干什么,但是大义上,他是有亏的。然后,以后皇帝要对付孙策,也有话说。这是皇帝为自己的以后,预留了后路。秦真心里的计划,是这个意思。皇帝和太尉杨彪等人,听了秦真这话,一时都是不语。对孙坚的看法,大家倒是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区别只是怎样对待。杨彪韩融这些人,是以为可以暂时安抚住孙策,等待以后慢慢商议。看孙策如何反应,他们再做决策。第二百一十章 对祢衡的处置但是秦真的意思,似乎是此刻他们就应对孙策限制,免得以后多费唇舌。因为以后若是孙策露出了什么不轨的行为,皇帝这边讨伐,孙策那里是可以辩解,他们是有皇帝封命的,所作所为,也在他们职权范围之内。这些话都是不好说的。吴侯和庐江侯之间行事,的确是会有很大的差异。庐江侯行事稍一逾矩,就可以判他谋反。吴侯,可就难了。杨彪这时候虽然认为秦真的话,也有道理,但是他道:“但此刻若不满足孙策的愿望,只怕惹怒孙坚啊那时可又如何”秦真说道:“现在皇帝行事,也自该露一点峥嵘,难道还要像以前一样,时时迁就外人么”额杨彪听到这话,有一点脸红。他们被各种武人欺压得久了,这时候遇到事情,就想着先安抚下来。谁知有些事情,只靠安抚,最后总是安抚不下的。人家有实力,自然会有更高的欲望。他们这时候有一种属于跪得久了,站不起来的情节。但是秦真就完全没有这些顾忌,完全是为了以后不留太多隐患着想。要知道孙策此时平定江东,并不是为皇帝平定的,他是完全有他自己的打算。如果平定江东,孙策就把江东送给皇帝,那皇帝封他一个吴侯,自无不可。可是,江东孙策却是要自己留在手里的,而吴侯的封赏,是孙策为了便宜自己行事,而来向皇帝讨封的。在这种情况下,皇帝能够完全被孙策牵着鼻子走吗杨彪等人不说话了。三日之后,张纮拿着一纸封孙策为庐江侯的敕令,恨恨而去。来京城前,张纮还不了解秦真到底是谁,他还以为朝中剧变,都是杨彪这些老臣主导的呢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所有一切,都是这个小小镇国公所为。对于这次外交上的巨大失误,张纮深自检讨,觉得这是自己情报工作做的不好,从而出现的纰漏。谁能想到,秦真这样的一个小孩,能够做出这么巨大的事情张纮从此把秦真,可就是记住了。回到江东,张纮把此行的事一说,孙策是大愤恨。“这个小子,竟然敢欺辱我吗”孙策是咬牙说道。张纮道:“将军,这小儿不可小看,袁绍,吕布等人,都是折在他的手下,将军应严加对待。”孙策说道:“他若真厉害,又岂会只守一隅,不敢扫荡天下我看他也只不过是虚有其表,因缘际会,才有现在这种成就。”张纮一时也是回答不出来。秦真有那么悍勇的能力,消灭了袁绍吕布董卓之后,为什么不挟着惊世之余威,横扫天下,使天下咸宁。而仍要束手束脚,缩在京兆那一块地方呢这的确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像孙策,那就是长戈当舞,挥斥方遒,挟着祖宗余威,扫平江东,这才有现在这样的局面。秦真若有本事,不是应该和孙策一样吗但其实说起秦真这策略,他这却是和古人所谓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秦真是因为觉得自己实力不济,所以并不急着平定天下,而让其他的势力,这个时候,自己去拼斗。其他势力,这个时候敢真正打起大旗,反对皇帝的,几乎还没有。大家都是各自互相之间,进行吞并。他们其实也是在实行着秦真实行的这一条,即缓称王。这些人里面,有一个作死最早的,袁术,急着称帝,结果下场凄惨。其他人,没有人敢于这个时候,草率称帝的。而秦真这个时候,他身边本来就有帝,无所谓称不称。但是广积粮是有的。这个却不是秦真有什么高瞻远瞩,实在是他偷奸耍滑,觉得自己实力不行,那就不如随天下怎么去。他反正这个时候,是无力收拾的,那还不如只发展自己好了。待到自己实力强大了,再慢慢地使天下臣服不迟。一个人有多大的饭量,就端多大的碗,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孙策发了一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