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建设盛唐> 分节阅读 20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01(1 / 1)

小宝作为主帅,应该比李敬玄要好得多,他熟诣军事,军人出身,他当主帅,或许有打胜的可能,大家能够保住性命般地,朝廷圣旨往往骈四俪六,诸多美化装饰语句,但这份换帅的圣旨,非常简单莫不是矫诏冯小宝看出大家的疑问,将圣旨背向他,展示给所有的人看有皇帝、书省、门下省三方盖章,个不缺,圣旨有效唐朝圣旨下达流程是书省的书舍人写圣旨初稿,书省的书令或者书侍朗看过后形成熟稿,送交皇帝批准后盖章后,交给门下省审查盖章,最后由尚书省执行圣旨看时间,赫然是本年年初,冯小宝回京城得到的他未雨绸缪,竟然预见到李敬玄的反应而准备好接管军队冯小宝声音淡然,没有丝毫得意与炫耀地道“李敬玄接旨”李敬玄抬起头,嘶哑着声音道“臣接旨”第三五十节 名将之路冯小宝波涛不惊地接管了军权,着侍卫送李敬玄到后帐休息,软禁起来。人家手上有三御宝,名正言顺,李敬玄倒也配合,只说给冯小宝一句话:“小宝,你好好努力,对得起二圣和军队”“我一定努力”冯小宝对李敬玄执礼甚恭,吩咐部下对李敬玄的态度不得马虎,供给必须给力。接过李敬玄的帅印不止是荣耀,他的麻烦立即转变为冯小宝的麻烦。麻烦必须解决,冯小宝即时开展军议,主要将领给召到帅帐内,讨论如何解决目前情况,打是必须的否则冯小宝不必要替换掉李敬玄,但如何去打,有待讨论。冯小宝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必须他花了这么大力气得到的指挥权将得不到将军们的认可,回军后将难以交代。将领们陆续到来,没有什么人闹事,个个都平静地接受了冯小宝当主帅的事实。毕竟,摆在大伙儿面前的军情严峻,再来窝里斗就没时间了。望着铺开平放在桌上的军事地图,参加军事会议的所有人全都皱起了眉头。此仗不好打,吐蕃人不怕唐军进攻,有意留着刘审礼部当诱饵,他们人强马壮,起兵四十五万,乃倾国之力,唐军才二十五万,极为难打逃也麻烦,唐军中有大量的步兵、民夫和辎重,三十多万人即使十万骑兵逃掉,给消灭了二十多万,对于大唐是大损元气,将来的日子将不好过。帐里的一干将领望着地上的大地图发呆,虽然没有嘘长叹短,但每个人的表情都显露出他们对已军的现在的情况非常地不看好。“嘿嘿,要是好打的话,轮得到我上位”刹那间,冯小宝感到自己已把历史握在了手上,大唐的命运,无数人的生命,将随着他的意愿而改变天下英雄谁敌手舍我其谁那种把握世界的未来感觉,令他的心跳加速,一股热血直冲脑门。他扫过众人一眼,最后把目光停在荆东灵的脸上。“荆都尉,你有什么看法”“此战必打”荆东灵冷然地道:“刘将军审礼是个饵,但他并不关键,关键是我们走不了”“一旦撤退,我们部队中大量的步兵、民夫和辎重根本跑不过敌人骑兵,只得十万骑兵回去,谁来承担责任”“真要如此,我等皆要解甲归田了”荆东灵的话就打消了所有将领们的侥幸心理。哪怕是他们逃回鄯州,谁都不会有好果子吃。荆东灵的话得到了李谨行的有力支持:“我们必须打这一仗,进攻不一定败,撤退败得更快”“不错”番将契苾明比大伙儿还要激进:“我们大唐军人,绝不会轻易屈服”“打,必须打”“对”帐内将领们达成了共识,或有人有不同意见,但在大势之下,谁都不敢轻提后退之事。大家一扫方才沉重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讨论着怎么样去打。又是契苾明站出来,自告奋勇充当前锋,给主力开路。“我为前锋,李总管谨行继行,冯。。。大总管主攻,当有一战之力”契苾明提议道。对于他的见解,有的人认为好,有的人则认为应该多路齐头并进“大总管的意见是”杨成献已经被火线任命为暂代冯小宝原职位,他每每提“大总管”给冯小宝张目。所有将领们收声,双目炯炯有神地看着冯小宝有什么高见,大部分的人眼里带有浓浓的疑惑。冯小宝知道他们为什么都用这种相同的眼神看他,因为他太年青了。这里所有的人年龄都比他大,有的人是他的叔伯辈,尽管冯小宝过去取得不小的成就,但在大家的心中,让一个不到二十五岁毛头小伙子领军做大总管,统领高宗朝以来最多的兵力,心里多少都有些不服气吧他们用这种眼神看冯小宝,意思已经很明了了,他们想知道冯小宝心中的想法他面对如此重大危机时做出的决策手段,将直接影响他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冯小宝笑了荆东灵也笑了,与冯小宝发出了会心的笑容作为参谋长,他是知情人,知道冯小宝将要采取的战术,毕竟他们预算到李敬玄的反应,也对怎么样对付吐蕃大军作出预案。“我的战术目标很简单:保住骑兵,消灭敌人的骑兵”“因此,我将集结步兵,以步兵为主攻,向前推进,解救刘工部,然后再以步兵为主返回,骑兵伺机歼敌”帅帐内鸦雀无声。冷场了一分钟后,冯小宝突然把手往桌子上狠狠地一拍,震耳的响声使得在场所有人的身体都为之一颤。他面带微笑,不阴不阳,不冷不热地向众人吐出几个字。“各位,感觉如何”冯小宝的声音平淡无波,却震慑住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们都被冯小宝疯狂的计划吓呆了。这他的是要牺牲掉步兵,驱赶步兵送死,样打过去,吐蕃人尽力阻截的话,会死多少步兵呐如果唐军撤退逃跑,步兵跑不快,任人宰割,会成为牺牲品。然而唐军进攻,步兵一样是牺牲品帐内所有的人都明白,这是最好的战法。想解救刘审礼,吐蕃人四十五万大军是吃素的肯定要作出牺牲,能够牺牲的就是步兵。骑兵若在,大唐的州县可保安全,骑兵若丧,大唐只能龟缩在坚城里,战略主动性尽失冯小宝的策略对头可是他能够面不改色地讲出来,让所有的人刮目相看。他的名气很大,这下大家算领教了。名将之路,对敌人狠,对自己人同样狠方为名将。“各位,对于我的这个建议,可有什么意见看法没有”冯小宝并无杀气,轻声问大家道。无人回答“既然如此,那立即编排队伍,步兵上阵,准备进攻”“由荆都尉东灵负责”荆东灵是冯小宝部队的参谋长,但也在之前刘仁轨放手给冯小宝主掌军务时做过整支大军的参谋长,他给付以重任却不怯场,立即走马上任,组织进攻。应有之举是冯小宝委任娄师德掌管尚方宝剑,吩咐他道:“如若不胜,任何过湟水大桥的将军和都尉,皆斩”战场上受伤的除外,以此不留退路。不过是当天当夜之后,第二天一早,大唐部队进军第三五一节 唐吐大战一唐军往吐蕃军进发,军队长达十几公里行军浩浩荡荡的壮观景象,行进的过程中溅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步兵装甲如坚不可摧的钢铁洪流一起前进,气势这个东西体现在各个方面,它在马蹄带起的尘土,在战士的军歌中,在反着寒光的刀刃上。唐军怕不怕,怕啊可是军歌嘹亮,它有一个作用就是壮胆,当大家齐唱起时,很容易被歌曲点燃士气,然后有人领头,军官和士兵瞪圆了眼睛,激动地呐喊着“大唐万胜”一遍接一遍,似乎把对敌人的畏惧丢开了。冯小宝没有军前发表什么演讲,大伙儿对他还没有彻底信服,说得越多,于事无补。契苾明一再请战,冯小宝确定以他与韦待价的部队齐头并进,一起发兵攻打吐蕃人。吐番骑兵出现了见到唐军长枪阵,吐蕃骑兵灵巧地在阵前掠过,洒落一片箭雨。但穿着重甲的唐军并无什么伤亡,反倒是隐于唐军长枪兵后的步弓还以颜色。步弓射程远过骑弓,但在长枪阵后,所以大家射程差不多,只是吐蕃人的护甲不如唐军远甚,结果挨射了一批骑兵倒地,伴随着唐军前进,那些掉地的吐蕃人伤员能逃掉的逃了,不能逃掉的给唐军上前,将他们一一射死和刺死在稍远处的一座山岗上,吐蕃贵酋聚集一起观阵。“唐人倒也聪明,想的是兑子,就算一个步兵换一个骑兵,我吐蕃都是吃亏了”王叔论迷古直言不讳地道。“不错”其他人附和道,吐蕃人少,要是给十万步兵换十万骑兵,算吐蕃输了“没想到一个没上过军阵的文官竟然这么有胆。”吐蕃人评价道,至今冯小宝并没有改变旗号,依旧扯着李敬玄的旗号来使用。临阵换将是大忌,打过之后再说。“该当如何应对”有人问道。“立即进攻刘审礼,将其消灭”论钦陵冷静地下令道:“调动步兵,正面迎击唐人步兵,再用骑兵攻击他们两翼”吐蕃人多,可以分兵进攻两翼,将是唐军的薄弱之处。他一一给将领们下达命令,然后道:“进攻”牛皮大鼓擂响,一排士卒鼓起腮帮吹响了厚重又沉闷的大牛角号,传到原野,晴天之下仿佛有暴风雨席卷而至。吐蕃人大至,人马如同黑压压的山洪一样涌向唐军首先双方的步兵撞在一起,“杀”唐军士兵整齐划一地将长枪向前一刺,吐蕃人成排地给刺倒了。吐蕃人并不重视步兵,他们的护甲很糟糕,多是皮甲,许多人甚至是布衣,兵器也不好,五花八门的兵器,遇到唐军的重甲长枪阵,许多吐蕃人没命。然而唐军的两翼受到了吐蕃骑兵的突袭,唐兵都是两股打战。战场上西风斜刮,飞沙走石,在荒芜的原野上,只见烟雾弥漫,人马如潮。吐蕃骑兵杀至,他们旋风般地冲过唐军队列前方,往侧后奔去,一路狂发箭枝。唐军侧边步兵面向左右,内里的弓箭手则有节制地往吐蕃人骑阵射去。隆隆的鼓声敲响了,鼓声就是信号,吐蕃骑兵向着唐军展开了猛烈的侧击“杀啊”唐军呐喊声迅速在人海中蔓延,他们睁大眼睛,用力地刺杀吐蕃人。吐蕃人的马匹闯进了唐军步兵阵中,不断地冲击下让唐军军阵发生扭曲,变形,然后再往受到重击的地方突进去,唐军军阵开始混乱。唐军阵中一片涌动。紧接着鼓声大作,密密麻麻的军队向前推进,如同一道刀光稳稳平推,又如一条黑色的巨浪汹涌奔流。然后在吐蕃人中迸发出无数的血花,陌刀阵陌刀兵面对着吐蕃人爆发出可怕的威力,他们不怕骑兵冲锋,轮起大刀,切下马头,砍掉人头,斩断人身和马身,鲜血如泉般流淌于贫瘠的土地上,来年必可牧草大起。唐军义无反顾地突进吐蕃大阵里,一层层地往里杀进去,沿途留下一具具尸体。吐蕃人则以步兵阻挡唐军进攻锋芒,以骑兵攻击唐军左右。而唐军亦有应对,等于排出了梯形战阵,左右步兵既向前进,又防御吐蕃人的侧击。“杀杀杀”两军之间都响起了疯狂的呐喊声,战场上各种嘈杂混在一起,喧嚣一片。双方都是人多势众,后面的弓箭象阵阵泼雨一般洒到对方阵里,不断地带走一条条的生命。名将披坚执锐,尽显英雄本色契苾明,乃唐军大将契苾何力之子,出身将门,虎父虎子,手拿一面大盾和大剑,率领步兵亲自冲锋挥剑如风,斩落人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