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伯喜主张:“攻城这活计从来不是好啃的,宜做好长久准备,如果打打就退就停,先前投下去的筹码尽皆白费,死去的兄弟也都白死了”他的话深得诸人同意,打肯定要打,坚持下去,做好持久作战的准备。在场诸将许多人都打过大仗,尸山血海见识过,死再多的人,也要把西征打下去,岂能因一个城池而噎住不打帕罗特是突骑施人,他们向来不打坚城,提议道:“柿子要捏软的吃,此城这么坚固,可围而不打,先打能够打下的,既消耗康国人实力,我方又可获得实利”这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家觉得不错。长久围城,削弱康国实力,攻下其它城池,捷报频传,对于朝廷、军心、民心均有交代。已军步军马军占拢,掌握着战场主动权,昭武完全做得来攻守由我心。姜咨指出道:“昭武八国去了一个石国并不与我军野战,纯粹守城,分明是想消耗我军实力,我们则将计就计,各个击破,当他们被破国度越多时,康国人的士气就越来越下沉,我方胜券在握”诸人皆称“善”娄师德则提醒道:“快到冬天了,我方须做好过冬准备”你一言我一句的,大家商讨出一个大方向来,再有参谋将昭武八国的侦察情报汇报如下。石国在前,其西南方向下有曹国伊什特汗、康国撒尔马罕、米国片治肯特,呈一个圆弧形分布。康国往西有何国、安国布哈拉、毕国等,再往西则到达阿姆河的火寻查尔米。“根据情报,何国离得康国近,其城池不修,兵甲不整,最是好打”姜咨说道。“那就先打何国”韦晞一锤定音道。第六五四节 破何国何国,近着康国的昭武九姓栗特人小国也,隋书曾记载有何国,都那密水南数里,亦康国王之族类,都城方二里,胜兵千人,其王坐金羊座,东去曹国百十里,西去小安国三百里,东去瓜州六千七百五十里,大业中,遣使贡方物。由于丝路繁荣,何国都城方圆六里,不过城不高,只得八米。那天,见着唐军漫山遍野地杀来,何国人无不胆颤心惊,只觉得城太矮了尤其是看到那个高大的唐将,史万,他身高有二米,跨下马高大雄健有三米以上,好象一个加就能够飞上城墙唐将乌质勒、杨成献、史万、孙三郎率三万骑兵杀到将城外围了个水泄不通,以箭雨血洗城头之后,先行震慑了何国人之后,再派了一个石国官吏前往招降。何国以吊篮将其收上,得他传讯:即时投降,可保身家性命,王族、大官前往神都定居,可以封官,当地则成为大唐州县,民众视为大唐子民,不会受到歧视。否则,一旦开战,破城时所有人沦为奴隶是生是死,任君选择,明日午时三刻前答复,过期唐军即时攻城招降在何国朝廷内引轩然大波,部分贵族认为唐军强盛,已破石国,围攻康国,其余诸国无不在其威胁下,何国兵少城矮,早早投降,以保大家身家性命。而反对者则笑开了:对方尽是骑兵马可以爬墙骑兵攻城别逗了,明摆着对方是虚言恫吓,想空手套白狼。唐军主力都牵制在康国城墙下,无法派出兵力攻打,只好用骑兵来恐吓,如果投降,正中了他们的计。两方争论不休,国王左右为难。投降的话,虽然性命得保,可是去到神都,等于囚犯,哪有在这里称王道寡这么快活。且投降葬送祖宗基业,有损栗特人的名声。但不投降,他又畏惧唐军的可怕力量,他们连吐蕃、突厥都可以吊打的白天吵个不休,无法定论,只好休息,等明天再来争过。可是他们作梦也没有想到的是:唐军三万人有二万是货真价实的骑兵,另外一万人则是会骑马的步兵,其中有一千是工程兵。唐军安营扎寨后,立即在营帐内做起了不可告人的事务:刨土装袋,把土装成麻袋里,大家齐动手,做成了一个接一个的土袋子,然后在布置好警戒后,晚上九点钟,唐军入睡。凌晨四点,所有的人都被唤醒吃早餐,休息半晌,待到接近天明时分,骑兵一部分人背负土袋,一部分人准备弓箭掩护,步兵则准备上阵厮杀,工程兵准备维护工程。举火为号,四面杀至他们安营扎寨的地方离城墙并不远,虽然何国人警报声声声入耳,城里已来不及什么大动作。只见得唐军把袋土扔到了相对低矮一点的南边城墙下,一袋接一袋,袋叠加袋,高度迅升高,变成一个斜坡。上万人齐扔袋子是人多力量大,很快地,斜坡就堆到了城头上而何国人,则给唐军掩护的弓箭射得抬不起头来。“冲啊”史万双持马刀,头一个带头冲到斜坡,直到城头,立即展开刀法,对着何国人开始大屠杀。头顶的天上,有带来的轻便投石器射的火弹划过,火光给昏暗的天空带来了光亮。借着这光和背后兄弟们带的火把照亮前路,史万双刀急挥,劈头砍手,在乱战中,他总能砍中对方的要害,杀得何国人惨嚎连天。登上城头,他在城墙上行进了三十步,杀死了五十个余人锋利的钢刀杀得卷了刃,他有兄弟,把刀子砸向敌人后,双手一伸,立即两把崭新的钢刀落入他手里,他再冲向敌阵。不觉得累,只觉得浑身是劲儿,见到前面的敌人,他狰狞地笑开了。如一道死亡旋风落入了何国人中间,他以最残忍的方法杀死他们,或砍掉他们的脑袋,或扭断他们的脖子,每个死在他手上的敌人几乎都是肢体不全。他现在的样子就像是刚从血池里捞出来一样,身体不停滴着血──都是敌人溅到他身上的,他每前进一步,地上都会留下一个带血的脚印。史万已经换到了第九、第十把刀,每一次的横掠竖砍都会激起成排的血浪。杀死了差不多近三百人。以一已之力,他打平了南边城墙的一半,到后来,天亮了,何国人见到血人也似的他,吓得就逃,不敢作战。史万再能打,也受了点轻伤,对方用箭射他,但他身披装甲上等,难以破防。在他的带动下,唐军势如破竹,把城墙头上的何国人尽数砍翻在地,吓得残余的何国人跳墙逃生唐军都不用吊索而下,直接从城内侧的楼道下城,然后打开了城门在外面的军队,骑兵步兵蜂拥而入,神仙也难挽救何国人的命运了。乌质勒、杨成献两个骑将带着步骑冲向王宫,他们手上有地图,还有向导不得不说军情司的工作卓有成效,昭武九国所有的城市都画了地图,标志出重要地方如王宫、兵营、仓库、官署等,街道也画得清清楚楚,更重要的是有向导,开战前把路走熟了,他充当带路党引兵到达王宫。何国王族还真是有种,居然聚众保卫王宫看来他们不想做奴隶,那就满足他们的心愿吧,乌质勒、杨成献两将组织进攻,双方展开了厮杀,何国王族进行了无望的抵抗。无愧栗特王族的尊严,统统战死了事。捷报到来康国城下唐军大营,韦晞看着报告上写:“我军伤亡六百余人,死伤各半,歼敌三千,何国王族尽没,得奴隶六万余,再攻略邻近地区,共得奴隶十一万。缴获金银铜、丝织品、皮料、珠宝等物资,价值八百万贯”何国是小国,也有上八百万贯的财货,要是昭武九国统统攻下,岂不过亿昭武九国,九大肥猪啊韦晞兴奋地下令道:“步兵主力拨营,攻打曹国”第六五五节 战曹国唐军骑兵风驰电掣杀到曹国,该国地处伊什特汗乌孜别克斯坦撒尔马罕西北,与康国相善。其制仿康国,因此城池险要,不在康国之下,且民风慓悍,闻报唐军杀到,曹国将军曹仁就要提兵杀出。曹仁者,曹国王族中人,掌兵权,因慕汉三国时曹仁之名而起名,其勇冠于三军而敢战。曹国人已知唐军大集,遂劝阻他出战,专心守城。他们是对的,数日来,唐军越来越多,城外一片海洋般的唐军,看得曹国人的小心肝尽在颤栗,曹仁之前口硬硬的话荡然无存。但当唐军遣使来招降,声明何国、石国尽入我手,若不早降,悔之晚矣时,曹国人拒绝了他们的答复是:何国、石国都抵抗到底,他们能,我们也能昭武九姓国家荣光共存,不坠栗特人威风与尊严曹国还有点狡诈,居然声明说昭武诸国唯康国马是瞻,若康国降,则曹国跟随。希望唐军上他们的当,不要为难曹国。栗特人还是有不少特色,善经商,有信仰,文化水平高且不算,其独立性较强,宁肯附籍或客籍,多不肯甘为编户不愿依附权贵,是以当唐军招降时,王族都不允许,而民众也都跟随。没有说了,那就打吧,攻城战开始了。长围、投石机器急攻、弓箭掩护、袭拢、地道什么的,重点还是蚁附攻城。“咯吱”巨大的投石车出隆隆的轰鸣声,将一块块的巨石投向城墙,火弹焚烧一切。被厚重牛皮裹得严严实实的冲车冒着城头不断投下的巨石大木,猛烈地冲击着城门。城头的曹国战士则把一瓢瓢烧得滚烫的油往下倒,滚木檑石如冰雹般不停地从高高的城头上砸下来,象开水淋蚂蚁似地把正在攀爬城墙的唐军士兵一一地砸下来。城池上火光冲天,黑烟弥漫,杀声动地,双方将士都在抵死厮杀。虽然被韦晞定义为大肥猪,曹国猪肉同样不好啃,唐军连攻三天,毫无进展,或许曹国是野猪吧。曹国人抵抗十分猛烈,唐军利用掩护,形成一定的优势,曾经攻上过城头数回,但每次都被奋不顾身冲上来的曹国战士们给逼了下来,他们以命换命的打法让唐军也都畏惧三分,如勇猛的狮子也抵挡不住无数悍不畏死绵绵不断扑上来的群狼。一星期下来,唐军因战斗而减员了近万人,战争的残酷性可见一斑。入夜时分,韦晞正在东寨休息,忽闻喊杀声,乃披甲起床,出帐一看,只见阵前火焰升腾,杀声不断传来,夜空中传出一片呐喊叫声:“唐大将军韦晞已死唐大将军韦晞已死”听着奇腔怪调的声音,这是曹国人在造谣呢。唐军主营中立即传来韦晞的声音道:“本大将军在此,能杀本大将军的人到现在还没有出世呢”听到他的声音,军心遂定,于是唐军各寨尽皆不动,只以乱箭射击黑暗,曹国人冲突不进,天亮前不得不退回来。然后唐军检查损失,却是当夜曹国大将曹仁选派勇士缒城而下,进行夜袭,只是唐军防御严密,曹国人死伤三百余人,仅毁坏唐军投石机两座,唐军死伤不到百人,曹国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尽管野战占优,唐军攻城还是不易,在城下碰了个头破血流曹国人凭借着坚城和旺盛的战斗意志、不怕死的精神将唐军进攻态势遏制住,使得唐军将领们生出了阵阵恶寒:又一个康国这是唐军西征路上遇到第二个绞肉机,在攻下何国、石国赚到盘满钵满的同时,唐军也付出了血的代价。唐军士气有所低落,韦晞乃亲自召开了校尉以上的军官扩大会议,以鼓励士气,阐明战斗历程。会议就在平整出来的大操场上举行,韦晞讲话道:“开战以来,我们打下何国、石国,没打下康国、曹国,就整体而言,我们是胜利的目前战局大家都看得到是有利于我军,我军骑兵主力丝毫未损,步兵正在攻城,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敌方根本无奈我们主动态势在我手,后方稳固,有你们英勇将士,还有本大将军”谁还敢说我们败了相信我,我们一定能胜利”他询问大家道:“信不信我”“信”所有的人一致回答。他们的大将军,带领着他们征战,他从来没有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