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节(1 / 1)

可能电话直接打到这边办公室,所以自己并不知情。不然陈秘书实在是找不到能够让长缨这般气定神闲的理由。他怎么都想不通。“没有,我只是觉得我这人运气特别好,遇到了很多好人,这次运气也不会差,说不定首都来的钦差大臣正好后天过来呢。”长缨的笑容并不能缓解陈秘书心底的紧张,事到如今却也只能寄希望于长缨一贯的好运气。“对了陈秘书,没怎么听你说过家里的情况,有时间跟我聊聊吗?”陈秘书46年生人,比傅哥还要年长两岁。“我爸是地主后代,母亲是他的童养媳,生了我没几天跑去参加革命,后来牺牲在解放前。”他有一个复杂的出身,一度和徐立川一样被人叫做地主家的兔崽子,直到后来母亲生前的战友找来,这才让这个地主家的后人有了另一重身份——烈士遗孤。“其实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困惑,我到底是父亲的儿子还是母亲的儿子。”一个是生来罪过,另一个则是荣耀加身。陈秘书看着领导,“您觉得呢?”“你的母亲为什么参加革命?”陈秘书下意识地回答道:“我不知道,大概是为了追求自由的人生吧。”因为母亲的逃跑,很长时间以来,他在父亲家过得并不好,尽管是这个家里唯一的孩子,可童养媳的逃跑带给家中太多的耻辱。如果自己不是个男孩,大概早就死了吧。“我后来被母亲的战友带走抚养,听他说母亲那两年是快活的,因为她大半辈子都是被压迫的人,从没想过自己是自由的。”那个女人比她的丈夫大了十岁,生下儿子不久后就跑了。村里都说是偷汉子跑了,实际上她去追梦了。“她牺牲了,听说是为了救一个孩子,不知道是不是那个小孩让她想起了我。”陈秘书平静的述说着往事,仿佛这件事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你说她离开人世的时候有后悔过吗?如果她不去参加革命,或许她现在还活着。”而不是死在二十多年前。“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作为母亲她对不起你,但母亲并不是她的第一身份,作为一个人,她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你也是吗?哪怕到后天收不到中央的回应。”作者有话要说:一更第92章 回城绕了这么一大圈又是绕到了自己这里。长缨恍然失笑, “对,哪怕最坏的结果我也不会后悔。”做错了选择,她没什么好后悔的。陈秘书看着神色坚毅的人, 他想到自己在沂县见到最多的一样东西——石头。坚不可摧,犹如长缨的眼神与意志。“很感谢你能听我唠叨这些。”长缨笑了下, “也感谢你对我的信任,对了张副主任家的吕大姐让我问问你,有没有处对象的意愿, 她想给你介绍个对象。”忽然间转变的话题让陈秘书一时间哑然,“让她费心了,暂时没这个想法,等工作迈入正轨再说也不迟。”长缨觉得这话倒也没错, “也是,工作为主嘛, 不着急,那回头我跟她说声, 让她惦记别的青年才俊去。”她话音刚落下,这边就有人过来,竟然是苏乔。长缨请人进来。“老师接到了首都那边的电报。”该来的还没来。该来的却总会来。这两句话浮现在脑海中时, 陈秘书下意识地看向长缨, 试图想要从这位领导的脸上看出她内心的波澜。然而他只看到那张脸上流露出的灿然笑容,“那这是好事啊, 学校里的老师们都回去吗?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走,时间来得及的话咱们也搞个欢送仪式, 小小的庆祝下。”苏乔看着长缨, 试图像分析化学分子式,把她脸上微小的表情都解析出来。然而他失败了。“严老师、郑老师和张老师他们三个想要回去, 其他的人暂时没离开的打算。”陈秘书听到这话猛地看向苏乔。意思是大家都收到了回去的通知,但是半数以上的专家教授决定留下,这其中就包括苏乔本人和邱教授?陈秘书能明白的事情,长缨自然也能想得到,她并没有太过高兴,反倒是带着一点点的担心,“我知道邱教授可能是考虑到我的心情,不过能回去还是尽可能的回去吧,我们这里条件差了些,他这几年身体也挺遭罪的,回到首都也方便看医生治病。”打时间差这件事也纯粹是意外,长缨对这部分历史也只是知道个大概,她祖上都是农民,没牵扯到祖辈的事情她也不是事?巨细的知道。早知道再稍晚一些五七战士们回城,长缨或许就不会这么折腾了。“老师决定的事情没人能改变。”苏乔丢下这么一句话离开了。和第一次见到时的冷淡疏离不同,这次的苏乔卸下了身上沉重的包袱,倒是有点酷酷的潇洒。长缨追了出去,“苏老师。”年轻的学者停下脚步,看着奔向自己的人。她并没有留着当下最时髦的解放头,反倒是把头发剪得更短了些,多少失去了几分女人味,却又显得格外干练。苏乔看着站在一米开外的人,他开口问,“怎么了?”“谢谢。”长缨觉得千言万语似乎都说不尽,最后却也只剩下这么一句,谢谢。谢谢他们愿意留下来维持夜校的教学工作。谢谢他们愿意留下来帮她继续搞那还没影的生产线。再多的话最终也只能用最简单的言语来表达。苏乔扯了扯嘴角,“没必要。”他转身离开,冷淡又疏离。长缨这次没再追上去,交代身边的陈秘书,“你去问下,严教授他们打算什么时候离开,回头把介绍信和车票准备好。”或许他们也不缺钱,但长缨多少要尽一份自己的心意。陈秘书看着递过来的钱,他有些好奇,“你哪来的这么多钱?”之前犒劳下乡的干部也是长缨自掏腰包,问题是她哪来的那么多钱?作为县里的一把手,长缨一个月工资155.5元,这个工资也挺不错的,但她开销也大啊。房子里的家具都是从后勤处那边租的,虽说花不了几个钱,但过去几个月陈秘书没少帮长缨跑人情往来的事情,而且每每下乡去工厂视察,饭钱都是长缨自掏腰包,给的从来只多不少,一个月下来工资所剩?几。“哦,我哥给我的。”冷不丁的提到傅哥,长缨又想起了另一件事,傅哥回头就要去首都的学校报道,到时候没有当兵时的津贴,估计日子也有些紧巴。她回去看看自己还有多少钱,回头给人寄过去。取之于傅长城用之于傅长城,长缨自诩是讲究人。陈秘书没想到这钱还有这么个来历,“我这就去办。”夜校有老师要离开,这事情不大不小,除了苏乔过来了一趟,傍晚时候薛述和徐立川也来革委会大院门口堵长缨。“你们这是来找我蹭饭的?来的真不是时候,我现在穷的叮当响,没法子请你们吃饭。”徐立川被她这话整的直皱眉头,“你缺钱了,要多少?”他说着就要掏腰包,长缨连连拦住,“胡闹什么,我不缺钱,你们吃饭了吗?请你们吃食堂。”两人还真没吃,跟着去食堂消耗长缨的粮票。徐立川说起了正事,“邱教授和小苏老师不走是因为我们最近取得了大进展,过些天兴许就能把这条生产线给弄出来。”长缨要忙活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每天忙不完似的,有些事情又不敢彻底放手,需要她盯着督促着。生产线和夜校这边倒是彻底放手了,毕竟有徐立川在嘛。没想到这边发展竟然这版块,“怎么回事,你别跟我卖关子。”难得看到这么不淡定的长缨,薛述忍不住打趣起来,“长缨姐你也有着急的时候啊,这事说来话长。”从邱教授等人来到沂县后,长缨就多手准备。夜校是为了提升工人们的理论知识素养,而安排徐立川还有农机厂的孟田芳以及莲花公社的女知青卫然跟着邱教授学习,则是为了搭建一个生产线研究小组。这个研究小组由以邱教授为主的机械一派和苏乔单独打斗的化工研究者两部分组成,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经过一次次的研究探讨,总算折腾出了东西。长缨所需要的那条生产线的蓝图雏形。正因为看到希望所在,邱教授和苏乔等人想着先不走,不管怎么说都要把这个生产线搞出来再说。长缨听说之后哭笑不得,“这个苏乔,特意过来也不跟我说一声。”她实在没想明白这位苏老师的想法。“苏老师人也挺好的,我们跟着他学到了很多东西呢。”薛述并不知道弯弯绕绕,他只实话实说。“那就再多学点,等回头有机会再去念大学。”参考着邱教授的意见,长缨原本打算今年就推薛述去读大学,然而今年沂县并没有这个招生名额。问题出在了市里。到底是乔军辉和吴副市长斗法还是吴副市长拐弯抹角的敲打她,长缨也没去细究原因。没有就没有吧,等明年她早早安排这事,省得回头被他们挑刺。薛述倒是对读大学没那么执念,“社会也是一所很好的大学,我在这里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