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子笑嘻嘻地唧唧咕咕,一团毛线慢慢变小了,她们就又接上一团儿。杨瑾进来送水,又叫她们,“别一直不停地织,到门外转一转,休息一会儿。”到了中午,他又做了饭,笑着留蔡颖,“一起吃吧。”鲁盼儿也说:“我们再一起织一下午,衣服大致就有了形状,你带回家织更容易些。”蔡颖也知道是这个道理,毕竟是新式样的毛衣,她一个人织没把握,只得不好意思地说:“又要占你们的便宜了。”“我们可都是红旗九队的,比别人都亲厚,不许再说客气的话了。”鲁盼儿笑着说着,与蔡颖一起洗手吃饭,下午又织了三个多小时,蔡颖就带着毛线回家了,约好明天下午带着织好的毛衣过给鲁盼儿看。蔡颖来的时候,鲁盼儿也将毛衣织完了,两件新毛衣与杨瑾和鲁盼儿先前的几乎一模一样,只根据钱力和吴淑芬的身高身形略有变化。鲁盼儿仔细检查了一遍,没有一点问题,心情愉悦地说:“这两件活儿收得还真不错呢。”正这时房产局的俞大姐带着几个女同志找来了,“我们担心太晚了影响你们家吃饭,特别请了一会儿假早出来了。”忽然看到新织好的两件毛衣,“这也是小鲁织的吧?”第150章 我好想你鲁盼儿正好把蔡颖介绍给她们, “两件毛衣,我们一人织了一件。”俞大姐她们左看看右看看, “两件毛衣织得都好!”又拿出了各自的长针和毛线,“我们赶紧学吧,别耽误小鲁和小蔡太多时间。”鲁盼儿和蔡颖就分别教大家。“从领口往下织,还真特别,但也真难呀!”俞大姐笑着说。“是难,”又一位大姐说:“于处长那么聪明的人都说学不会呢。”“其实并不难,不过织毛活儿不能着急,要心平气和, 才能平平展展……”鲁盼儿又笑着说:“于处长说学不会,是不想学。”“于处长把心思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了, 没时间弄这些呢。”俞大姐说着便拿出一包线和十元钱递给鲁盼儿,“这是她让我帮忙捎来的。”鲁盼儿转手递给蔡颖, “我最近家里有点儿事,你帮忙织吧,织好了送到房产局找俞大姐就行。”俞大姐就笑着说:“我在房产局二楼207室。”小鲁和小蔡织的毛衣一样好,谁帮于处长织都没有关系。蔡颖不接, 若是说先前那件毛衣赶时间, 鲁盼儿一个人织太累, 现在这件却不急, 明显就是让自己的。就在这时, 有人打开门问:“鲁盼儿在这儿住吗?”鲁盼儿抬起头,惊叫一声, “许琴!”“老班长!我们又见面了!”许琴站在门口就笑着拉住鲁盼儿胳膊用力摇,“我好想你呀!”“可不是,三年多了!”鲁盼儿笑着看向许琴,穿着一身军装的她英姿飒爽,白皙的脸上一双大眼睛依旧神采飞扬,目光真诚而善良,“你竟一点儿也没有变——我也好想你,没想到你就来了。”“我昨天晚上到家,听说你到北京了,就赶紧找过来了!”“许琴姐!”丰收丰美笑着过来招呼。“你们长这么大了!”许琴吃惊地笑着,又转向跟着丰美过来的小男孩,“这是梓恒?”接着后面的那位,“杨老师?”“不错,快进屋里吧。”鲁盼儿笑着将许琴让到西屋,“你先坐一下,家里还有几位客人。”许琴也发现鲁盼儿家里有许多人,“你先招呼客人,我们是老同学,没关系的。”鲁盼儿转到东屋,房产局的大姐们已经收起针线,“小鲁的同学来了?我们先不打扰了。”蔡颖也站起身,“我替你送房产局的大姐们,然后直接回家了。”鲁盼儿便把于处长的线和钱都塞到她的手里,“织好了你就直接送到房产局,俞大姐她们想学,你也抽空教教她们——我在北京住一段时间后就会回老家,还是你帮忙的好。”织毛衣与做衣服一样,很容易在一个地方一传二,二传三地流行起来,而房产局是一个女同志很多、条件不错的地方,以后一定还会有人织毛衣的,蔡颖明白鲁盼儿为自己想的很长远,只得收了,“谢谢你,鲁盼儿。”鲁盼儿到了门口与大家道别,重新回来,就见许琴已经抱着梓嫣、梓恒与家里人在一起说说笑笑的了。“跃进一会儿也回来,”许琴看出鲁盼儿的疑惑,又爽快地解释,“今天上午我给鲁跃进打了电话,正是他告诉我你到了北京,把地址给我,又说他晚上也回家。”门又打开了,跃进走了进来,“姐,姐夫,我回来了。还有,许琴打电话说要过来……”“我已经来了!”许琴早跳起来到了门口,伸出手比了比,“鲁跃进,你怎么又长个儿了!”许琴还与过去一样,孩子般地在意自己的身高。鲁盼儿瞧着,似乎自她们最后一次在襄平高中见过面后,她就没有再长,与自己差半头,与跃进差一头还多一点呢。鲁盼儿眼见着跃进脸就红了,低下头说:“嗯,是又长了点儿。”似乎又长高了是他的错一样。“空军伙食好,你才长这么高的,”许琴很快就找到了原因,又遗憾地说:“我们学校食堂就差远了!”跃进手里提着一袋东西,马上递了过去,“你吃橘子吧。”空军的伙食好,不只是吃的好,而且遇到不在食堂吃饭时,还会分到一份食品。他这次回家便带回来一些橘子和罐头。许琴不客气地接过来,从袋里拿出一个金红色的橘子,“还橘子还真不错呢。”三下两下剥了皮,却先递给了梓恒,然后是丰收丰美,然后她又叫鲁盼儿,“老班长,拿个小碗,我给梓嫣弄点儿橘子水喝。”“她这么小能喝橘子水吗?”鲁盼儿便有些迟疑。“可以的,只喝一点点,而且还要用温水稀释一下。”许琴笑着说:“老班长是不是忘记我是学医的了?”对了,许琴上了军医大学,并且已经在那里学习了三年半。鲁盼儿赶紧去拿了碗,笑着递了过去,“许军医,我们都听你的。”“橘子水营养很丰富,”许军医拿了一瓣橘子,用匙压出汁,再加点儿温水,最后还在手背上滴了一滴,“温度也正好,可以喂梓嫣吃了。”梓嫣最初还不肯用勺子喝橘子水,可是品尝到橘子水的滋味后就咂着嘴喝了两勺。大家都笑了,“瞧,梓嫣居然很喜欢!”“她还想喝呢。”许琴却收起了碗,“第一次添辅食,量一定要少。”鲁盼儿第一次听到辅食这个名词,似懂非懂,“一会儿得向你好好请教请教怎么养孩子更好,现在我先去做菜。”又叫跃进,“快给许琴剥个橘子,她还没吃呢。”许琴来了,今晚的菜特别丰盛,鲁盼儿炖了一只鹅,煎了带鱼,炒了豆芽菜,又切了午餐肉罐头,还用大骨头煮了干豆角。“班长,你做的菜还是那么好吃!”许琴快乐地用手拿着骨头啃鹅肉,“我早想回襄平看你们,可是我小姨随军去了南方,每到假期我回北京看过爸爸,就被他送去小姨家——幸好你来北京了!”鲁盼儿也听说杜老师随军去了部队,“你父亲工作忙,常年在部队,你又是女孩子,假期跟杜老师生活更方便。”许琴也知道这个道理,便点点头,与鲁盼儿说起同学们,“军医学校学制是五年,我还要一年半才毕业呢。不过我们过去的同学们差不多都毕业了:胡一民进了县政府;万红英去了粮食局;郑峰分到了下面的公社管农业生产……”鲁盼儿就笑着说:“郑峰就在我们红旗公社,秋天时还到红旗九队指导收割呢……”“他家好像是前进公社的,怎么去了你们红旗公社?”“大学生懂技术,能分下来的很少,各公社都愿意要,郑峰家里觉得红旗公社比前进公社富裕,所以就让他到红旗公社了。”鲁盼儿又说:“这几年红旗公社修好了水渠,不再只红旗九队种水稻了,各生产队都改了许多水田,整体水平提高了,在县里也要排在前面呢。”“我知道,大米要比玉米贵。”许琴笑着指着碗里的米说:“你们家的大米也特别好吃,一定是你从红旗九队带来的吧。”“嗯,我们红旗公社的水是从山下引下来的,特别清澈,种的大米也就好吃。”鲁盼儿又笑着说起留在农村的同学,“陈建国现在学会了木匠,农忙时回公社种田,农闲时出门打家具,他弟弟建党去年考上省城的师范学校了;鲁大龙一直在红旗九队参加劳动;鲁二龙在化工厂……”跃进也说:“赵剑已经提干了……”“他也给我写信了——他们部队在海岛上,鱼呀贝呀螃蟹呀随便吃,他最喜欢海鲜了,开始特别高兴,每天拼命地吃,可能一下子吃太多了,后来就不想吃了,再后来看到海鲜就想吐。但是那里除了海鲜什么也没有,所以遇到风浪特别大,补给不能及时运到时,他还是不得不吃海鲜!”许琴说得特别生动,让大家想起赵剑过去的调皮样,都哈哈笑了起来。大家从同学到学校,又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天南海北地聊了很久,许琴看看手表,站了起来,拿起放在柜子上的军帽戴在头上,“回部队大院的最后一班公交车九点半在前门发车,我得走了——明天我就去小姨家——再见了!”鲁盼儿看许琴现出几分伤心之色,便笑着说:“我们已经在北京买了房子,下一个假期也许还会来北京,到时候我们还能见面的。”“那太好了!”许琴重新高兴起来,“到时候我还来这里找你们!”几番道别,鲁跃进早已经将军帽戴好,出门推了自行车,“我骑车送你。”载上许琴走了。第151章 驻足仰视跃进高高的个子, 撑住自行车,等许琴坐稳一抬腿便走了。胡同里黑黑的, 鲁盼儿很快就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回到屋里安顿梓恒和梓嫣睡下,才对杨瑾笑着说:“没想到他们俩倒时常联系。”“两个军人,站在一起还真好看。”鲁盼儿也有同样的感觉。特别是跃进刚进家门许琴迎过去的时候,两个都穿着军装,帽子和领子上三点红,英武洒脱,仪表出众, 简直堪比彩色的宣传画。“不过他们恐怕都没有想太多,”杨瑾笑着提醒鲁盼儿, “你不要在跃进面前说破。”“我明白,”鲁盼儿点点头, “他们是很好,可只是单纯的友谊——也许比普通朋友多了一点点?”“他们还在上学,慢慢来吧”俩人正说着话,跃进已经回来了。鲁盼儿有些奇怪, “现在还没到九点半, 你把许琴送到前门就自己回来了?”那样可有些过份, 自己一定要批评弟弟。“不是的, ”跃进就说:“我们到了前门, 正好一辆公共汽车刚刚离开车站,我就带着许琴骑车追了上去, 我骑得快,在第二站就追上了公交车。看着许琴赶在关车门前跳上公交车,我才骑车回来。”“哈哈哈。”鲁盼儿不由得笑了。“姐,你笑什么?”跃进不解地问。“没什么,我就是想你骑车是挺快的,连公交车都能追上。”鲁盼儿一面说一面还在笑,索性转过头去不看跃进。杨瑾便说:“跃进,今天你从部队回来,又送许琴,骑了许久的自行车,一定很累了,早点洗漱睡吧。”鲁跃进觉得有点儿怪,可哪里怪又说不清楚,便摇头说:“我一点儿也不累,学校平时训练比这累多了。”“那也早点休息。”但是既然姐夫说早点休息,而姐也早转过身去抱梓嫣,鲁跃进只好依言去洗漱了。小舅子出去了,杨瑾也忍不住笑,“明明可以一边等车一边聊聊天的,可这两个傻孩子居然去追公交车。”“而且还追上了——不过,跃进也算进步了,知道送女生回家。”鲁盼儿伏在床上又笑了半晌,“你说我们是不是也这么傻过?”“噢,恐怕是的……”“也许我们比他们还傻呢。”两人想起过去的事儿,一起笑了起来。第二天正是与钱力和吴淑芬约定取毛衣的日子,这一次两个人并没有迟到,试过毛衣也爽快地付了钱,虽然还一直黑着脸。一家人来北京,除了买房子这件大事儿,自然也想在北京逛逛的,因为这两件毛衣才耽误到现在。所以钱和吴淑芬才一出门,丰收和丰美就说:“我们赶紧去燕京大学吧。”虽然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又有许多大商场,不过一家人还是决定先去燕京大学,看看杨瑾正在学习的地方。鲁盼儿自然也想去的,但是她一直在犹豫,“要么你们几个去吧,我留在家里,带着梓嫣出门不方便。”“没关系,到学校后你们可以到女生宿舍里休息一下。”杨瑾将梓嫣的被子、尿布带了一包,抱起女儿,拉着妻子,“本来你早就应该去——”鲁盼儿不愿意提起自己藏起录取通知书的往事,便笑着打断了他,“既然这样,我们就一起走吧。”燕京大学并不近,转了一次公交车他们终于到了。三间的红漆大门、门上苍劲有力的“燕京大学”四个大字、门前一对威严的石狮子……大家不由得驻足仰视,心情澎湃。杨瑾拉着妻子的手,“这座校门原来是学校的正门,坐东朝西,已经有几十年了,因为由校友捐资修建也叫校友门;校门里三孔石拱桥对着正是办公楼,楼前的是一对石麒麟;这是钟亭,钟亭里的铜钟来自颐和园……就在这里,我帮你拍一张照片吧。”鲁盼儿照了相,再抱过可爱的女儿,“梓嫣醒了,看起来她很喜欢这里!”果然梓嫣正睁大一双黑亮亮的眼睛好奇地看着四周。梓恒便跑过来,对着小妹妹认真地说:“将来我考上大学之后,也会带着你照相!”杨瑾便让梓恒坐在山石上,将梓嫣放在他的怀里,“你们兄妹留一张影,纪念刚刚你刚刚说的话。”“这个主意好!”大家笑着看小兄妹合了影,也各自选喜欢的景色留念,一路到了图书馆门前,忽听有人喊,“杨瑾!”原来是一个女生,眉目清秀,剪着短发,穿着一身靛青色衣裤,面料却是家织土布,这种布鲁盼儿小时曾经见过,因为又厚又粗又硬,如今在红旗九队里早没了踪影。不过,虽然衣服很土气,但这位女生穿着倒不难看,清隽的面容反而被洗得发白的粗厚面料衬得干净而秀气,甚至有一种出尘的感觉。女生对着杨瑾笑问:“放假后没有看到你,以为你回家了。既然在北京,最近怎么没来图书馆看书?”“家人过来了,我一直陪着她们。”杨瑾便笑着向鲁盼儿介绍,“这是我们历史系的同学王晓霞。”又把鲁盼儿姐弟介绍给王晓霞。“我就猜你是杨瑾的妻子。”王晓霞又看梓恒和梓嫣,“这一定是你们的两个孩子,还真可爱!”鲁盼儿不想王晓霞竟知道自家的情况,笑着寒暄,“假期带着孩子们到学校看看,也长长见识。”“我们校园的景色很不错的,而且还非常深厚的历史底蕴,特别值得参观。”王晓霞很热情,“不过,快到中午了,一起去食堂吃饭吧。”杨瑾笑笑,“遇到你还真巧,我原本也打算到女生宿舍找同学帮忙,我妻子需要喂小女儿——”“噢,我明白了,”王晓霞向鲁盼儿笑着点头,“去我们宿舍吧,现在放假,只有我一个人。”“谢谢你了。”杨瑾又告诉鲁盼儿,“别着急,我们在附近转转,一会儿一起去食堂。”鲁盼儿答应着便随着王晓霞进了女生宿舍,“麻烦你了。”“杨瑾学习特别优秀,时常帮助我,我一直很感谢他呢。”王晓霞笑吟吟地将她带进宿舍里,“这是我的铺位,随便坐。”宿舍里很简陋,白墙水泥地面,几张铁架子床,几张旧木桌。王晓霞的铺位上铺着的也是蓝色的土布床单,放着蓝色土布被子,床头摆了一摞书,朴素得有些寒酸,却整洁而干净,鲁盼儿在铁架子床的下铺坐下给梓嫣喂奶,又与她闲聊,“你也是知青吧?”“虽然我们这一届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知青,可我却不是,”王晓霞笑了,“我能考上燕京大学,其实很幸运。我家在大山里面,祖祖辈辈识字的没几个,解放后有了学校,但女孩子们多半读了三两年书就辍学回家干活。不过,二十年前山里开办一所五七干校,我时常去干校里听老师们讲故事,后来又跟老师们学文化——老师们告诉我高考的消息,帮我报名,给我补课,最后,我自己也没想到自己能考了我们省的文科第一名。”“你好厉害呀!”鲁盼儿由衷地赞叹。“当我知道自己是全省第一名时也很得意,可是到了大学,才知道自己其实还是井底之蛙——就比如你爱人,他实在太优秀了,就连许多老师就佩服他的学识和才华!”鲁盼儿本来应该谦虚些的,但是她实在太开心了,怎么也不能违心地说杨瑾不好,便笑道:“他从北京到我们生产队插队,曾经是我的老师。”“原来你们还曾经是师生呢!”王晓霞惊叹了一声,“真是很浪漫啊!”鲁盼儿觉得脸有些发热,“我们能遇到也是机缘巧合。”两人正聊着,两个女生推门进来,笑着问:“晓霞,一起吃饭去?”王晓霞就笑着摆手,“你们先去吧,我来了客人。”两人答应着,却没走,反而走进来看鲁盼儿怀里的梓嫣,“真是可爱,你们是杨瑾的家人吗?”鲁盼儿点点头,“正是呢。”又说了几句闲话,两人才走。可没一会儿工夫,陆续又来了几人,有邀王晓霞一起吃饭的,也有来借东西的,或者其它一些小事的,鲁盼儿便有些知觉,这些人虽各有原由,可都特别到自己面前细看一回,心里不自在,可又不好说什么。王晓霞是聪敏的姑娘,马上觉了出来,就笑着说:“我佩服杨瑾,也不只佩服他学习好,他的人品更出众。”“你大约不知道吧?学校里有些男生明明结了婚,甚至有了孩子,可是却对同学们宣称未婚,又追求年轻漂亮的女同学,其实就是打算抛弃糟糠之妻另娶。这里虽然是燕京大学,但每年都有几个逼着妻子离婚、被家里找上门来大闹一番的斯文败类。”“杨瑾一到学校就公开宣布自己已婚,又有孩子了。”说到这里王晓霞笑了,“其实他年纪不大,若是想瞒很容易的,甚至还有女生明明听了消息也不相信他有妻有子——刚刚那几个人并不是为了找我,而是来看你的。”鲁盼儿印证了心里的想法,反而不别扭了,只微微一笑,“他年纪是不大,到年底才二十六周岁,大家好奇也是难免的。”原以为杨瑾的妻子总会有些不快,至少也会说些他们夫妻情深,外人不可能破坏之意,没想到她却风轻云淡地替大家开脱了,完全不在意那几个同学。王晓霞便抿着嘴笑,“好奇之后也会死心了——她们之所以来看,难免以为你是农村姑娘,心底里总有些瞧不起,如今见你不只长得漂亮,举止更是从容大方,自惭形秽,倒是好事儿。”“我哪里有你说的那么好?”鲁盼儿谦虚地回了一句,抱着吃饱了梓嫣拍了拍,将她重新包好,“我们一起去食堂吧。”“好,我正好还有一个问题要请教杨瑾。”王晓霞跟在鲁盼儿身后,米色呢子大衣勾勒出气度不凡的背影,梓嫣正在那肩头露出的一张可爱的笑脸,难得生出了羡慕的感觉。在没见到鲁盼儿之前,王晓霞佩服杨瑾公开已婚的身份,但也是觉得他人品好,做不出抛弃乡下妻子的事。不过见到鲁盼儿之后,她才明白,杨瑾对感情的坚守除了品德高尚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夫妻间的感情很深厚。杨瑾很优秀,他爱人自然也一样优秀,而且还很自信——嗯,她的确有自信的资格。第152章 棋逢对手食堂的饭菜其实没什么特别, 但是一家人却用心感受着,毕竟这里是燕京大学啊。王晓霞叫住杨瑾原是遇到了一个问题, 吃饭期间便一直与他讨论,饭后便抱起书匆匆向鲁盼儿道别,“我先走了,要赶紧去图书馆找座位。”鲁盼儿目送王晓霞离开,有些不解,“这是假期呀,图书馆还会没有座位?”“正因为在假期,午饭后还能找到座位。”杨瑾笑着说:“平时的时候, 图书馆的门还没开就排了很多人,我们都会在早餐时多买两个馒头带去, 在那里坐上一天,因为只要一离开座位就会有人补上。”丰收丰美咂舌不已, “看来我们学习还不够刻苦。”跃进便笑着说:“有空儿我带你们去部队院校看看,我们日常一半训练一半学习,严肃紧张,与地方院校又不一样。”毕竟带着梓嫣, 在外面总不能太久, 大家参观过燕京大学, 就回了家, 不料却见钱力和吴淑芬两人等在门前, 正冻得不住地跺脚,钱进也在一旁陪着, “还是回我们家里坐一会儿再来看看吧。”“我们着急呀,万一错过时间就来不及了……”一眼看到鲁盼儿,那两人急忙上前,“总算回来了,我们已经等了两个多小时!”鲁盼儿很吃惊,赶紧问:“有什么事?是不是毛衣哪里不合适?”“不是,不是,”吴淑芬再没有第一次见面时的傲气,和气地笑着说:“毛衣很合身,我们来是想再请你织两件,手工费没问题!”既然毛衣没有问题,鲁盼儿就放下心,打开门请他们进来,“还想织什么样的毛衣?”“就织与上次一样的。”吴淑芬说着打开包,拿出两份毛线,正是与杨瑾鲁盼儿的一样,当然也与她和钱力的一样,“不过,不是给我们俩织,是给爷爷和小姑姑织,我带来了尺寸。”爷爷和小姑姑突然间找到家里,给自家带来了无限的惊喜,钱力和吴淑芬感激的同时,也很想为爷爷和小姑姑买些礼物,但是尽管他们费了不少心思,买了几样紧俏的商品,可爷爷和小姑姑却根本看不上他们选的任何东西。爷爷还好,只笑笑就算了,可小姑姑的鄙视却刺痛了他们的心。就在吴淑芬和钱力已经放弃讨好小姑姑的时候,小姑姑却第一次对他们的东西赞扬了一句——正是新织的毛衣。吴淑芬十分激动,马上和钱力买了毛线来找鲁盼儿,“他们在国外的人就是喜欢手工编织的东西,说是很独特很有风格。”鲁盼儿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国内的人似乎都喜欢机器织出来的毛衣,因为更平整更妥帖,她在织毛衣的时候,一直尽力向机器织的毛衫靠近。但大家之所以还要织毛衣,则是因为商店里卖的毛衫很少,样式颜色也不好看,也不够厚实,价格又很贵。她不由得好奇地问:“你知道国外人们织什么样的毛衣吗?”“听说国外的人多半都不会织毛衣,若是果真亲手织了一件毛衣,就代表了很深的感情——至于样式,我也不是很清楚。”毕竟吴淑芬和钱力还没有去国外,听人转述自然也是模模糊糊的。鲁盼儿便又问:“你们是不是急着带走?”“我们明天陪爷爷去老家看看,五天后回来就坐飞机出国了。”吴淑芬当初限定三天,也是想穿着新毛衣陪爷爷出门更体面些,“我们从老家回来时能取到毛衣就行。”到了这时候,鲁盼儿只要收下毛线和钱就行了,五天时间,她能轻松地织好两件毛衣,挣到六十元钱。但是她还是提醒吴淑芬,“这样式和颜色的毛衣你们穿着效果很好,却未必适合长辈,再者大家都穿成千篇一律的,也就没有了爷爷和小姑姑想要的独特。”吴淑芬原没有想到这些,此时便怔了怔。钱进就说:“你们还是听鲁盼儿的吧,她手巧心思也巧,在襄平县很有名气。”在襄平县有名气又算什么?这里可是北京,而且钱力和吴淑芬就要去美国了!但他们竟听了进去,织毛衣为了讨爷爷和小姑姑的喜欢,最重要的就是对上长辈的心思,“那适合穿什么样的?”鲁盼儿问了些情况,更加确定,“爷爷的换成酒红色,小姑姑的换成绿色或者粉紫色,至于样式,我帮你们选吧。”“我赶紧去换毛线!”吴淑芬下了决心,马上与钱力拿着毛线出去了,一个多小时后换了毛线回来,正是鲁盼儿所说的颜色,才放下订金走了。这一次鲁盼儿接了毛活儿,十分理直气壮,“我并非只为了挣钱,而是想让钱力的爷和姑姑回国收到喜欢的礼物,也知道国内并非没有好东西。”杨瑾亦笑,“我们并没有人反对,你又何必多做解释呢?”一向少语的跃进也说:“姐,你只管用心织毛衣,毕竟要带到国外的,让外国人看看我们中国人手很巧。”难得一家人都这样支持自己鲁盼儿就笑了,顺手拆开一卷毛线,“现在谁帮我缠毛线?”“我来!”“我来!”“还是我来吧。”杨瑾抢到了大家的前面,接过线撑开,又转头告诉跃进,“这几天你放假,带着丰收丰美和梓恒在北京转转,看看故宫、动物园、香山……我在家里照看梓嫣,陪着你姐。”“姐夫,还是我留在家里,你带他们出去玩儿。”跃进还想争,“现在我不只会做饭,也会抱梓嫣。”“跃进,还是你们去吧,等梓嫣长大了,你姐夫有空儿陪我去——眼下带着梓嫣,我们也没心思逛。”“你们这会儿正好去□□前转转,正好能赶上回家吃晚饭。”杨瑾笑着给他们出主意。因为梓嫣的缘故,大家在燕京大学停留时间不长,几个孩子其实没玩够,想想今天虽然从□□前路过,却没有细看,跃进便笑着带弟弟妹妹和小外甥出门了。杨瑾又叫住他们,拿出十元钱,“给你们买零食的,可是不许贪吃,免得回来肚子疼。”跃进接了钱,“姐和姐夫放心吧。”几个孩子走了,屋子里只剩下呼呼大睡的梓嫣和夫妻俩儿,鲁盼儿灵巧地绕着毛线,笑着说起了王晓霞,“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那样的女子呢,要说外表,固然不差,可也不至于多惊艳,打扮更是普通,这个时代了,她竟还穿着土布做的衣服,可她就是让人一眼看上去就再不能忘怀——对了,正合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你这句话评价得恰到好处,她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女。王晓霞出身贫困,母亲还有残疾,可她却特别聪慧,博闻强记,知识底蕴之丰富,令我佩服不已,”杨瑾微微笑着,“我们这一届历史系得到特等奖学金的两个人,一个是我,另一个就是她。”“你们也算棋逢对手,惺惺相惜了吧。我也特别欣赏她,”鲁盼儿点头赞叹,“看衣着就知道她家里一定很贫困,又听说在大山里,原来她的母亲还有残疾。”“我原来以为红旗九队就算很偏僻了,可是比起王晓霞的家乡还真够不上。听王晓霞说,她出山就要骑着毛驴走两天,然后换两次长途汽车,再坐三天两夜的火车。”“怪不得寒假里她没回家呢。”“山里的路夏天还好些,冬天遇到大雪,一两个月出不来也是可能的。”“真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