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将那条路上打出了一堵火墙石国军无法过去,只能够从火烟中看到原本黑漆漆的北门门洞上透出了一缕光线,越来越亮。当石甲把城门打开的时候,映入他第一眼的是一片金色。他微微眯眼,再重新打开,认出了是大将军的兄弟程伯喜,他也看到了自己人,对石甲讲道:“辛苦了”然后石甲把城门大开,唐军潮水般地跟随程伯喜冲进了城里城里杀声震天,唐军四处突击,除了主力沿大街进攻,再有少许精干部队进行穿插渗透,他们机动灵活,不打硬战,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到处流窜,四面声造谣道:“不好啦,拓枝城已经被攻破了,唐军已经进城”使用唐话和栗特语大喊大叫,当周边都是这样的声音响起时,石国军的抵抗之心烟消云散,许多人再也不想抵抗,觉得胜利的可能性太过涉小,希望不大。此时唐军才说起来:“投降者免死”于是石国人大量投降,街道上跪满了一地的石国人。事实上,城里的大部分军队都是投降,导致进城唐军斩战果无多。一般地,古代破城后,很少打巷战,因为他们没有这个理念。只有在石国王宫前,还有三千石国壮士绝望地守候,面如土色。虽被招降,他们不允,只为维护昭武九姓栗特人最后的尊严于是唐军满足了他们,用漫天散射的箭矢与火弹石弹掷向他们,再在程伯喜的率领下疯狂地杀向他们。战斗的呐喊声中,石国国旗惨然堕落第六五二节 得与失王宫陷落意味着城里抵抗结束,阿史那弗明在巷战中阵亡。其实他有机会,因为唐军还挺欣赏他的,在围攻他时招降,许其官位,只是阿史那弗明不受他一介外族,战死了事,而石国官吏,却有不少投降的,争先恐后地跪地投降。但石国王宫被火焚了一半,国王与王宫一起自焚。在城破之际,国王堆放柴草于宫内,随身的还有他的宝贝,唐人感兴趣的东西,那些绸缎绫罗、金银珠宝。等到唐人攻打王宫时,国王举火,而王后则早之前服毒自尽。他们是对的,否则他们将遭遇到可怕的屈辱韦晞声明“投降不杀”绝非好意,死罪可逃,活罪难免,他将城里所有的人城里的唐人除外都贬为奴隶作为灯塔国,怎么可以不管不顾仁义道德呢,怎么会做屠城之事呢,虽然石国人反对唐军,但韦晞大方地赦免了他们,但要他们作为奴隶以被偿抗拒唐军,杀伤唐军三千人的报偿。这唐人说做就做的,将城里清空,驱赶着无精打采,一脸沮丧的石国人成群结队到达城外的集中营。营里简陋,却热闹非凡,先开始甄别。年青女孩子、靓女一边去,尤其是那些长得漂亮的贵女,这些可是值钱货不能让“货物”贬值,所以她们的待遇将会是最好,有吃的有喝的,供应充足,为第一档的待遇。有一技之长的一边去,会种田的、养马的、经商的、制作饰的、医生、水工木工铁匠等等,站出来后进行审查,通过后他们的待遇将会得到保证,此为第二档的待遇。还有一类人,那就是小官吏也得到了青睐,他们只要懂得处理公文什么的,就会得到优待。而大官则没那么好运气,他们归入了第三档,因为大唐不需要他们来做爷们。第三档就是做体力活的,他们干的活不用经过大脑,扛大包、搬砖、放牧等等,他们将用辛勤的汗水来保障他们的生存。奴隶无人权,财富归于大唐,大唐军队攻破城池,组织搜索队仔细搜刮。原则是一切缴获归公,统一分配:主要是三部分,四成归军方所有,入公库;三成给战死者的家属有定量,多余的则记帐给下次的分配、三成给参战的官兵。那些奴隶,都是韦晞的谈不上很公平,不过比起以往有更多的牺牲抚恤,将士们也都认了。真的是大赚一票,石国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本身国人也经商,多年以来,积蓄下的财富巨万,尽归唐军所有,虽然王宫里被烧掉了和破坏了一部分,可是金银铜破坏不了的。认真清点过,财产算金银铜、丝织品、皮料、珠宝等物资,价值一千五百万贯光是金银铜就价值八百万贯,栗特人喜欢窖金,其中国库就有价值一百万贯的银子,国内最大商人的窖藏也有百万贯的银子。看到成排成列的银锭闪光着辉光,所有的人喜上眉睫。果然,战争来钱快。因为破城得早,还有大量的牲畜、粮食,它们的价值甚至还在金银铜之上不用从后方调运粮草以当时悲摧的运输条件,要知道千里运粮,十不存一。韦晞不看金不看银,亲自去看着粮库,库里储粮的麦子金灿灿,统计过后现可容十万大军吃大半年,可真的是达了,让韦晞都眼睛放光,脸色便红,他绝非见了小钱钱就见钱眼开的,面前的粮食还真的是比黄金还要值钱哪打下石国,唐军主力前移,攻打康国国都萨末建,但现其不好对付。康国位于乌孜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地区,国都周长二十里,城池高耸,四门均建有瓮城,城墙头面积广大,想要把它打下来,哪怕是再好战的将军看着城池也都沉默了。一切都按步就班,筑长围,搭建防御工事,组建投石机器,唐军阵地上一片繁忙景象。插有招降信的箭枝被大量地射进城里,指明:献城者有赏,得保身家性命,抵抗者杀无赦如若抵抗,城破之日,满城尽变奴隶绝非说笑,就在城下,康国人看到了他们认识的原石国大臣、富翁给唐军驱赶着,为他们开挖沟壑,修筑工事,做牛做马唐军的皮鞭落在他们身上,他们先前的威风扫地“看哪,这就是你们将来的命运”“早早投降,家财性命得保”对于唐军的吆喝,康国人给予的回答是“呸”没得说了,投石机开动,巨大的石块呼啸着飞向两三百步外的城墙,蓬沉重撞击下,城墙只是抖了抖,居然没有破裂,从望远镜里看着的唐军将领们无不皱眉。他们已经把康国城墙估计得很高,但没想到竟会如此的坚固。康国人花了多大的成本去建墙哪同时,将领们更是佩服大将军,他要求动用了三百架的配重式投石机高大的器械齐齐开火,场面忒够壮观,砸在城墙上蓬蓬巨响不断。终究不能破城,古代攻城器械威力有限风帆时期的战列舰用黑火药射炮弹,经常打得整条船不成样子,可就是不沉石弹可以把城墙砸得千疮百孔,但砸来砸去楞砸不烂厚实的石头土墙。箭手们上前,向城头覆盖射击,箭如雨下。使用火弹重点攻击一面城墙,无数的火弹把城墙打着了火,却现因为城墙头太大了,康国人还有足够的地方躲避火灾能做的掩护手段都用上,接下来是残酷的攻城战一架架云梯被堆到了墙边,云梯上的吊桥往下,梯顶上的唐军蜂拥杀去。康国人箭阻挡,士兵们与跳上城头的唐军展开肉搏。而另一方面,康国人往云梯上倒了一桶桶的油,扔下火把,“轰”地一声火油点着,云梯上下燃起了熊熊大火。唐军士卒惨叫声简直不忍听闻,人们从云梯上摔下来,有的没死在地上痛苦地打滚,一些人拿水泼,但很不容易泼灭,不少人在云梯上看到火势蔓延,烟气加高热,干脆从十数米高的云梯顶跳下地,摔断腿去。空气中黑烟滚滚,一股焦糊味中夹杂着头、人肉烧焦的香气,十分可怖。战斗中,唐军死伤人数直线上升第六五三节 攻不下挨箭射死的士兵,被石头砸下来的士兵,浑身冒火跌跌撞撞的士兵在地上滚动,很快就一动不动了。吱呀”巨型投石机的杠杆支架摩擦着轴承出刺耳的怪叫,前方配重箱体落下,带动粗大的支架划出一个弧线,粗麻绳拉着尾部的投石飞向空中一扬,“呼”一枚大石块象生了翅膀般地飞向远处高大的城墙。城墙颤抖,长长的裂纹出现,泥土顺着裂纹象瀑布般地洒落。唐军远程攻击不分昼夜,以往投射的是磨制过的圆圆石弹,供应不上,干脆是找来的大石块直接派上用场。撞击得城墙裂缝无数,可就是不崩坍,康国人确实花了大力气整出的城墙。密布的投石机接续不断地弹,支架上下起伏,工程营的士兵们忙碌得蚂蚁般,整片旷野一片壮观的喧嚣。攻城主要是投石车在干活,除了损毁城墙,时不时也能砸死砸伤和烧死一些康国士卒,进程缓慢,却在不断消耗对方的兵力。若是康国军从墙上退避,那么唐军士兵就会上前攻城。投石车也玩出了花样,要不密集攻击,要不晚上袭拢,要不主攻康国人的兵力多处。围绕大城,唐军搭起了与城平高的十多处的瞭望台,参谋军官拿着望远镜时刻观察城头敌军动静,一有情况即时通报,军队不断调整攻击态势。敌退我进,敌少我多,唐军四处出击,康国人应付得很辛苦。好在士气旺盛,康国人死守住城池。攻打了一个星期,唐军并未得手。又是一天过去,晚霞满天,唐军的投石器射也6续停止了,那些高大沉重的器械树立在夕阳的余晖之中,形成一道道黑影,有的杠杆还在旋转此时此景,若是见识过油井上采油机的人,定然会不禁联想到那夕阳西下油井上的景象。充满了诗意画意,还真的有画师画了下来,但大部分的人都无心欣赏,他们忙于收拾器械和保养器材,做好入夜的准备工作。一到晚上,就在营前用燃油、煤炭点燃熊熊火焰,以防夜袭。韦晞坐在帐下观战,站起来冷哼出声表示不满。他聚众一十七万围攻城池,固然声势浩大,但每天耗用同样巨大,人吃马嚼,器材支出,不在少数。且军队死伤数字节节上升,更让他心痛。古代的攻城技术实在是令人无语,大多数时候是“蚁附”攻城,士兵们从城下登梯,一个接一个,就象蚂蚁般成串地在长梯上,上去的时候遭遇城上的弓箭、檑石木炮瓶灰金汁的不断打击,死伤累累。韦晞已经加大了弓箭掩护,动用了三百多架的投石机器,给予守方重大的杀伤。但是不能够脱离旧式攻城技术,此处无河流,不能水攻。韦晞手下的奴隶多,挖起地道,却现该地身处绿洲,地下水丰富,一挖就是一坑水,难成坑道,不能地道攻击。“看来,得把火药早日派上用场了”现在唐朝,过年用的爆竹不是火药,而是密封竹子扔火里“迸”的一响叫做爆竹。按历史进程,黑火药直到晚唐才正式出现,到得公元8o8年,唐朝炼丹家清虚子撰写的太上圣祖金丹秘诀其中的“伏火矾法”是世界上最早的火药记载,其完善使用直到宋朝才开始。韦晞委托军情司进行了黑火药的研制工作,只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城里确实有第五纵队,只是不成气候,栗特人还是非常齐心,且各城门都给泥石给堵了,夜间宵禁,第五纵队人数少,难以动摇对方的防御。目前的战局,只能够继续那种脑残的蚂附攻城,韦晞先前建功的火攻法在攻打康国的宽敞城头时起效不大。康国人仗着城池坚固,军队人手丰富,士气旺盛,物资充足,其统治阶层抵抗意志坚定,哪怕韦晞这等狠人,也不能够下城池。他几乎使尽了所有方法,把战术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终因不能够脱离当时攻城技术的限制,不能打下城池。攻城僵持,无有进展不能打下康国国都那就万事皆休,阳光下的这座雄城似乎坚不可摧,不死上几万或者十几万的唐军恐怕打不下此城“怎么办”韦晞召集高级军官们商量着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