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老爷我要把官做> 分节阅读 5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4(1 / 1)

民,其心可诛!”这一番话,富老爷说的那是正气凛然。在坐的几位大人,听了面面相覤,也有人低头寻思。周中听到富老爷的高谈阔论后,嗤之以鼻。富老爷手中不干净,又如何敢如此大放厥词。钱东来可给了他不少富老爷贩卖私盐,霸占私盐矿的罪证。周中等了一天才把这些罪证及几个村子闹事的事上报朝庭。朝庭接到杨知府的上书,朝中又掀起一波要求废除新盐政的声音,弹劾周中的折子如雪片般飞入景仁帝的御桌上。有人放言,周中一心取悦于民,其目的何在?更有人嘲笑,周中不亏是泥腿子出生,就会劫富济贫。太子也禁不住私下抱怨几句,“周中这是怎么会事?好好的肥差给他,弄什么新盐政?”皇孙就新盐政请教几位师傅,几乎没有人说好。为些,皇孙亲自去向景仁帝请教,景仁帝略沉了脸道:“你如今尚小,多听多看,听听朝中大人们的声音,再看,然后再想想。”皇孙还着了老百姓的衣服,走街穿巷,问小摊贩,庄户人家他们如何看待新盐政。“我觉得好,如今的盐可比之前便宜好些,听说过一二年,盐能更便宜。”“少了大盐商在中间牟利,能不便宜吗?”“周大人真是好人啊。”为什么同样的事,老百姓赞同,官员却反对。皇孙回去想了好久,好像有些明白,又好像不明白。而朝中原本拿富老爷的说词攻击周中的人,在看到周中的折子,俱哑了声。口口声声为朝庭的富老爷,原本在拿着盐引卖官场的同时还在卖制私盐卖私盐。朝中大人熄了米,偏周中又上了一道折子,言土地兼并之巨,江南大半田地落入当地官宦士绅人家手中,而民无田可耕种,国不税可收。跟桶了马蜂窝似的,朝中又炸了锅。当时刘鹏看到周中这份折子时不解,“周兄,你是盐官,何必伸手民政之事。且如今因瓣盐政,你树敌甚多,又何必再树敌人。”周中笑道:“只要是农耕社会就免不了土地兼并,我志不在此,只是让他们找点事干,别整天把目光盯着新盐政。”刘鹏越发的疑惑,“有富老爷之事,他们还能有什么说辞?”周中道:“新盐政可动了他们不少的利益,他们也不过暂时消停一二罢了。我放了一大招能拖几个月就成。”说到此,周中严肃地道:“从明日起,加劲宣传,务必让两淮所有的人都知晓新盐政的好处,让来两淮的人也知晓。以后来了新的巡盐御史,靠着民意让他们动不得新盐政。”“大人可以跟皇上请求,务必多任几年。”“过段日子,新任的都转盐运使,副使,同知必会上任,与其跟他们打擂台,不如我早早地离去。”“大人。”刘鹏大声道,“岂不功亏一篑。”“故此我才让你把新盐政深入民心,家喻户晓。”周中叹道,“刘弟,你记得那个木大牛吗?他在家乡留有一个幼女。我想他的幼女……”周中的未尽之意,刘鹏明白,一个没有爹娘的丫头,几乎逃不脱被卖的命运,卖给良善人家尚好,就怕卖给那些作践丫鬟的人家,更惧的是被卖到那种肮脏之地,一辈子给毁了。“我想要建一个女户制,让天下失孤的女子有一立锥之地,而不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第七十二章接到周中的折子, 景仁帝默然,随着他对朝中的掌握, 自然知道江南过半田地俱掌握在官宦人家以及当地的世家手中。但他却毫无办法,江南官系在京中当官不少,内阁就有三人出自江南, 稍不慎,将会引来滔天大祸。景仁帝拿着周中的折子再仔细看了个来回,忽地暗笑, 周中是在祸水东引。次日早朝, 景仁帝拿出周中的折子, 道:“先帝在时, 朕还记得江南田地过半在庄家人手中,不想几年过去,江南庄户人家失其田, 是朕之过呢,朕无能啊。”说着,景仁帝掩面而泣。周中的折子尚未到御案, 已有消息灵通的大人知道折子内容, 肚内俱打好腹稿面对景仁帝的友颜大怒, 但景仁帝却出人意料,在大殿上痛哭自责。众位大臣张嘴结舌, 一时说不出话来。说先帝在世就这样?还是承认当今皇上无能?好在景仁帝并没有一直哭下去, 只是吩咐内阁拿出一个章程来就退了朝。为此,内阁诸位大人那还顾得上两淮新盐政, 一心扑在江南田地兼并事宜,想着如何打消景仁帝的念头。偏有跟江南第官员不对付的官员趁机落井下石,一时朝中风起云涌,各方各有人马落地,景仁帝也趁机插了几个自己的人进去。等各方人马成功阻拦景仁帝已是几月后,回过神来的大人们对周中甚是恼火,接连把都转运盐使,副使,同知统统任命下来,只是将近年关,这几位大人俱得年后才到任。与之同时,富家和闹事的村民的处决也下达下来。富家自是抄家流放,而闹事的里正族长全部流放,一同参预的村民们全让周中拘到盐场当成了免费的半年劳力。周中更是命人把那闹事的那些村民的家里人全给挪出来重新组成一个村子,勒令盐贩们以往年的盐价卖盐给他们,期限为一年。这一条规定大快人心,人人都称好。让他们闹事,想把新盐政闹灭,就该他们一辈子吃高价盐,一辈子买不起盐。自抓了这些闹事的村民后,周中就命衙门在外把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大肆公告,让两淮的人都知道他们的目的和居心。连着几月的宣传,只要提到那些闹事的人,大街小巷,谁不呸一声,再骂一声儿狼心狗肺。受两淮新盐政影响,其它地方的盐也便宜不少,且别地的盐矿也盼着能像两淮那实行新的盐政。但周中要另调别处,富家和那些村民的处罚是周中以两淮巡盐御史换来的。当然正如周中之意,而周中要去的地方是西北一个贫瘠的县叫山阳县的地方任县令。山阳县正是木大牛家乡所在地,周中打算去木大牛家看看,看看如何能让朝庭建立发户。转眼春节已过,周中让周秀人领着一家老小回石桥村去,给敏丫头备嫁。在苏律坚持不懈的苦求下,苏家上门提亲了。周中问过敏姐儿又得了苏家允诺绝不纳妾才允了婚事,年前两家换过庚帖,下过小礼。年后,周中就打发一家子人回去。陈六,周中也要打发他一并回去,但他觉得没帮上周中什么忙,不肯回去,要跟着周中去山阳县。周中拗不过他,答应他一同前往。等新的巡盐御史到了扬州后,交过官印,周中带着刘鹏,王熊,陈六以及几个下人起程北上。“当家的,快,周大人要走了,我们去送送。”一个妇人拉起正在兜售盐的小摊贩。“孩子他爹,周大人要走了,赶紧的,我们去送一送。”正在往大铁锅里倒着卤水的汉子扔下桶,飞快地跑了。“爹娘,周大人出了衙门,快啊,要不赶不上送周大人了。”四面八方的人听到消息,自发地往衙门通往渡口的那条街走去。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不知谁喊了一声,“周大人,您别走。“紧接着连绵不绝的声音,“周大人,周大人,您别走。”到后面喊声中合着哭泣声和抽咽声。周中下了马车,拱手道:“值各位乡亲们相送,周某这一辈子值了!”周中的眼睛有些发红,再三道:“乡亲们,回吧,回吧。”周中背过身不看他们,抹了一眼角,登上船。船渐渐远行,有人唱道:“长亭边,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天之涯,地这角,知交半零落……长亭边,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无数个声音汇成一个声音,“周大人,一路平安!”周中站在船头远远地看着岸上的人们,他周中,此生无憾!山阳县是大县,贫瘠也是真,一年到头税都收不了几个,皆因县内一半的田地全是沙地,另一半的田地里面还有好些下等田。又因是大县,县丞,主薄,典史一个不少,收到朝庭的任命后,几位聚在衙门里一起说话。马县丞道:“新来的县尊可是个厉害人物,在扬州兴起新盐政,轰轰烈烈,如今我们这地儿的盐也比之前便宜几许。可惜这么一个人物竟然给发配到我们这个地界来。”说着,马县丞还啧啧几声。王主薄则道:“说不定新来的县尊有法子让我们的日子过好得好些呢。”他可是听说过,扬州盐务衙门里的小吏们可是有不少银钱。马县丞撇了撇嘴角,就凭山阳县这破地,还能弄出金子来?两人说话,阎典史一直没插嘴。这里面就他的差事算是肥差,山阳县人贫,闹事的人多,尤其逢年过节时,是混混无赖的好时机,经常守住城门口,看着从外地挣钱回来的人,然后上前哄骗或是抢劫。这个时候就是阎典史大显神威的时候,也是他捞银子的时候。故谁来当县太老爷对他都是一样,只要不换下他的典史官。周中先是坐了二十余日的船,又坐了二十日的马车才到达山阳县。周中出发时,江南嫩芽初露头,寒冬已去,一件夹衣足矣,等到了山阳县,还是乍暖还寒时,须得夹袍才可以御寒。在山阳县外接官亭,周中下了马车跟马县丞等人寒暄几句,就带着随行几人去了县衙。看着破败的县衙,周中眉头紧锁。马县丞瞅着周中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道:“县尊大人,我们这个地儿看着是个大县,实则贫瘠的很。”言外之意,周中明白就是没钱。周中点点头,去了衙门后宅。后宅依然略好些,且打扫的干净,连炕也是烧过的。周中心下满意,吩咐几句,出去跟几位大人去了县里的香味楼吃接风宴。接风宴上也不过是鸡鸭鱼肉,连个稀奇的菜也无,远没有江南菜肴的精致。周中大致有个了解,回去后就吩咐陈六次日去找木大牛。而刘鹏和王熊做了他的师爷,王熊要辞,周中摆手道:“现下找不到人,你先顶一顶,这个县太老爷怎么做,我也是头一回,大家一起学学。”次日周中在前衙见过诸位下属官员,除了昨日见过的马县丞,王主薄,阎典史还有吏员和衙门属官。一个小小的县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十房三班,十房里面有六房仿朝庭六部设置,分别是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职能跟六部相差无已。此外还有四房是专门负责文书方面的收发房,负责管理县里银钱出入的库房,审案时录口供的招房以及负责粮仓的仓房。另有皂班,壮班,快班三班衙役。还有县衙民属官,县学的教谕训导,领着几十个兵丁的巡检,还有驿站的驿丞以及医官两名,一名医人,一名医兽。因是大县,周中品级也升了半级,如今是从六品。他也是头一回才知道他一个小小的从六品县令,官不大,下面的人手可不少。来山阳县之前,周中还以为会有一场争权之战,毕竟谁不想当第一把手呢。可言谈之间,却无一人揽权,人人都以他马首是瞻。周中心生疑窦,再仔细打量在坐之人的神色,皆是一副唯他是从的神色,且眼中还隐隐带有期盼。周中揣着疑惑,不动声色地问询山阳县的情况,各位官员吏员皆无所隐瞒,一一向周中道来,大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意。等周中大概了解了一下山阳县的情形,才知怪道没有人揽权,一个没什么油水的贫瘠地方,揽权何用。周中打发他们,自己带着刘鹏和王熊以及旺旺在县内转悠。山阳县不小也不大,连乡绅和大户人家住的地方也远不及江南十之一。城墙更是破败,有一处凹陷,有人趁着便利,就从凹陷处出入县。刘鹏一路看一路摇头,“大人,此地贫困之极,怕是刁民不少。”周中叹道:“仓禀实才知礼仪。”“明日我们再去去附近的村子里看看,再合计合计。”三人逛了一圈回到县衙,陈六已在二门等候。周中见陈六脸色不好,道:“木大牛那条倔驴子不肯来?”当初在两淮,刑部派了鼎鼎有名的铁面无私的铁侍郎重新审核在盐场的死囚案。木大牛的案子简单是早早审讯完毕的。木大牛等不得官府的补偿,自行先离去,还是周中给了他路费。到了山阳县,周中就想着木大牛力气大,让他来衙门里当一个衙役当补偿他。“大人,木大牛给关到县衙死牢,等候秋决。”“什么?”第七十三章一大早陈六去临水村找人打听, 说木大牛打死人给抓了起来。陈六跟着周中在扬州待过大半年,知道有些事不能光凭别人说。他在几个村子都找人打听过, 把来龙去脉弄了个清楚才回来。木大牛家有他和木大山两兄弟,两兄弟成亲后就分了家。爹死得早,就一个娘跟着木大牛的大哥一起过活。木大牛成亲好几年才有一个女儿丫丫, 木大牛是捧在手心含在嘴里,家里日子过得勉强,却总是想法给女儿买根头绳, 一朵花。他老娘向来看不惯他把一个丫头片子当成宝, 经常指着他骂, 让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