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太子妃驯夫记> 《太子妃驯夫记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太子妃驯夫记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8(1 / 1)

我俩保持着这个姿势,四目相对。借着银流般的月光,我终于得以看清他的神情,那对眼眸中带着几分担心与责备。“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的?”我先开口问道。“我今天早上下朝后,发现你不在东宫,又少了匹马,就料到你肯定来了扬州。我让人拿着你的画像,把城里所有的客栈都跑了一遍,问当天住进来的客人,最终找到了这里。”李祯只是很平静地叙述这件事。只是很明显,这平静中,是带着气的。我小心翼翼道:“我没给别人知道呀。其实我原本准备今晚就赶回去,也是神不知鬼不觉的……”“你觉得有些事情,你只要做得神不知鬼不觉,便可以当没发生过?”李祯眉头紧紧地蹙在了一起。我哑然,顿了顿,才试图顺他的毛:“我不是这个意思。可是有些事情,我没办法说服自己袖手旁观。李祯,我娘是随我爹爹上战场时,于军营帐篷里生的我……我无法对边境的危险视而不见,哪怕只是一个可能性。”“你现在,是大邺朝的太子妃。”李祯的喉结滚动。“我知道。”我抬手捧住他的脸,“也正因为我是大邺朝的太子妃,我也不可能对我朝潜在的危险视而不见,是不是?”“我已经派人去追查此事了!”我摇摇头:“可是他们并无动作。你能差遣动的大小官员,每日有那么多要事要处理,日日在朝堂上看着皇上的脸色。这件事,怎么看都没有皇上日日过问的政事重要。结果到头来,便是拖着,拖到那地探都死了,我连和他接头的人都没能追到,结果你的人手还没出动……”“但你是太子妃!”他打断了我。我登时语塞。哪怕我努力地解释了那么多,可是到头来,还是敌不过这句话。我也知道,无论我怎么想的,也都是敌不过这句话的。他起身,亦把我拉起来,握着我的手甚是用力:“你可以培植势力,豢养爪牙,让他们替你行事,可你不能自己去。你不是探子,不是官吏,不是战士,你是大邺朝的太子妃,未来的皇后。”我愣愣看着他,手被他握得生疼。我吃痛,竟口不择言道:“我宁愿不当这样的太子妃,不当这样的皇后!”“你……!”“你甚至都不问一下我,到底探到了什么情报。”我抬头看向他,声音很生硬,“想来你也不在意。”“本宫没有!你为何要这样想!如果不在乎你,我一个人跑到这儿等你做什么?!”李祯是真的气急了,面色差得要命。只是恍然一瞬间,我借着月光,瞧见了他眼底布满的红色血丝。我的心里像是有一面鼓,被重锤闷闷地一敲而下。——有点儿疼。——我见不得他这个样子。“好了好了。”我觉得自己已然败下了阵来,“咱们回去吧。不提了,都不提了。”*** ***昨日披星戴月的来到扬州,今日却披星戴月地往回赶。我和李祯分乘了两辆马车。我不知道他为何来时就准备了两辆,也不愿去细想,只是木木然窝在车子里双臂环抱着膝盖。反倒是安德全,在我这辆车里“伺候我”——这是李祯交代的。我猜,他把安德全带来塞在我边上,是一开始怕我不肯跟他回去,或者怕我中途跑掉?算了,也想不得。反倒是安德全,在我很明显心情极度糟糕的情况下,不怕死地对我开口:“娘娘,有些话,小的不知道当讲不当讲。”“那就是不当讲。”我立即道。他陪笑道:“不是……这个……那什么……殿下亲自来扬州找您,一路上根本没休息,后来更是一直在客栈里亲自等着。如若不是爱重您,怎么会做到这般地步呢?”“……嗯,我知道。”“还有您不知道的呢。前天殿下就已经进宫禀了皇上,说要带您一同到扬州办差,是因为皇上不同意,殿下后来才没再提了。”我一愣:“还有这事?”“小的当时正好跟在太子殿下身后,全程听到了皇上的话。”安德全把当时的情景,向我如实道来。那日,李祯进宫,对陛下道:“太子妃程氏并非寻常闺秀,才干不逊色于一般朝臣。儿臣恳请父皇,让太子妃随侍扬州,说不定还能够帮上儿臣的忙。”皇上却说:“太子妃的确是个能干的,颇有你母亲当年的风姿,但她毕竟是女人,身份又特殊,随侍你身边并不得体。你母亲当年嫁入皇家后,不也是放下了做将军府小姐时的恣意张扬么?”“程氏是上过战场的……”“荒唐!朕信太子妃清誉,也信她父母有好好培养这个女儿,可天下人信吗?若被天下人知道,我朝太子妃曾在军营里和军人同吃同住,那会被传成什么样子?像话吗?以后休要再提起此事!”“……父皇说得是。”………………我把下巴磕在膝盖上,听安德全叙述完当时的经过,又想起了李祯眼底的血丝。突然之间,就很过意不去。很多事情,并非能如我所愿,但我都一路被推着向前了。若我是个男儿身,很多事情,便不再是阻碍。我不会被娘强硬地拽到金陵来,不会让她发愁我的亲事,不会有那场马球会的乌龙……也就……不会遇到李祯,不会嫁给他。那样的话……好像也不是很好。我总是说自己是个随遇而安的人,既来之则安之,进了东宫后,也一向以自己快活为优先。可如今我却觉得,这宫墙似乎太高了些,高得瞧不见边际。我能为了我喜欢的人,生生收起我的翅膀,安安心心地待在这方寸之地吗?虽然很不甘心,但我可能只有尽力一试的余地了。我还是很努力说服自己说:其实你看,李祯已经在很努力给你自由了,他不管你不服从太后的管教,也不管你在这金陵城里搜集情报、在他王叔的府里安插探子,他甚至没有把“后宫不得干政”这句话当回事……我不能、也不该,再任性下去。第22章其实满打满算,我离开东宫不过一日。虽然走得悄无声息,回得也悄无声息。大家就是一天没见到我,第二天早上,众人又齐聚在了我寝殿的前厅里请安了。但他们都敏锐地感觉到了,我和太子之间,发生了一些变化。微妙的变化。我没来得及去解决我和李祯之间的问题——事实上我觉得那更是我和自己的问题,我没想好该拿自己怎么办——所以我把这些事儿丢在了一边,先着手给家里写信。贺辰月的步履肯定比我的书信要早很多抵达,是以,我更仔细地交代了我能想到的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包括京中的形势,以及我关于京中有内应的猜想。又说女儿不孝,未能在此时随侍左右,为父亲排忧。尔后,八百里加急,送往广州府。过了些日子,爹爹四百里加急,给我回了几封信。一个八百里一个四百里,可见我去信的时候,觉得自己这封信十分之重要,我爹爹给我回信的时候,却也就稍微敷衍了我一下。展信一看,好话没有,到先是劈头盖脸把我骂了一通。爹爹让我有个女孩儿的样子,还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份今非昔比,不可以再做这种事情(大约是指我夜奔去扬州的事儿),不然被发现了十个脑袋都不够掉的。更关键的是我娘很担心,我娘一担心就念叨他。还有,我不在金陵城惹事儿就是尽孝了。我看完这封信后,嘴角抽了抽,感觉自己之前那么多话都白叮嘱了。第二封是我娘写的。说家中一切都好,哥哥们也好,嫂子也好,侄子侄女们也好。大嫂嫂要再给我添个侄子了,明年春天就生。二哥游历归来,准备在家里多待一阵子。三哥正在相亲,情况比我当年好得多,我能成功嫁出去真是祖宗积德了。……看来我的婚事真是给我娘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第三封是二哥哥写的。随着信件一块儿到了东宫的,还有一柄好刀,亦是我二哥哥为我打造的。他说他此次外出,游历西北边陲,登上了祁连山脉,见到了天苍苍野茫茫的开阔之景,心境都有些不同了。他亦带了矿石回南边,回来后便锻造了这柄刀,这是他的得意之作,送给小妹我。我瞧见那刀,柄部刻着一只展翅天际的苍鹰,便知二哥并不是随便拿了把刀来忽悠我。我很小的时候,他便揉着脑袋对我说:“我的小妹不是笼里的金丝雀,而应当是翱翔天际的鹰隼。”我的手拂过刀柄雕刻的纹路,久久没能挪开。*** ***当天晚上,我正欲歇息,吉祥突然来报说:“舒良娣问您睡下了没有,若没那么早休息的话,想来跟您说会儿话。”“哦?”我有些好奇,“让她进来。”结果舒良娣不仅人来了,还带了一堆瓜子点心酸奶冻,一看就是让小厨房提前备好的,拿着精致的小玉碟装着,一份份往我的红木雕花圆桌上摆。她已经卸了一头的珠翠,头发散散的披下,只在头顶戴了支玉簪子,脸上不施粉黛,大大咧咧地往我这儿一坐。“你这是什么套路?”我目瞪口呆。“找姐姐聊天呀!我睡不着嘛,太无聊了,就来看姐姐睡没睡。”我托着下巴:“你可别装蒜了,平日你就只在乎时新的衣服首饰,每天就知道把自个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谁家给你这个良娣递了帖子,你就盛装过去晃一圈,整个儿金陵城里到处都是你的闺蜜。谁无聊,都不会是你无聊。”“姐姐平日里又不管家,又不爱出去露脸,我和陈良媛不过是分别替姐姐分担一下嘛。”她话说得理直气壮,一双美目里满含笑意。她就这样笑着往我嘴里递了块奶糕:“你尝尝这个。”那奶糕口感绵软,入口即化,唇齿间都是一股奶香,到真是味道极好。我忍不住赞叹道:“这个好吃。哪儿来的?你的小厨房做的?”“是姐姐的小厨房做的呀。”“瞎说,我以前没吃过这个。”“骗你做什么?是你不在的那一天,殿下下朝后去宫里请安,尝到了这奶糕。据说是御膳房新来的一位西域番邦的厨子做的,各宫娘娘都有份儿。结果你猜怎么着?殿下把人给要进东宫了,说我们太子妃没尝过这个味儿~”我拿着第二块奶糕的手悬空在那里,呆愣着都忘了往嘴巴里送。舒良娣接着道:“结果皇上还真同意了,人便被送进了东宫。结果一直没传他的膳,他自个儿坐不住了,给陈良媛的大丫鬟塞了银子,让问陈良媛,为何太子妃又不喜欢他这口了。”我:“……”“陈良媛当笑话讲给了我听,我看这厨子可怜,本来在宫中御膳房大好的前途,结果被咱们殿下一句话就给雪藏到了东宫里来。我就让他今晚再露一手,拿来给你尝尝。看来殿下判断得没错,你到确实好这一口。”我“哦”了一声。舒良娣这么迂回地跟我讲厨子,讲的当然不止是个厨子。安德全也就算了,从小就跟着他主子的。可我看李祯平时也不和东宫里的女人们讲话,怎么舒良娣也来给他当说客了?舒良娣见我不接话,笑眯眯地问:“姐姐,你怎么还在和太子置气啊?”“我没和他置气啊。不是诓你的,我真没有。”“那你在跟谁置气?跟你自己么?”我心头一跳。是了,我确实在跟我自己置气。或者说,跟这东宫的日子置气。每个人都在告诉我说,李祯多么多么好,我也不是傻子,我知道他很好。只是这个世界上,女人的追求,就只应该有夫婿对自己好么?这样就该心满意足、感恩戴德了么?就活该被拘束着一辈子么?这样的话,我也没法跟舒良娣说。她们几个从小都是在这样的礼教下长大的,想来如果我问舒良娣这个问题,舒良娣的回答也应当是十分肯定的。我想跟舒良娣说,你不用劝我,我心里面门儿清呢;也不用担心,过几天我又活蹦乱跳了。只是我还没来得及说,舒良娣就挽住了我的胳膊,道:“算了,不提男人。咱们聊聊八卦吧。我姑母的八卦,你想听么?”“哈……?”她姑母?那不是宫里那位宠冠六宫的贵妃娘娘么!我原本都准备赶她回去睡觉了,却被她这样一句话,好奇心都勾了起来。“想听。”我很老实地道。“你求我呀~~”“死妮子!”我掐她的肉,“快说!”“哎哟哎哟,好,我说我说!”按照舒良娣的说法,贵妃遇见陛下,是在太后的宫中。舒家是临安的大家族,书香门第,几朝为官,家谱上的人名字花上一天都数不完。舒贵妃的母亲,也就是舒良娣的亲祖母,因丈夫请封,得了诰命,要入宫谢恩。太后道:早便听说舒家有一女,容貌冠绝金陵城,不如一并带进宫来,给哀家瞧一瞧。那便是舒贵妃的初次入宫。她并不知道,她跟着母亲给太后请安的时候,适逢新帝下朝,也赶来寿康宫给母亲请安。两人就这样撞到了一块儿。一见误终身。是皇帝主动和太后提求娶舒家女的。太后起先不同意,说按规矩两年后才有选秀,但舒家女正值芳龄,家中正为她择婿,不可能平白耽搁两年。皇帝说,也没规定一定要选秀才能入宫。直接一顶轿子抬进来,封个美人、宝林什么的,也未尝不可。太后说这样也不是不行,但舒家忠心耿耿,三代在朝为官,这样的世家大族之女,只封个美人也不合适。皇帝说,位分的事情好办,只要母后觉得不逾制,那就没问题。于是最终,舒氏女一进宫便是妃位。少年夫妻,情投意合。椒房盛宠,地位超然。对于彼时年仅十六的舒妃来说,一切都美好得如梦似幻。其实舒妃本就没想与皇后争什么。对于后宫的女人们来说,位分、孩子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位高的妃嫔是娘家在前朝的助力,如果有幸生下男孩儿,日后封了王,老了再随儿子去封地安享晚年,便算得上是一生顺遂了。她原本只想平平安安的和枕边人偕老。只是没想到,不足一岁的皇长子李祯生了重病,啼哭声越来越弱,呼吸时也不停地喘着粗气。紧跟着,皇后查出,有人在太子的食物中动了手脚。皇后猜测,这一切都是舒妃在幕后主导的。第23章在皇后的矛头指向当时的舒妃时,舒妃第一反应便是:自己入宫以来,一直盛宠,其他宫妃那儿皇上几乎都不去了,为此招惹得六宫很是不快,如今皇后终于可以有一个罪名安插在自己头上了……她正思索着该如何去应对,却发现,大皇子的病情竟然比自己想象中要重得多。皇后为此操碎了心,免了六宫的晨昏定省,连宫中事务都交给同时潜邸老人的贤妃代理。等她再见到皇后时,对方像是须臾之间老了好几岁,眼底是青黑色的痕迹极重,皮肤松弛垮塌,满脸的凶狠和阴郁。皇后是来问罪的。哪怕毫无证据,皇后也咬定了就是舒妃干的。舒妃跪在皇后跟前,背却依旧是笔直的,她立刻出口否认,但盛怒之下的皇后完全不肯相信。她怒吼:“你到底想怎样?这后宫自你出现后便不得安宁!古往今来,妖妃从未有过好下场!你若只是安分守己,皇上宠幸你便罢了,本宫平日里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你竟胆敢把龌龊心思打到大皇子的身上?!”英国宫府出身的皇后,手持铁鞭,猛地往地上一甩!雷霆之下,阖宫跪了一地。还好舒妃宫中有人机敏,去了乾清宫报信,皇上及时赶到,才及时阻止了皇后动刑。否则,那鞭子十有八九要往舒妃的背上抽。舒妃当时始终没想明白:到底为何,皇后一定认为毒害大皇子的事情是自己干的?一月后,皇上携宗室外出秋狩。皇后说舒妃的用度逾制,且銮驾冲撞了她,罚舒妃在坤宁宫外跪着。那是刚入冬的时节。舒妃清楚地记得,那一年的冬天来得很早,又比往年都冷得多。她跪在坤宁宫外,皇后甚至没有出来看她一眼,连在她跟前耀武扬威一番都懒得花心思。初雪簌簌地落下,随后雪势越来越大,在她的头上、肩上铺满了一层洁白。她身边的宫女陪着她跪,一边跪一边哭,说娘娘我们回去好不好?您这样一定会熬坏身子的。舒妃摇头。皇后没有放话让她起来,她便不能起来。她身体其实不错,并没有随随便便就晕了过去,即便如此,却还是在这冰天雪地里熬不住。直到半夜里,坤宁宫掌了灯,皇后身边的太监打着灯笼开了门,皇后走了出来,站在台阶上方,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神色间满满的都是鄙夷和淡漠。“本宫最看不惯你这个娇弱可怜的模样!明明心肠歹毒如蛇蝎,却偏偏以这副娇媚的样子示人!”舒妃动了动嘴唇,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浑身已然被冻僵了,竟说不出话来。皇后还没有说完。其实舒妃已经不太听得真切了。最后回忆起来,也只记得皇后放的狠话,总结起来不过两个字。一曰爱,二曰恨。皇上刚登基三载,不过二十几岁的年纪。她入宫两年,今年也不过十八岁而已。她一直以为自己和皇上是恩爱的少年夫妻,亦会白头偕老。只是她忘记了,数年前,皇上还不是皇上的时候,迎娶英国宫嫡女入东宫,那才是真正的少年夫妻、恩重情长。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也正因为曾经的日子过得那般悠然恣意,再从东宫搬入了这偌大的紫禁城后,地方宽阔了十数倍,心却已然拥挤不堪。容不下了呀……容不下自己那么深爱的男人,专宠另一个女人,像丢了魂一样。舒妃忽然就懂了。懂了皇后的爱,亦懂了皇后的恨。那一夜的风雪像刀一样割在舒妃的脸上。最终,她听见皇后冷笑道:“本宫真是失心疯了,居然跟你这个毒妇讲这些!”那冷笑中带着浓浓的苦意。*** ***皇帝是快马加鞭从猎场赶回皇宫的。得知宫内的消息后,他抛下了鸾车,跑下了队伍,跑下了随行的亲信,仅自己一人便翻身上马,马不停蹄地往回赶。还是来不及。他回来的时候,舒妃已然一病不起。皇上为了舒妃抛下了所有随行宗室和大臣的事儿,一夜之间传遍了后宫,又传到了朝堂之上,最终传遍了金陵城。赏赐延绵不断地往舒妃宫里送,特别是乾清宫和寿康宫送过来的各式补品,像小山一样堆在了舒妃的永寿宫里。帝后二人,则是在御书房内大吵了一场。皇帝把先前皇后问舒妃的问题,又还给了皇后:“朕不明白,你到底还想怎样!舒妃清清白白的,你非要针对她,难道真的要了她的性命你才肯罢手么?!”“如果臣妾说‘是’呢?”“不可理喻!传朕的口谕,皇后禁足坤宁宫,六宫事务全部交由贤妃管理!”自此以后,帝后恩断。他日日都宿在永寿宫,抱着舒妃道:“婉儿,你不要怕,朕不会允许任何人伤害你……永远都不会……”“……如果陛下真的想保护我,就早日封大皇子为太子吧。”舒妃道,“皇嫡长子受封太子,只是早晚的事儿。”皇上沉思片刻,道:“好,朕都听婉儿的。”大皇子于三岁那年被封太子。朝野上下并不惊讶。邺朝历任太子,最早有襁褓中就受封的,最晚也有十五岁才受封的。除了中间因身体夭折的外,无一例外,都顺顺当当地继位了。皇后一门心思教养太子,后来即便被解了禁足,也甚少出坤宁宫。*** ***太子还是像个病秧子一般。舒妃是因太后入的后宫,再加上皇后那一年几乎都被软禁在坤宁宫中,舒妃便只剩下去寿康宫请安了。有一日,她正陪太后闲聊,却不知怎的突然提到了体弱多病的太子。太子的病是治好了,却似乎落下了不足之症,三岁的小孩子,总是动两下便气喘吁吁的。皇后日日忧心,总是带太子在坤宁宫里玩闹跑动,希望太子可以多多锻炼身体。太后对舒妃道:“若太子他日后……”舒妃一愣:“什么?”太后微微一笑:“你未必没有机会。”“……!”舒妃不可能听不懂。但为何太后要提点她这些?她没有动这样的心思,反而是太后动了?她又想不明白了。就好像当年,她也想不明白为何皇后要那般认定是她害的太子。一年后,舒妃有孕。太后日日过问,却在言谈间提起,寿康宫太冷清了些,若能添个孙辈,一定会热闹很多。舒妃花容失色,日日梦魇。在又一次于噩梦中被惊醒后,她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能保护住这个孩子。宫里太冷清了,不够热闹,那她便让宫里热闹起来。热闹起来了,太后就心安了。作者有话要说:来,大家一起跟我念:“狗比皇帝!宇宙渣男!”两头挑拨的太后已经不止是狗比这个级别了,简直是狗中之狗。这段故事关系着未来东宫的走向,咳咳咳明天把皇后和舒贵妃的恩怨讲完,丹心听完了八卦,就想明白了,就可以回到甜宠模式了第24章舒妃对皇上说:“臣妾想要当贵妃,皇上愿不愿意给臣妾这个位分?”皇上笑道:“朕本就准备封婉儿为贵妃,只待婉儿生下皇子,咱们便顺理成章 地操办一番!”舒妃躺在皇上怀里撒娇:“不嘛。万一是个女儿怎么办?那皇上便不一定封得了臣妾了。”“那也可以先封个淑妃,日后生了皇子,再晋贵妃。”“不,臣妾就要当贵妃!皇上您看着办吧。”舒妃这么一闹腾,皇上便吃不消。不过几日的功夫,册舒氏为贵妃的旨意便到了永寿宫。她已许久不跟皇后说话了。但晋贵妃那日,却是要去坤宁宫拜见的。她话里藏针,和皇后一来一回,惹得皇后极为不快。尔后,她更是没有消停。贵妃娘娘与皇后娘娘别苗头别得六宫皆知。皇上一向偏心,总是站在她这边;太后根本不过问,甚至在刻意纵容;皇后气得心口疼,却不肯去任何人那儿告状。宫里当真热闹了起来。她这般骄纵又得意忘形的模样,让太后都懒得提点她了,反而道:“一孕傻三年,哀家看你真是活回去了。”舒贵妃只是笑,笑得倾国倾城,然后继续冲撞皇后,和皇后对着干,气得皇后扬言,待她产子之后,一定饶不了她。舒贵妃就这样在皇后的威胁声中,生下了二皇子。寿康宫只是派嬷嬷来赏赐了礼物,并没有再提些别的。舒贵妃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暂时地放了下来。皇后放的狠话,有人比舒贵妃自己还上心。此人便是当今圣上。在舒贵妃产下二皇子之后,邺朝迎来了新一轮的选秀。后宫之中突然就多了许多年轻鲜活的面孔,十四五岁的年纪,新开的花儿一般娇嫩。皇帝似乎对新来的美人们起了兴致,挨个儿召见,见得勤快的那几个很快便晋了位分。宫中的风向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变了,就连皇后难得接见后宫妃嫔时,场面都热闹了许多。妃嫔们明争暗斗,你来我往的。甚至还有宫妃来舒贵妃这儿“投诚”,跟站队立派似的,分皇后党和贵妃党,要党同伐异。舒贵妃依旧和皇后呛嘴,却对这些年轻面孔通通不感冒,轻飘飘地丢下一句“还没混到个嫔位呢还想来跟本宫请安?”。于是宫里传言说,贵妃性子跋扈,恃宠而娇,难怪已然遭到皇上厌弃。只是某日深夜,永寿宫里灭了灯,宫人们以为主子要歇息了,便默默退下。谁都不知道,贵妃对着无尽的夜色,流下的一行泪。皇上曾抱着她说:“婉儿不要难过,朕怕皇后伤你,朕想保护你们母子,所以才……”他以为自己雨露均沾了,端出一副喜好女色的昏庸之态来,便可以让皇后不要针对他心爱的人。他根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大约是贵妃只自个儿单枪匹马地呛皇后,却从不拉上别的妃嫔,对贴上来的那些小的又嗤之以鼻。数年下来,皇后反而感到有些好奇。再加上太子的身体在皇后的精心调养下逐渐好了起来,皇后整个儿人都温和了许多。有日她们在御花园里狭路相逢,不得已一并走了一阵子路,倒也难得不互相讥讽地说了两句话。舒贵妃道:“我就是记恨你。嫉恨你当年找不着凶手,还不由分说地诬陷我。那场雪真冷啊,我跪在你宫门口,透心刺骨地凉。”皇后没说话。贵妃接着道:“但无论如何,这也只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无需牵扯到其他人,更不能牵扯到孩子们。”接着,便行到了一个岔路口,二人分道扬镳。可能是这宫里逐渐和平了起来,太后又嫌不够热闹,有意无意地对舒贵妃道:“这些年,我仿佛看错了你。你倒是比我想象中得要聪明许多。”当年说她蠢笨的是太后,现如今说她聪明的也是太后。舒贵妃额头的冷汗直接大颗地滚了下来,却还是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来,道:“臣妾愚钝。”紧跟着,她便是连笑也装不出来了,她捂着腹部,神色痛苦地弯下了腰。“传太医啊——!”随着宫人的声音,寿康宫上下顿时乱作一团。太医诊断后,跪下来道:“恭喜贵妃娘娘,贵妃娘娘这是有孕了。”一旁的太后多叮嘱了几句,无外乎是什么“看把你吓的”、“你这孩子,真是太不注意自己的身子了”、“好好回去养着吧”之类的。舒贵妃却望着帐顶,轻声道:“臣妾的身子不如以前了,只希望能平平安安把孩子生下来。届时,臣妾可能无力抚养……太后娘娘愿意寿康宫热闹一些么?”*** ***故事讲到这儿,便完了。我和舒良娣皆叹气。后来的事儿我们都知道了——九公主一出生便送去了太后宫里养着,太后倒是很喜欢这个小孙女;皇上就算宠幸再多的美人,前朝后宫也都能看出来他就是最喜欢贵妃,以及贵妃给他生的那个儿子;皇后和贵妃依旧毫不消停地互殴了这么多年,结果贵妃居然把自己的亲侄女塞给了太子当良娣,皇后差点儿没气死。这故事说着说着,夜就深了。我俩就让丫鬟们撤了点心、吹了灯,舒良娣钻进了我的被窝里,我俩继续夜聊。我忍不住问道:“皇后娘娘后来知道当年的真相了吗?”舒良娣眨眨眼:“姐姐在说什么呢?妹妹听不懂啊。”啧,死丫头开始装蒜了。不过她接着道:“很多事情,姑母也只是猜测,并无证据。再者,她和皇后娘娘关系一直很差,皇后又能如何肯信她的猜测呢?她俩这辈子都是不可能和好的,那位见不得她们两个和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