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哎,你们听说了吗?咱们以后就没有皇帝了?”
战乱过后,京都尚且还没有繁华起来,以至于茶馆里稀稀拉拉的只有几个客人。
这会儿能坐在这里喝的起茶的,全都是有些家底的人。
说话的富商丁宏抿了口茶水,润润嗓子,继续道,“听说是皂衣军说的,那皇榜都贴到府衙门外去了”。
“皇帝都没了,还皇榜呢!”
同座的富商余兴撇撇嘴,“那叫公示书、通知!”
茶馆的掌柜赶紧对着两桌客人拱拱手,哀求道,“诸位还请小点声儿,这皂衣军的事儿哪能随便说呢!”
这要是万一看你不高兴,直接把人逮进大牢里去了,可怎么办?
此话一出,茶馆里零零散散的两桌客人,共计七个人,面面相觑之下,也没人敢聊这话题了。
“掌柜的,沏壶茶来!”
掌柜的转身一看,头皮发麻。怎么会有皂衣军出现在这里?也不知道有没有听见他刚才的话?
“两位军爷,快坐快坐”,掌柜客客气气的招呼人家。
来喝早茶的正是京都府衙的两个吏科官员程毅、黄永福,两人都是单身狗,好不容易休沐日,能从工作中喘息片刻,便相约出来喝个茶,也好消磨时光。
于是茶馆里七个客人就这么看着两个皂衣军坐下、点菜,慢吞吞的闲聊。
聊天内容过于接地气。吐槽工作量太大,没时间睡觉、作耍,还谈论起近期的天气阴雨绵绵,人都要发霉了,又说起家里有弟弟妹妹要考试,祈祷一定要考中。
拉拉杂杂,不像是两个凶神恶煞的军爷,倒像是两个普通人在拉家常。
说着说着,又说起了近期官吏选拔的考试。
这下子丁宏终于憋不住了。
谁来当皇帝,对他来说关系并不大。可这考试的事儿,却关乎自己孩子的切身利益。
丁宏起身,恭敬道,“敢问二位官爷,府衙公式书上写的招考通知可是真的?”
程毅赶紧客客气气的回了个礼,“是真的,只是招考的范围不是四书五经。若您家中有子弟尚且年幼的,便送去县学读书。若是年岁大了一些的,也可以自学,然后去试一试”。
程毅是真心实意建议的。
现在的招考内容已经不像是最初那么简单了了,现在不仅要分门别类,难度还越来越高了。
或许有自学成才的,但是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县学—学院这两步,然后考进去的。
“那这县学什么时候开设?”,丁宏恭敬问道。
“这个……”,程毅顿了顿,“还请老丈静候府衙通知即可”。
其实这得去问礼科和匠科,他们吏科暂时还不知道。
丁宏便有些失望。孩子的求学是不能耽搁的。
“不过估计也快了”,程毅身侧的黄永福插话道,“再过半年,便是五年一度的大朝会了。朝会上会宣布国体、制度等等事项”。
说着说着,黄永福近期被宣传科培训多了,下意识的就打了个广告,“大朝会就开在皇宫西北角的文正殿内,诸位有感兴趣的,尽管去听!”
去听官府朝会?
丁宏脑子一懵,“咱、咱们也能去听?”
“当然能,大朝会本身就是面向百姓的,朝会上会由首辅向百姓交待官府的年度收支、应用情况等等”。
”除此之外,这次大朝会为期三日。会邀请京都各行各业的人参与该行业的规则制定以及行首推举。这些被推举出来的行首可以在五年一次的大朝会向官府提意见建议”。
黄永福说出口的时候,只觉嘴巴发苦。
他固然很骄傲自己身为皂衣军的一员,可以为百姓做实事。但他更痛苦于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工作啊!
他忙活了半个月,只有一天的休沐日,坐在茶馆里喝茶还不忘向百姓们普及官府公告。
黄永福默默的想,他都敬业成这样了,年底的时候,一定要提醒上峰,别忘了他的年假啊!
黄永福心里发苦,丁宏、余兴等富商顿时来劲了。
余兴连连追问道,“官爷说的可是真的?”
黄永福点点头,“这份公式昨日便出台了,估计已经贴去了府衙公告台上了。盖了官印的,自然不会作假”。
这下子茶馆里再不复方才那副死气沉沉的样子了,人人围着程毅、黄永福热议起来。
大朝会的消息迅速扩散至整个京都。
现在正是四月份,距离十月份的大朝会还有六个月。
六个月的时间,足够让这个消息天南海北的发酵了。
……
“哎呀,这官道跟咱们大同府一样,都好气派啊!”
黄霞坐在马车上,把头探出去,惊呼一声。他们从大同府来到这里参加考试。
大同作为军事重镇,最先修筑的便是城防和官道。
黄霞也见过大同府的官道,也很气派。半水泥半黄土,两侧俱是错落的行道树。
只是这京里的官道两侧栽种的是金桂,金桂开起来的时候,满城暗香浮动。
“丹桂飘香,蟾宫折桂,这九月里的京都若没有桂花香气,岂不是失了趣味?”
说话的是此次上京参考的学子赵琦。他们同一府的学子前来京都参考,自然是结伴同行。
赵琦从前游学过,外出经验丰富,便自告奋勇做了领头羊。
“前方便是京都了,大家都醒醒神”,赵琦叮嘱道。
极快,马车载着八个学子一同到了京都城门口。
黄霞探身望去,城墙巍峨绵长,城楼上是皂衣军在巡逻,城门口挤挤挨挨全是排队等着进城的人。
“真气派啊!”
赵琦顾不上赏景,连声问道,“马上就要进城了,大家检查一下身上的考牌、路引、档案文书可都带齐了?”
这会儿正是九月份底了,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各地已经从战乱、灾荒中逐渐复苏。
尤其是秋收刚过,今年又是个丰年,以至于北方各地都渐渐有了些繁华的景象。
至于南方,由于早在皂衣军治下,早已繁华富庶多年了。
“这京里怎么这么多人啊!”,黄霞由衷感叹道。
这京都果然是国都,物阜民丰、颇为繁华。
“人当然多了”,赵琦笑起来,对着马车内的众位考生说道,“咱们这一次来,正好撞上第一次大朝会啊!”
“那我们能去皇宫看看吗?”,即刻有个十七八岁的考生兴奋道。
“自然可以”,赵琦笑笑,“报纸上不是说了吗,要坐一次龙椅,只要三文钱就够了!”
“真的能去坐龙椅吗?”,黄霞兴奋的问道。
“可以可以,咱们要是考上了,别说花个十文去游览皇宫了,就是要上天入地都随意!”
马车上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这是京都、金陵两地的报纸全力宣传的——皇宫一日游。
还有什么毕竟近距离接触更能打破世人对于皇权的畏惧的呢?
坐龙椅,一文钱。
躺龙床,一刻钟十文。
力求带你经历皇帝的一天。
然后京都、金陵两地的百姓最先最快接受了皇帝既不是真龙,也不是天子,反倒跟他们一样,是个普通人。
朦胧的皇帝面纱被揭开,打倒皇权已经不是京都热议的事情了。
近期热议的是即将到来的第一届大朝会。
“快到了,大家都下马车排好队啊!”
天下大定之后,官员的统一考试已经扩大到了全国。
各个省份自己组织乡试,春秋各一次,取得了乡试资格后再来参加京都参加一年一次的会试。通过会试的便是官吏,由吏科发往异地为官。
此次,通过乡试的学子们纷纷涌入京都,以便于参加会试。
黄霞入了城,左张右望,只觉哪哪都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