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科幻灵异>小福星她五岁半[七零]> 第59章 百口莫辩(三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 百口莫辩(三合一)(1 / 2)

嗒嗒和许年对视一眼, 推开房门进屋。

屋子里一直在说话的是付栋梁和葛慧,他们一个劲劝说着许广华,见跟他说不通, 又拉着付蓉不放,一刻没停过。

许广华忽然决定离开单位,这在全家人看来都很突然。

几乎是听见的那一刹, 付栋梁就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付栋梁的第一反应, 便是无论如何,许广华都不能因为自己任性的行为影响两个孩子。

直到现在,他还记得当初去村里时看见嗒嗒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孩子连饭都吃不饱,午饭和晚饭凑合到一起吃, 即便是长身体的年纪,都无法保持营养的均衡。至于许年则更是可怜,好不容易被找回来, 浑身瘦骨嶙峋的, 养了好几个月身上才见肉。

一晃几年过去了,嗒嗒和许年都变成了大孩子,生活也终于逐渐稳定下来, 怎么能因为许广华想一出是一出,让俩孩子承担风险呢?

付栋梁想了想, 郑重其事道:“无论如何,我都是不会赞成你这个想法的。孩子好不容易有了最好的生活环境, 也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你怎么能因为自己的肆意妄为而让孩子面临重回农村的可能性?”

“我们要回村住吗?”一道清脆软糯的声音传来,接上付栋梁的话。

一家子人转过脸,看见缓缓走进来的嗒嗒和许年。

葛慧一个晃眼, 就看见嗒嗒那张雪□□致的小脸,不由多看了她两眼。

她还记得当初付蓉还年轻时的模样。

年轻时的付蓉,是当之无愧的美人,她模样秀美,每当与一群女同志站在一起时,她骨子里的书卷气便会完完全全流露出来,让人不自觉会被吸引。

那个时候,葛慧就经常偷偷看付蓉,心底暗暗嘀咕着人比人气死人。

现在,嗒嗒也长大了,出落得愈发好看,与过往的付蓉有点相似。

清澈乌黑的双眼,高挺却小巧的鼻子,唇瓣是红润的,至于那张粉扑扑一般的小脸,结合了她父母的全部优点,又比他们更多了几分洋气。

现在已经到了八三年,葛慧路过最繁华的街道时,总是会看见拿着从深市进的衣裳摆地摊的年轻人,他们教会她一个词,叫作“时髦”。

不知怎的,葛慧觉得,即便如今的嗒嗒不过十一岁,甚至还没长开,可这个词,却像是为她量身定做的。

没错,就是时髦!

“嗒嗒也不愿意回村住吧?”付栋梁以为终于找到了同盟,便说道,“孩子在学校里适应得多好,学业方面也不需要大人操心。要是因为你们的错误决定而被带回农村,指不定他们多么怨你们。”

“真的可以回农村吗?”就在付栋梁的话音落下许久之后,嗒嗒的眼睛一亮,凑到她爹娘身边,“我好久没回去住了,也不知道现在烤的红薯还香不香!还有小航、翠兰、胖丫……我好想他们啊。”

嗒嗒的眼睛是明亮的,语气之间甚至还透着几分盼望的意思,话音落下,她又问付蓉:“娘,我们能回去吗?”

付蓉笑了:“我们可以回去看看,但不会再住下了。”她用手揉了揉闺女的头发,又对付栋梁说道,“大哥,我已经申请留校了,如果顺利的话,接下来就会有稳定的收入。至于住房问题也很容易解决,政策上本来就允许优秀大学生申请住房,只是当时我见家里有房住,就没有浪费这资源了。”

“可是这——”付栋梁皱眉。

葛慧“啧”一声,打断他的话,又看看公婆,说道:“栋梁说个半天也说不出个重点,就让我做这个坏人吧。付蓉和广华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了今天,俩双职工,说出去多好听啊。现在广华偏要辞职,去当什么个体户,这多跌份。”

在八三年的今天,逐渐冒出了不少个体户,可当个体户哪是这么容易的?

要也是农村一些连温饱都不一定能管上的、想要创造更好生活的才去干这活。今天倒腾着卖出几个鸡蛋,明天又卖出自家晒的红薯干,这样折腾着,辛苦不说,赚的也不算多。

总之,当个体户必然没有在国营单位里上班体面!

嗒嗒的舅舅和舅娘真是操碎了心,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听得付丛森与郑平娣也变得忧心忡忡。

只是,纵使他们想劝说,也没办法改变许广华的心意。

“我知道你们是为我们好,但是这个想法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我心底扎根了,不会动摇的。”许广华的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坚定,但话锋一转,他还是缓缓道,“不过单位里的工作还是暂且保留着,厂长愿意照顾我,给我办停薪留职,一年的时间,够我去闯了。”

听许广华这话,他们便知道他已经决定,任谁也不能再说服他了。

可付栋梁还是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深深看了许广华一眼,而后望向付蓉:“蓉蓉,你看呢?”

付蓉笑道:“我支持广华的决定。”

这——

真是糊涂了!

许广华摇摇头,又看向许年:“年年,你已经是个大孩子了。对于这一点,你怎么看?”

“我也支持爹。”许年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而后将肩上背着的书包取下来,“嗒嗒,去写作业了。”

看着这一家子无比团结的样子,付栋梁的一口浊气堵在嗓子眼。

这一家四口,都是糊涂蛋!

付丛森与郑平娣的骨子里也都是传统的,认为过日子自然怎么轻松怎么来,尤其是他们现在所拥有的已经是多少人连盼都盼不到的,何必再折腾呢?

只不过,打心眼里,他们尊重这两口子。

因此,即便心中有无数个不赞同,真开口时,还是没有说什么反对的话。

看着公婆和自己丈夫竟都不再出声,葛慧看得忍不住翻白眼。

她跟这俩口子是无仇无怨的,不会盼着他们过不好。

只是,若他们真因为瞎折腾而毁了现在拥有的好日子,那该怎么办?

葛慧默默地打定主意,将来付蓉要是带着做个体赔本的许广华来打秋风,她一定得拦着点。

还真以为娘家人是冤大头呀!

……

许广华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做出停薪留职的决定。

只是,在他自己的心底,却是没有丝毫犹豫。

这些年,他看见不少人从一穷二白开始,凭着过人的胆识与能力在短短一两年之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如今已经没有“投机倒把”这一说法了,他相信自己的眼光和实力,也相信自己还有更多机会,让家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光是吃饱喝足,已经不能再让他满足了。

许广华在肉联厂时干的就是厨房的活儿,再加上之前赚的那第一桶金是给蔡老爷子做的一百个饼,因此这一开始,他决定先从自己最在行的方面下手。

他决定摆个早点摊,卖小吃。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从单位里出来,跑到大街上卖小吃,那真是缺心眼。

不过许广华的干劲却很足。

这些年家里头的日子已经过得好多了,两口子供孩子读书,也尽可能提供他们更好的生活,可即便如此,数年下来,他们还是攒了一千五百元。

一千五百元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毕竟之前他在单位里一整个月的薪水也不过只有四十几块钱而已。

现在,许广华定下了第一个目标,他要将这一千五百元再往上翻一倍。

许广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做准备工作。

他先是买了一辆带轮子的板车,找木工加工一番,让这辆车多了一些储物空间,并能遮挡风雨。

而后,他以自己多年在肉联厂后厨的优势,以低价采购到新鲜的食材。

紧跟着便要研究卖什么。

其实许广华什么都会做,什么都做得不赖,但现在大家的条件虽慢慢好了点,可在早午餐上舍得花钱的却不多,因此他这摊位的第一宗旨,便是物美价廉。

许广华拉着许年一起,父子俩在纸张上演算,研究了预算,又压低成本,最后选定几款食物的种类。

嗒嗒在边上也想帮忙,嚷嚷了个半天,最后得到她娘无情的回应:“你等着试吃吧。”

嗒嗒的嘴巴翘得老高老高了,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满是熊熊的火焰,最后却还是拿他们没办法,愤愤不平地坐在凳子上。

她双手托着腮,脑袋歪歪的,时不时竖起耳朵听她爹和哥哥的话,默默心算。

只不过,她算得再快,也没她哥快。

每当嗒嗒的脑袋瓜子飞速转动时,就听见她哥哥已经得出了答案。

“这样成本至少会高两成。”

“除非在这一块抬高预算,再在这……”

嗒嗒默默地叹了一口气。

她突然想到,就在她光荣地成为小学生的第一天,思索着要快高长大,到时候上了初中,就能比哥哥姐姐都要大了。

可她忘了,在她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哥哥姐姐也不是停滞不前的!

嗒嗒双手掩面,心中万分无奈。

她记得当年仅六岁的自己应该是个聪明蛋才对,现在看来,怎么这么傻呢?

嗒嗒就这么双手托着腮,懒洋洋地想着一个个不着边际的问题,只是还没思索出一个所以然,就不自觉趴在书桌上睡着了。

等再醒来的时候,她的鼻尖飘过一阵阵香气。

嗒嗒的嗅觉依然灵敏,立马闻出这些都是什么好吃的。

糖糕、油条、白粥、葱油饼,还有几个糯米团子!

该到她试吃的时候了!

嗒嗒去拿了筷子,从屋里跑出来,往八仙桌前一坐。

她的视线最先是落在糖糕上的。

糖糕炸得金黄,光一眼看去,就知道这表皮格外酥脆。

她伸筷子夹过来,张大嘴巴,咬了一口。

一口咬下去,糖糕就陷了进去,里头是空心的,这外焦里嫩、又香又甜的滋味顿时在口腔中绽放开,不自觉之间,一整个糖糕就进了嗒嗒的肚子里。

嗒嗒吃得双眼都眯起来,嘴角一扬,笑容都变得软乎乎的。

紧跟着,她又伸筷子吃糯米团子。

糯米团子裹得紧紧的,入口香糯,馅料也足,嗒嗒一句话没说,嘴巴被塞得鼓鼓囊囊的。

付蓉看着闺女的模样便想笑。

不管是现在还是小时候,她吃东西时让人禁不住就犯馋的小模样还是没改变。

“你这孩子,让你试吃,怎么不说体会呢? ”付蓉笑着嗔了一句。

嗒嗒这才不好意思地揉揉自己的耳垂,就了一口凉白开喝下去:“我的嘴巴最挑啦,我都说好吃,来买的顾客也一定会觉得好吃的!”

顾客?

这丫头说话真是一套一套的!

一家人都笑了起来,仔仔细细品尝桌上许广华精心准备的早饭。

最后,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得在家里做好再把这些食物带出去,那就得保证早点不会变凉。现在天气还不冷,暂时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但还是得选择就近的单位或是菜市,人流量更大,卖得也更快。”

“大家买走是带到单位或者带回家吃的,白粥不能用油纸包着带走,不够方便。”

“单是一个葱油饼或者一个糖糕,可能吃不饱,可以试试搭配起来卖。比如说糖糕的价格是五分,油条的价格是四分,如果他们一起买走,那就是八分钱。”

这些意见,大多是许年提出来的。

连付蓉都不得不承认,这些细致的方方面面,她自己都不一定能考虑得周到。

看着儿子正在思索时的冷静模样,她的眼中闪过一抹欣慰的笑意。

许广华与许年讨论得如火如荼,两个人一拍即合,当即就写下一张宣传纸。

纸张上写着两款甚至三款种类早点搭配一起卖的优惠价。

“这样一来,可以卖得更快一点,一些顾客可能是贪便宜,就多买了,回去分给家人和单位里的同事一吃,大家尝到味道,下次就会主动找上我们这个小摊。”付蓉说道。

许广华听笑了,眸光温柔:“你就确定他们尝到味道就一定会喜欢吗?”

“当然了。”付蓉咬一口葱油饼,“这葱油饼比以前街口那家老饼家的还要好吃,他们怎么可能不满意呢?”

许广华心底的深情与柔情尽数化开。

这些年,妻子再也不会愁云满面,她的脸上总是流露出从容的笑容,那样温和自信。

这个家,总是让他感觉到温暖,能让七上八下的心落回实处,安稳下来。

许广华笑着,又望向嗒嗒:“那嗒嗒有没有给爹想出什么主意?”

嗒嗒黑白分明的眸子转了转,考虑许久,眼睛笑成了月牙的形状:“要不就在摊子外摆几张桌椅吧!到时候要是有人累了,饿了,想坐下休息,就可以在我们摊边上坐下。要是他们吃得香,还能吸引更多的顾客来呢。”

用她在猪猪王国看到的电视上的话来说,这就叫活广告!

“我看是嗒嗒自己想坐着吃。”许年说。

“噗嗤”一声,许广华与付蓉都不由笑了起来。

嗒嗒被他们这一笑话,也不恼,只是揉揉自己的鼻尖,笑眯眯的样子。

不过虽然嗒嗒的爹娘和哥哥都笑话她是个小馋猫,但最终,他们还是采纳了她的意见。

许广华找了两个木匠做了几张小桌子和小板凳,等到小摊正式开张的第一天,直接往改造过的板车里一塞,这小生意就从这里开始了。

这会儿正是炎夏,嗒嗒和许年都还在放假,本来许广华是不舍得他们出来帮忙的,毕竟太阳这么大,晒久了谁身上都得脱一层皮,哪能让孩子们受这份罪呢?

不过,话虽这么说,最后他还是拗不过嗒嗒和许年。

两个孩子到底贪新鲜,许广华便只好由着他们去,不过事先得约法三章,嗒嗒和许年得分开两个时间段,不能一起在摊位上瞎捣乱。

嗒嗒一本正经地答应,把许年按在书桌前:“哥哥好好学习,嗒嗒要去做个体户啦!”

许年也是饶有架势地看了他娘的手表:“你先去,下午我来和你换班。”

&nbs

p;许广华哭笑不得。

他这小买卖刚开始做,就来了俩小工,还都是争先恐后地要帮忙!

许广华选择摆摊的地方,在月阳街,也就是制钉厂门口。

就他所知,制钉厂是这些年在市里发展较好的国营工厂,单位薪水高、福利好,并且里头的工人大多是年轻人,也舍得在“吃”上花钱。

地址一选定,他便带着嗒嗒一起去了月阳街。

这条小街看起来还算热闹,开了不少小店,沿着街边还摆着几间摊位,买的都是小吃。

许广华来得早,占了个不错的位置,转头一看,确认没有挡着任何店面,就把桌椅摆了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